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本文通过对篮球运动个人竞技能力、集团竞技能力以及竞技能力的非衡补偿3个层面进行探讨.旨为提高我国篮球运动整体训练水平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2.
运动员竞技能力非衡结构补偿理论   总被引:54,自引:2,他引:52  
刘大庆 《体育科学》2000,20(1):43-46
采用文献研究法、访问研究法(面访调查法与信访调查法)、个案研究法、类比法、灰色分析法,对竞技能力构成因素中某种(些)相对薄弱的素质或能力为另一种(些)高度发展的素质或能力所弥补或代偿的现象的发生与发展规律进行了研究。提出了竞技能力非衡结构及非衡结构补偿这一组新概念,揭示了竞技能力非衡结构功能特征的整体性与层次性、动态性与稳定性是运动员竞技能力个体模型非衡结构的基本特征,并从不同角度概括与设计了竞技能力非衡结构补偿的途径非衡补偿与平衡补偿、放大补偿与辐射补偿、外源性补偿与内源性补偿。  相似文献   

3.
运动员竞技能力结构功能补偿现象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竞技能力结构补偿现象是指竞技能力构成因素中某一种较差的素质或能力 ,为另一种高度发展的素质或能力所弥补和代偿。竞技能力结构补偿现象的客观性决定了其存在的普遍性。本文对补偿现象普遍性的一般表现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4.
G808.1,XL97086 9800456运动员竞技能力非衡结构补偿理论[XL,中,A]/刘大庆∥北京体育大学硕士论文.-1997图228表50参108(BJ)运动能力∥结构∥模型∥特征本文研究了竞技能力的一般模型,论述了其对运动员竞技能力结构的研究,并指出了一般模型对运动员个体竞技能力结构特殊性表述的不足.提出了竞技能力非衡结构补偿的观念.提出竞技能力结构具有:其一、竞技能力结构一般模型  相似文献   

5.
对排球运动员竞技能力非衡结构的补偿途径进行研究以期丰富排球训练理论,指导排球训练实践。根据补偿途径的作用效果、补偿来源、竞技能力构成因素之间的关系将补偿途径分为非衡性补偿和平衡性补偿、内源性补偿和外源性补偿及辐射补偿和放大补偿。  相似文献   

6.
明确“竞技能力”的理论基础、指导思想与实施方法,具有重要的理论与现实意义。本文采用文献资料和逻辑思维等方法,提出了竞技能力发展的理论基础主要包括训练应激适应、节律推进和个性发展三个方面;训练指导思想主要包括专项化、实战化和个性化;实施方法主要包括发展竞技能力的不同层面、不同权重和不同安排。其中,发展竞技能力的不同层面包括重点发展主导竞技能力、突出发展优势与特长、把握竞技能力的非均衡性与补偿效应和注意拾遗补缺。  相似文献   

7.
非同步性发展视角下的竞技能力非衡结构及其补偿效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运动员竞技子能力非同步性发展的视角,提出运动员竞技能力的非衡结构是其竞技子能力非同步性发展的一种结果状态;竞技能力非衡结构的补偿效应,是基于非衡结构所形成的整体竞技能力水平而赋予的一种形象的概念表达或描述;运动员竞技能力非衡结构补偿效应的优劣,同竞技子能力非同步性发展的协同化程度高低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8.
运用文献资料调研、数理统计等方法,结合木桶理论、竞技能力非衡结构补偿效应理论,对第12届世界杯男子排球赛中除自由人外的各队主力运动员的年龄、体重、身高、克托莱指数等非技术因素与中国男子排球运动员的现状进行分析。结果显示,第12届世界杯男子排球赛排名与非技术因素不具有显著相关性,但胜场与除年龄外的非技术因素密切相联。除俄罗斯队外,其他各队不同程度受制于木桶理论与竞技能力非衡补偿效应作用。中国队运动员在身高与网上实力方面具有优势,但在体重、克托莱指数方面差距严重。  相似文献   

9.
运动员竞技能力非衡结构补偿理论与“积木模型”的创建实现了竞技能力系统结构与功能的统一,在训练实践中正在作为一种指导性理论得到推行。作者对该理论提出了几点思考,认为:一般模型不能满足运动员竞技能力个性化发展的要求,而竞技能力非衡结构个体模型的建立存在构建原理与方法上的困难;运动员竞技能力非衡结构稳定性在内外可控与不可控因素的作用下只存在于某一阶段;部分运动员的竞技能力非衡结构会因敏感要素的相同或类似表现出群类特征。  相似文献   

10.
运动员竞技能力结构补偿途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竞技能力结构补偿途径研究的是运动员竞技能力结构功能形成的方式。运动员竞技能力结构作为一个远离平衡的开放系统,构成要素不断发生着变化。其变化的有序程度是由竞技能力结构中的敏感要素决定的。敏感要素的特征是能够有效地加强竞技能力系统的功能,并与外界进行物质、能量的交换。  相似文献   

11.
制约科学理论向运动训练方法转化的主要因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文献资料研究方法,并与运动训练实践紧密结合,探析制约科学理论向运动训练方法转化的主要因素。研究认为,由于运动训练所作用的人体系统复杂性,所涉及的因素多样性,运动员个体之间的差异性,使得运动员竞技能力发展的因果性和规律性,表现出多样性和复杂性的特点;而很多体育科学研究的理论成果是运用统计方法获得的,这些成果对具体的训练活动只能提供一种概率式的预言性指导。这是目前制约科学理论向运动训练方法转化的主要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12.
散手运动员一般身体素质与专项运动水平之关系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采用测试与统计分析等方法,对散手运动员一般身体素质与专项运动水平之间存在的相互关系.进行分析。结果发现,对专项运动水平起主要作用的身体素质依次为:速度耐力、耐力;速度;力量、灵敏;柔韧。  相似文献   

13.
线粒体DNA多态性与人类运动能力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常芸  高晓嶙 《体育科学》2004,24(11):26-29,78
综述了有关线粒体基因组(mtDNA)多态性与运动能力的研究:mtDNA为16569bp的双链闭环分子,含有37个基因,排列紧密,无内含子。其转录、复制受核DNA调控,同时也不同程度地影响核DNA表达;mtDNA的多样性很高的结论被进一步证实,且mtDNA的差异主要分布在群体内的个体间,而群体间的差异较小;目前研究认为,mtDNA多态性可能造成群体中有氧代谢能力的个体差异,是决定有氧能力和训练敏感性的可能分子机制之一。展示了中国运动员和汉人mtDNA HVR Ⅰ多态性,及其与运动能力关联性研究的结果,并对比分析了限制性酶切、直接测序、活细胞培养等方法对mtDNA多态性与运动能力的研究结果,发现众多研究结果还存在不少争议,仍需进一步深入研究。mtDNA作为良好的遗传标记,对其单核苷酸多态性(SNP)的分析及其与运动能力表型的关联研究和分子遗传学探讨具有重要意义和研究前景。  相似文献   

14.
研究并建立运动员竞技能力结构模型,是实施训练的重要环节。结合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等对当今跳马项目发展特征进行了再认识,分析了跳马运动员竞技能力的发展特征,并以系统论为理论依据,建立了跳马运动员竞技能力5G结构模型。  相似文献   

15.
用ABI量表,对中日两国大学生运动员燃尽症候群的特征进行调查。结果显示,在因素构造中,有3个子尺度因素,双方存在着大致对应的关系。中国大学生运动员燃尽症候群状态比日本大学生运动员低;但在“对竞技的个人参与的迷茫”子尺度得分上,比日本大学生运动员高。  相似文献   

16.
通过心理测量、专家评定、机能测试 ,研究表明 ,构成优秀女子中长跑运动员运动能力的基本因素 ,按重要程度依次为心肺功能、形态、机能素质、自信成功归因、抱负水平、心理承受力、失败归因、意志品质等 ;影响优秀女子中长跑运动员运动能力的主要因素按重要程度依次为最大耗氧量 /体重、心功指数、训练年限、肺活量 /体重、年龄、10 0 0 m跑能力。  相似文献   

17.
发展我国竞技体操产业的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阐述竞技体操产业化的必要性,分析当前制约我国竞技体操产业化的主要因素,如项目自身、规划导向、竞赛体制、管理体制、国内体育产业现状等;提出发展我国竞技体操产业的主要对策。  相似文献   

18.
社会学在体育研究中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丁建国 《山东体育科技》2003,25(2):79-80,54
阐述了社会学在体育研究中的地位、现状等,以揭示体育社会学在体育研究中的作用,目的在于把体育作为一种社会现象、文化现象进行科学研究。应将体育学逐步归纳成一个完整的科学体系,使之在体育研究中发挥更加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9.
影响我国竞技体育发展的主要因素   总被引:17,自引:2,他引:15  
采用文献研究、问卷调查、多元回归分析等方法,探讨了影响我国竞技体育发展的主要因素.即体育科技进步;宏观;中观;体育场地、设备、器材;各运动项目的裁判规则;体育科技与运动训练相结合等。  相似文献   

20.
本文通过目前田径运动训练中对运动员非智力因素的培养方面存在问题的剖析,论述了运动员非智力因素在田径运动训练中的作用,提出了加强运动员非智力因素培养的重要性及其培养对策。以期为推动田径运动的发展,提高运动成绩,使运动员形成良好的心理品质提供有益的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