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8 毫秒
1.
似曾相识燕归来——韩剧在中国大陆的受众心理浅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苏 《声屏世界》2003,(8):47-47
近年来,从中央台到各省、市级台,都在源源不断地播出韩剧。央视8套播出的《爱情是什么》首开韩剧之风,其后播出的《澡堂老板家的男人们》《孪生兄妹》《真相》《蓝色生死恋》等,都收到了不错的收视率。是什么因素使韩剧有如此的观众缘,受众存在怎样的收视心理呢?其一,对传统文化的重新或潜在认同。韩剧受欢迎的一个重要因素就是它的传统魅力。以几世同堂的大家族为背景在韩剧中屡见不鲜,在对家庭角色的传统定位中加入了各人特有的性格,在交错展开的情节之中烘托出家族生活特有的感染力。对于中国观众来说,随着城镇经济和社会化的发展,大家族…  相似文献   

2.
对于“韩流”二字,人们并不陌生。它在上世纪九十年代末开始活跃在电视荧屏,由此在我国形成一种独特的韩国文化景观。中国最早引进的韩剧是1993年的《嫉妒》,但并未受到观众广泛的关注。直到1997年的《爱情是什么》首次在央视播出.其最高收视率达64.9%.成功打响了进军中国市场的第一枪。之后的“韩流”便再也没有冷却过,很多频道专门设立韩剧剧场。中央8套就是典型。从早期的《看了又看》《人鱼小姐》《黄手帕》等家庭伦理剧,《蓝色生死恋》《天国的阶梯》《对不起我爱你》等爱情悲剧,再到2013年的《继承者们》,尤其是《来自星星的你》再次刮起了一股强劲的“韩流”风。如今,主打青春偶像剧的韩剧为何能俘获一大批观众的芳心?下面,笔者试图从受众心理的角度对其进行分析研究。  相似文献   

3.
笔者记得最早看过的一部韩剧<爱情是什么>,是央视最早引进的一部长篇韩剧,相信这也是很多人对韩剧的第一印象.这部央视以每周一集的速度播出的长剧在吊足了观众胃口的同时,也为韩剧赚足了口碑.央视继(<爱情是什么>播出之后,还播出过<初恋>、<阁楼男女>等,以及超百集的<人鱼小姐>、<看了又看>等长篇韩剧.  相似文献   

4.
2016年2月24日《太阳的后裔》首播,作为第一部中国与韩国同步播出的韩剧,《太阳的后裔》制造出了很多话题.5月份播出的《又是吴海英》,7月份播出的《W-两个世界》,也同样凭借韩剧的惯常套路吸引了大批观众.国产剧方面,《小丈夫》《大嫁风尚》等也在各大卫视热播.中韩婚恋剧总能凭借各自魅力引发观众追捧.  相似文献   

5.
一自1997年中央电视台首次引进播出了韩国电视连续剧《爱情是什么》之后,韩剧在我国电视剧市场上制造了一波一波收视热潮。中国观众为什么对韩剧如此心醉神迷?本文尝试运用接受理论和心理分析方法,从中国观众缺失与补偿的心理机制中探寻韩剧在中国热播的原因。  相似文献   

6.
春节期间,做为央视经济频道《生活》栏目的特别节目.《第二届全国电视烹饪大赛》(以下简称《大赛》)在黄金时段播出,成了节日荧屏大战的又一处“火力点”。  相似文献   

7.
如果说上世纪末央视播出的讲述保守家庭与开放家庭之间联姻故事的韩剧《爱情是什么》还只是“星星之火”.那近两年热播的韩剧已有了“燎原之势”。韩剧何以如此风行?凤凰卫视行政总裁刘长乐先生的话一针见血:“韩流在中国当道七年.是我们的耻辱.因为韩流贩卖的文化内核是儒家文化,他们有什么资格在中国人面前贩卖我们的文化遗产呢?但人家做了.还做得相当成功。”  相似文献   

8.
中国电视剧经过了半个多世纪的曲折发展,如今已经成为观众最喜爱的节目形式之一。1998年,大型经典古装剧《水浒传》在央视黄金档一经播出,便赢得了收视开门红。从此,像电影市场的"贺岁片"一样,在每年的新年伊始,各大电视台纷纷精挑细选、重磅推出一批优秀的电视剧,引来荧屏热  相似文献   

9.
栾岚 《记者摇篮》2009,(12):60-60
2003年,由杨锦麟主持的新闻节目——《有报天天读》在凤凰卫视一经播出,就以其独特的风格和全新的视角大受欢迎。于是,以《有报天天读》为开端,一股新闻节目读报风劲吹我国电视荧屏,像央视新闻频道的《媒体广场》、央视经济频道的《第一时间》栏目中的《马斌读报》、  相似文献   

10.
2009年9月26日,创办了13年的央视名牌栏目《实话实说》在改版大潮中,正式告别了观众。这个曾经是我国电视谈话类节目的成功范例黯然停播、《鲁豫有约》被挤出黄金时段、《艺术人生》收视率下滑作为2009年特有的荧屏现象,引起了我们的深思。  相似文献   

11.
王珂 《新闻爱好者》2011,(8):153-153
中国电视剧经过了半个多世纪的曲折发展,如今已经成为观众最喜爱的节目形式之一。1998年,大型经典古装剧《水浒传》在央视黄金档一经播出,便赢得了收视开门红。从此,像电影市场的"贺岁片"一样,在每年的新年伊始,各大电视台纷纷精挑细选、重磅推出一批优秀的电视剧,引来荧屏热战,“开年大剧”成为促进优秀电视剧产生的“助推器”。  相似文献   

12.
夏欣才 《视听界》2013,(2):78-80
2012年,随着法国纪录片导演雅克·贝汉的《海洋》在国内各大电影院线与观众接触,以及央视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在国内甚至海外的热播,纪录片成为电视业内人士和观众的热门话题。城市台曾经是这一影像艺术热衷的生产者和创作者。十多年前的城市台,几乎每一家都有专题部或国际部之类的部门,专事各类纪录片的制作和播出。但随着电视收视市场的急速变化,城市台黄金时段的荧屏,逐渐被本土新闻、电视剧和少量的综艺节目填满。  相似文献   

13.
季文 《声屏世界》2010,(3):40-42
1997年,央视八套播出的韩剧《爱情是什么》,在中国刮起第一阵“韩风”。随着《星梦情缘》《真情》《可爱先生》《妙手情天》等剧的连续播出,“韩风”热度渐渐上升。2002年悲情剧《蓝色生死恋》在我国21个电视频道播出,风靡全国,在广大观众尤其女性中培育出忠实的“哈韩”一族。之后,《情定大饭店》《澡堂老板家的男人们》《爱上女主播》《浪漫满屋》《乞丐王子》等等在中国形成一股“哈韩风”。  相似文献   

14.
张薇薇 《视听界》2010,(1):111-111
去年的荧屏刮起了一股红歌旋风。江西电视台的《中国红歌会》依然好评如潮;《我爱记歌词》、《超级女声》等歌唱类、选秀类节目加大了唱主旋律歌曲的比重,收视率攀升;央视3套《激情广场》制作播出了15期“爱国歌曲大家唱”,《中国音乐电视》制作了6集《歌声飘过六十年——献给祖国的歌》,央视音乐频道《影视留声机》推出了六十年优秀影视歌曲展播……红歌为什么这样红?  相似文献   

15.
王彩平  李杰 《新闻前哨》2005,(10):53-54
《金土地》是央视第一个也是惟一一个自办的农业节目,1993年作为《经济半小时》的一个子栏目亮相,1996年7月1日成为独立栏目,经过近13年的发展历程,《金土地》已形成其鲜明的栏目风格和特色,拥有相对稳定的收视群体,并在广大中小城市和农村享有较高的知名度,为农村经济的发展和农民观念的更新、农民致富奔小康作出了突出贡献,在农村观众中具有较大影响力。然而,2005年5月8日,随着《乡村俱乐部》的播出,中央电视台这样一个品牌对农节目悄然退出了荧屏。对此,笔者萌生了一些思考。  相似文献   

16.
<正>韩剧自1993年进入中国,凭借其特有的人文关怀、道德情感、文化内涵俘获了观众芳心。在亚洲,尤其在中国,因为共同的文化纽带,韩剧的发展可谓顺风顺水。新世纪,韩剧适应内容为王的市场,题材更加丰富多样。韩国影视圈着力打造的明星效应以及创新的拍播模式让韩剧在多元文化中急剧成长。本文以2013年韩国SBS电视台播出的《来自星星的你》为例,从题材创新、明星效应、拍播模式等因素分析韩剧发展对国产影视剧的启示。  相似文献   

17.
大众传媒与学术传播——从《百家讲坛》的热播说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朱云涛 《新闻界》2006,(5):63-64
2004年5月,央视科教频道《百家讲坛》栏目播出阎崇年主讲的《清十二帝疑案》,2005年,刘心武揭秘《红楼梦》,易中天品评汉代风云人物,栏目收视率一路上升。2006年,易中天的电视讲座《品三国》以及同名出版物引起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引发众多来自普通观众、专业学者和新闻媒体的评说和争论。  相似文献   

18.
瞿巍 《新闻界》2005,(2):77-77,76
央视五套推出的《体育人间》,是第一个专门的体育人物栏目。从播出以来,在观众中引起了很好的反响。本文将就该栏目的一些特征进行粗浅的评述。  相似文献   

19.
胡超峰 《声屏世界》2005,(12):42-43
近几年来.根据漫画作品改编的电视剧作为新剧种频频出现于电视荧屏,其代表作便是改编自台湾漫画家朱德庸漫画系列《涩女郎》的电视剧《粉红女郎》。该剧一经播出便深受都市青年观众的喜爱.取得了理想的收视率。在《粉红女郎》取得收视成功后.改编自朱德庸的另一漫画系列《双响炮》的同名电视剧《双响炮》紧接着新鲜出炉,在部分省市电视台的播出中取得了不俗的收视效果。  相似文献   

20.
自1990年8月至10月,徐州电视台播出了5集、2小时的系列专题片《心桥》。它围绕着与人民群众息息相关的住房、就业、水、菜篮子等社会热点问题,抓住“关节点”进行报道,通过荧屏架起了相互沟通、相互理解的连心桥,受到了观众的好评。播出期间观众纷纷来信、来电话(近百件),谈感受、谈体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