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元代是一个"其兴也勃,其亡也忽"的朝代,不过,在其短暂的统治下,也诞生了堪比隋唐的雕塑艺术。本文主要介绍了元代雕塑艺术的繁荣盛况,对刘元的成长经历,及其大量雕塑作品做了梳理。  相似文献   

2.
金属雕塑的特殊性使其区别于其他材料的雕塑作品,在金属雕塑漫长的历史发展中,它的独特气质得到了世界人民的关注。在很多不同的国家地区里,由于他们的风俗习惯不同,自然因素不同,很多传统也不同,所以在雕塑艺术中,他们的侧重点也各有不同,各有所长,为人类金属雕塑艺术的反战做出了伟大的贡献。金属雕塑中的优秀之作数不胜数,为我们提供了很多的宝贵的学习经验,我们应该进行深入的学习和研究。  相似文献   

3.
当代雕塑作品百花齐放、分门别类,但随之也产生了一些缺乏艺术想象力、缺乏文化个性、缺乏人文关怀精神的雕塑作品,而且这种现象已经影响了雕塑艺术的发展和传播,本文就此现象提出在现代雕塑创作中需纳入个性化设计的全新观念,并结合自身的创作实践,阐述一些个人观点。  相似文献   

4.
张天阳 《今传媒》2014,(8):156-157
二十世纪不仅是中国历史上最具变革意义的一百年,也是中国雕塑从萌芽、转型到繁荣发展的时期。雕塑艺术的日臻成熟,涌现出一批批优秀的艺术家,他们在雕塑艺术的创作中,秉承"艺术来源于生活"的同时积极的从自己的根源出发,发掘中国传统文化精髓,进一步对中国传统文化精神进行再创新,创作出属于中华文化的雕塑作品,为我国现代雕塑艺术事业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本文以发展的观点,通过对雕塑艺术的保护、传承、创新的简单梳理,分析二十世纪中国雕塑艺术的兴起与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5.
刘印川 《大观周刊》2012,(27):28-28
中国古代雕塑也属于中国五千年的优良文化中的一部分,中国古代雕塑作为物质文化遗产的一部分也越来越受到关注。因为中国古代雕塑的发展历程比较悠久,所以对于它的艺术特点研究有着很大的发展空间和探索空间。这篇文章就先讲述了中西方古代雕塑的发展与起源,之后详细讲述了中国古代雕塑的三个艺术特点,这三个特点分别为中国古代雕塑的装饰性;中国古代雕塑的绘画性;中国古代雕塑的意象性。  相似文献   

6.
元帝国是多民族国家,奉行各民族宗教信仰自由政策。元代统治者在不同的发展时期亲近、利用不同的宗教不仅巩固了政权、缓和了民族矛盾,也促成了元代宗教造像艺术的长足发展,并对后世雕塑艺术产生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任娟莉 《兰台世界》2013,(10):88-89
元帝国是多民族国家,奉行各民族宗教信仰自由政策.元代统治者在不同的发展时期亲近、利用不同的宗教不仅巩固了政权、缓和了民族矛盾,也促成了元代宗教造像艺术的长足发展,并对后世雕塑艺术产生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杨盼盼 《大观周刊》2013,(4):289-289
装饰雕塑不仅仅有装饰和美化环境的作用,同时也是社会意识、信念和价值的一种特殊表现,是艺术表现的一种方式和范畴。近十多年来,人们越来越重视内部环境的建造,把装饰雕塑运用到室内设计当中,增加内部环境的舒适度以及艺术氛围。  相似文献   

9.
展陈是博物馆三大功能之一,随着时代的发展、观众审美需求的提高、陈列主题的不断深化、陈列内容的丰富,博物馆展陈艺术形式和风格的多样性、多种艺术手法的运用及高科技手段的运用已成为必然。在这一趋势和实践中,雕塑(含雕刻)的运用———由于其自身的优势如:硬质材料制成、三维艺术、鲜明的艺术个性、丰富的情感内含、强烈视觉效果等与展陈的艺术特性一致———走在其它艺术的前面。雕塑在博物馆展陈中的作用及如何运用这种艺术形式以达到最佳的效果,也成为亟待研究探讨的课题。  一、雕塑是博物馆展陈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许多博物…  相似文献   

10.
东晋艺术家戴逵的雕塑艺术不仅具有中国传统文人的气息,更融合了异域文化的风情。本文从戴逵的生平谈起,详细论述了其佛像雕塑的艺术风格,并概括了其在东晋佛像雕塑热潮中的成就。  相似文献   

11.
金代女真是北方古老的少数民族,有着独特的地域文化。其中,女真族的雕塑艺术更是别具特色,在其雕塑的色彩、形状、材质、姿态等方面,均可以体现出女真民族的时代风貌,展现出女真族对雕塑艺术的审美追求。以下就以金代雕塑作为出发点,看女真民族的时代风貌。  相似文献   

12.
李甲 《兰台世界》2014,(2):96-97
东晋艺术家戴逵的雕塑艺术不仅具有中国传统文人的气息,更融合了异域文化的风情.本文从戴逵的生平谈起,详细论述了其佛像雕塑的艺术风格,并概括了其在东晋佛像雕塑热潮中的成就.  相似文献   

13.
亢磊 《大观周刊》2013,(7):17-17
随着人们生活、居住环境的不断改善与提高,在满足物质需要的同时,精神需求也在逐步提高,实用工艺雕塑艺术的品种越来越多,其外延的宽泛性和市场的需求,使得越来越得到人们的关注。本文就这一现象对实用工艺雕塑进行了初步的探析,希望对现当代的实用工艺雕塑作品的创作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14.
刘静 《大观周刊》2012,(1):77-77
中国当代雕塑经历了三十多年的发展,成就斐然。作为中国当代艺术重要的组成部分,和当代艺术的其他形态一样,当代雕塑有其自己的发展轨迹和自身的历史,并能从一个侧面,反映改革开放以来,社会文化的变迁与艺术思潮的演进  相似文献   

15.
曾竹韶先生不畏荆棘,以忠实热情之心追随艺术的脚步,在心中柔软的一方添上人文主义情怀,用高超精妙的技术雕刻出洋溢着人性之美的艺术形象,不但将人物表现得栩栩如生,而且巧现人物的精神品质,给人以心灵的震撼。尽管他的雕塑技巧已是炉火纯青的地步,但学无止境,他依旧苦心孤诣,继续为艺术教育,为雕塑设计,为雕塑研究等作贡献,一生的探索,一生的贡献,使其堪称雕塑大师。本文主要是对曾竹韶先生的艺术之路、雕塑技巧及其贡献与影响的初步探索。  相似文献   

16.
杨惠之是唐代与"画圣"吴道子齐名的一位雕塑艺术家,自唐以后便有着"塑圣"的赞誉。他弃画从塑,在多年雕塑艺术实践中创作出了大量形神兼备、风格独具的雕塑艺术作品,同时还在雕塑艺术理论方面建树颇丰。  相似文献   

17.
杨惠之是唐代与“画圣”吴道子齐名的一位雕塑艺术家,自唐以后便有着“塑圣”的赞誉.他弃画从塑,在多年雕塑艺术实践中创作出了大量形神兼备、风格独具的雕塑艺术作品,同时还在雕塑艺术理论方面建树颇丰.  相似文献   

18.
热情、谦虚、厚道,凡是和他打过交道的人都有这样的深切体会,在20多年的雕塑生涯中,他凭着不懈的努力、满腔的激情和执著的追求,一步一个脚印,实现着自己的人生价值。他,就是郑州市环境雕塑建设研究所所长、河南省高级美术师、雕塑家李宗初。1980年,时任郑州市纬五路第一小学美术教师的李宗初,在工作之余不断研究雕塑艺术,很快就掌握了一些雕塑技巧,并获得了雕塑方面的大量信息,他认识到雕塑这个新兴行业有着广阔的发展空间和潜在的艺术魅力,从而坚定了要在雕塑艺术领域开辟新天地的决心和抱负。5年后,李宗初辞去了教师工作,放弃了让人羡慕…  相似文献   

19.
孙伟华 《兰台世界》2015,(7):122-123
汉代动物陶瓷雕塑艺术的发展是基本和当时的社会经济发展状况保持协调的,通过动物雕塑艺术语言体现了那个时代的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追求。  相似文献   

20.
叶燊 《云南档案》2012,(8):51-52
雕塑是一种重要的艺术门类,它具有鲜明的立体形象性和独特的审美价值,但却因作品体量等限制及特殊的艺术创作规律,使得档案收集工作存在一定的难点。此外,大部分的档案管理规范性文件也没有对雕塑艺术档案的收集进行明确的指引,在具体操作上留有一定空白。本文针对上述方面进行探讨,以期使雕塑艺术档案在收集工作上有更明晰的方向和更显著的成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