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采访全国政协委员、著名画家徐启雄前得知,在 他之前,浙江美术界也曾有过一位全国政协委 员,那就是黄宾虹大师。从黄先生逝世的1955年到1993年这38年间,浙江美术家中再也没有人能进入全国政协。浙江画院的徐启雄得此殊荣,不容易! 画美反被美所累 徐启雄给我的第一印象是很“工笔”:说话一字一句一板一眼,严谨得我插不上一句问话。 满头银发的徐启雄,人长得也很“工笔”。当年把徐启雄从中央美术学院选调到人民日报社的华君武,曾有入木三分的评价:  相似文献   

2.
陈之佛     
工笔花鸟画家、工艺美术家、美术教育家陈之佛,又名绍本、子伟、杰,号雪翁。1896年9月23日生于浙江省余姚县浒山镇(今慈溪县)。先后在私塾、三山蒙学堂、县立高等小学等处学习,喜爱家养禽畜花鸟与绘画。1918年考取官费留学生,1919年进入日本东京美术学校工艺图案科学习,为我国第一个到日本学习工艺美术的留学生。留学期间精研博览,深受科主任稻田佳矣的器重,作品曾参加日本美术协会美术展览及农商务省主办的工艺展览会并获奖。1923年陈之佛学成归国,被聘为上海东方艺术专科学校教授兼图案科主任、上海艺术大学教授,从事工艺美术教育。同时为…  相似文献   

3.
1986年元月,何海霞先生在中国画研究院举办了平生第一次个人画展。展出的几十幅作品,有数丈巨幅,也有寸尺册页,有工笔重彩也有泼墨大写,有山水人物也有花鸟虫鱼,有名山大川也有朴素的村野小景……如此多变的风格、广阔的题材和娴熟而无所不能的技法令人不敢相信是出自一人之手。画界同仁也无不为先生的功力所折服。在中国画界“危机论”掀起轩然大波的当口,何  相似文献   

4.
陈之佛是中国近代著名美术家和教育家,对中国工艺美术教育具有奠基性贡献。陈之佛先生学贯中西,博古通今,在先生40余年的美术教育生涯中,先后在不同高校担任过13门美术课程教授,出版各类专著超过20篇。  相似文献   

5.
推荐理由季羡林先生1935年8月31日离开北平,1946年5月19日返回上海,在远隔万里的德国留学十年。十年羁旅,万里投荒,季羡林的经历堪称现当代留德学人的代表,也是当代中德文化学术交流史的典型个案。尽管早在1988年季羡林创作有自传式回忆录《留德十年》,但按照当下学界"传记不如年谱,年谱不如日记"的理念,还是期待着季羡林日记的早日问世。未曾想到,直到作者去世及其全集与文集大量出版的2014年,《季羡林日记:留德岁月(1934—1946)》这一手资料才  相似文献   

6.
何媛 《大观周刊》2012,(33):22-22
俞致贞先生是当代著名的工笔花鸟画家。她传统的技法语言和原汁原味的古典工笔花鸟绘画风格.传承和发展了中国古代工笔花鸟画。本文从三个方面概括了俞致贞先生的画风及画法特点。  相似文献   

7.
正张大千与溥儒两位先生是近现代以来活跃于中国画坛的两位名家,并称"南张北溥",其书画作品是吉林省博物院的重要收藏系列之一,其中张大千先生的作品以早中期为主,涵盖花鸟、山水、人物、工笔、写意各个绘画艺术门类,为研究张大千先生晚年绘画风格的演变提供了重要的线索和轨迹;而溥儒先生部分带有"嘉榞"上款的绘画作品,是先生客居杭州时为了报答时任浙赣铁路局局长嘉榞的庇护而作的一批绘画精品,由于特定的历史背  相似文献   

8.
李佳明是南京军区司令部俱乐部战士,小时候由于看了几幅陈之佛先生的工笔花鸟画,按李佳明自己的话说,从此一脚踏上了“寂寞之道”。对于李佳明的寂寞,在与他相处的日子里,确实叫人颇有感触。当战友们围坐在荧屏前,欣赏着精彩的电视节目时,他却把自己关在了由仓库改装成的、闷罐式的画室,挥汗如雨,泼墨执毫,专心致志地操练他的笔。多年来,不分寒冬与酷暑,晚上他一进画室,总是迎来“三更灯火五更鸡”。也不知有多少回,他一觉醒来,才发现自己竟趴在桌上睡着了。一年一度的探亲假,对于许多人来说,都是难得的娱乐休闲时间,可李…  相似文献   

9.
常安 《档案管理》2006,(1):16-17
王威先生1930年出生于河南杞县的一个书香门第。1946年,他在南阳中学读书时拜名面家吕佛庭先生为师,学工笔人物及山水。  相似文献   

10.
长江万里图     
不久前,在“经典北京”的活动现场,北京艺融国际拍卖公司展出了一幅巨制画作:吴冠中先生创作于1973~1974年的油画《长江万里图》。巧合的是,另一家画廊也展出了一幅《长江万里图》长卷,它是由袁运甫先生在1972年创作的线描稿基础上,今年重新上彩完成的作品。虽然一件为油彩,一件为水墨,仔细对比,两幅画作之间能发现些许相同的景象。很有意思,相同的题材,一致的大篇幅大格局,几乎同一创作时间。两幅作品和画家之间会有怎样的关联?  相似文献   

11.
长江万里图     
李晶晶 《出版参考》2011,(12):24-25
不久前,在“经典北京”的活动现场,北京艺融国际拍卖公司展出了一幅巨制画作:吴冠中先生创作于1973~1974年的油画《长江万里图》。巧合的是,另一家画廊也展出了一幅《长江万里图》长卷,它是由袁运甫先生在1972年创作的线描稿基础上,今年重新上彩完成的作品。虽然一件为油彩,一件为水墨,仔细对比,两幅画作之间能发现些许相同的景象。很有意思,相同的题材,一致的大篇幅大格局,几乎同一创作时间。两幅作品和画家之间会有怎样的关联?  相似文献   

12.
沈冰 《档案天地》2010,(8):17-20
沧州市国家档案馆珍藏着一部清代著名学者、一代文宗纪晓岚所著的随笔体杂记小说《阅微草堂笔记》。该书为十六开本线装,一套共十本。全书以工笔小楷写.每段话后面都有注解,非常详尽。该书于民国七年(1918)由上海会文堂刊印发行.会文堂主人作详注。蔡元培先生作序。  相似文献   

13.
著名漫画家叶春旸先生是一位勤奋的漫画家。他创作了很多优秀漫画作品,有的作品令人经久难忘,虽然十几年甚至是几十年过去了,但他的某些作品仍被广大读者和同行津津乐道。“谁来画龙呢?”就是其中的一幅。这幅作品堪称老叶的经典之作。  相似文献   

14.
逸夫先生与高校图书馆德明香港邵逸夫先生是一位成功的实业界人士,六十多年来致力于电影事业。作为一个成功的企业家,他积累了几十年创业的经验,认识到兴国必须重教。所以他以拳拳赤子之心,从1985年开始,每年都出巨资捐助内地的科教事业。为早出人才,多出人才,...  相似文献   

15.
正2017年1月19日,"十二个十二个月——黄永玉生肖画展"在国家博物馆开幕。93岁高龄的黄永玉先生从2006年到2017年的12年间,每年都以12生肖为题材创作12幅画,本次展览集中展现了他的168幅生肖作品。黄永玉先生生肖画的最大特色是"黄氏幽默",他的画幽默中有讽刺,讽刺中含哲理。其画作充分表现了黄永玉先生生活的厚度、思想  相似文献   

16.
干了大半辈子图书编辑工作的我,退下来以后欣然受聘于《中国图书评论》,并且一干就是十年,同仁之间,相儒以沫,自信是颇有点缘分的。其一是我很尊敬这家刊物当时的主编伍杰先生。早在1982年,我主持辽宁人民出版社、春风文艺出版社总编室工作时,曾在《光明日报》上刊登启事,悬赏征求对本版图书的意见。当时外市一家大报发表文章,指摘这种"花钱买批评"的做法是拜金主义,于是在新闻媒体卜掀起了一场争论是非的轩然大波,而率先路见不平、主持正义的是伍杰先生。当时我们素不相识,是他那篇观点鲜明、义正辞严的短文给我留下了刻骨铭心…  相似文献   

17.
十年,在时间长河中,不过弹指一挥,何须惆怅;十年,坚持新闻打假,历经艰辛坎坷,遑论毁誉。对于一家地方新闻学术期刊而言,新闻打假,虽是责任使然,却也难以承受之重。毋庸讳言,十年间,我们也曾犹豫彷徨,几度萌生退意,但是我们挺了过来,虽然有时不被理解,虽然时而蒙受委屈,虽然还被告上法庭……但我们坚信,真实是新闻的生命,作为媒体人,为生命而战,无怨无悔。  相似文献   

18.
俞传正 《图书馆》2008,(1):19-21
范并思先生最近出版的<图书馆学理论变革:观念与思潮>是一本个人著述集,共收录其二十年间公开发表的论文26篇.本文认为该书反映了二十年间中国图书馆学的观念史、思潮史以及学术思想史,同时也是其个人学术史.  相似文献   

19.
2002年暑假,我因出席在西安召开的秦汉史年会,回到阔别十余年的母校,在一个夜晚晋谒业师黄永年先生。先生此时已移居陕西师大的老专家楼二楼,院子里种着树,一株是椿树,还有一株也是椿树;房子颇有些年头,不算大,却很安静,据说史念海先生也曾在此住过。  相似文献   

20.
解读《良友》画报的封面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杨春晓 《新闻大学》2004,10(4):52-55
一提起综合类图片杂志,人们很容易想起美国著名的《生活》杂志,殊不知中国也曾经有过这样一份以图片为主的大型杂志,而且创办时间比《生活》整整,早了10年,这就是《良友》画报。《良友》画报(TheYoungCompanion,后来改作TheCompanionPictorial)由伍联德先生于1926年在上海创办,是20世纪20、30年代上海乃至全中国富有影响的大型综合类画报。伍先生创办《良友》的目的是以出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