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风的形成》一课的教学中,教材是用“风的形成实验箱”进行实验的。实验中,用蜡烛作热源,目的是形成温差,让空气流动形成风。但实验效果不够理想,而且有的学校没有这一实验仪器。为此,笔者经过反复实验,对风的形成实验方法作以下改进。 1.在桌上点燃一支蜡烛,让学生亲眼  相似文献   

2.
《电热》一课指导学生认识什么是电热,教材中的实验是这样设计的:用一根细铁丝把电池的正负极连接起来,过一会儿,摸一摸铁丝,手有什么感觉?然后用细铜丝、细铝丝做这个实验。(如图1)  相似文献   

3.
“物体热传导差异”实验按教材第53页的装置进行实验,既费燃料又费时间,有时还不能确保实验成功。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小学自然教学》1997年第3期王立贤、1998年第6期彭金荣、1998年第11期陈斌等老师进行了一些探索,我在教学中也多次进行研究,最后对该装置进行了改进,效果很好,具体做法如下:  相似文献   

4.
《滑轮》一课,定滑轮的实验,容易造成误差,笔者对该实验进行了改进,减小了误差,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5.
6.
《比热》实验是初中物理教学的重点,也是教学的难点,但教材在实验的设计上存在不足:①用两个酒精灯加热,很难保证相同时间内吸收的热量完全相等;②使用液体温度计显示温度变化,可见度小,教师演示时,学生无法直接观察清楚实验现象;③实验时间比较长。改进如下。  相似文献   

7.
初三物理课本<焦耳定律>实验是电热转换的一个重要实验.通过这个实验要证明通电导体产生的热量跟电流的二次方成正比,跟导体的电阻成正比,跟通电时间成正比.课本原来实验是利用煤油受热膨胀的原理.在两个烧瓶中装满煤油,各放入一根电阻丝,甲烧瓶中的电阻丝阻值比乙烧瓶中的大.通电后电流通过电阻丝产生的热量使煤油温度升高,体积膨胀,煤油在玻璃管中上升,电流产生的热量越多,煤油在玻璃管中上升越高.观察煤油在玻璃管中上升的高低,就可以比较电流产生的热量的多少.这个实验存在的主要问题是煤油封闭问题.当煤油受热体积膨胀后,并不能完全按设计的实验目的只从玻璃管内上升,而是会从橡皮塞和烧瓶口的结合处以及玻璃管外壁溢出煤油,由于煤油的溢出会影响实验效果,污染了实验环境,为此,我对本实验作了改进.  相似文献   

8.
初三物理课本《焦耳定律》实验是电热转换的一个重要实验。通过这个实验要证明通电导体产生的热量跟电流的二次方成正比,跟导体的电阻成正比,跟通电时间成正比。课本原来实验是利用煤油受热膨胀的原理。在两个烧瓶中装满煤油,各放入一根电阻丝,甲烧瓶中的电阻丝阻值比乙烧瓶中的大。通电后电流通过电阻丝产生的热量使煤油温度升高,体积膨胀,煤油在玻璃管中上升,电流产生的热量越多,煤油在玻璃管中  相似文献   

9.
6年前,我利用透明的风箱做风的形成实验,点燃蜡烛后,在靠近风箱侧壁洞口放置一支点燃的蚊香,只见青烟偏向并进入洞口,只是前两排学生很少能看见烟的路径。两年前,我又指导学生用大容量塑料瓶做风箱,学生可从四面进行观察,可是,不一会儿,塑料受热变形,无法再使用。我又反复实验,经过多次探索,我终于发现用既耐高温又搬运方便的钢化茶杯来做风箱,效果十分明显。  相似文献   

10.
偶然的机会,我看到了《小学自然教学》1997年第3期,拿来便迫不急待地读起来。 其中在《实验与制作》一栏中,我读到了山东王立贤老师的《我对〈热传导〉实验的探索》一文,引起了我对《热传导》实验的探索过程的回忆:  相似文献   

11.
有一个证明金属是热的良导体、空气和水是热的不良导体的实验,我在多次课前实验和上课演示实验中进行探索,千方百计想缩短时间且得到明显效果,但总没有得到满意的结果,原因何在呢?想向同行请教:  相似文献   

12.
1 在做《毛细现象》一课的实验时,我让两位同学把粗棉线牵着,另一学生用夹子夹住常见材料挂在棉线上,所有材料的下端一起浸入装满水的水槽中,由于棉线上下晃动不能稳定,材料一会儿离开水面,一会儿掉进水槽中,影响了实验效果。分析第一次实验的不足,我第二次教学时改用铁丝做成支架跨过水槽,再让两个学生握住支架两脚,一学生用夹子夹住材料往支架上挂,支架仍会左右摆动不能稳定,一不小心,铁夹和材料都掉入水槽中,水不仅溅到实验桌上,而且实验的材料全都湿了,学生不能清楚地观察到水会沿着哪些材料上升。  相似文献   

13.
教材分析 本节课内容来自《春风拂面》一课,本课由四部分组成:回顾与提问——组织学生通过“找词语”的形式来描述不同类型的风,提出一些关于“风”的问题;猜想与计划——引导学生确定研究问题,作出合理的猜想并制定相应的研究计划;事实与证据——搜集资料,了解风的形成原因;  相似文献   

14.
15.
小学自然课本中的有些演示实验,有的不便操作,有的实验效果不佳。为此,在教学中我对这几个实验进行了改进,效果较好。 “光的色散”的实验是利用三棱镜来把太阳光分解为七种颜色。以前  相似文献   

16.
小学自然第九册第6课详细介绍了如何利用风箱模拟自然环境形成风的实验,这个实验原理设计得很好,但所介绍的风箱装置在实际制做及操作中存在诸多不便之处。其一是制做这个风箱的材料不好找,而且制  相似文献   

17.
18.
19.
六年制小学自然第五册《空气占据空间》的两个实验,是通过“将水倒入塞紧瓶塞的漏斗中,水不能流进下面的瓶中,松开瓶塞后水立刻流进下面的瓶中”这一现象说明结论。在教学实践中,由于空气无形、无色,学生看不到空气的存在,也看不到空气的流动去向,只能借助实验现象进行想像,从而得出结论,无疑,这给以形象思维为主的学生带来一定的难度。笔者试图通过学生的视觉、听觉、触觉等多种感觉器官来亲自感知,通过看、听、做等形象思维过程化难为易,得出结论。特对本实验做如下改进:  相似文献   

20.
《地层的形成》这一课,我们在不同的班级采用不同的教法进行教学,其结果大不一样。在前一个班教学时,我们按教材上的环节,先引导学生做模拟沉积现象的实验,通过实验讲解大自然中的沉积现象。由于准备、观察得不够充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没有很好得到发挥,学生的思维只围绕着我提的问题转,结果只能是机械地重复课本上的有关实验,简单地得出结论,课堂气氛显得死气沉沉,没有生机,扼制了学生探求知识的积极性、主动性,更不用说创造性了,没有达到预期的教学目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