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作为表达人们思想感情的“话语”本身只具有抽象的特征,然而在语言运用中,人们通过隐喻认知方式赋予了“话语”它本身不具有的物理属性。人们对“话语”的隐喻认知大致有两种模式,当发话把“话语”当作一个音义结合的整体时,往往采用实体隐喻模式;当发话着重强调“话语”所表达的意义时,一般采用容器隐喻模式。  相似文献   

2.
隐喻与转喻的关系是国外认知语言学界讨论的焦点话题,但国内学界却较少关注。该文从"框架中的某个元素成为源域"和"框架中的某个元素成为目标域"两方面考查了关联性隐喻与转喻的关系。研究发现:"悲伤是下"等隐喻具有一个转喻基础,而构成转喻框架中的一个元素经过抽象化后成为隐喻的源域。另一类则与之相反,即"知道是看到"等隐喻,虽然也存在转喻基础,但构成该转喻框架中的元素,原本位于相对具象的层面,即所谓合并的阶段,之后扩展至抽象层面,才发展成为隐喻的目标域。  相似文献   

3.
隐喻和转喻的认知模式是不相同的。隐喻的认知基础在于相似。这种相似性在人与宇宙万物之间建立起关联域,形成两个相互关联认知模型,即“始发模型”和“目的模型”。隐喻中的始发模型对说话者或听话者来说要比目的模型更为熟悉。在两种模型发生关联和互动反应时,通常是更为熟悉的事物的特点和结构被映射到相对陌生的事物上,因此,隐喻是在不同的认知模型之间进行的映射,转喻是在同一认知模型中进行的映射。在同一认知模型中,目的模型蕴含在始发模型之中。  相似文献   

4.
转喻和隐喻作为普遍的概念现象和思维方式,是人类主要的认知模式,对文学创作和欣赏起着重要的作用。本文运用认知转喻和认知隐喻理论对巴塞尔姆《玻璃山》的创作手法和意义建构进行分析,旨在从深层次上宏观认识巴塞尔姆的艺术创作。  相似文献   

5.
隐喻与转喻同为日常言语中普遍的语言现象,对话语的生成和理解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随着认知语言学的发展,隐喻和转喻不再仅仅是语言手段,更是一种重要的认知和推理过程,渗透到了语言、文化、思维和社会活动的各个方面.本丈从认知功能角度出发,分析了隐喻和转喻的认知理据及其在交际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隐喻和转喻是人类两种基本的认知机制,两者常常相互作用,形成了错综复杂的相互关系。Niemeier的关于"心"的研究和Deignan的从转喻到隐喻的五个渐变类别都表明转喻是隐喻的基础,在从转喻到隐喻的过程中存在着连续性。在阐述从转喻到隐喻的连续性的基础上,运用Geeraerts的棱柱形模式分析了汉语成语。  相似文献   

7.
詹姆斯·乔伊斯的《伊芙琳》小说成功地运用隐喻和转喻揉合的创作手段,生动地表现了都柏林人瘫痪的精神状态。  相似文献   

8.
汪曾祺的小说写得极富意境,一直以来,前人多从叙事学、文体学和美学的角度来研究。本文从认知语言学的角度出发,用隐喻和转喻的认知机制分析其代表作《受戒》的语言特点。  相似文献   

9.
隐喻和转喻是人类最基本的认知和思维方式,对于人类认识新事物、创造新概念、丰富语言内容起着重要作用。同时,也是阐释新词语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0.
作为能指的造型和所指的意义之间存在隐喻与转喻的对立统一关系.设计隐喻通过原型与意义的相似性关系来传达意义;设计转喻通过原型与意义的邻近性关系来表达意义.隐喻与转喻是提高设计的诗意功能和表达功能的两种最基本的思维方式和修辞模式.理清这两种设计修辞的对立统一关系,有利于设计师建立新的、系统的思维方式,以提高设计的诗意功能和表达功能.  相似文献   

11.
本文从认知语言学的角度分析了一词多义的现象。词汇意义的延伸是人类认知范畴和概念化的结果,是通过人类认知手段,主要是隐喻和转喻这两种认知模式,由一个词的中心意义或基本意义向其他意义的延伸。一词多义是语言自身发展的必然,是人类认知的结果,与人类认识世界的活动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2.
《到灯塔去》是伍尔夫的经典之作。本文通过借用雅各布森和戴维·洛奇的理论,试析这位伟大的女性小说家是如何不仅成功地在作品表层糅合了转喻和隐喻这两种叙述语言形式,使其成为一部带有浓郁象征意义的诗化小说,而且在文本深层通过使用这两种语言形式有效地表达了男性与女性所具有的不同认知方式,并使二者之间相互交融,以实现“两性共存“意识。  相似文献   

13.
认知语言学的转喻观有别于修辞学关于转喻的传统的观点 ,认为转喻不只是一种修辞现象 ,而且是一种概念现象 ,具有认知功能。认知语言学的这种转喻观 ,对于语言的某些间接现象和自然交际中某些话语的会话含义具有解释力 ,不仅是对现有语用理论的补充 ,而且具有外语教学法价值。  相似文献   

14.
裴芙蓉 《考试周刊》2007,(42):140-141
本文以隐喻和转喻作为研究重点,从横组合与纵聚合的区别切入,研究二者之间的相同与不同.并把这两组对照落实到文学欣赏和研究上以及英语教学的探讨中.  相似文献   

15.
转喻的修辞功能研究逐渐淡化,认知属性的探究日益深入。转喻本质上是概念性的,是基于邻近性的一种重要的认知方式。在认知语言学理论下,转喻的研究经历了转喻视角化,言语行为转喻理论,转喻的矩阵域观,内涵外延传承说,以及原型理论框架下的转喻研究和事件域认知模型的阐释。这一研究趋势也促进了隐、转喻的关系探索的深化,从最初的包含关系、两极观,到连续统,继而发展到转喻基础观,即隐喻的生成、建构或理解依赖转喻。  相似文献   

16.
本文研究了"玉"这一概念是如何从转喻和隐喻的角度映射到五个认知域,即财富、才能、文章、纯洁和女人。本文展示了这些目标域之间错综复杂的相互联系,中国文化玉的复杂的语义网络是通过汉语使用者特定的物理和文化环境形成的。  相似文献   

17.
人们对通感隐喻已达成了共识:人类本能地把两个不同的感知域连接起来,并显示两者之间的相似性。转喻可以揭示通感隐喻的内在动因。本文以“响亮”为例,指出转喻是通感隐喻生成的前提条件和心理基础,以此来揭示转喻与隐喻之间的联系。  相似文献   

18.
电影《The life of Pi》讲述了少年派和一只名叫理查德.帕克的孟加拉虎在海上漂泊227天的历程。有人认为影片因其想象大胆、场景逼真、画面精致而获得奥斯卡奖项。笔者认为本片的成功,更多得益于导演李安隐喻与转喻的对立转换的灵活运用,并据此对片中转喻和隐喻的使用做一简要分析。  相似文献   

19.
隐喻和转喻是两种有力的认知工具。从隐喻与转喻的角度探讨“heart”一词的词义发展,以便找出这两种认知方式对该词词义发展的影响并展示两种认知方式的影响力度。研究表明:“heart”一词词义经历了从基本词义到各常规词义扩大的过程。这是认知模式隐喻与转喻作用下的结果,同时也是人类认知从无到有,从少到多的体现。  相似文献   

20.
电视公益广告是一种新型的多模态话语,由文字、音乐、图像和色彩等多种模态互相协作编码而形成。本文以多模态转喻和隐喻理论为框架,从人类认知的角度,结合公益广告的语类特点和情感取向,尝试分析央视2014春晚公益广告《筷子篇》中的隐、转喻现象,并对其进行深入解读,旨在揭示此类语篇中多模态转喻和隐喻的内在运行机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