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七月诗派因胡风主编《七月》得名。代表诗人有艾青、胡风、田间、彭燕郊、牛汉、鲁藜、绿原、阿垅、曾卓、杜谷、邹荻帆等。七月诗派跨越了抗日  相似文献   

2.
七月诗派是一个影响比较大的现实主义流派,以《七月》、《希望》为创作阵地,以胡风提出的“主观战斗精神”为创作宗旨,将客观现实和诗人主观结合在一起,创作了许多优秀的现实主义诗歌。胡风的文艺理论和编刊思想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这个流派的形成和发展。七月诗派有共同的流派风格,诗人在诗歌中展现抗战时期的血与火的历史,表达自己的真挚情感,表现个人独特的创作个性。  相似文献   

3.
七月诗派是20世纪40年代最大的诗歌流派之一。他们奉行胡风的主观战斗精神理论,与时代、与现实紧密配合,作品全都表现出昂扬厚重的战斗风格。七月诗派主张作品的内容和形式的统一、诗品和人品的一致,他们的作品充满着阳刚之气,表现出生命的力度和抗争的激情。七月诗人的这种硬汉子品格值得我们当代作家很好地学习。  相似文献   

4.
“七月诗派”作为一个在腥风血雨的严峻现实中崛起的高歌救亡的诗歌流派,这些诗人们在抗战炮声响起之后分别在根据地、敌后、国统区从事着民族的解放运动。由于当时桂林处于特殊的地理环境和政治地位,使得一部分“七月派”诗人先后驻足于桂林。他们在桂林的诗歌创作及活动,极大地繁荣了抗战时期的桂林诗坛,声援了全国的抗战斗争。  相似文献   

5.
因胡风事件而受难,七月派诗人在苦难中承继着七月诗派的现实主义传统,创作了不少别具特色的新的诗篇,无意中把七月诗派的创作又推向了一个新的高潮,这些诗篇可以用苦难而倔强的精神肖像来命名之。  相似文献   

6.
艾青与七月诗派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艾青以他独具魅力的诗作影响了一大批青年走上诗坛,这其中绝大部分成为七月诗派的中坚力量。艾青的诗学思想与七月诗派的创作理念是相通的,尤其是与胡风的主张大体一致。艾青以其创作上的“楷模”作用与诗歌理论上的“导引”作用,使七月诗派的流派风格最终得以形成,艾青是七月诗派这个队伍中的一位伟大的旗手。  相似文献   

7.
在对编辑主体性的充分发挥中,胡风为编辑甘做“泥土”的奉献精神奠定了超乎单纯自我牺牲的更为坚实的心理基础。这些使得他的编辑活动取得了极大成功。胡风的成功经验表明:编辑人不能仅仅满足于为他人作嫁衣,在具有甘做“泥土”的奉献精神同时,更要有“组织者,领导者”的气魄、抱负,这样才能充分发挥编辑的主体性,在编辑工作中更好地实现自我价值。  相似文献   

8.
胡风在现代文学史上具有重要的位置,他所创办的刊物具有独特的风格与面貌。纵观胡风抗战时期的文学思想和编辑刊物的方针,“启蒙”是其主导语和关键词。《七月》《希望》的启蒙思想既是对“五四”启蒙思想的继承,表现在外在批判精神的自觉坚守,同时,又是对其思想的超越性发展,内向性的自我启蒙显示了明显的个性色彩。  相似文献   

9.
论七月诗派的整体风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七月诗派诞生和成长在中华民族最艰难最动荡最复杂的时代之中,诗人们深重的忧患意识和强烈的郁愤情绪构成其情感、艺术世界的内涵。他们多面多层次地歌咏社会与人生的苦难,张扬苦斗精神,充盈着韧性的搏击时代的力量和要求。七月诗歌在整体上呈现斑斓与浓烈的美感特征,这与其思想情感的丰富性、多色彩以及其倾向鲜明、热烈、直接、简朴的艺术表现风格有着深刻的内在联系。  相似文献   

10.
在战火中创刊的《七月》、《希望》是现代文学异彩纷呈的文学期刊中卓具个性的两支奇葩。两份刊物贯穿始终的编辑思想之一就是"同人"性质的定位。这种定位在当时的文学、文化环境之下显得不合时宜,同时又恰恰塑造了《七月》、《希望》的文学及思想的成就,却也为其刊物"同人"埋下了其后命运的伏笔。  相似文献   

11.
七月诗派是中国抗战诗坛上一个活跃的文学流派,它不仅为中国现代文学留下了丰厚的诗歌作品,也留下了许多有价值的诗歌理论成果,尤其在诗体形式方面。七月诗派认为自由诗体具有革命的战斗传统,能够酣畅地表情达意,契合时代的需要,所以在创作上独尊自由诗体,在理论上倡导自由诗体。七月诗派虽然不追求诗歌的外在形式,但特别重视诗歌内在形式的和谐与力度。  相似文献   

12.
对屈原的解读,历来不乏赞词褒语,或赞其绝世的文采,或赞其美好的人格,景仰他“虽与日月争光可也”的志向,歌颂他忧国忧民的情怀,表扬他的忠君爱国,赞美他的孜孜求索,却很少有人从“抗争精神”这一角度来解读他。本文试从屈原的作品开始分析,论述屈原身上的“抗争精神”,赞扬他的“革命性”,并表达对这一精神的无限敬仰之情。  相似文献   

13.
"七月诗派"作为一个在腥风血雨的严峻现实中崛起的高歌救亡的诗歌流派,这些诗人们在抗战炮声响起之后分别在根据地、敌后、国统区从事着民族的解放运动.由于当时桂林处于特殊的地理环境和政治地位,使得一部分"七月派"诗人先后驻足于桂林.他们在桂林的诗歌创作及活动,极大地繁荣了抗战时期的桂林诗坛,声援了全国的抗战斗争.  相似文献   

14.
七月派是一个在抗战时期形成的,以胡风为核心的文学流派,在诗歌和小说创作上均有不小的影响和贡献,尤其是以路翎、丘东平等作家为代表的七月派小说取得了非凡成就。作为现实主义的忠实拥护者,七月派小说除了具有复杂深刻的色彩之外,在精神特质方面也具有其他小说所不具备的独特魅力,表现出突出的斗争精神与反抗精神、悲剧精神和温情色彩等。  相似文献   

15.
《七月诗派研究》前9章与后22章构成观点与材料宏观整体的逻辑联系,阅读感受而言,前9章是在后22章的研究基础上归纳概括而成的,有扎实的史料基础。《七月诗派研究》的学术新意既体现在诗派宏观研究方面,又体现在诗群个案研究方面,七月诗派作为20世纪中国新诗流派影响最大的诗群之一,其生成动力的文化生态阐释,得到较有反思深度的学术展示。  相似文献   

16.
怀安诗社是中国无产阶级文艺史上成立的第一个古典诗社,具有较为典型的诗歌流派属性,其以无产阶级革命家为主要成员,形成了颇具特色的诗学观念和创作实践。总体来看,它传承了早期革命者的诗歌风格,基调昂扬并富有战斗精神,同时他们对传统诗歌中雅俗问题的探讨亦值得注意,在继承诗界革命和南社等革命诗派风格的基础上又有所突破。此外,他们对诗教功能的承续与实践,对当时及后来的中国文坛都产生了重要影响,为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提供了宝贵的经验。  相似文献   

17.
从《<希望>编后记》看胡风编辑刊物的倾向是:严肃的文学观,继承与发展鲁迅精神以及主观战斗的现实主义。胡风所编《希望》比《七月》更进一步地实践了自己的文艺理想和编辑理念,而每期的编后记则鲜明地揭示了这种倾向。  相似文献   

18.
现代文学期刊在中国现代文学发轫、发展及成熟的过程中所起的重要作用不容小觑。胡风集诗人、理论家、编辑家三重角色于一身,他在特殊的历史时期所编辑的《七月》与《希望》在现代文学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胡风思想与两份刊物以相互促生的关系激发与提升了现代文学及文化史上一个重要的文化理念--主体人格建构。  相似文献   

19.
罗洛文学实践的不对应现象与七月诗派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罗洛文学实践的不对应现象, 表现在罗洛的诗歌翻译与诗歌创作上存在着明显的差异,他在文学鉴赏、文学批评中也表现出理论上的极大不同。造成这种强烈反差现象的主要原因是罗洛深受七月诗派理论的影响和我们的文学批评对该派理论的反思不够。  相似文献   

20.
阮籍早期信奉儒家,有济世之志。魏晋时期政治黑暗让他理想碰壁,儒家教义本身劳而少功的特性使其在当时日益没落,难以负荷阮籍的理想。阮籍转而接受老庄思想,却意识到不能解决根本问题。他在行为上表现出对传统儒家礼法行为的悖离,但在生命中追求美好的人与事物,以求获得精神上的寄托与满足。他的言行不拘礼教直指“本心”,其理念的内核是以儒家礼法精神为基础,杂糅了春秋以来狂狷者的不顾世俗眼光的观点和道家不以他人毁誉为意的逍遥思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