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创新能力的人才是高等教育的核心任务和主要目标,也是深化高等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关键。面对21世纪、面对西部大开发战略,积极培养高层次人才已拓在遐睫。本文就如何营造大学生创新、实践的良好环境,激发大学生的创新激情,培养创新思维能力、实践能力等方面作一探讨。  相似文献   

2.
当今时代,科学技术突飞猛进,社会对人才的评价标准已发生了深刻变化,它不仅要求要有渊博的知识,而且还必须具备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所以,加强对当代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具有重要意义。创新能力是指在现实条件下或物质基础上通过内部的革新的创造出满足时代要求的新事物或产生精神上创意的能力。加强对当代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不仅要更新观念,狠抓教改,加强思想政治教育,而且要尊重大学生的个性发展,重视大学生的科研和实践活动。  相似文献   

3.
面对日益激烈的科技竞争和人才竞争,高等学校必须切实认识到自身所担负的历史使命,要针对目前大学生创新意识不强、创新能力较差的现状,着力转变传统教育观念,构建合理的知识结构;改革教育教学方式,营造创新教育环境;改革考试方式,促进大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培养,以适应新时期的需要。  相似文献   

4.
论当代大学生创新精神与创新能力的培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1世纪对未来人才的要求,不仅要具有宽厚的基础知识和专业知识,更应具备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因此,着力培养大学生的创新精神应当成为强化素质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如何培养当代大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创新能力,已成为现在乃至将来教育界讨论的热点问题.  相似文献   

5.
试论新时期大学生科技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当今科学技术迅猛发展,国际竞争日趋激烈,在新时期加强大学生科技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显得尤为重要。文章着重从3个方面提出了加强培养大学生科技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思考和建议,即要不断更新教育观念;积极营造大学生科技创新环境和氛围;努力构建大学生科技创新服务体系。  相似文献   

6.
大学生创新精神与创新能力的培养路径   总被引:22,自引:0,他引:22  
大学生的创新主要是对前人成果的再认识再创造,它涉及到创新精神与创新能力两个方面。就大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创新能力的培养路径而言,改革课堂教学模式是培养创新人才的主渠道,引导学生开展课外活动,鼓励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是培养创新人才的必要路径,优化教学管理制度是培养创新人才的制度保障。  相似文献   

7.
8.
创新是素质教育的核心,是关系我国的发展前景和国际地位的百年大计。教师应该改变教育观念,改变教育目标.改革教学过程,创新考试命题,用教师的创新引导学生的创新.用探究、批判、想象、求异等方法去培养学生的创新。  相似文献   

9.
大学生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及创新能力培养的探索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文章讨论了大学生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及创新能力培养的内涵和方法,总结了实践的效果。  相似文献   

10.
江泽民总书记在第三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开幕式上强调指出:“教育在培育民族创新精神和培养创造性人才方面,肩负着特殊的使命.必须转变那种妨碍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发展的教育观念、教育模式,特别是由教师单向灌输知识,以考试分数作为衡量教  相似文献   

11.
论高校校园精神的塑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校园精神作为学校理念形象的反映。是校园化的核心和灵魂。注重校园精神的培育。发挥校园精神的育人功能,是新时期加强和改进高校思政工作的重要内容。本在剖析和阐述校园精神的涵义、功能、特征、内容的基础上,结合新成立的闽江学院现状,从理论和实践方面提出了具体的校园精神塑造途径,并强调在塑造过程中值得注意的几个问题。  相似文献   

12.
大学必须拥有强大的创新能力,以加强大学引领文化的地位;科学的本质是求知,大学的根本目的是教会学生学,学生学好。同时注意到大学学科专业结构与社会经济发展的质量认同意识趋强,并要把新知识转变为经济价值,为社会经济发展服务。明确高等教育的基础性、全局性和主导性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浅谈民族院校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民族院校在新时期如何进行创新型人才的培养提出了自己的看法,认为民族院校应通过提高民族学生的综合素质、转变教育观念、构建课程体系、改革教学方法与手段、培养创新型教师和营造创新教育环境等措施实施创新教育,培养创新型人才。  相似文献   

14.
高校体育是大学生接受学校体育的最后阶段。大学生是未来社会的主力军。未来社会不仅要求大学生有渊博的知识,而且要有健康的体魄。大学生通过参加体育锻炼达到强身健体的目的,还有赖于高校体育对学生体育意识的培养。只有使学生懂得体育运动的价值,并通过享受运动所带来的愉悦体验,才能使之真正投入运动,收到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15.
对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进行理论分析,论证高校计算机实验教学的目的是通过实验操作使学生掌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的基本规律和方法,激发学生学习计算机知识的积极性,提高其综合素质,从而可以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在此基础上,分析计算机实验教学中学生科学精神的培养所面临的现实困境,提出要在计算机实验教学理念、内容、模式、方法、资源、条件等方面进行优化和改进,旨在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  相似文献   

16.
“三创”精神是新时期大学生的一种素质要求。大学生“三创”精神的培育必须与高等教育的实际相结合,与大学生的身心发展相适应。借鉴发达国家的先进经验,结合学校实际,充分利用课堂教学主渠道,把校园文化活动作为孵化器,把社团作为主载体,把社会实践作为主战场,可使大学生“三创”精神培育落到实处。  相似文献   

17.
目前大学生人文素养缺失是众多高校面临的普遍问题,在应用型本科院校尤为突出.加强本科院校大学生人文素养是培育创新型、应用型人才的必要条件,应用型本科院校大学生人文素养培育应容个人兴趣、家庭教育观念、学校人文环境、社会良好风气“四位一体”,缺一不可.  相似文献   

18.
当前高等院校对创新型人才培养存在尚未确立真正的创新教育理念、人才培养模式单一、教学内容缺乏特色、课程设置不合理、学生考核手段匮乏等问题,严重阻碍了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本文从高等院校创新人才培养过程中的优化学科专业结构、合理定位培养目标、调整教学方式和学生评价机制等三个方面论述高等院校创新人才培养的措施方法,旨在为创新人才培养提供参考途径。  相似文献   

19.
大学生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培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适应时代及基础教育的发展需要,新世纪高师教育改革必须坚持“育人为本”的宗旨,使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协调发展,把学生培养成为具有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的全面发展的创新型人才。为此,要切实转变思想观念,从课程体系入手加大改革力度,全面加强校园文化建设,把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摆到素质教育的中心位置。  相似文献   

20.
谈大学生人文精神的培养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人的发展是哲学也是教育的主题。毛泽东同志说过 ,人是要有一点精神的。从未来学看 ,人文精神关系到学生能否适应未来社会的问题。科技发展巨大冲击所导致的显著后果就是人文精神的枯萎。不管未来社会如何变革 ,人类生活的本质 ,仍然是“人”的生活而非“物”的生活。基于此 ,人们需要精神文明的滋润 ,以充实生活的内涵 ,提高生活的品质。由此出发 ,可见培养大学生的人文精神是他们全面发展的必要保证。一、大学生要正确认识“自我”有的大学生说 :“我就是我 ,是我的五官、四肢、我的血肉之躯”。应当承认 ,把“我”看作血肉之躯 ,反映了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