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接受美学的理论建构始于20世纪60年代的西方,接受美学理论在中国被系统阐释却晚在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后。从理论的建构和接受上讲,中国是落后了。但理论的落后不等于实践的迟缓,中国接受美学的实践早已开始,只不过,中国接受美学的实践独具特色罢了。以贾谊《过秦论》的经典化进程为线索,以政治家、文学家、怀才不遇士人三维为视角,研究接受美学在中国的意义,即可解答“何谓中国式的接受美学”这一问题。  相似文献   

2.
一种理论学说的出现,在其背后往往有一定的哲学基础,接受美学理论自然也有其深厚的哲学基础。对接受美学产生重要影响的两种哲学理论,一个是当代解释学,一个是现象学美学。对接受美学哲学意蕴的探源,一方面有助于我们更好地领会接受美学的精义,另一方面也有助于对流派林立的当代西方美学做出深刻剖析。  相似文献   

3.
以接受美学的视角,对电视艺术的兼容美、参与美、多样美等接受美学特征进行分析,从而探索电视艺术接受的美学规律。  相似文献   

4.
接受美学     
六十年代中期,在西方文学研究中,出现了一种新的理论流派——接受美学,又称为接受理论、接受研究。近几年来传到我国,并产生了广泛影响。接受美学的理论基础是新的阐释学,在德国发展成为接受美学。汉斯·罗伯特  相似文献   

5.
摘要:在接受问题视域下,接受美学理论对思想品德教学具有重要的借鉴作用.把接受美学的期待视野、读者参与和第二文本等核心概念引入思想品德教学,由教育向接受转变,从而增强思想品德的接受效果,达成预期教学目的.关键词:思想品德;接受美学;接受效果  相似文献   

6.
<正>接受美学是联邦德国康士坦茨大学教授姚斯和伊瑟尔创立的,以读者研究、接受研究为着力点的美学理论派别。接受美学的核心是"读者中心",它认为,作品美学价值的实现是读者参与创造的结果,其意义和价值只有在读者的阅读和接受过程中才能得以体现和印证。接受美学理论不仅对西方文学创作产生了颠覆性的影响,其许多观点对其他领域特别是教育也有指导意义。中学思想政治课教学,重在"思想"的授受与传承,以灵魂净化与人格塑造为主旨,从接受美学的角度来看,学生接受即意味着教育教学  相似文献   

7.
《文心雕龙》作为我国第一部自成体系的文艺理论巨著,不仅注重作品的多义性及读者作用,且其《知音》篇已从接受实际和理论的层面论述了自己的接受美学思想.同时,刘勰还提出许多独创性的、不同于西方理论的接受美学观点,较早期西方接受美学更具思辨眼光.通过对《知音》篇理论内涵的描述和分析,以西方接受美学中的期待视野为切入点,分析其与《知音》篇的异同,展示了中国古代接受美学理论.  相似文献   

8.
接受美学的创始人H.R.姚斯在其接受美学的经典著作《走向接受美学》一文中写过这样一段话:"一部文学作品的历史生命如果没有接受者的积极参与是不可思议的,因为只有通过读者的传递过程,作品才进入一种连续性变化的经验视野"。从接受美学的视角  相似文献   

9.
明清小说评点与西方文学批评对话体现在理论上的融通。学界对中国古代文论中接受美学因素已有探析,涉及中国古典诗论"意境"的接受美学、中国小说文本中的接受美学、明清小说评点与西方接受理论的交互等。明清小说评点也有围绕"期待视野"的探讨,兹进行细考,以使得明清小说评点与西方接受美学贯通的路径更为明晰。  相似文献   

10.
接受美学是兴起于 2 0世纪 60年代中期的一种文学理论 ,是以读者的文学接受为旨归 ,研究读者对作品接受过程中的一系列因素和规律的方法论体系 ,接受美学虽然是一种文学理论 ,但它同样适用于其他艺术。本文就从接受美学角度 ,对电视接受过程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11.
接受美学     
接受美学娅 接受美学是60年代末产生的一种新的文学理论学科,又称接受理论。接受美学把读者与作品的关系作为研究的主体,探讨读者对作品的理解、反应和接受,以及阅读过程对创作过程的积极干预,并研究对作品产生不同理解的社会的、历史的、个人的原因。接受美学理论...  相似文献   

12.
接受美学提出了不少科学的文学理论观点,为文学研究开辟了新领域;但毛泽东的读者论站在历史唯物主义高度,超越了接受美学的理论局限,是当代科学的马克思主义的“接受美学”。  相似文献   

13.
接受美学视野中的思想政治教育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思想政治教育中的接受与接受美学中的接受有共同之处。借鉴接受美学的有关理论,对转变思想政治教育观念和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接受效果具有重要的价值。  相似文献   

14.
“品味”的审美心理过程及特征邓新华关键词古代文论;品味;审美心理;过程;特征西方现代接受美学在研究读者艺术接受活动时,曾概括出多种接受模式,如水平接受、垂直接受、个体接受、群体接受等等。中国古典美学对接受方式的探讨尽管还没有达到象西方接受美学那样严密...  相似文献   

15.
接受美学从20世纪80年代中期传入中国以来,就以它独特的思路和新颖的视角备受关注,并被广泛地运用到文学研究和艺术欣赏等领域.高职英语教学有着区别于其他学科教学的特殊性,接受美学有助于重新审视高职英语教学活动.文章从接受美学的视角对高职英语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初步探讨,并总结了接受美学对改进高职英语教学的启示.  相似文献   

16.
接受美学的创始人H.R.姚斯在其接受美学的经典著作《走向接受美学》一文中写过这样一段话:“一部文学作品的历史生命如果没有接受者的积极参与是不可思议的,因为只有通过读者的传递过程,作品才进入一种连续性变化的经验视野”。从接受美学的视角看,文学接受是发生在文本和读者问的对话,文学朗读就是读者的审美期待视野对文本的响应和与文...  相似文献   

17.
接受美学视野中的思想政治教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卢少求  刘艳军 《教育艺术》2006,(2):13-15,12
接受美学,又称接受研究、接受理论,是由20世纪60年代联邦德国康士坦茨大学教授姚斯和伊瑟尔等美学理论家创立的一个美学派别。20世纪80年代传到我国,对我国美学理论及美学研究产生了较大影响。作为文学理论的一个流派,它着意于文学的接受研究、读者研究,将文学研究的重点由文学作品本身转移到读者的接受上。是以读者接受为依据的独立的理论体系。将接受美学的理论观点运用到思想政治教育领域,也就意味着一种思路的转换,即从“灌输论”转向“接受论”。  相似文献   

18.
接受美学理论认为文学作品的创作是为了读者的阅读,它充分肯定了读者的中心地位,强调了读者在文学发展中的重要作用。本文阐述了接受美学的含义,分析了接受美学对大学英语教学的启示,以及对大学英语教学改革实践的指导。  相似文献   

19.
接受美学是兴起于20世纪60年代中期的一种学理论,是以读的学接受为旨归,研究读对作品接受过程中的一系列因素和规律的方法论体系,接受美学虽然是一种学理论,但它同样适用于其他艺术。章从接受美学角度对电视接受过程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20.
文章通过研究接受美学理论及其与电影翻译之间的内在联系探讨电影的汉译策略,并以迪士尼动画电影Mulan为例,用接受美学的角度寻找电影Mulan字幕翻译中的美学元素及翻译技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