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足球运动在我国古代的女子之中由来已久,其在唐宋时期便已盛况空前。但是到了元明时期,这种女子足球却开始转向职业化方向发展,普通的蹴鞠女子则越来越少,而专门以球艺取悦观众的伎女数量则不断增多。  相似文献   

2.
晚清时期女子职业教育因民间提倡而兴起,正是在女子职业教育思想作用下,中国妇女开始走向社会,投身自身及民族解放的洪流之中。特别是,近代以来女子职业的多样化、专门化发展,都与晚清时期女子的职业教育思想有着密切的联系。  相似文献   

3.
杨蕊  左嘉琳 《兰台世界》2013,(12):111-112
晚清时期女子职业教育因民间提倡而兴起,正是在女子职业教育思想作用下,中国妇女开始走向社会,投身自身及民族解放的洪流之中.特别是,近代以来女子职业的多样化、专门化发展,都与晚清时期女子的职业教育思想有着密切的联系.  相似文献   

4.
民国政府时期女子体育运动取得长足进步,也得益于那个时代特殊的土壤。想要系统了解民国政府时期女子运动、兴起原因,运动会体育观都是良好的观察窗口。当然,对于民国时期女子体育运动进行回顾,也旨在强调女子体育的重要性,希望推动我国女子体育运动的长足进步,使我国从体育大国蜕变为体育强国。  相似文献   

5.
两汉时期的女子长袖舞成为汉代舞蹈中最为引人瞩目的"亮点",且对后世舞蹈产生了深远影响。两汉时期的女子长袖舞在宫廷和民间均广为流行,在服饰、音乐、舞蹈动作方面有着鲜明的个性特征,酣畅淋漓地表现了该时期人们的内心真挚情感状态。  相似文献   

6.
北洋军阀统治时期,女子体育活动和体育思想也处于百家争鸣的阶段。总体来说这一时期女子体育思想的主线是提高女子体育的地位,主要目的在于发展女子体育以救国。  相似文献   

7.
民初女学生教育的发展,带来了女学生群体及其他相关人员教育观念、婚姻观念、职业观念的嬗变。该时期的女学生主要来源于家境较好的家庭,教会女子学校在女子教育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国人自办女子教育获得长足发展,女子留学教育逐步兴起。  相似文献   

8.
一、周代婚龄 对于先秦时期婚龄的探讨大致有以下四种认识:第一,结婚的年龄.男子三十岁而娶,女子二十岁而嫁.其主要史料见于<周礼·地官·媒氏>:"男三十而娶,女二十而嫁".<礼记·内则>:"三十而有室,始理男事,女子十有五年而笄,二十而嫁."第二,男子三十娶,女子二十嫁仅是对于庶人而言,士大夫可不拘于此年龄.  相似文献   

9.
针对程朱理学与移民文化如何渗透南宋女子服饰审美文化的问题,挖掘南宋丝绸与女子服饰在特定历史时期的发展规律与脉络,并归纳其艺术特征,揭示南宋丝绸与女子服饰在中国服饰文化的地位与价值。  相似文献   

10.
从中华体育数千年来的历史中我们可以看到,中国女子体育一直在逆境中艰难前行。尽管早在公元前的春秋时期就有关于女子从事体育的记载,但一直到唐代,中国女子体育才得到一定的发展,宋以后及明清时期,统治阶级对女子的禁锢越来越多,女子体育几乎遭到扼杀。所以“开禁”之“禁”主要就是针对明、清女子体育近乎停滞而言的。  相似文献   

11.
从中华体育数千年来的历史中我们可以看到,中国女子体育一直在逆境中艰难前行.尽管早在公元前的春秋时期就有关于女子从事体育的记载,但一直到唐代,中国女子体育才得到一定的发展,宋以后及明清时期,统治阶级对女子的禁钢越来越多,女子体育几乎遭到扼杀.  相似文献   

12.
本文将从风筝的简明发展史和唐宋女子在清明时期放风筝的原因,以及放风筝的场地的选择等多方面对唐宋女子清明时所进行的风筝活动进行阐述。  相似文献   

13.
在中国漫长的封建社会中,唐宋时期最为繁荣,法制也最为健全,其中女子的继承权也得到了体现,并对今后女子地位的提高以及权益的保护起到了不可忽略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唐代女子体育活动是整个封建社会女性最兴盛、活跃时期,其宫廷中女子体育运动开展规模更是史无前例,从文献资料中可以看出,唐宫廷中女子体育运动丰富多彩,主要以球类、博弈休闲、弓射竞技为主。  相似文献   

15.
宋朝是节令风俗文化发展到顶峰的重要时期,这个时期宋代女子运动深受其影响。本文介绍了节令风俗背景下宋代女子运动中较受欢迎的郊游踏春、荡秋千、放风筝活动,总结了其运动特点,希望能够对宋代女性运动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在救国图存的号召下,"体育救国"的思想得到了快速发展,国民政府开始重视体育运动的开展,并鼓励人们积极参加体育运动。本文重点分析了南京国民政府时期的女子体育观,旨在为中国女子体育的研究提供详细的参考。  相似文献   

17.
唐代女子体育活动的独特盛况,是唐代体育文化中重要的组成部分,也是唐代辉煌盛世的重要体现,为古代历史所罕见。唐代女子体育活动在盛唐时期达到鼎盛,其不仅发展出极其丰富的内容,而且拥有着广泛的社会参与基础,并出现了专门的女子竞技体育活动,从而形成了较高的体育水平。这些特征导致唐代女子体育拥有着较高的历史地位,开创了女子体育发展的光辉历史,并对唐代社会的文学、美术以及后世体育活动等相关文化形成了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晚清时期,大批西方传教士进入中国。这些传教士们在教会和本国政府的支持下,在思想文化上极力推行西方宗教观念和价值观。为了达到传播基督福音的目的,他们针对中国女子教育空白的现实,在各地兴建了许多教会女子学校。其中,1884年美国基督教会美以美会在镇江银山门设立的女子学堂,便是具有代表性的一所女子学校。该校最初名为镇江女塾,又称镇江教会学堂,后更名为镇江崇实女中。它是近代以来长  相似文献   

19.
在明清时期,中国北方正月里流行"走桥"习俗。这是一项女性专属的休闲体育,在封建社会森严的等级制度下,女子能有如此宽松的一天实属难得。"走桥"运动的兴盛,体现了女子对自由出行的渴望,对运动的喜爱和渴求。  相似文献   

20.
王芳 《北京档案》2015,(12):51-53
作为近代高等师范教育的开端,京师大学堂师范馆只招收男生,女子高等师范教育仍是空白.1912年颁布的《师范教育令》,虽明确规定创办女子高等师范学校,但只是流于文本形式,一直未被教育部门贯彻实施.1919年北京女子高等师范学校(以下简称为北京女高师)的成立,打破了女子高等师范教育有名无实的尴尬处境,谱写了女子师范教育的新篇章.它办学悠久,底蕴深厚,前承京师女子师范学堂,后启北京女子师范大学,对五四时期女子教育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