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语文教育价值是语文教育思想的核心。语文是以语言为基础的学科,语文教育是一种语言的存在。本文从语言本体论的观点讨论语文教育的潜在价值。  相似文献   

2.
一、典型误区1.价值认知误区中国文化自古以来就有重视诗文教育的传统,孔子曾有“不学诗,无以言”“言之无文,行而不远”的训示,后来甚至形成了延续一千多年“以诗文取士”的科举制度,“诗书继世长”更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一种价值确认,语文教育的价值在农耕文明时期可谓达到了极致。中国在步人工业文明、追求现代化的过程中,西方理性主义思潮泛滥,其最有力的表现是科学和技术。  相似文献   

3.
作为教育工作者需要不断地审视教育的本体问题。当我们离开本体又回归本体的时候,才能得到新的发展契机,真正找到教育成功之路。基于对语文本体的认识,使我们找到了省时省事的高职语文教育方法:让学生自己阅读,即与作者对话;让学生讨论,即相互对话。  相似文献   

4.
能上一堂好的语文课,是许多老师梦寐以求的夙愿。那么,怎样才算一堂好的语文课?语文课的魅力在哪里?我认为,一堂好的语文课,必定是一堂回归语文本体的课;一堂富有教育价值的语文课,必定在“豪华落尽见真淳”的简约风格中显示几分沉甸甸的务实。  相似文献   

5.
我国现行的语教育在急功近利的应试教育中偏离了其本位。离开学教育,语教育将寸步难行;守住作教学的根,才能体现语教学之本;吟悟、背诵本应为语教学最基本最有效的方法。这些都是语教育中应该找回并强调的。  相似文献   

6.
语文教育的本体实质上指的就是语文教育的本质,语文教育的本体问题也就是语文教育的本质问题。对于这个问题,近百年来的语文教育都没有给出明确回答。有关语文教育的本体问题,学术界一直争论不休,没有定论。纵观语文教育本体问题的历史演变过程,大致经历了教化本体、工具本体和文化本体三个阶段。每个发展阶段,因其本体的不同而具有不同的特点。  相似文献   

7.
我国现行的语文教育在急功近利的应试教育中偏离了其本位。离开文学教育 ,语文教育将寸步难行 ;守住作文教学的根 ,才能体现语文教学之本 ;吟悟、背诵本应为语文教学最基本最有效的方法。这些都是语文教育中应该找回并强调的  相似文献   

8.
现在的语文教育太技术化、工具化,已经偏离了语文教育的方向,走入了误区,本文从语文教育的特点出发,分析这些误区,探讨走出误区的办法。还语文教育的本来面目。  相似文献   

9.
李广 《教育研究》2021,42(1):75-82
本体价值是一切价值的存在基础与最终依据.20世纪初以来,我国语文教科书本体价值大致经历四个发展阶段,即启发民智与解放个性阶段、求识成智与安邦定国阶段、化识成智与改革创新阶段、慧民开智与文化强国阶段.在百年变迁中,我国语文教科书本体价值日趋明晰与不断升华,形成以国家意识形态为纲、以主体全面发展为本、以学科本质属性为根的基本经验.面向未来,语文教科书须在历史与现实交汇中强化文化自信,在民族与世界互动中凸显话语自觉,在传统与现代融合中保持育人自省.  相似文献   

10.
语文教育的目的在于塑造学生健全的个性、完善的人格,发现、开发、提升、实现、创造人的价值:语文教育的功能在于对人的生存、生活、发展的奠基功能,对人与人、社会、自然和谐相处的引导功能。对人的精神塑造和文化传承创新的功能和个人价值的实现促进社会发展的社会功能,都体现出语文教育的生命价值。因此语文教育是主体间的对话交流活动,语文教育内容是学生赖以生存的语文知识和语文技能,同时,获得生命的精神支柱,为人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1.
12.
“语文诗化”的观念,认为诗化语文的前提是充分培养学生读诗的兴趣,核心是引诗人课堂,关键是教师要有大量的诗词积累。其实,“诗化”一词多见于哲学著述,如维特根斯坦就曾倡导哲学应该当作诗来写,是所谓诗化哲学,强调语言表意的模糊性和多向性。语文领域的“诗化”很难说是移植的产物,因为它既与传统的诗教密切关联,又是语文教师们心中呼之欲出的存在。语文的诗化显然异于哲学的诗化,它不管是内生还是移植,只有适应语文的土壤才能生根长大。在语文教学正走进新课标的今天,综览当下的中学语文教学状况,觉得这个话题很有再谈的必要。  相似文献   

13.
本文通过对语文教育效率低的原因的商榷,指出问题的实质是语文教育目标和任务的泛化导致语文基本功夫不落实。提倡简化目标和任务,突出语文本体,主攻语文基础,而当前最基础最根本的目标和任务是:说好普遍话、写好中国字;读和背。  相似文献   

14.
教育自觉是指对自身教育传统、教育特色的理性认识,是对教育发展规律和趋势的准确把握,也是对当今世界教育特征的深刻理解,并在此基础上经过自主适应、综合创新,进而取得对未来发展选择的自主地位。教育自觉可引领我们不断审视教育的规定性.不断审视教育传统和教育环境,以此提升教育的本体价值,为未来教育发展确定新的动力、新的起点和新的定位。  相似文献   

15.
当前普遍的思路是从劳动教育对发展学生德、智、体、美各方面素养所能发挥作用的视角去论证劳动教育的价值,这一逻辑进路并不能真正揭示劳动教育的本体价值。根据历史唯物主义理论,劳动创造了人类社会赖以存在的世界,也创造了人本身。劳动是人类和具体的个人生存与发展的前提,是人之为人的基本活动,也是人之为人的必由之路。基于此,一个"整全人"的素养结构应包括"成人"和"成事"两大构成部分,劳动教育具有自身的本体价值,理应是全面发展教育的基本构件。劳动教育的独立价值不依赖于德、智、体、美各育,其他各育不直接面向劳动,而且与其他各育相比,劳动教育具有独特的价值优势。新时代对劳动教育提出了严峻挑战,也为充实劳动教育的内涵准备了现实条件。努力在教育实践中展现劳动教育的育人价值是确证其本体价值的根本路径。当下,可以从打造合格的师资队伍、尝试恢复劳动教育课程的独立地位、基于劳动对学科课程进行改造、推进普职融通等方面夯实劳动教育,凸显劳动教育的本体价值。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我国教育界从不同角度、不同层面对创新教育进行了许多有价值的研究和探讨.综观创新教育的种种解释,基本认为创新教育应该是一种"以培养人的创新精神和能力为目的,以激发创造思维为手段"的教育.在实施素质教育最有效的语文学科中,考察研究创新教育的理论基础和实践意义,已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但对于广大的语文教育工作者来说,怎样理解创新教育的应有之义,以及如何在语文教学中体现出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实施创新教育,这的确是一个十分值得讨论和需要不断探索的问题.  相似文献   

17.
教师的审美素养是教师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主要由审美观和感受美、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等构成。教师的审美素养不仅具有工具价值———可以促进教师创造教育艺术和提高教育艺术水平,而且具有本体价值———有助于教师自身的发展与完善以及生活质量的提升。教师要提高审美素养,最重要的是要直接感受美的事物,接受美的陶冶,并尽可能地从事美的创造。  相似文献   

18.
对于语文教师的素养问题,刘国正先生在《实与活》中有过多次论述,而对于语文教材的编辑者,国正先生更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相似文献   

19.
小学语文教育教学中蕴含着大量的审美教育元素,作为审美教育的重要媒介,小学语文教学在促进学生的综合发展具有无可替代的作用。本文主要通过分析审美教育的价值,针对小学阶段语文学科的教学,探索了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实现审美教育的多种途径,努力提高小学生的审美能力和综合素养,逐步实现语文学科审美教育的价值。  相似文献   

20.
裘慧珍 《考试周刊》2010,(10):38-41
语文教学中的生命教育就是要着力培育学生的生命意识,升华学生的生命情感,坚定学生的生命意志,丰富学生的生命体验,促成学生的生命表达。这些生命价值诉诸语文教学中。具体表现为引导学生深入客观生活世界、深入文本世界、深入创造世界.与真实生活对话,与生命主体对话,从而真正做到“以情驭言,以言传情”,用所学规划人生发展,指导实践生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