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本文从民国时期山东报业概况、山东省图书馆馆藏民国时期山东地方报纸概况、山东地方报纸特点分析、山东地方报纸的史料价值四个方面,对山东省图书馆馆藏中的民国时期山东地方报纸进行了较为系统地分析与研究。  相似文献   

2.
舜出生地考     
由于文字问题,史料中关于舜的记载最早见于西周典籍,而且这些典籍中掺杂了神话、传说,这为后人研究舜带来了困难,造成舜的出生地有山东、山西、浙江、陕西等说法。幸运的是山西襄汾陶寺遗址得以发现,新出战国楚竹简中有舜的记载。基于此,笔  相似文献   

3.
1989年7月13日至17日,在山东烟台市召开了中国近现代史史料学研讨会,这次会议是由烟台师范学院历史系中国近现代史史料学研究室倡议,在得到北京大学张注洪,北京师范大学张守常、中国人民大学何东、陈明显、南开大学来新夏、南京大学张宪文(因有外事活动未能与会)等教授,和中央、省级中国史志编研机构的赞同下召开的。参加这次会议的除上述同志及大专院校从事史料学教学、科研的教师外,还有全国政协及地方政协文史办、地方  相似文献   

4.
史料是史实的记载、描述,是历史研究的基础。研究历史,必须从收集史料开始。收集史料,要花很多的时间和精力,但这是必要的。历史研究不能没有史料,没有史料为依据的历史书或历史论文,是空洞的历  相似文献   

5.
自1979年起,中华书局陆续整理出版了唐宋史料笔记丛刊、元明史料笔记丛刊、清代史料笔记丛刊等一系列史料笔记,这为我们提供了一个研究前人史料笔记的好版本,书中关于作者的介绍、本书的评价、相关问题的论述及版本源流的考察等内容,对我们了解这些笔记都有重要的参考价值,书后所附的前  相似文献   

6.
荣孟源论档案史料编纂工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荣孟源(1913-1985),山东宁津人,是国内外颇负盛名的历史学家和史料学家。荣先生的史学成就离不开丰富的档案史料工作经验,其一生最大的贡献在于“以整理近代历史档案推动近代史的研究”。早在延安时期,他就参与过史料工作。从建国初他追随范文澜先生创建中国近代史研究所开始,更是一直钟情于被他称之为“我的专业”的近代档案史料的整理和编纂工作。  相似文献   

7.
武训,山东堂邑柳林镇武庄人(今属山东冠县),生于清道光十八年(公元1838年),卒于清光绪二十二年(公元1896年),享年58岁。他一生以行乞讨饭的方式攒钱,兴办了3所义学,因此被人誉为“私人兴学之表率”,被外国人誉为无声教育家。但100多年来,对他的评价有着很大的差异。胡乔木同志1985年在陶行知研究会和陶行知基金会成立大会上指出,“武训这个人物应该如何评价,这是一个历史学的问题,需不抱任何成见加以重新研究。”要重新研究武训这个历史人物,就必须了解关于武训的档案文献史料,因此笔者认为,把关于武训的档案文献史料介绍给广大读者和研究者,是很有必要的。  相似文献   

8.
<正> 徐有富主编、程千帆校勘的《中国古典文学史料学》一书,已由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该书拓展了史料学新的研究领域。这不仅是由于该书作为国家社会科学基金研究课题,填补了文学史料学研究的空白;而且在于该书除了象通常的史料学著作那样详尽介绍重要史料外,还把史料学研究拓展到了史料搜集、鉴别、整理和检索利用的新领域。史料学著作需要评判史料价值,展示史料原委,讲述史料工作方法,更要以详实的史料来说明问题。书中对每一类古典文学史料从起源、种类、体例到史料价值,详加论列,对重要史料和检索、参考工具详注版本,对鉴别史料、整理和利用史料的规律和方法详举实例来说明。全书正文有615条脚注以及书后所列94条“参考书目”,足见其翔实。  相似文献   

9.
置于中国古代、近代出版史来考量,山东出版业的地位和影响并不突出。清以前留存下来的出版史料极其有限,清代、民国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的三个不同历史阶段,山东的图书出版各有特色,总体趋势是逐渐往前进步的。近现代以来山东的期刊事业发展较快,特别是中共领导下的根据地、解放区的报刊还有图书编辑出版,形成了独特的风景。以《山东出版志资料》辑刊为代表的一批史料编撰、整理成果,展现了山东地区的出版风貌与成就,为大型出版史志著作的编写以及当今的出版实践提供了有价值的资源。  相似文献   

10.
范军 《出版科学》2014,(4):100-103
置于中国古代、近代出版史来考量,山东出版业的地位和影响并不突出。清以前留存下来的出版史料极其有限,清代、民国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的三个不同历史阶段,山东的图书出版各有特色,总体趋势是逐渐往前进步的。近现代以来山东的期刊事业发展较快,特别是中共领导下的根据地、解放区的报刊还有图书编辑出版,形成了独特的风景。以《山东出版志资料》辑刊为代表的一批史料编撰、整理成果,展现了山东地区的出版风貌与成就,为大型出版史志著作的编写以及当今的出版实践提供了有价值的资源。  相似文献   

11.
本专题史料均选译自馆藏满文朱批奏折,为佛伦在山东巡抚及川陕总督任内所奏,反映了康熙朝中期官员间复杂矛盾的一个侧面,涉及郭绣,徐乾学、于成龙、靳辅、董讷、孙光祀等人。现予翻译发表。——选译者 沈原  相似文献   

12.
宣莉 《档案》2022,(4):35-40
《山东全省河图》是一幅清代长卷装帧纸本彩绘地图,绘制的内容是山东境内形成的新河道及河道沿岸的堤埝河防工程形势,现藏于美国国会图书馆。此图未标注绘制者及绘制时间,根据此图绘制内容传达的信息,结合相关史料,初步推测此图绘制于光绪十四年(1888年)一月,绘制者为时任山东巡抚的张曜或其幕僚,此图反映了张曜为防汛分段派工及沿岸河防工程修筑情况的相关信息。  相似文献   

13.
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更主要是当代文学评论,对“史料工作”明显重视不够。究其原由,主要有:其一,认为史料工作在于史料的发掘、整理,而缺乏思想、理论上的创新,故在学术研究中的地位不高;其二,和古代文学相比,中国新文学研究对史料的要求,尚缺乏严格、统一的学术规范。但是,这并不意味着新文学研究不需要或不存在以“史料”为根基,而可以“六经注我”地随意为之。  相似文献   

14.
丁海斌  梅双双 《档案》2022,(4):4-14
会要与会典内容广泛、资料丰富,作为政书类档案史史料,其来源真实且可信度高,具有重要的史料价值与学术价值。从史料应用来源看,主要有纸质史料资源、档案馆网站以及在线数据库等电子资源,但仍以纸质史料资源利用为主。从应用的主要内容看,主要涉及档案与档案工作两大方面,包括档案管理制度研究、档案管理机构研究、各种档案类型研究等内容。从应用的特点来看,呈现出研究路径以历时性研究与共时性相结合、研究视角多元化且多采用以小见大的视角、研究层次侧重于微观层次研究等主要特点。迄今为止,档案界对这一类档案史史料的应用较为广泛,但深入研究仍有所不足。  相似文献   

15.
山东图书馆收藏的王士骊《幔亭公漫录》钞本是未见人引用的一种记载王士稹暮年生活的重要史料,详细记载了王氏临终前一年的心态及丧葬经过,可补传记之缺.  相似文献   

16.
档案史料价值及其学术功能浅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档案史料在史学研究中的地位和作用,已是有目共睹。尤其是对近现代史研究,它已被一些专家尊为“衣食父母。”固然,这一方面由于档案本身的属一次文献、内容原始、真实等特性,另一方面也和档案界同仁多种形式的参与分不开。并由此,有档案专家提出了创立一分支学科档案史料学的倡议。笔者从事档案史料编研工作10有余年,虽为浅尝辄止,但在实践中也有点滴体会,认为胡适在史料学研究中强调的“方法的自觉”,确是一种借鉴。这就是对档案史料如何掌握其特殊性与共同性,从中找出规律性的东西,对其史料价值和学术功能有个较规范的总结。笔者归纳为下…  相似文献   

17.
冯晓鹃 《档案》2022,(2):30-35
五凉史料的整理与研究是构建五凉史的重要基础。早期国内外学界主要基于传世文献对五凉史料进行整理;随着考古出土史料的发掘,相关研究成果甚夥,为证史、补史提供了重要依据,但整理中存在年次、录文不详等问题,且大多未进行系统性研究。近年来,贾小军、吴浩军等学者结合前人研究及新见史料,在五凉史料的整理与研究上取得了新进展,他们不仅系统整理了墓葬文献、壁画等史料,还深入探究了史料的历史价值与信息,为五凉史研究做出了重要贡献。  相似文献   

18.
这是馆藏海关英文档案的选译史料。集中反映了1919年至1921年,南方护法军政府等为争取海关主权及获得关余的合法权益,与帝国主义列强各国进行斗争的情况。对于研究我国海关史、帝国主义侵华史等,均有参考价值。 史料中外国人的译名,凡能在《近代来华外国人名辞典》及公开史料查到的,均以该译为准,其余依照音译。为避繁就简,不在各篇中一一注出,仅附英文原文。某些史料标题,系译者根据文意所拟,用“*”号标明。  相似文献   

19.
伯希和档案是人类文化的瑰宝,对其的整理旷日持久。从档案学的角度而言,它属于史料档案,其整理属于史料档案学范畴;从国外汉学研究角度而言,其整理、公布是传播中华文化的方式之一。因此,探讨这一整理进程中的史料选择、编目分类、出版公布形式等环节,对史料档案学和国外汉学研究都颇有价值。本文就此论题作一探讨,并就正于学界同仁。  相似文献   

20.
盐业收入是清政府的重要财政来源。长芦盐除供御用外,也供河北、河南、山东三省人民食用。顺治年间,由于兵火经年,洪旱频仍,以致户口凋耗,地方残荒,遣成行盐无地,食盐无人,课银无征,难以完引的状况。本组史料除反映上述情况外,还有清政府恢复长芦盐政的一些措施,现予公布,供研究清初经济及中国盐业史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