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张载是北宋著名哲学家、教育家,关学的创始人,理学的重要奠基人,少年丧父、天资聪敏的张载自小十分勤奋好学,通过多年的苦读悟出了儒、佛、道互补、相互联系的道理,建立了自己的学说体系。  相似文献   

2.
文章阐述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坚持以服务为本的重要意义,剖析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在服务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落实以服务为本理念的思路和对策。  相似文献   

3.
刘晓倩 《大观周刊》2012,(50):54-54
民警是公安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对象。是警察队伍最重要的资源,只有紧紧依靠广大民警,激发民警的潜在能力,才能履行好公安机关的重要职责,搞好公安队伍建设。因此开展思想政治教育要解放思想,以警为本,最大限度的激发民警的潜能。  相似文献   

4.
北宋思想家和教育家李觏提出了"刑""礼"相辅的法制观念,其中蕴含有辨证法制观的进步思想,"一致于法"也体现了法律形式的公平,对我国法律发展具有重大推进作用,但是囿于时代的限制,本文将会对此详细阐述。  相似文献   

5.
孔子的"仁、礼"控制思想是儒家管理思想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核心是在将人看成是"价值人"的人性假设基础上,通过"仁"(道德规约来约束人)和"礼"(外在规则来约束人)来对人进行管理的一种文化管理方式。  相似文献   

6.
"祖宗家法"作为北宋帝王尊崇不辍的治国原则,对北宋政治发展影响深刻。本文在对大量史实和宋代公文原典考查研究的基础上,归纳总结,以北宋公文的机构设置、制度拟定为切入点,细析"祖宗家法"精神内涵对公文运作的深刻影响。  相似文献   

7.
赵娟 《兰台世界》2015,(9):159-160
"以礼制乐,以信服人"是儒家思想的倡导观念,就礼乐文明来说,它为儒家思想拓展了进步空间,塑造了以理服人的教育体制,让儒家"礼信"思想发扬光大并传承至今。  相似文献   

8.
李金见  励易哲 《大观周刊》2012,(38):182-182,299
老子“行不言之教”的隐性教育思想,不仅阐释了 “道法自然”,按照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和教育、教学自身的规律办事,教学中循序渐进;还强调了“不弃人”的关爱精神,力求创建隐性教育资源,做到“润物细无声”;最后,隐性教育不是“一发不可收拾”的,而是可以并且应该为我们有意识的调节和控制的。教育者应善用“以身观身”的方法,提高对隐性教育发挥作用的自觉性和敏感性,及时调节,从而充分发挥隐性教育的育人功能。  相似文献   

9.
"礼乐为教"是我国古代重要的音乐教育价值观念,其形成于先秦时期,特别强调音乐的教化功能,强调通过音乐实现"成己""、达人""、成物"的功用,重视通过音乐教育达到一种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关系。  相似文献   

10.
潘刻科 《兰台世界》2014,(6):102-103
"礼乐为教"是我国古代重要的音乐教育价值观念,其形成于先秦时期,特别强调音乐的教化功能,强调通过音乐实现"成己""、达人""、成物"的功用,重视通过音乐教育达到一种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关系。  相似文献   

11.
在对夏代和殷代发展总结的基础上,周公提出了"德""、礼"思想主张,其思想提出之后,周朝的统治者的思想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认识到鬼神世界的神权政治难以维系和保佑自己的统治地位,因此逐渐开始专注于现实社会和体察民情的德治和礼制。孔子在周公"德""、礼"思想的基础上进行了研究和探索,并进一步提出了"仁学"思想,为春秋时期的社会发展做出了突出的贡献。下面本文主要分析了周公"德""、礼"思想提出的社会背景,并探讨孔子对周公"德""、礼"思想的继承以及对"仁学"思想的发展。  相似文献   

12.
王虹 《兰台世界》2007,(1X):71-71
和谐体现着人们追求真善美的文化精神。和谐意识是“以人为本”理念的思想基础,维护和谐关系是“以馆员为本”实践的重要内容,这一理念的实现有赖于和谐的运行机制的充分保障。  相似文献   

13.
赵静怡 《大观周刊》2011,(25):16-16,15
孔子思想是由“礼”到“仁”的演变路径。孔子在吸收和损益周礼备性原则的基础上,吸纳前人“爱亲之谓仁,利国这谓仁”的观点,把它周礼的基本原则联系起来,但又不囿于礼,坚持在更为广阔的人际关系中弘扬仁爱精神,并以此影响礼改造礼,最终形成了自己由“孝悌为仁之本”到“爱人”至“克已复礼”的仁论思想。  相似文献   

14.
公共图书馆应保证网络服务平台的良好建设和维护,以读者需求为导向,开展更便捷、更主动、更适合读者的服务,切实应向节省读者时间、获取所需信息和满足个性需要的方向而努力。  相似文献   

15.
嘉庆皇帝亲政后,在选拔人才方面形成自己的一整套"以德为先"用人思想,注重人才的操守德行,在惩戒和珅等贪腐官员的同时,大力提携清正廉洁、刚正不阿的王杰、朱珪、董诰等大臣,促使当时社会风气在一定程度上发生转变。  相似文献   

16.
李文杰  付淑娥 《兰台世界》2013,(11):123-124
战国末期伟大的思想家荀况提倡把礼法结合礼本刑用作为建设封建法律制度的基本原则,并提出了“隆礼至法则国有常”和“治之经,礼与刑”的思想.  相似文献   

17.
综观吕叔湘先生主编的词典及其在各种场合中关于辞书的一些言论,可将其辞书编纂思想概括为“以读者为中心的问题意识”,他主张主编应时时考虑:想编的辞书准备面向什么样的读者,要为读者编纂什么样的辞书,怎样编纂才能满足读者的需要.因此,吕叔湘先生的辞书编纂思想对每一位辞书编纂者,甚至报刊主编的工作都是有指导意义的.  相似文献   

18.
曹文霞 《兰台世界》2014,(3):129-130
张拭的教育思想是对其自身哲学思想的进一步展开和深化,而且形成了他别具一格的教育哲学,性善论是其丰富的教育思想的本质哲学依据。张拭教育思想下为南宋培养了一大批实用人才,也为今天的教育改革提供了有利参考。  相似文献   

19.
张栻的教育思想是对其自身哲学思想的进一步展开和深化,而且形成了他别具一格的教育哲学,性善论是其丰富的教育思想的本质哲学依据。张栻教育思想下为南宋培养了一大批实用人才,也为今天的教育改革提供了有利参考。  相似文献   

20.
马素青 《大观周刊》2011,(29):118-118,110
苏轼是宋代文学史上的文坛领袖。他采取的“以诗为词”的手法将文人以诗的形式来表现的题材和主题都写入词中。于是“东坡词颇似老杜诗,无意不可入,无事不可言。”(刘熙载《艺概》卷四),反映了以前词人所没有反映的广阔的内容,表现出浓厚深沉的文化意蕴和时代精神,已使他与前代词人从本质上区别开来,使词进入了雅文学的领域并使之成为宋代文学的代表,对后世的影响深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