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71 毫秒
1.
译者作为翻译主体的身份越来越受到文学界和翻译界的重视,译者的主体性在翻译过程中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我国著名古典长篇小说《红楼梦》是中国传统文化各方面的真实写照,霍克斯的《红楼梦》英译本中对于各种文化意象的翻译不仅展示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也突显了译者主体性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2.
文章从植物的拟人化寓意分析和建筑的文化功能体现入手,主要针对中国古典园林景观设计中植物和建筑如何搭配并融入中国文化进行阐述,分析植物、建筑与景观意境之间的关系,从而得出中国古典园林景观设计中意境营造的元素使用和方法。  相似文献   

3.
琼瑶对诗词曲赋的理解和运用简直到了登峰造极的地步,其小说所表现出来的古典诗意美在文坛独领风骚。其诗意美主要表现在:诗意盎然的书名构建;优美诗画般的意境展示;古典抒情诗的手法运用;美丽古典的外貌刻画。从而使人们在现代小说中领略到一种中国民族文化传统特有的神韵与美感。  相似文献   

4.
中国古典神话传说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以其特有的绚烂与瑰丽令世人为之折服.中国古典神话传说用规律的叙事方式,讲述着一个个动人的故事,反映着不同时期的社会背景和各种制度,体现出种种值得人思索的精神状态,更为我们树立了一个个个性鲜明的人物形象.总之,神话传说对中国文化的发展起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5.
邓波 《文教资料》2008,19(6):23-24
苔丝的悲剧是在文化转型中古典文化与现代文化剧烈冲突的背景下产生的,她是一个与现代文化处于对抗状态,被现代社会所孤立的人.文化转型是人类无论过去、现在还是未来都必须面对的难题,地区经济发展的差异使文化转型的过程更为漫长而痛苦.因此,从这个意义上讲,哈代笔下所展示的是人类面临的普遍性难题.  相似文献   

6.
支配二十世纪中国社会发展的,外来主义的作用固然不可低估,但传统文化的力量似乎更为强大。从戊戌维新到辛亥革命,认同明末清初学者对君主专制的批判及其民族意识,成为世纪初社会改革思潮的原动力;从五四到四十年代初,各种思潮的代表人物皆分别从传统文化吸取资源,传统思想的精华在中国自由主义和马克思主义思潮中放射出更加夺目的光芒。二十世纪对中国社会发展起最大作用的是社会主义思潮,古老的大同理想成为康有为的《大同书》、孙中山的“主观社会主义”与毛泽东的社会主义理论之共同的传统文化底色,但毛泽东的理论和实践有着更为深厚的传统文化底蕴。在二十世纪五光十色的各种社会思潮背后,几乎都可以看到中国古代的圣哲在发着诡谲的微笑。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在国家层面或者民间层面的外事活动中,古典诗词的引用与翻译工作已经逐步走向常态,如何根据外事活动需要和特点将具有中国文化特色的古典诗词内涵表达出来,可以从层次解读方面进行研究和探索。  相似文献   

8.
古典汉诗是中国古代文化中非常有代表性的一种文学形式。把中国古代的优秀诗歌翻译成英语,输出到西方国家,有利于增进这些国家人民对中国的了解。本文作者从译诗之难入手,分析了诗歌翻译家不可缺少诗人气质,然后又从理解和表达两个方面讨论了在具体的翻译过程中,中、西译者各自的优势和不足。最后,作者得出结论:中西合作译汉诗,可以取长补短,更有利于促进中华优秀的古代文化走向世界。  相似文献   

9.
本文把中国古典园林放在历史与文化的大背景上加以分析,从而揭示了中国古典园林的艺术特征及其深层次的文化内涵,展示了中国园林艺术特有的魅力。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许多有关日本古典文化的书籍和影片纷纷出版、上映,在世界上引起了很大反响,许多国家开始关注日本和日本的古典文化.与日本相比,中国历史悠久,文化内涵更加深厚.让中国深厚的古典文化在世界范围内得到传承与发扬,让更多的人认识和了解中国及中国文化,日本对古典文化成功推广的经验值得我们借鉴.  相似文献   

11.
我国几千年来流传下来的语言文字书籍浩如烟海,其中90%以上都是文言文。为了让学生了解我国的悠久历史和灿烂的传统文化,弘扬和培养其民族精神以及爱我中华、报效中华的爱国心和民族自尊心、自信心与自豪感,让学生学习一些文言文提高学生对一些以文言文为载体的民族文化精华的阅读能力、鉴赏能力与写作能力是很值得强调和提倡的事。  相似文献   

12.
文言文是中华民族几千年灿烂历史与文化的载体。文言文的教学在语文教学中的地位是至关重要的。要使学生更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学习过程中,培养学生要学和爱学的热情,就必须重视文言文教学方法的改革,通过现代化的教学手段的应用和阅读教学法与对话教学法的实施,使文言文教学有一个质的飞跃。  相似文献   

13.
大学生人文素质是高等学校普遍关注的热点问题之一。古典文学作品以其发展历史悠久、文化内涵丰富、意境优美深邃而堪称中华民族的文化艺术瑰宝。优秀古典文学作品可以陶冶青年学生的情操,提高人文素养,有助于学生形成完美人格,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  相似文献   

14.
语言作为人类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人类生命感觉和经验的传达方式,具有语言共同特性的舞蹈语言,以其特定的民族的思维方式表现特定民族生命生存的状态,从西方古典芭蕾“开,绷、直,立”的外拓性形态与中国戏曲舞蹈”拧,倾、曲,圆”和内聚性形态中,可以看出中西方传播舞蹈在起源上、形态上及文化精神的差异。  相似文献   

15.
知音文化是中国古典文学艺术发展中最重要的建树之一,它发轫于六朝时期,并以六朝人文思潮为思想根基,不失为中华民族精神世界中独树一帜的思想文化体系。本文试图探寻知音文化的源起与本根,挖掘并阐释六朝知音文化的逻辑内涵,透析六朝知音文化的发展与变迁对于中古文化空间的拓展及其对中古人文精神的提升与超越。  相似文献   

16.
新文化是从旧文化发展而来的,新文化的创造不能脱离历史文化遗产.在中华民族文化发展的历史长河中,某一阶段的文化总是继承了前一阶段的文化,才能得到发展;因此,我们不能割断历史.对待历史文化遗产要采取辨证的态度,进行历史的辩证的分析.这样做,既可以提高民族的自信心,又有助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实践;其目的是为了创造中华民族的新文化.  相似文献   

17.
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组成部分。阐述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意义,分析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对大学生成长的作用,提出传承优秀传统文化的教学策略:确定教学内容,加强经典阅读,融入学生生活,创新教学方法,构建多元考核方式等。  相似文献   

18.
戏曲舞蹈在中国古典舞发展中的价值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国舞蹈在世界舞林之中独树一帜,其鲜明的民族特色与中国戏曲艺术密切相关中国戏曲艺术通过独特的表现方式展现出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文化和民族审美观,对中国古典舞的影响具有深远的意义。戏曲舞蹈在中国古典舞形成、发展历程中,起到了承上启下的基础性作用。  相似文献   

19.
As one of the largest country in the world, China has a long history and profound cultural contents. Four treasures of a study write down the legend of China, typography witnesses the economic development of China, Chinese Kungfu indicates China's soaring nation power, Chinese knot represents Chinese people's good will toward life, and Beijing Opera sings out the special features of this nation. To inherit and carry forward traditional elements of Chinese culture, we combine Chinese elements with modern graphic design to enable individuals to know more about traditional Chinese culture.  相似文献   

20.
中国古典诗歌代表了中华民族几千年来的文化水平。中国的翻译工作者们要正视汉诗英译的初衷及目的,应尊重西方读者的审美观念,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中国古典诗歌的精髓和美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