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InSAR是合成孔径雷达遥感成像与电磁波干涉融合的结果,是用遥感影像得到地表变化的一种新技术。InSAR在地面沉降监测中有很好的应用,特别是D-InSAR技术在地面沉降监测中的应用,它能够获得地表的形变信息,理论上可达到毫米级精度。本文分析了D-InSAR技术的基本原理,通过实验分别获取西安市相隔1个月和6个月的地面沉降结果。  相似文献   

2.
对软基处理过程进行沉降监测,并对现场监测沉降数据进行分析研究,从而掌握施工过程中的地面沉降.淤泥层排水固结等情况,以保证软基处理工程质量并为预压土卸载提供技术依据。  相似文献   

3.
随着近年来经济的迅速发展,城市建设和地下水的大量开采引起了严重的地面沉降,这已经成为地质灾害之一,地面沉降现象已经受到政府部门的高度重视。本文结合苏州市北区地面沉降监测项目研究地面沉降监测网的建立、数据采集和数据处理,对观测成果进行分析,为政府部门对该区域沉降现象治理提供科学的依据。  相似文献   

4.
本文分析了地面沉降对建筑给排水管道施工的危害,对防治地面沉降技术的应用进行了研究,希望可以通过本文的论述,实现对建筑给排水管道施工中地面沉降问题的控制。  相似文献   

5.
孔滨 《今日科苑》2009,(9):136-136
本文主要介绍了Leica电子水准仪作业过程,数据处理以及成果精度统计分析等问题,通过对Leica电子水准仪在地面沉降监测中的应用得出了几点结论和体会。  相似文献   

6.
经过几十年的地面沉降防治研究,上海市的地面沉降得到了有效控制,这其中地面沉降监测技术发挥了重要作用。本文将重点介绍上海市地面沉降实践中所应用到的监测技术,在对其进行比较分析的基础上,对各种地面沉降监测技术的应用适宜性进行了评价。  相似文献   

7.
《科技风》2017,(19)
地面沉降频发,已经对我国的公路交通工程造成了十分恶劣的影响。本文主要对地面沉降对公路交通工程的影响进行了阐述,并客观分析了产生地面沉降的原因,提出了对应的措施,以提升公路交通工程对地面沉降的应对能力。  相似文献   

8.
建筑基础降水开挖,地下水位降低,会引起地面沉降,给临近建筑物带来一定程度的危害。通过采用回灌技术补给地下水,保证建筑物周围原地下水位不变,可以有效控制地面沉降,防止临近建筑物不均匀沉降。  相似文献   

9.
以某城市为例,分析了地下水资源开采状况,分析了地下水过量超采引发地面沉降机理及主要影响因素,预测了已经形成的漏斗区是该城市未来最有可能产生地面沉降的地区。建议:建立城市建设与地面沉降关系预测模型,指导城市规划和城市地面标高确定,加强地面沉降与地下水开采的关系研究,以采取科学、合理的地下水开采利用方案。  相似文献   

10.
《科技风》2016,(15)
随着沿海地区地下水开采量逐渐增加,导致愈发严重。针对开采地下水引起地面沉降的现象,以南京某地区为例,采用有限差分软件与地下水三维渗流与地面沉降耦合模型计算软件Processing MODFLOW,进行抽取地下水引起的地面沉降预测。研究结论:过量开采地下水是造成地面沉降现象的主要人为因素。地面沉降分布范围与地下水位降落漏斗基本一致,且地面沉降的降幅随时间的延续而减少。  相似文献   

11.
天津市咸水区深层地下淡水资源可恢复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论文的目的是研究天津市咸水区深层地下淡水各含水组的补给特征及地下水资源的可恢复性,为工作区地下水资源的准确评价和科学利用提供基础,采用的技术方法包括地下水位动态监测及统测、地面沉降及分层标监测、地下水质及同位素取样分析、深层淡水资源均衡计算。研究表明:天津市咸水分布区浅部咸水具有向下伏深层淡水越流补给的水动力特征,但深层淡水矿化度并未表现出明显上升趋势。越流补给在天津市区第Ⅱ含水组形成了一个14C年龄较小的区域。越下层的含水组地下水开采量越小,但地下水位下降幅度越大。第Ⅱ、Ⅲ含水组开采量占总开采量的68%,引起50.2%的地面沉降量,第Ⅳ及以下含水组开采量占总开采量的28%,引起40%的地面沉降量。第Ⅱ、Ⅲ含水组开采量中越流补给量所占比例达51.3%,第Ⅳ及以下含水组开采量中越流量所占比例仅占12.5%而挤压释水量所占比例高达67.8%。由此可见,天津市咸水区第Ⅱ、Ⅲ含水组深层淡水具有一定的可恢复性,越流为主要补给项;第Ⅳ、Ⅴ含水组地下水的补给能力明显的减弱,资源可恢复性差。  相似文献   

12.
区域地面沉降是威胁京津冀城市群安全的重大灾害隐患。结合GRACE、InSAR等遥感新技术,通过与水文地质学科的交叉研究,初步揭示了京津冀地下水消耗与区域地面沉降演化规律,为实现区域地面沉降综合调控,促进区域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3.
地表沉降控制是盾构隧道施工的重要控制因素。本文围绕盾构法隧道引起地面沉降这一问题进行了探讨。先对盾构施工的原理和关键因素进行了阐述,在空间上和时间上对盾构施工引起地面沉降的机理进行了探讨,对盾构隧道的地面沉降这一问题给出一个定性的解释;围绕引起沉降的机理,对盾构隧道地面沉降的主要影响因素进行了总结;另外,对盾构隧道沉降预测的方法进行了总结和探讨,对盾构隧道的地面沉降这一问题给出一个定量的解释;最后简单介绍盾构隧道沉降控制措施和控制原则,为盾构隧道施工提供有益的参考。  相似文献   

14.
王小苗 《科教文汇》2011,(25):92-93
盛大金磐地面沉降监测标组位于陆家嘴CBD核心区,由于施工场地的局限性,上海市地质调查院采用一井多用办法,鉴别孔兼做基岩标和第V承压含水层水文监测孔,标底与新鲜基岩80箛固结,是该工程技术要求之一,为了保证施工质量,我公司采用顶杆式阀注水泥浆液,解决标杆与基岩固结难题。  相似文献   

15.
长江三角洲、华北平原、汾渭地堑是地面沉降的三大区域,地面沉降已成为这些地区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制约因素,其诱因是超量开采地下水,本文就防治策略提出了观点。  相似文献   

16.
地下水是我国水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当前我国为了实现可持续发展,保护水资源储量,合理开发地下水资源,开始对地下水的实际情况进行监督和管理。对地下水资源进行监督管理可以避免出现地面沉降、地下水污染以及海水入侵等问题,同时,动态的地下水管理可以保证水资源管理工作的正常进行,在当前我国的建设中,实现地下水检测管理目的的措施是监理监测站网。本文介绍了我国当前地下水监测管理工作的进行现状,结合实际问题,分析了站网建设情况,并就如何提升地下水监测管理工作进行质量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7.
地面沉降是在自然和人类共同影响下的一种环境地质现象,有愈演愈烈的趋势。随着城市建设步伐的加快,建筑物群体越来越密集,建筑荷载对地面沉降的影响越来越大,因此分析建筑荷载对地面沉降产生影响的原因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本文介绍了如何预测地铁施工中容易引起的地面沉降,并结合实际的范例进行细致的分析,从而得出了在地铁车站施工中最适合预测地面沉降的方法,并就此论证了这种预测方法是不是真正科学可行的。  相似文献   

19.
地震、洪水、泥石流、地面沉降……我们生活的这个世界总是难免遇到灾难。我们或许无法避免灾难的到来,但是能够尽力将灾难引发的危害性降至最低。中科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研究员兰恒星,立足创新,注重理论探索与应用相结合,在地质灾害遥感监测与过程模型研究上做出了许多为国际学术界所重视的成果.逐渐成为该领域的一颗耀眼的新星。  相似文献   

20.
朱琰  冉茂江 《科技通报》2000,16(5):351-355
着重分析嘉兴市地面水和地下水环境质量评价及水质动态发展趋势,为逐步解决该市因地下水过量开采而造成地面沉降等资源-环境问题提供了科学依据,从水质角度提出了缓解该市地面沉降和水资源紧张的若干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