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时常问自己:如何界定一个学生的优秀?如果不能准确界定优秀那么又怎么去塑造优秀的学生?后来我发现,同为教师,对优秀的定义是不一样的。比如有的教师认为成绩好就是优秀,有的认为能力强才是优秀,有的认为品质  相似文献   

2.
一、"优秀班主任"的界定:人们对"优秀班主任"内涵的理解并不一致。学校领导可能认为优秀班主任就是所带班级学生的学习成绩高于其他班级;部分教师可能认为和科任教师配合默契的班主任就是优秀班主任;学生可能认为对自己好的就是优秀班主任。因此,课题组认为,有必要对"优秀班主任"进行概念内涵的界定。本课题组  相似文献   

3.
什么样的学生才算是优秀生,也就是说优秀生应该如何界定?这似乎是个不值一提的问题,然而实际情况并非如此。笔者认为,优秀生涵盖两层含义:一是指品学兼优的学生,二是指学习成绩优秀的学生。不可否认的是,在“素质教育喊得轰轰烈烈,应试教育搞得扎扎实实”的某些领导和教师的思想里,优秀生就是那些成绩优秀,能为学校、教师增光添彩的学生。  相似文献   

4.
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简称Hp)的异化作用类型是什么?有的教师把“厌氧型”作为答案告诉学生。也有的认为是“需氧型”和“好氧型”。那么,Hp异化作用的类型到底是什么?  相似文献   

5.
罗丹丹 《辅导员》2010,(20):22-22
很多人认为,英语教师只需要专业知识过硬,熟悉不同的课堂教学方法,就能够较为有效的组织课堂教学。但为什么教学效果时好时差,却很少有教师能理解。例如,同在一个班上课,为什么有的学生学习效果好,有的学生学习效果差?  相似文献   

6.
方迪 《黑河教育》2011,(7):23-23
每个教师都不乏强烈的责任感和爱心,但教学效果却迥然:有的情趣横生、气氛活跃,学生双眸闪光、兴趣盎然;有的平板乏味、沉闷窒息;学生旁听别望、昏昏欲睡。产生这样不同效果的原因何在?我认为教师对课堂的驾驭能力不同造成的。那么,教师如何驾驭课堂呢?  相似文献   

7.
最近,我有幸参加了国家级骨干教师培训。在这期间,我聆听了很多专家的讲课,使我收获很大,感悟颇深。尤其是中建春教授讲课,观点鲜明,语言犀利,思想深刻,对我们这些多年来淹没在课改大潮中的教师如同当头棒喝!“小学教师到底教给学生什么?”我虽然从教18年,却从来没有认真思考过这个最基本的问题,只是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地按照国家课程标准教好教材上的内容,学生成绩优秀,家长满意度高,自认为是一名称职优秀的教师。  相似文献   

8.
45分钟的课堂教学,是我们塑造灵魂、启迪思维、传授知识、培养能力的主阵地。为什么我们有时满腔热忱地走进课堂,但有的学生却提不起精神,恹恹思睡?为什么有时候我们花大力气备课,而效果依然不理想?为什么有时候我们把自以为好的东西教给学生,学生能力却依然平平?我认为,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精心设计有效问题,激发与引导学生思维,是提高课堂效率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9.
作文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作文教学实践中,教师不难发现有的学生面对作文无话可写;有的学生写起作文来大同小异或普遍雷同。这是学生缺乏作文素材的表现。怎样引导学生积累作文素材呢?我认为应从以下四个方面进行积累。  相似文献   

10.
现在的美术课堂上有个怪圈:教师在美术课上极少当场示范。有的只是点点鼠标,放放课件,让人捉摸不透这到底是什么课。胡之凡、奚传绩、刘东辉等数名专家呼吁:还美术学科的本位。那么,教师的示范到底该怎么处理呢?如何把好示范的度呢?从实践中初探后,我认为可从以下几点去尝试:一、示范作品的呈现形式可以是"半命题式"一般教师呈现的示范画都是完整的一幅图,学生看到的已经是老师作画一个结果。我认为教师可以示范一部分画面内容,剩余的画面可以让给学生处理,  相似文献   

11.
马生俊 《宁夏教育》2003,(12):22-23
一个优秀的班主任应该树立“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只有不会教的老师”的学生观和人才观,让班级工作从过去的约束型向疏导型转变。班主任要管理好一个班级,必须与学生建立起深厚的感情。无数优秀教师的教育实践证明,师生间建立朋友关系有助于教育工作。提起和学生做朋友,在教师中间还存在着这样一些误区,有的认为是和学生套近乎、拉关系,有的认为是和学生随便了,自己就没有威信了,还有的认为既然做了朋友,就有可能出现迁就、袒护学生的现象,有碍于教育。我认为这都是片面、肤浅的理解。我们建立这种关系的时候,应该懂得,教师是学生的良师益友,在…  相似文献   

12.
转变教育观念 全面实施素质教育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实施素质教育最重要的是要转变观念,要转变哪些基本的观念呢?根据近十几年来所接触到的中小学校的实践经验,我认为以下一些教育观念的转变是至关重要的。 第一,要相信所有的学生都是能够教育好的。传统观念认为,学生的成绩有优秀的、中等的、差的,这是很自然的,而且过去有的人认为学生成绩的好坏与学生的天赋有关,成绩不好的学生脑袋“笨”。但近四五十年,国内外许多教育学家、心理学家做过很多实验,结果认为,学生成绩的好坏与学生的智力因素没有太大的关系,而是与非智力因素有密切的关系,与教师教得是否得法以及学生学习的环…  相似文献   

13.
吴国元 《教师》2011,(33):122-122
有的学者认为,让学生学得轻松愉快、发展良好的教学才是有效教学(不仪关注发展,还关注发展过程中的正当性、合理性)……课堂教学由“教”与“学”两大主体组成,教师的教是为了学生的学。如何由“要我学”向“我要学”转变,使学生在享受和愉悦中学习、进步、成长呢?一位再优秀的教师也不可能把他的全部知识都传授给学生,与其“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这就要求我们教师更新教学理念,教学理念是教学过程的灵魂。  相似文献   

14.
语文课堂中,经常会发现这种现象:有的语文教师上课平淡乏味,学生无精打采,东张西望;有的教师情趣横生,气氛活跃,学生双眸闪光,兴趣盎然;有的教师上课口沫飞溅,滔滔不绝,但听者昏昏;有的教师饱学经纶、学富五车,可一站上三尺讲台,学生垂耳恭听,上课听讲无异于听新闻联播。如何激活、优化语文课堂教学?我认为,要善于抓住关键,突出重点,"牵一发而动全身"。  相似文献   

15.
过去,走进校园,便能听到琅琅的读书声。如今,早读课铃声已响过,教师不进教室,学生就不能静下心来朗读,有的看似读书却心不在焉;有的手上拿着书,眼睛看着其他同学。在朗读时,只有教师盯着,学生才读几句,教师一转身,他们就停下来。早晨——一天中的黄金时间,是适合朗读的时刻,但是,学生们却常常浪费了黄金时间。我心中不禁发问:学生怎么连书也不肯读了?晨读怎么如此低效?有什么办法能让学生喜欢读,读得好呢?  相似文献   

16.
自主中见效益──作文批改浅议陈巍如何批改好学生的作文,语文教师常持有不同的看法:有的认为要精批细改;有的认为可只阅不批改;有的认为应部分批改。我认为,精批细改花费了教师大量的时间和精力,不利于教师进行语文教改。应提倡教师指导下的学生自改自评,或工改互...  相似文献   

17.
朱百武 《中小学电教》2010,(10):156-156
<正>一、师生关系的界定对于师生关系的界定,可谓是众说纷纭。但是通过笔者对师生关系的各种界定进行了总结来看:之所以会出现这种"百家争鸣"的局面,主要是大家的关注点不同。有的学者认为师生之间是一种工作关系;有的学者认为师生之间是一种人际关系等。本文研究的师生关系是:"教师与学生在教  相似文献   

18.
孙海滨 《成才之路》2013,(12):12-12
笔者是一名农村中学英语教师,从事英语教学工作已经十几年了,我曾对我所在的学校及周边学校的学生做了一个调查,结果我震惊地发现,在校就读的学生中50%,有的高达70%的学生听不懂英语课。在淮师大培训期间,我也曾和其他地区的教师交流过,他们所在的学校也存在着相似的问题。怎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呢?原因是多方面的,但笔者认为七年级初始阶段的英语教学没有把握好,是导致英语的学困生多的主要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19.
在学校里,教师习惯把学习成绩不好、品行不良的学生看为“后进生”。这些后进生有的除成绩差外,品行也差,经常和同学打架、损坏学校公共财产、不诚实等。怎样才能把他们转化成为好学生呢?我担任多年班主任,对后进生的转化深有体会。我认为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有的放矢地对他们进行引导、教育。  相似文献   

20.
张人利  王伟 《现代教学》2010,(10):47-50
许多中小学都在探索如何通过课程与教学改革来提高课堂教学效能,从而进一步减轻学生过重的负担,提高教学质量。为此,静安区教育学院附属学校(以下简称静教院附校)也曾经邀请多名全国著名的语文教师到学校上示范性公开课,效果如何?好!教师认为好,学生也认为好,甚至有的学生在课堂上被感动得流泪。然而,在一次又一次的观课之后,教师的教学行为似乎没有任何大的改观。这又是怎么一回事情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