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外国文学老师从事学术研究,是为了更好地教学。外国文学教学是以“文学经典”为对象,因此外国文学老师的研究也应以“文学经典”为重点。因为外国文学课是典型的“为人类”课程,以塑造学生的人格和精神为主要目标,所以外国文学教学要侧重“人”学内涵的发掘和传递,为此,外国文学老师在选择研究方法时,应遵循“文学是人学”的常识,不应过分追求理论的时髦。从外国文学老师的视角反思外国文学研究,可以发现,我们的研究对象和教学对象严重脱节,且在研究方法上过于注重各种新奇方法的实验,导致诸多成果几乎看不见“人”。为了更好地教书育人,外国文学老师在从事学术研究时,在研究立场上应回归和尊重外国文学老师的身份,在指导思想上应真正遵循马克思主义,在研究方法上应提高“悟证”的比重,在写作语言上应尽量说“人”话。  相似文献   

2.
论中国民间故事史的建构刘守华关键词民间文学;民间故事史由56个兄弟民族组成的我们这个伟大民族,在古老深厚的文化沃土上孕育出丰富多彩的民间故事。1966年之前,我国积累的民间故事书面资料就已达到10多万篇。80年代以来,在中央文化部统一筹划下,为编纂出...  相似文献   

3.
本文对全球化的形成、全球化时代文学的特征和21世纪外国文学研究的选择,作了前瞻性的思考,对诸如电子文化的崛起、技术美学的发展、文学写作和文学接受的全球化、文学观念的泛化、文学批 的智能化和媒体化等问题,进行了深入的探讨。  相似文献   

4.
外国文学研究立足中国现实,取得过不凡影响;学科自立后,外国文学学科建设取得了长足进步,但与中国现实结合的程度越来越不紧密;中外文学比较是外国文学研究的题中应有之义。只有立足中国现实,中国的外国文学研究才能建构出自己的特色,并为中国当代文学和文化的发展服务。  相似文献   

5.
阅读和写作受影响是两回事。写作的游戏规则一定是这样,最喜欢的东西一定要回避。福克纳的最大好处就是他给你一种启迪,他告诉你可以不要考虑好读还是难读。你得自己去悟。  相似文献   

6.
“史”与“论”的关系一直是中国现代文学史编撰中一个关键的问题,通过对80年代初中国现代文学“重评”的考察,可以演示出“史”、“论”问题与文学史建制和意识形态之间的复杂关系。  相似文献   

7.
郭绍虞是中国文学批评史学科发展的奠基人之一,对中国文学批评史研究作出了突出的贡献。郭绍虞的中国文学批评史研究极富个性特征,其一,在资料收集上,掌握丰富的史料,且注重“史”与“论”的结合;其二,在方法运用上,注重从思想背景切入分析,并贯之“以问题为纲”的编排体例;其三,融入文化革新的时代潮流,运用“进化论”的观点阐述中国文学批评的演进过程。  相似文献   

8.
传统课程研究是以哲学、社会学和心理学为理论基础的,并不涉及历史的因素,因而缺乏一种深邃的历史视野与厚重的历史关怀。对历史记忆的模糊往往会对当下现实产生虚幻。因此,从历史发展的脉络来推进课程研究,无疑是对“工具理性”课程研究传统的一种突破和创新。在新时期,为深化课程史研究,需确立发展性的进步史观,并对课程科学史、课程文化史等相关核心性议题展开探讨。开展课程史研究是一项极具挑战性的工作,“课程的过去”不值得研究、课程史研究解释力的积弱以及研究方法的褊狭,构成了课程史研究的内在性困扰。  相似文献   

9.
侯朝峰 《教育探索》2008,(7):120-121
思想道德教育是外国文学教学的根本任务之一,是我国学校教育过程中学生思想道德体系建构的重要环节。在外国文学教学中建构大学生思想道德体系应侧重于学生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培养,进行理想、信念和爱国主义教育,进行对国家、集体的责任和义务教育,进行可持续发展的科学观教育。  相似文献   

10.
地方高校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主,其中最关键的是培养学生的实践和创新能力。当前,地方高校外国文学课程仍多沿袭以理论知识传授为主的教学模式,而忽视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造成学生学习热情下降以及只懂理论缺乏动手能力的后果。外国文学课程应以“传授知识一提升能力”为教学目标,采取以学生为主体的“自学一交流”的教学模式,在激发学生学...  相似文献   

11.
与汉语言文学专业的文学史课程相比,对外汉语专业的文学史课程具有一定的独特性,面临着一些特殊的问题,所以相应地也需要采取一些特别的教育举措。针对该专业学生重语言、轻文学的现状,首先就要向学生明确文学史课程的意义。其次,由于该专业没有单独开设文学理论课,因此应该适当补充一些基本的文学理论知识。另外,对文学史课程内部结构也需要进行一些调整:细讲作家作品,略谈思潮及文学史脉络;细讲作品内容及相关历史文化知识,略谈艺术手法。在此基础上,还要注意培养学生的跨文化视野,介绍一些比较文学的基本方法。  相似文献   

12.
传统文学史在历时的同一性叙述规范中遮蔽了文学史本身的差异性和丰富性。区域文学史在共时性的层面上把文学史的幅度大大拓宽,展现了更为丰富、生动的文学景观,一定程度上恢复了被传统文学史同一性遮蔽了的差异性和散落在文学史叙述缝隙中的丰富性,具备了进入文学史课程的合理性和可能性,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区域文学史叙述的角度和要求。但是区域文学史也不能只是本地区作家作品的简单罗列和集合,而应该从作家的个性世界、本地区的社会状况和自然的物质世界等方面出发,呈现出具有地域特色的区域文学史文本。  相似文献   

13.
"中国历史哲学"是关于中国历史发展过程的理论考察,是要表达当代中国人对自身历史的哲学思考。它所要研究的理论范畴,包括中国历史道路的特殊性、中国社会历史阶段的划分、中国社会矛盾、中国文化精神及文化属性、多民族国家形成、历史上的国家与社会等等。中国历史哲学的主要任务,是要建构中国历史的过程体系,要建构一部有内在逻辑联系的理论形态的中国历史。它要按照中国历史本身的嬗替逻辑,阐述中国历史的合逻辑发展过程。中国历史过程研究,对于一般哲学来说是历史的,对于一般中国通史来说则更具理论色彩,其学科属性是理论历史学。中国历史哲学是中国人对自身历史的理论解读,解释中国历史的话语权,在中国学者自己手里。但所谓中国话语主要是话语权问题,而不能理解为恢复中国传统文化中固有的概念体系,不能理解为用中国的历史语言去书写中国历史哲学,而是要吸收西方近代以来形成的科学概念体系,结合中国历史的具体实际,去构造中国历史哲学的范畴体系。特别是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解读历史的一套概念体系,仍然是我们应该使用的分析工具。  相似文献   

14.
文学史研究实际上是对一个民族如何感知和想像世界的研究,对一个民族的感情、志趣和自由想像的精神历程的研究.中国文学史写作的理论和实践,经历了中华民族精神演变的过程.从当年讨论"文学定义"到今天讨论"文学边界",我们对文学史写作和民族精神重铸关系的关注重点已发生了实质性的变化,应该把它归还到原本的文化语境之中,以文学文本为中心,发掘它与文化人类学、人文地理学、民族学以及文献学等之间的联系.一百年来以<中国文学史>命名的著作,基本上都是汉语文学史,而实际上汉族与少数民族之间经过数千年的碰撞融合,早已共同构成了一个多元一体的文化总体,衍化出中华民族伟大的文化精神和文化哲学.今后少数民族文学的"边缘的活力",应该进入中国主流文学史的写作之中.  相似文献   

15.
俞允海、潘国英两位先生的《中外语言学史的对比与研究》一书,是较早开拓中国语言学史与外国语言学史比较研究这一领域的成果,有筚路蓝缕之功。全书较为系统地介绍了希腊一罗马、印度、希伯来一阿拉伯、中国4个系统的语言学史,并比较了中西方语言学的异同。此书既是初学者入门的一盏指路明灯,也是语言学工作者从事研究的一本较好的参考书。  相似文献   

16.
17.
信息技术和互联网的飞速发展,给史学研究带来了先进的方法和手段。数字化资料的最大优点是资源共享和方便快捷的全文检索。所谓资源共享,就是说互联网上的资料(没加限制的),世界各地的上网用户都可以使用(检索、复制下载)。数字资料中的全文检索系统,可以使用户的学习和研究如虎添翼。例如,有位学者研究中国古代的“矫制”,用传统方法查找资料,辛辛苦苦干了一个多月。文章写成后,请一位懂电脑的同行提意见,那位先生上网检索“矫制”,几分钟就检索完了。一对照,手工翻书查找者比电脑还少找了一条资料。这种例子在我们身边俯拾即是。使用数字…  相似文献   

18.
由于长期以来将“新文学”(现当代文学)规定为革命文学、社会主义文学,此类史著即不列入台湾、香港、澳门文学,诸如少数民族文学、通俗文学、民间文学、翻译文学、旧体诗词等文学现象也被排除在外,是不符合进入现代社会后中国真实的文学历史的。朱德发先生提出的“现代中国文学”的新观念不仅可以避免这些缺失,更是对至今仍在影响我们的非科学的治史观念的校正,应当引起广泛重视。  相似文献   

19.
论中国传统历史观的唯物史观胚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人接受和认同马克思主义哲学首先是从唯物史观开始的,以往的研究忽视了这一事实与中国传统哲学提供的历史土壤的关联。以“通古今之变”为宗旨的中国传统历史观“善言古者,有节于今”、“食足知礼,民惟邦本”、“势非圣意,理势合一”等观点,在肯定历史进步和变革,重视经济因素和民众力量,探求历史趋势的客观性和这种趋势与历史规律的统一性等方面,与唯物史观有诸多相似之处,这无疑为接受和认同唯物史观提供了思想土壤。进化论的一些观点延续和展开了传统历史观中与唯物史观相近似的因素,并贯注了新的时代内容,使传统历史经变革和融合发展为唯物史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