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2 毫秒
1.
编后记     
《中国文化》2006,(2):172-173
回眸17年前,1989年盛夏,《中國文化》創刊之時,在首期編後記中,我們申說期刊創辦之旨趣:“着眼點在學術,目的是弘揚文化。”此言的源出,就是“我們抱定的宗旨不變,仍如撰於去年年底的創刊詞所說”——在該篇創刊詞中,主編提出:“深入的學術研究不需要熱,甚至需要冷;學者的創造力量和人格力量,不僅需要獨立而且常常以孤獨為伴侶。”兩年之後,《中國文化》第5期編後,又引用錢鍾書先生的話,重提“冷”、“熱”問題:“大抵學問是荒江野老屋中二三素心人商量培養之事,朝市之顯學必成俗學。”  相似文献   

2.
《心史》,又称《铁函心史》,或《大宋铁函经》。作者是南宋遗民郑思肖(字所南,号憶翁)。全书含诗文集七卷,夷夏之辨、故国之思、亡国之痛,充满字裏行间,情见乎辞。据传作者於元世祖至元二十年(一二八三)将《心史》封存於铁函,然後  相似文献   

3.
能够成爲2006年“克盧格獎”的共同得主,敝人深覺榮幸,也十分感激。然而在深思之後我才明白,今天我得獎的主要理由,是要透過我彰顯中國文化傳統和作爲一門學科的中國思想史;前者係我終身學術追求的一個學科,後者係我選擇專精的領域。  相似文献   

4.
武王克商後,周公營建洛邑時立始祖與直系先王之廟,致政成王後又確立了嫡長子繼承制,西周王朝的宗法制度已寓於其中,因而後世或將宗法制度視爲周公制禮作樂的結果。從周公嫡庶之子受土受封及魯公之後屢見弟繼兄位的情形來看,周初時的宗法尚未臻於嚴密,結構也不完整,從中只能觀察到尊尊之義而不見敬宗之義,則宗法制度固非周公制禮作樂的結果,而是經歷了無數嫡庶相争的殘酷現實後逐漸完善起來用於嚴明君統、宗統之界的約束制度。  相似文献   

5.
《安般守意经》与《黄庭经》不同,是纯粹的佛教经典。安世高译出之後,经过康僧会、释道安传下去,逐渐加深,就是这本经後来开了天台宗。  相似文献   

6.
能够成為2006年"克盧格獎"的共同得主,敝人深覺榮幸,也十分感激.然而在深思之後我才明白,今天我得獎的主要理由,是要透過我彰顯中國文化傳統和作為一門學科的中國思想史;前者係我終身學術追求的一個學科,後者係我選擇專精的領域.  相似文献   

7.
1942年夏,我負笈京華,就讀輔仁大學歷史學系,始列陳垣先生門墻.陳垣先生焉史學大家,時皆尊稱援庵先生.入學後,歷年得聆援庵師親授《中國史學名著評論》、《佛教史籍概論》及《史源學實習》諸課程,獲益漩多,為我一生從事學術工作奠定初基.援庵師著述閎富,所著《元也里可温教考》、《史諱舉例》及《滇黔佛教考》等常置案頭,而《二十史朔閏表》尤為時加翻檢之學術工具書,而援庵師則謙稱此焉"智者不為"之作,而"不焉終不能得其用",旨哉斯言!我終身服其言,亦望天下學人皆能置諸座右.  相似文献   

8.
無極太極之辯,朱陸以後,繼續五百來年,影響深遠。這個辯論,並非僅是無極的有或無、先或後的問題,而是一個具有理論思維意義的哲學問題。 無極太極之辯,是由朱陸對周敦頤《太極圖說》的不同理解而引起的,但他們忽視了《太極圖說》與《太極圖》之間的內在矛盾,朱陸以後,其後學圍繞無極太極進行的爭論,都沒有注意到這  相似文献   

9.
弘忍及记述其禅法的《修心要论》杨曾文弘忍在中国禅宗史上被称为五祖。他继道信之後以斩州的双峰山和冯茂山为传法中心,对达摩禅法有更大的发展,门下弟子分布全国各地,扩大了达摩禅法的传播范围。在弘忍去世之後,门下分成南北二宗,从而展开了中国禅宗史上最富有声色...  相似文献   

10.
傅斯年遗作选刊之一──中西史学观点之变迁这个题目可以分三方面讨论:(1)中国历代对於史学观点之变迁,(2)西欧历代对于史学观点之变迁,(3)近代数种史观之解释。今依次说明於後:(1)中国历代对於史学观点之变迁客观史学方法,非历史初年产物,而为後起之事...  相似文献   

11.
抒情論是1949之後影響中國文學研究甚深的一套叙述,兩位主要倡議者陳世驤與高友工都有比較文學的背景,都有漢字“抒情”西洋文學lyricism的對照背景。然而,“抒情”此詞語原本源自屈原辭賦,而詩以抒情,情以證道,此爲儒家的詩教要義。《詩》《騷》是中國詩歌的原型,本文同參《詩》《騷》,探討詩教藴含的詩、道與人格修養的關係。《詩經》强調詩人之心即一國之心,即天下之心,詩用以體現人性的文化風土性格;《楚辭》則體現了人性的幽深與超越的向度。《詩》《騷》的抒情義建立在形氣主體的基礎上,詩的展開即介入自然與人性的氣化氤氲。本文稱《詩經》學與《楚辭》學所主張的情論爲原生抒情論。  相似文献   

12.
自先秦以來儒道兩家的心論傳統中,心即有經驗層的意識心與超越層的先天之心的區别,後者"精、氣、神、明"之特性與超越性智慧,是朱子心論的前理解背景。朱子之心具有經驗心與本然心兩個層面,學界多將朱子之心視爲形下之"氣"及知覺運用,此是就經驗心而言,也是朱子學之工夫實踐的著力點。然朱子心論的重點實爲氣之"靈",從形質構成、認知功能以及心識的生成結構來看,心都具有形而上下之間的特性,處於未受氣禀私欲遮蔽的經驗心之先,朱子稱爲"本然之體""心之全體"等。本然心具有超越性,是經驗心的真正根源,也是中和新説、心統性情等思想建構的理論基礎。  相似文献   

13.
编後     
编後本期“文史新篇”专栏刊出的李泽厚先生的《论语今读》前言,以及《论语》“学而”、“为政”两章今读示例,是作者一部新著的选篇,我们对泽厚先生给《中国文化》以优先发表的机会,特致谢忱。汉唐以来,释证《论语》之作多矣。李释之特点,是不拘旧说,“以意逆志”...  相似文献   

14.
馬祖道一及其門下所創建的“洪州宗”是中唐大曆、貞元、元和間最重要的南宗禪門派,馬祖一系的禪思想是慧能、神會之後最重要的南宗禪思想,馬祖禪在中唐取代荷澤禪成為南宗禪的主流,是禪思想史上的大變局,至此,中國禪才徹底擺脫了印度禪的籠罩,奠定了中國禪“自然適意”的基調,可是,歷來研究者對此都没有足够的認識。本文上篇《中唐南宗禪史實考辯》以大量资料對馬祖、石頭兩系的關係、馬祖門下衆弟子的禪史意義與地位、马祖禪與荷澤禪在中唐的矛盾等問题進行了考證,指出石頭一系在中唐前期並未開宗立派而是與馬祖一系共屬一派,後世燈錄所謂“兩系五家”之說多系宗派門户自尋祖系的偽造,馬祖門下以智藏、懷暉、惟寬最為重要,後世燈錄以百丈懷海為首只是由於他們弟子後世大盛而造的自尊門户之说,中唐前期北宗、牛頭、荷澤、洪州雖四支鼎立,但南宗正脈只有荷澤、洪州兩家,而荷澤、洪州兩家則在互相排斥中一衰一盛,終由洪州一系充當了曹溪正宗。本文下篇《從即心即佛到非心非佛》則从禪思想史角度考察了慧能、神會以來南宗禪思想的變遷,指出“即心即佛”這一簡約化的命题是南宗禪共有的思想命题,它關涉到禪宗佛性論、修習途徑、終極境界各方面,但是由於慧能、神會時代《楞伽》思想與《般若》思想的(扌羼)雜,“即心即佛”的内在理路存在着重大闕失,直到馬祖道一及其門下,才以般若之“空”與老莊之“無”為基礎克服了它的缺陷,而“即心即佛”的命题也隨之讓位於“非心非佛”,禪思想史因而發生了巨大變化,這一變化在中唐乃至整個文化史上都有重要的影響。  相似文献   

15.
《〈台静农先生诗稿〉序言》後记叶嘉莹当我为《台静农先生诗稿》写了前面一篇《序言》後不久,就因国内南开大学中国文学比较研究所方面工作的需要去了天津。台先生当年的知交好友原任南开大学外文系主任的李霁野先生退休後家居在津,于是我就于九六年二月上旬的一天,携...  相似文献   

16.
程巢父 《中国文化》2007,(1):151-153
集句是中國傳統的讀書人在做詩之外别創的一種韵語文學樣式。所谓“集句”,就是集古人之成句以爲詩。這須是讀詩、做詩達到爛熟程度之後始能駕馭的一種體裁,非初學詩者所能爲功。宋人沈括的《萝溪筆谈》說:“王荆公始爲集句詩,多者至百韵,皆集合前人之句,語意對偶,往往親切過於本詩,後人稍有效而爲之者。”但王安石還不能算是首創者,晋朝的傅咸嘗集《詩經》句以成篇,是集句不始自荆公的碓證。  相似文献   

17.
道安注序講解 《安般守意經》與《黃庭經》不同,是純粹的佛教經典.安世高譯出之後,經過康僧會、釋道安傳下去,逐漸加深,就是這本經後來開了天臺宗. 公元147年 安世高到洛陽.  相似文献   

18.
读李锦绣《唐代财政史稿》(上卷)卢向前先前尝读李锦绣刊怖之各单篇论文,①觉其读书为文甚勤,而诸文中精妙之出比比皆是,显露出非凡才华。钦佩之馀,因了同承师门之缘会,②亦每每与她通信商讨一些学术问题。而於此前即後,知其在撰写大部头的唐代财政史著作,有关单...  相似文献   

19.
閒讀錢鍾書先生的《小說識小》,为先生的博學所傾倒。文中曾謂:劉後村詩文好用本朝故事,王漁洋、趙甌北皆誹議之。按《後村大全集》卷四十三《釋老六言十首》之第四云:“取經煩猴行者,吟詩輸鶴阿師。”此詩前尚有七絕一首:亦用二事作對。《西遊記》事見南宋詩中,當自後村始。由绥先生的這一段話,引出了我想寫的這篇文章來。 劉後村者,南宋詩人劉克莊(公元1187—1269年)也。劉氏係福建莆田人,曾當到龍圖閣學士的大官。錢先生指摘的這首詩,全首是:  相似文献   

20.
正劉關張之貌劉備之貌,《三國志·蜀志》稱其"身長七尺五寸,垂手下膝,顧自見其耳。"元至治新刊《三國志平話》增"龍準鳳目,禹背湯肩",不知何故,乃略其"顧自見其耳"一句。《後漢書·呂布傳》記布臨誅詈備爲"大耳兒",則備耳之大足徵也。帝王貴相,人所艷稱,想《平話》蓋偶遺之耳。至羅貫中《三國志傳》,則不忘書其"兩耳垂肩",且益以"面如冠玉,唇若塗硃"八字,而刪去"禹背湯肩"四字,當以其不知所云也。"龍準鳳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