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士海的弄堂代表了近代上海城市文化的特征。弄堂曾密密麻麻布满全城,就像毛细血管那样细小却充满了生机,它们记载了上海的故事。上海的弄堂曾是许多上海人休闲娱乐的主要场所,它反映了上海人的文化、生活方式与心态,也是近代上海历史的最直接产物。为了让学生更深入地了解上海的本土文化,我们从弄堂游戏入手,让学生玩爸爸妈妈小时候热衷的弄堂游戏,感受欢乐,更进一步地了解到上海地方特色民俗——弄堂文化。【案例】准备阶段:印发活动任务卡;在体育馆布置弄堂游戏体验区的活动场景;摆放游戏器材,设置九块活  相似文献   

2.
在王安忆的小说创作中出现了很多城市意象,但最常见的便是弄堂意象。论文从其具体作品的具体描写入手,探讨、分析弄堂意象在王安忆作品中的作用和意义:在王安忆的眼中,上海的弄堂其实就是上海的象征,弄堂即是上海,她不去描写那些现代的高楼大厦,不去描写那些写字间里的俊男靓女,原因就在于王安忆执着地认为是弄堂孕育了上海的文化,养育了上海的芸芸众生,上海的精髓不在那些高楼大厦,而存在于弄堂之中,只有弄堂,才是上海的精髓所在。  相似文献   

3.
在王安忆的小说创作中出现了很多城市意象,但最常见的便是弄堂意象。论文从其具体作品的具体描写入手,探讨、分析弄堂意象在王安忆作品中的作用和意义:在王安忆的眼中,上海的弄堂其实就是上海的象征,弄堂即是上海,她不去描写那些现代的高楼大厦,不去描写那些写字间里的俊男靓女,原因就在于王安忆执着地认为是弄堂孕育了上海的文化,养育了上海的芸芸众生,上海的精髓不在那些高楼大厦,而存在于弄堂之中,只有弄堂,才是上海的精髓所在。  相似文献   

4.
杨光 《现代教学》2015,(Z1):114-115
上海港码头号子是上海地区民歌中最具代表性的一种。它是自上海开埠以来,在浦江两岸所形成的独具特色的一种劳动号子,并以其独有的魅力呈现在我们面前。上海港码头号子作为上海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之一,蕴涵着上海文化的重要元素,从一个独特的角度体现着上海历史文脉和发展轨迹。我认为:通过上海港码头号子文化进课堂的实践研究,可以帮助学生们领略和了解上海丰厚的乡土音乐文化,增强对海派文化的自豪感和自信心,同时也会拓宽学生的审美视野,感受沪语民歌音乐文化的丰富性和多样  相似文献   

5.
上海的早晨     
李想 《新读写》2012,(6):23-23
除却—般大城市给人们留下的“忙碌”、“快节奏”等印象,小作者还通过“买菜的黄金时间”、“锈人的早点”等突显了上海有别于其他大城市所独有的“早晨文化”,通过“小誊”、“弄堂”和“高楼”等展现了最原始、最温暖人心的海派文化,视角细微又特别。  相似文献   

6.
重回弄堂     
弄堂曾经是上海的标志,但随着城市的发展,很多弄堂因为过于老旧或者市政规划的问题,慢慢地从我们的视野中消失了。现在绝大部分的市民都已经不住在弄堂中,更多的人或许已没有机会去体验那种生活,老上海的生活记忆也随之开始逐渐消散,而这本是上海城市文化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陈丹燕的《上海的弄堂》把我们带回了往日的上海,  相似文献   

7.
城市记忆     
胡景逸 《新读写》2011,(5):18-19
作者用细腻的笔触,为我们描述了上海这座城市的美丽记忆。天空是“没有一丝杂质的蓝”,耳朵听到的是“笑声和打闹声”,鼻子里闻到的是犍弄堂有,专属味道”……作者通过视觉、听觉、嗅觉等多角度的描写,让曾经的弄堂生活立体地出现在我们面前。读者仿佛能透过文章,和作者一起站在狭长的弄堂里,感受着城市化之前远离物质束缚的单纯快乐。  相似文献   

8.
<正>如果有外地友人来上海游玩,你会送他什么礼物呢?一份既有创意又有实用价值,还能体现海派特色的文创产品也许是一个不错的选择。为了激发学生的创新能力,提升文化自信,打造一批符合青少年审美的海派新文创,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和上海市徐汇区人民政府长桥街道办事处共同举办了首届上海市“寻找海派文小创”活动。以“海派沪潮创新生活”为主题,面向全市中小学生征集了一批创新、有趣,突显海派非遗文化的创意作品。  相似文献   

9.
作为近代文明的发源地之一,海派文化一直有着巨大的社会影响力。重商主义、功利主义与市民化的文明新态日渐造就了近代上海的独特文化格局。它在推动海上文化向市场扩张的同时,也改变了传统艺术的思想观念,推动着近代海派文化的变革。受海派文化影响,近代报刊诗话也在转型发展,从不同层面反映出海派文化的社会图景。既有近代报刊诗话中的海派文化描绘,又有报刊诗话中的海派文明阐扬,也有报刊诗话中的海派文学使命。报刊诗话以其在转型中新的时代特质,造就了海派文化内涵的丰富性。  相似文献   

10.
弄堂是上海民居的特色建筑,它记载着上海的故事,透露出上海人的生活方式与社会心态。可以说,曾经就是这些大大小小的弄堂房子组成了上海,构建了上海的历史和文化。随着上海城市建设的发展,弄堂正在逐步消失,取而代之的是新型的住宅群,弄堂似乎慢慢从上海人的视野中淡出。上海的弄堂文化和北京的胡同文化一样,悄然发生着变化;但是上海人的弄堂情结也和北京人的胡同情结一样,剪不断,理还乱。上海作家沈善增经历了弄堂的变迁,就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  相似文献   

11.
邹竑 《中国德育》2013,(11):69-71
校外教育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途径,承载着对广大青少年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重任。上海是与海内外接轨的国际文化大都市,这里中西文明交汇、古今文化交融,有着鲜明的海派文化特色;这里文化要素集聚、  相似文献   

12.
海派文化是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重要分支,是我们宝贵的精神财富。海派文化在上海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具有丰富内容、凸显特色、拓宽渠道、增强实效的价值。上海高校要把海派文化融入思想政治理论课和校园文化建设中,通过搭建大学生海派文化实践和网络平台,提升高校教师海派文化素质等途径,发挥其育人功能,进一步引领社会价值导向。  相似文献   

13.
上海是现代小说中最为常见的空间场域,“上海书写”则是构成现代文学的有机组成部分。在书写上海的众多作家中,张爱玲是非常特殊的一个。张爱玲出生、成长于上海,对海派文化有着高度的认同,并用文学创作丰富和发展了海派文化。从不同的角度来看,张爱玲小说中的上海意象有着不同的呈现,包括作为现代都市的上海意象、作为殖民地的上海意象、作为传统城市的上海意象。张爱玲小说中的海派文化既有多元融合的文化格局、细腻精致的生活态度,也有苍凉颓废的精神世界,而海派小说、生平经历以及沦陷区政治环境则是张爱玲小说上海意象与海派文化形成的原因。  相似文献   

14.
海派文化是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重要分支,是我们宝贵的精神财富。海派文化在上海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具有丰富其内容、凸显其特色、拓宽其渠道、增强其实效的价值。上海高校要把海派文化融入思想政治理论课和校园文化建设中,通过搭建大学生海派文化实践和网络平台,提升高校教师海派文化素质等途径,发挥其育人功能和社会责任,进一步引领社会价值导向。  相似文献   

15.
邹弦 《中国德育》2013,(11):68-71
校外教育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途径,承载着对广大青少年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重任。上海是与海内外接轨的国际文化大都市,这里中西文明交汇、古今文化交融,有着鲜明的海派文化特色;这里文化要素集聚、文化事业繁荣、文化产业发达、文化创新活跃,蕴含着深厚的文化积淀。这些海量的文化资源,星星点点地散布在城市的大街小巷,无时不在传播文化正能量,是对青少年开展校外教育的天然资源。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随着上海二期课改的深入开展,我校逐渐形成了以海派文化课程为主题的系列性、有序化的校本课程,设置了一系列具有上海文化特色的拓展型和研究型课程,如上海城市环境保护、海派建筑文化、上海饮食文化、海派书画、海派文学等课程;以及立足上海,面向全国,放眼世界的“中国风·民族魂”和“法语与法国文化”等课程。  相似文献   

17.
海派文化的本质是市民文化,体现出娱乐对城市高强度竞争的救赎功能。海派市民文化进入电视时代以后逐渐适应了新的环境,而恢复海派市民文化正脉则得力于世博时代到来后上海所获得的诸多有关世博的优惠政策以及对上海城市身份的正面确认。周立波的海派清口、东方卫视的《中国达人秀》以及《舞林大会》,体现出了海派市民文化复兴的动向。《中国达人秀》是海派娱乐业的纪念性形态,《舞林大会》激活了世人对上海舞厅文化的记忆,周立波的海派清口系列则显示了海派市民文化的刚性力量。2002年上海获得世博会举办权,使得世界性的元素第一次以正面、积极、合乎法理的姿态再度移植到上海。新海派市民文化将在合理、健康、理性、自觉地消解西方文化的基础上融入大量本土文化的元素。世界性的美学均衡性法则已为上海城市及其市民文化带来了生机。  相似文献   

18.
4月29日上午10时,上海百万青少年阳光体育运动在全市19个区县同时启动,160万中小学生享受体育的魅力、运动的快乐。扯铃、跳皮筋、拍毽子、造房子……这些曾经风靡的弄堂游戏经过课程改革的“加工改造”重返校园,成为上海学生实施体育教学、开展体育活动的重要形式,也成为全国亿万学生阳光体育运动上海区域的最大亮点。[第一段]  相似文献   

19.
海派散文是近现代中国最具有代表性的市民散文,其突出的特点是发现日常生活本身的美、幸福与乐趣,不求“载道”或本质,是传统文学中居于主流之外市井生活的发展与扩张。海派散文的发生与近现代上海的都市化进程相始终,本质上属于工商文化的精神造型。在一定的意义上,海派散文正体现了工商都会的主体意识,其所表达的是置身于现代工商社会中普通市民的人生感受与普遍心态,是近现代上海都市文化因内而外的主体性表现。海派散文作为近现代中国最具有代表性的市民散文或生活散文也同时标识着近现代中国工商化的进程。  相似文献   

20.
"海派"文化影响下的上海话词汇特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虞洪捷 《文教资料》2008,(18):63-65
语言是一种文化现象,研究上海话,必须把它与上海本土文化——"海派"文化结合起来.本文基于"海派"文化的影响,探讨了上海话词汇的"海派"特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