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有人说:文学即人学。一般的文学作品都是作者真情实感的自然流露,都是一定人文社会和自然社会的反映。好的文学作品自然就能引起读者的共鸣,产生一定的社会影响。  相似文献   

2.
21世纪的人类社会是信息时代的学习型、创新型社会,新的基础教育改革与新课程标准明确提出了人才的可持续发展战略,对学生的英语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能力也就有了更高的要求。未来的社会知识更新更快、社会协作分工更细,这就要求未来社会的建设者是一些充满求知欲的会自主学习的充满合作精神的人。英  相似文献   

3.
陈建裕 《中学文科》2007,(9):155-155
品德不同于道德,道德是社会现象,是经济基础的反映,受社会发展规律的制约,不依个体的存在、品德的有无为转移。品德是个体现象,是个体依据社会道德规范行动时所表现出来的稳定心态。从品德的本质结构以及形成和发展进程诸侧面来剖析,它主要显示出下面几方面的特殊性。[第一段]  相似文献   

4.
信息技术的发展在使得网络由原初单纯便利性的技术手段向人类社会生活(新)样式转变的同时,也在改变着学生的社会性存在。网络依凭其较弱的社会角色期待、海量的知识信息提供和广延的互动交往空间的独特文化品性,以及合乎学生做自己(喜欢做)的事、说自己(想说)的话和成自己(想成为)的人的个体主观诉求,成为学生的第四重社会存在,改变着学生既有的社会面目,重组着学生既有的社会结构,调整着学生既有的社会认同,拓展着和而不同新型师生和谐关系的构建。  相似文献   

5.
我们从班级学生的智力残疾程度、年龄和学生的发展状况等各个角度出发,制定符合每个培智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个别化教育教学目标。提高培智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是培智儿童将来能够更好地适应社会、生存于社会的基本需求,也是我们特教教师对培智学生进行教育的最根本的目的。  相似文献   

6.
社会性“认识偏差”是指学生受到来自社会方面的影响 ,产生与学校教育的内容和宗旨不相符合 ,并且发生了不利于学生健康成长的思想行为偏差。学生出现认识性偏差主要受社会环境所致 ,其主要表现有 :①暂时存在的某些非本质现象被夸张曲解。表现为学生从社会上获知的现实情况不是零碎、肤浅 ,就是失之偏颇。②历史隔膜现象比较突出。学生从社会上获知的历史性事实 ,不少带有偏见性 ,受社会上流传的历史秘闻和轶事影响较深 ,不能准确认识历史。③跟着社会生活的感觉走 ,在灯红酒绿的物质世界里 ,不知不觉地误入歧途。有的学生经常哼着广告词和…  相似文献   

7.
学习障碍学生社会技能迁移及其干预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学习障碍学生的社会技能缺失主要表现在社会认知、判断力、情感识别能力、社会成熟、社会交往活动频率、人际排斥及社会技能迁移等方面,这些社会技能缺乏的表现可归为四种基本类型.学习障碍学生的社会技能干预模式主要包括直接教学形式和策略教学模式.教育者可根据社会技能缺失的类型和特点设计社会技能训练过程,并采取不同的干预方法对学习障碍学生进行干预.  相似文献   

8.
学生互动分析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学生之间的人际互动在实践中往往是不被重视的 ,但它却是制约教育成效的关键因素。学生互动行为具有一贯性、调适性的特点 ,它不仅能够促进学生的社会化进程 ,同时对提高学生的教育抱负和学习成绩具有重要意义。影响学生互动效果的因素主要包括性别、体形、性格、空间距离等  相似文献   

9.
从高职学生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需要和其社会能力形成、发展的心理成长过程等纵向角度,构建高职学生社会能力模型。对高职学生社会能力结构进行三个层次的纵向剖析,分解为九个维度和十七个要素,为高职学生社会能力评价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0.
11.
凡为教者都清楚:未来社会将是一个充满竞争,强手如林和复杂诱惑的时代,敢于冒险,勇于探索,善于竞争,富于创造,这是对未来人才的最基本要求。然而,这些品质的形成过程,又与人的心理健康有着密切的联系。只要拥有健康的心理,就能充分协调自己的知、情、意、行,使之达到良好的,长期而稳固的社会适应状态,进而充分发挥本身的社会才能,获取理想的社会效应。  相似文献   

12.
美术教育是人类社会一种重要的文化教育活动,其多种效能惠及人类,故虽经嬗变,却始终显其勃勃生命力。它以独特的方式提高和完善了人的精神和身体,同时,其自身也在这一过程中得以发展和完善。美术教育与人类社会形成了相得益彰、双向构建的关系。  相似文献   

13.
学校是一个小社会,学生在学校里的社会地位有很大的差异,这个差异对学生的影响是巨大的,分析对学生社会分层及其成因,并对各阶层学生的境况进行探讨,不仅对社会心理学有重大的理论意义,而且对当前的教育改革也有很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4.
随着社会的发展,农民工源源不断向城市输入,在我们这方土地上,出现了许多“留守学生”,他们小小年纪,离开了父母的关爱,或跟随年迈的爷爷、奶奶,或投亲靠友。对他们的教育自然成了难题,需要家长配合教育时,我们有些无奈,而面对他们的爷爷、奶奶时,我们觉得尴尬。抱怨、愤怒无济于事,冷静下来思考,唯有对他们关爱,方可有效。  相似文献   

15.
在我国改革开放取得巨成就、社会经济快速发展的新时期,由于家庭和学校缺少对孩子们进行正确的、连贯的、系统的理财教育,加上影视和社会舆论的误导,因而在青少年群体中出现了比较突出的与经济有关的社会问题,确实值得注意。如春节期间有的少年以舞狮贺喜为名,在交通要道上拦截车辆,索喜钱,讨烟吃;有的在节假日里参与打牌赌博,借  相似文献   

16.
在现代社会高度信息化的今天,社会的发展对人的责任感要求比以往任何时代都更加迫切、突出。高度的责任意识是人走向成熟、走向社会的通行证。我们评价一个人的道德状况,关键看他有没有承担相应的社会责任和遵守相应的道德规范,责任心成为道德评价的重要价值尺度,也是整个社会道德大厦赖以巩固的基石。  相似文献   

17.
健康不仅指自身机体健康,还指具有完整的心理状态与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心理与生理都健康才是真正意义上的健康。中小学学生心理健康是指学生具有与其年龄发展阶段相适应的知识水平,  相似文献   

18.
学生调查     
教师是当今社会教学的骨干力量,每个学生都离不开老师,由教师在每个学生心目中的形象又千姿百态,究竟什么样的老师能得到学生的喜爱呢?他们又最喜欢与哪类老师打交道呢?  相似文献   

19.
就当今社会环境而言,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和拜金主义等消极因素正侵蚀着青少年的心灵,使他们常感到困惑、迷惘,甚至无助与失望.在这种背景下,班主任应该敏锐地意识到自己的重任,走进学生的心灵深处,全身心地扮演好“引路人”的角色,为学生的一生导航.  相似文献   

20.
儿童心理学家皮亚杰认为学龄前儿童具有"以我为中心"的特点,即对任何事情都"以我为中心",什么都离不开"我".这一阶段的儿童不会从第三者的角度看问题,缺乏客观性.随着年龄的增长,他们进入小学,从以游戏为主的幼儿园式或家庭式生活转为以学习为主的学校生活.从入学开始,学校生活便成为他们整个生活中最有意义最重要的内容,这时摆在小学生面前的首要任务是适应学校各种规章制度和学习规则.比如,要遵守上、下课纪律、按时完成作业、不能随便在课堂上讲话、下课后方可去厕所等等,这时他们才逐渐认识到自己是一名小学生了,做事、说话已不能像过去那样随意、任性,对自己的行为要有约束.虽然他们对于要成为一名合格的小学生有强烈的愿望和动机,但要很快适应并顺利过渡却存在不少困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