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纵观中外文学,大凡每一部成功之作,都与那铭刻人心的典型性格紧密相关。所谓典型,恩格斯写道:“每个人是典型,然而同时又是明确的个性,正如黑格尔老人所说的‘这一个’。”可见,既是典型,那就只是他,不是别人;他既有阶级或阶层的共性,又有鲜明的个性,他是共性和个性的高度统一体。作家在塑造每一个典型形象时,必须通过个性化的形式将其共性体现出来,从而使形象具有尖锐性和鲜明性,使他象活人一样,或被人蔑视,或被人憎  相似文献   

2.
巴金作品中的一些人物,往往以他们思想性格和具体行为上的一致性,呈现出大致相同的面目,组成了一个个形象系列。听谓“动摇”形象系列,即为其一。马克思主义文艺学告诉我们,称得上典型形象的人物间,可以有相同的共性,但不可能有完全一样的个性。他们都是“一定的单个人,正如老黑格尔所说的,是一个‘这个’。”  相似文献   

3.
《史记》对人物使用了以类相从、连类相及的编排方法,其悲剧共性极为突出.但如果仅此而已的话,《史记》作为一部史学巨著是无法同时被视为文学经典的.塑造了大批栩栩如生的文学典型形象,正是《史记》突出的文学成就之一,而这源于司马迁很好地把握住了人物个性与共性的统一.  相似文献   

4.
陈立军 《新作文》2004,(11):10-11
一位伟人说过,没有个性就没有生命。写一个人,只有写出了人物的个性.人物才有生命力,章才有可读性。下面两篇写入的章,语言新巧,描摹细腻,十分生动形象地写出了人物的个性特征。特别值得一提的是,两篇章都讲究用典型的事例凸现人物个性。从两篇习作的对比阅读中我们不难看出用事例打造人物个性的奥妙。  相似文献   

5.
恩格斯的艺术典型观包括两个统一,一是要求人物个性与共性的统一,对“人物的有代表性的性格作出卓越的个性刻画”;二是要求人物与环境的统一,“真实地再现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而这两方面之间又构成更高一级的辩证统一,即对典型环境中“人物的有代表性的性格作出卓越的个性刻画”。  相似文献   

6.
“真实地再现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是典型论的重要命题。考察文学形象的典型性,不应简单地把形象和时代特征相对应,不应该仅在这样的关系中考察个性与共性的统一,而应该把文学形象和现实中的人联系起来。在更大范围、更深的层次去创造典型,去认识形象的典型意义。  相似文献   

7.
记叙文要想写出新意,必须在记事、叙事、绘景、状物诸方面多下功夫,写出个性来。作为记叙文,有一个共性,即要文代清楚人物、事件、时间、地点、原因,结果,使之有完整的具体的形象。但要使这“形象”新颖,不落俗套,就要写出个性,即这个“形象”独具的特色。作者要善于从一般人常常见到的“形象”中,挖掘和表现一般人想不到或不容易想到的思想  相似文献   

8.
文学人物个性特征的体现只有建立在时代背景之上,达到人物个性与共性的有机结合、高度统一,文学形象才会是丰满的、有血有肉的,才会极具个性化。  相似文献   

9.
<正>小说的一个重要任务就是塑造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形象,而准确把握人物形象也是准确把握小说主题的重要途径。把握小说的人物形象,既要分析典型人物与同类人物的共性,更要着眼于典型人物的个性。在兼顾典型人物与其他人物之间的相互关系、典型人物与客观环境的关系的同时,重在分析作者对人物外貌、语言、行为动作、心理等方面的描写。  相似文献   

10.
典型人物的创造,是小说创作的中心问题。要创造成功的典型人物,就需要进行典型化。只有进行了典型化,人物才既有鲜明的个性,又有充分的的共性。冯梦龙的《灌园叟晚逢仙女》就塑造了一个栩栩如生的艺术典型——秋先的可爱形象。  相似文献   

11.
玛蒂尔德悲剧的个性因素胡发广玛蒂尔德是十九世纪法国著名批判现实主义大师莫泊桑的短篇小说《项链》中的一个典型形象。对这一形象,批评界的分析过多地集中于社会共性方面,而绝少去探讨其性格形成的个性因素,这是很不完全的。玛蒂尔德年轻美丽,爱慕虚荣,最终演绎了...  相似文献   

12.
契诃夫短篇小说《变色龙》,颇受好评。但论者往往忽略这一短篇艺术上的独到之处,即塑造了活生生的“变色龙”奥楚蔑洛夫的典型形象。而这一点,无论是小说评论,还是小说教学,都应当给予充分的重视。塑造艺术典型的要义是要写出活生生的鲜明的个性来,写出“这一个”来。可以说,没有个性就没有典型;没有鲜明、生动、独特的个性就没有成功的艺术典型。个性,是作品提供的人物所固有的性格的独特性,是作者形象思维的产物 ;共性,则往往是作品的客观效果,是读者、论者逻辑  相似文献   

13.
[前言]人物的个性特征指的是一个人在思想品质、行为习惯等方面不同于他人的特征。由于人们的生活经历和所处的社会环境各不相同,因而每个人的个性都会不一样。就算是同一思想品质,在不同的人身上也会有不同的表现形式。我们描写一个人,就要写出这个人的个性特征。只有写出了这个人的个性特征,人物才有生命力,文章才有可读性。下面两篇文章,语言清新,描摹细腻,比较生动形象地写出了人物的个性特征。特别值得一提的是,两篇文章都是采用典型的事例突显人物的个性。下面我们进行一次对比阅读,一起来感悟通过典型事例突出人物个性的这一写作方法…  相似文献   

14.
类传是纪传体中列传的组成部分,具有一定的特色:编写时采用了类叙法,立传时以新颖、独特、典型为选择标准,写人时立足于形象生动,因此类传记栽的内容详略得当,记载的人物个性鲜明。  相似文献   

15.
人物创造 ,是《红楼梦》创作成就的主要标志。作者笔下的几百个人物形象 ,至少有几十、乃至上百个人物性格鲜明 ,栩栩如生 ,是文学史上不可多得的艺术形象。其中大部分为女性。男性人物除贾宝玉外 ,大多花笔墨较少 ,然亦不乏成功的典型形象 ,而薛蟠即是其中之一。但历来论者甚少 ,似乎对其不屑一顾。其实 ,笔者认为 ,此人也是曹雪芹精心设计、细致刻画 ,塑造最为鲜活生动的人物形象 ,是书中共性与个性有机结合、现实丑与艺术美高度统一的艺术典型。  相似文献   

16.
泼留希金和犹独什卡是俄国农奴制的产物,是吝啬鬼的典型形象。前者是农奴制改革前的疯狂聚财的“死魂灵”,后者是农奴制改革的“文明”地主。他们既有共性,又有个性,文章对两个典型形象进行了作品分析与比较。  相似文献   

17.
对典型形象的传统解释是在两种参照系下进行的 ,其失误是 ,把一种参照系下的共性与另一种参照下的个性相统一。这是不符合唯物辩证法的基本原理的。其实 ,典型形象在其它艺术形象和社会生活的参照下 ,分别体现了继承与创新、艺术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的辩证关系 ,前者主要显示了典型形象的艺术美学价值 ,后者则侧重于典型形象的社会历史价值  相似文献   

18.
典型形象的共性包含两个层次;第一个层次是典型形象的类的代表性;第二个层次是典型形象的深刻性,即揭示了社会生活的本质规律。新写实小说中的人物形象只包含了共性的第一个层面,而抛弃了对共性第二个层面的提炼。因此说虽有典型,但不够典型。  相似文献   

19.
《史记》已充分注意到人物的共性与个性。日人斋藤正谦氏已看出了:同为谋臣,张良与陈平的不同风姿;同是武将,樊哙与廉颇的不同面目;均为刺客,豫让、专诸、聂政、荆轲,各自口气不同。细析日人所言三类人物;张良与陈平同为汉初名谋臣,均深于计谋,然风神迥异。前是学道谦恭的高人,后是深谋周纳的国相。樊哙与廉颇均战功卓,有功于主;然樊哙忠怀不忌;廉颇心胸未免狭窄。刺客诸人,用暗杀手段报复仇家或诛除不义是其所同;但由环境、条件与刺杀对象不同就表现出不同个性:曹沫劫持齐桓是为国家;专诸为公子光杀吴王僚是以私利交以私利死;豫让为智伯报仇刺杀赵襄子,留名不朽的强烈欲念是其行为的出发点与归宿,他是中国学典型中最早的“阿Q”脸相;聂政为严仲子刺杀韩相侠累是因为严仲子看得起他,是对自身人格的贱视,从他身上我们看出了更多的奴性。荆轲虽是为知己报仇,但他是置生死于不顾,奋身反抗强暴,大义凛然的英雄。司马迁对同类人物共性的把握与个性的区分亦见于《循吏》、《刺客》一类传中。同一类人物绝不雷同,是《史记》为人们喜爱的一项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20.
霍小玉是唐代爱情传奇小说中具有代表性的女性典型。在封建女性的共性中体现出鲜明的个性。性格之决绝是其突出的性格特征。与唐传奇中其他弃妇形象不同,面对破灭的爱情悲剧,霍小玉不甘于被抛弃的残酷现实。奋起反抗命运。不惜以命相酬,得到灵魂洗礼和精神升华。尽管她识人不明,心胸狭窄以王伤厦无辜。但她是一个敢爱敢恨的女子,一个凄凉惨烈极具悲剧色彩的女性形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