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作为贯穿电视业广告销售、节目编排、节目制作各个环节的数据指标,收视率已成为检验节目的重要标准,这在一定程度上推进了电视媒体的市场化,对于实现电视业的精细管理无疑有较好的帮助作用。但是,过于看重收视率的标尺作用,以此决定节目的存亡也不可取。那么如何利用好收视率这一数据呢?  相似文献   

2.
胡智锋  周建新 《中国编辑》2007,(1):51-53,56
在电视市场化程度日益提高的今天,电视媒体的竞争愈演愈烈,“品牌战”、“节目战”、“营销战”一场接着一场。对于电视媒体而言,如果说电视节目的创作、制作是养兵、练兵的话,那么电视节目编排就是排兵布阵,穿插设讹能否在竞争大战中取胜,电视节目编排扮演着日益重要的角色。本文仅就电视节目编排的理念与策略问题作一探讨。  相似文献   

3.
戚晓通 《青年记者》2006,(20):72-72
电视媒体的商业化生存中,收视率的竞争“晴雨表”作用日益凸显。作为大众传媒的电视,在收视率语境下,理应寻求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平衡点,实现二的双赢而非“零和”。绿色收视率作为解决之道由此提出。一是提高品位,拒绝媚俗,绿色收视率就是努力提高收视率和收视份额,确保国家主流媒体对受众的影响力和对舆论的引导力,有效体现节目的思想性和导向性。同时,又要杜绝媚俗和迎合,坚守品位,抵制低俗,实现收视率的科学、健康、协调、可持续增长;二是数据准确、公正、不掺假,绿色收视率需要提高数据的“绿色程度”和“准确可信”的程度:三是数据的使用科学、合理、有度,电视从业人员和广告主、广告商对收视率的“绿色”使用可以作为理解绿色收视率的第三个切入口。  相似文献   

4.
对节目编排的决策来说,视听率提供了类似”通用货币”式的依据。本文以收视率为例,分析视听率调查在节目编排策略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编排电视节目,午间是一个不被常人看好的时段,总认为观众群少,收视率低,社会效益会受到影响。浙江电视台于1998年将《午间新闻》改版为《阳光直播室》以后,以“拓展新闻外延。丰富午间屏幕”为宗旨,立足浙江,面向全国,进行了杂志型栏目的有益尝试,高效地开发了午间时段。使午间节目的平均收视率从0.05%上升到0.3%,还成功地实现了“五家电视台的新闻主持人跨地域双向交流,共同主持节目,并实时播出”的多地新闻演播室的光缆连线直播,这档节目在1999年度的“中国新闻奖”评比中夺得电视新闻节目编排一等奖的桂冠。  相似文献   

6.
肖柳 《声屏世界》2005,(5):23-24
2004年被称为中国卫视的“改版年”.包括中央电视台在内的诸多电视频道相继变脸,节目编排科学有序.这一切皆源于一个动机:提高收视率,扩大市场份额。  相似文献   

7.
叶蔚 《视听纵横》2006,(4):119-119
中国电视在走向市场化的道路上,收视率是一个有着特殊意义的标志。它不仅成“为观众意愿”“的温度计”,更成为媒体内部运作管理的主要指标以及媒体与广告商之间进行交易的“货币”,从而备受推崇和追逐。不错,电视应该重视收视率。但正如中国人民大学教授郑保卫所说,收视率是把  相似文献   

8.
贺静宜 《新闻窗》2005,(1):17-18
2004年8月31日,贵阳电视台正式推出了大型直播电视新闻栏目“直播贵阳”,提出“‘直播贵阳’就在身边”的口号,其报道不仅导向性、权威性增强,而且贴近性也增强,反映百姓冷暖、关心群众利益的事增多;时至今日,“直播贵阳”平均收视率从开播时的0.8%上升到6%,超过贵阳地区所有自办频道自办节目的收视率,并超过电视剧的收视率,改变了电视剧一直比新闻收视率高的情况,  相似文献   

9.
孙灵囡 《青年记者》2009,(18):29-30
在目前的中国电视产业市场化运作过程中,受众对信息源——电视节目的反馈被简单、粗暴、肤浅地指向为收视率。“唯收视率论”不仅忽略了中国收视率调查在数据统计上的缺陷,使电视节目低俗化、娱乐化、同质化,更遮蔽了观众情感表达处于失语状态的尴尬,使中国电视制作者和电视观众之间的对话彻底缺失。  相似文献   

10.
无论是判断传媒的广告价值,为广告投放提供参考,还是反映受众意见,使传媒更好地改进内容,量化的“标准”是不可或缺的“指南针”。随着市场化程度的提高,很多传媒调查公司业兴起,纷纷推出自己的调查数据,希望能够成为业内公认的标准。1986年,中央电视台开始运用电脑进行日常节目的收视率统计,与此同时,上海、广东等电视台也相继采用抽样统计方法进行收视率调查。  相似文献   

11.
进入新世纪以来,随着电视频道的增加,观众手中的“遥控器”越来越成为电视人关注的重心。在这个被称之为“眼球经济”、“注意力经济”的时代里,电视收视率,这一看似老生常谈的话题,注定要被提出来,成为衡量电视发展的一个重要标准,从电视台的宏观决策到节目编排、从栏目创优到广告价格等都将被重新审视。  相似文献   

12.
作为电视市场分析、节目评估的指标,眼下收视率具有垄断地位,是当仁不让的权威;从央视到地市级电视台、从电视广告经营战略确定到具体节目的去留,收视率几乎都拥有生杀予夺的大权。于是许多人把收视率看成电视各项指标评估的“万能码”。但笔认为:尽管收视率的作用不可怀疑,而迷信收视率、过分夸大或依赖收视率作用却大不应该;收视率自身存在的先天不足决定了它无法独立承担起评估尤其是节目评估的重任。  相似文献   

13.
于松明 《视听界》2007,(1):90-91
决定收视率的,除了节目质量,节目编排是否科学合理也是至关重要的。笔者试以徐州电视台(笔者原单位)近期收视情况为例,加以分析,谈谈节目编排影响收视率的几个原因并提出一些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4.
在电视台“金字塔”型的构架中,县(市)电视台处于基层。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市场化运作已成为各级电视台生存和发展的必由之路。在县(市)电视台日渐面临生存和发展的窘境下,奉新电视台尝试以综艺类节目为突破口,以市场化运作为手段,以提高收视率和经济效益为基点,收到了较为明显的成效。  相似文献   

15.
陈蕾 《视听纵横》2006,(5):60-61
电视节目编排就是让一个电视频道有限的节目资源实现最优配置,取得最佳播出效果和最高收视率的创造性工作。节目编排巧妙合理,不仅能发挥高质量节目的威力,保证节目的收视率,而且也可以带动收视一般的节目,使节目在电视市场的竞争中取胜。这就要求频道根据自身和竞争媒体的实力的客观评估,制定一个长期的发展战略,确定最佳的整体形象目标,讲求电视节目编排的策略。新闻节目的编排“新闻立台”是全国众多电视台的一项发展战略,新闻的竞争呈现多元化、层级化趋势,逐渐形成了央视、省级卫视、省级非卫视频道、城市台和境外电视媒体五足鼎立。新…  相似文献   

16.
在广电媒介产业化进程中,收视率数据越来越受到重视,近年来关于收视率“万恶之源”的讨论以及“抵制低俗,创绿色收视率”的呼吁.更是彰显了收视率对于广电媒介发展的地位和作用。  相似文献   

17.
姜东波 《视听界》2001,(1):22-22
电视的节目编排常常是电视理论研究人员容易忽视的“盲区”,实际上电视节目编排并不是对一大堆节目的简单拼装和连接,它是电视编辑人员根据频道定位和节目内容,在认真分析受众情况,收视时段特点并结合市场需求的基础上科学合理地安排电视节目的一项创新性活动,是提高频道美誉度和节目收视率的有效手段之一。  相似文献   

18.
电视节目编排是一门综合艺术,又是一门时间分割艺术,是一个电视台宣传思想的综合体现。一个电视台,如果节目编排合理巧妙,不仅会提高本台精品节目的收视率,而且能连带提高本台一般节目的收视率。  相似文献   

19.
在屡屡出现的医疗暴利事件面前,几乎所有人把矛头指向了医改的市场化道路。但是,“医改不成功,能否简单归罪于市场化?”有关专家认为,“在中国医改中,政府主导与市场化事实上始终是扭曲在一起的。政府主导,可能兼顾公平,但是效率是难以保证的,同时,市场化效率优先,但是公平又难以保证。”  相似文献   

20.
刘启强  顾金萍 《新闻传播》2010,(1):29-29,31
在媒体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节目编排已不仅仅局限于节目和栏目的播出顺序的安排,而是上升到一个让电视频道有限的节目资源实现最优配置、取得最佳播出效果和最高收视率的创造性工作的高度。节目编排的巧妙合理,不仅保证节目的收视率,还可以拉动收视率一般的节目,使整个频道在竞争中取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