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郭守月 《中学理科》2005,(10):38-39
斜抛体运动是力学知识的难点之一,研究斜体运动的规律足力学知识的综合应用.能否使学生对斜抛体运动的过程有一个比较直观、清晰、全面的理解是学好这部分知识的关键.本文借助矢量作图法直观地再现了抛体运动的动态过程,并通过矢量图浅显易懂地推导出位移公式和速度公式的矢量形式和标量形式,同时也揭示了其运动轨迹的形成过程.用这种方法能培养学生在“动”中求“静”,在“静”中看“动”的辩证思维过程.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明显地提高了这部分内容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2.
数学是研究数量关系和空间形式的科学,它具有抽象性和概括性.我们知道,自然界的一切事物都在不停地运动着,静止是相对的.反映在数学上就是数量关系和空间形式经常地变换着,而在变中又蕴涵着不变的因素,我们称之为“静”.发现动中的“静”和静中的“动”,并利用这些“动”和“静”解决数学问题,是数学的一个重要任务,显得非常有意义.  相似文献   

3.
“媒”是指计算机多媒体教学技术。现在,多媒体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在教学过程中,借助多媒体,可以化静为动,化难为易,帮助学生更直观、生动、形象地感知理解教材知识。从而提高化学课堂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4.
小组合作学习是新课程倡导的学习方式,然而在实际教学中出现了表面化和走过场的现象。有效的合作学习要求学生“主动”学习,积极“互动”,井然“序动”,思想“灵动”,情感“触动”,而这一切的实现又是建立在学生对问题的“静听”、“静思”和在合作过程中的“静悟”基础上。只有“动”“静”结合,有机统一,才能提高合作的效率。  相似文献   

5.
吴国勇 《物理教师》2009,30(2):25-27
在高中、大学等物理教材中均有平抛运动、斜抛运动和竖直上抛运动等运动学的教学内容,了解和掌握这些抛体运动的规律是对学生的基本要求.由于这些运动较为复杂,要确定物体在任一时刻的位置和速度,达到控制运动的目的,有一定的难度.为了帮助学生认识和掌握这些知识。我们把这些运动分解为几个简单的分运动.但学生还是将信将疑,因为现有的教学设备,还没有这样的实验仪器能直观、生动地演示抛体运动规律.教师只能“纸上谈兵”,  相似文献   

6.
一、准确把握课堂教学节奏 把握课堂教学的节奏就要讲究动(“动”是讲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练习、解答、讨论。)静(教师讲,学生安静地听)互补。有人讲一堂课老师能使学生“静”的时候“动”起来,“动“的时候“静”下来,这堂课大体便成功了。我觉得此话颇有道理。“动”和“静”就像音乐中的高低音组合,两种音组合得好,才能产生出美妙的乐章。只有“静”,教学成了老师的演讲或个人表演,学生就会被动而分散注意力:光是“动”,也不成其为教学。所以教师在每讲一个内容时,要给学生留有相互探讨、积极参与的时间,让他们在活动中理解、消化、掌握技能。  相似文献   

7.
一、准确把握课堂教学节奏 把握课堂教学的节奏就要讲究动(“动”是讲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练习、解答、讨论。)静(教师讲,学生安静地听)互补。有人讲一堂课老师能使学生“静”的时候“动”起来,“动“的时候“静”下来,这堂课大体便成功了。我觉得此话颇有道理。“动”和“静”就像音乐中的高低音组合,两种音组合得好,才能产生出美妙的乐章。只有“静”,教学成了老师的演讲或个人表演,学生就会被动而分散注意力:光是“动”,也不成其为教学。所以教师在每讲一个内容时,要给学生留有相互探讨、积极参与的时间,让他们在活动中理解、消化、掌握技能。  相似文献   

8.
数学是思维的体操,具有极强的抽象性与逻辑性。小学生的思维特点是直观与形象,以直观形象的思维接触抽象的逻辑知识,结果不外乎两个:一是囫囵吞枣,强硬灌输.这既不利于知识的掌握,也谈不上能力的发展;二是在抽象知识与形象思维之间建起一座桥梁,达到理解知识,发展能力的目的。多媒体正是知识与认知之间的桥梁。多媒体能够有效地为学生提供感性材料,化静为动,化抽象为具体,具有声像结合、图文并茂、形象直观、动态逼真等特点。它能充分展示数学知识的形成过程和思维过程,促使学生在“知其然”的基础上“知其所以然”,这必将有力地促进学生能力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9.
数学是研究客观世界数量关系和空间形式的一门学科,它充满着辩证法。因此,在传播知识的同时,要特别注意对学生进行辩证思维能力的培养。1 “静”与“动” “静”和“动”是相互联系的,静是相对的、暂时的,而动却是绝对的、永恒的。在数学教学中,我们如果能正确地把握“静”与“动”的辩证关系,这对于帮助学生理解数学概念,周密地  相似文献   

10.
在传统的英语课堂上,教师“一讲到底”,学生疲于记录,但是课堂学习效益很低。其关键原因是学生“静得过多,动得太少”。针对这种现象,提出以“动”求效益这一对策。[第一段]  相似文献   

11.
解决“动点”问题的关键是理解图形的运动规律.“动”中捕“静”,以“静”制“动”,把握运动中某些极端位置或特殊位置,从特殊入手减少解题的盲目性.  相似文献   

12.
林庆望 《中学教研》2005,(12):19-22
在数学公式教学中不仅要引导学生注重展示公式的形成过程,掌握公式的结构特征,揭示公式之间的联系,而且还要引导学生熟悉公式的各种变换,灵活应用公式.学会由浅入深、由表及里,“顺”用、“逆”用公式,进而达到“变”用与“创”用公式,以巧妙的“活”用代替生硬的“套”用公式.这样既利于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更有利于提高学生思维能力,特别是创造性思维能力.本文拟举例谈谈有关公式活用的探索经验,与大家共赏析.  相似文献   

13.
“动”与“静”是自然界中普遍存在的辨证关系中的一对重要矛盾.整个宇宙空间的所有事物都在不停的运动着,而静止恰是相对的.在数学问题中当然地存在着这种“动”与“静”的辨证关系.充分利用这种辨证关系,对培养学生的能力,发展学生的智力,训练学生的思维都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在初中数学中,与“动”有关的问题是一个重点和难点,对这类问题的思考和解答,可以充分利用“动”与“静”的这对矛盾着的辨证关系加以解决。  相似文献   

14.
多媒体教学技术越来越多地应用于教学中.使教学内容丰富多彩,形象直观,使枯燥无味的知识变得富有趣味性,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激起了学生的创想,使学生产生再学习的欲望。多媒体以声、光、形、色、动等独有的特性给学生创造了一个良好的自然学习环境,使学生在最佳的学习条件下获得最佳学习效果。“教”“学”互动才是汉语教学发展的方向。  相似文献   

15.
复式教学中“静”与“注意”的初探平果县新安乡那曹小学黄庆祝,许大志复式教学是由“动”和“静”两部分有机组成的一种特殊的教学形式。“动”,指的是授课。“静”,指的是自动作业。“静”是学生通过动脑、动手巩固认识,发展智能。在这个过程中,“注意”是必不可少...  相似文献   

16.
高中地理既是一门自然科学,也是一门人文科学,文理兼备,属于综合性比较强的学科。学习过程中既需要学生面对静态的知识与问题,也需要动态的思维与实践。因此,只有在“动”“静”结合中才能有效提升高中学生的地理学习力。  相似文献   

17.
课堂是否真正“动”起来,与课堂主体——学生有很大关系,只有学生“动”起来,才是真正“动”的课堂。这样的课堂是指课堂教学期间学生长时间、不间断地“动”,大数量地“动”,要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动”,要高质量地“动”。长时间是指在课堂教学总时间中所占的比例应较大。不间断指的是在教学过程和学生学习过程中,不能出现学生无所事事的“无效”时间,要让学生始终有事可干。要更多地发动学生,要发动更多地学生。课堂教学中,只要有合适的机会,合适的内容就让学生去做,能让学生分析的让学生分析,能让学生判断的就让学生判断,能让学生观察的就让学生观察,能让学生总结的就让学生总结。应尽量多地让全体学生都“动”起来,这才是真正地“动”,若只有个别同学在课堂上“动”,不论其思维有多大的深度和广度.也不能称为“动”的课堂。  相似文献   

18.
数学是思维的体操,具有极强的抽象性与逻辑性。小学生的思维特点是直观与形象,以直观形象的思维接触抽象的逻辑知识。电教媒体作为一种新型的教育形式和现代化的教学手段,能够有效地为学生提供感性材料,化静为动,化抽象为具体,具有声像结合、图文并茂、形象直观、动态逼真等特点。它能充分展示数学知识的形成过程和思维过程,促使学生在“知其然”的基础上“知其所以然”。这必将有力地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9.
潘志民 《物理教师》2011,(8):38-39,41
“摩擦力”一节属于高中物理新课标教材第3章的第1节,本节知识是本章教学的重点,同时也是教学的难点.本节内容是在初中摩擦力知识基础上的延伸和拓展,但是由于摩擦力问题的复杂性,且在具体问题中又表现出“动中有静,静中有动”,尤其静摩擦力在许多情形下似乎又是“若有若无,大小方向不定”,因此对于高一学生来说着实不易理解.  相似文献   

20.
力学知识是物理学的基石,也是进入物理殿堂的门庭,要想学好高中物理,学好力学是关键.在力学学习过程中,有…把利斧可以帮你“披荆斩棘”,那就是力的“矢量三角形”,下面把这把利斧送给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