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我认为技工学校实施素质教育,在保证培养目标实现的基础上,必须把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和劳动技术教育有机统一到教育教学活动的各个环节中。学校不仅要抓好智育,更要重视德育,还要加强体育、美育、劳动技术教育和社会实践,使诸方面教育相互渗透协调发展,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满足社会经济发展对中等技术人才的需求。  相似文献   

2.
劳动教育应与体育、智育、德育、美育并列?--答黄济教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迻译马克思关于教育的一些语词需要辨析。人的发展包涵身、心两方面;“心”的发展包涵智、德或智、德、美。人的身、心发展的教育为体育、智育、德育、美育。劳动教育极其重要。然而,对体育、智育、德育、美育来说,劳动教育是另一类别的教育、另一个层次的教育,它不能、也不应与体育、智育、德育、美育并列为人的全面发展教育的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3.
程实 《天津教育》2003,(5):18-20
劳动技术教育是普通中学的必修课程,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强调指出:“实施素质教育,必须把德育、智育、体育、美育等有机地统一在教育活动的各个环节中。学校教育不仅要抓好智育,更要重视德育,还要加强体育、美育、劳动技术教育和社会实践,使诸方面教育相互渗透、协调发展,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从1981年教育部提出在普通中学开设劳动技术教育课以来,劳动技术教育(以下简称劳技教育)在普通中学有了一定发展,并取得了一些成果。但由于应试教育和轻视、鄙薄技术的…  相似文献   

4.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指出:“实施素质教育,必须把德育、智育、体育、美育等有机地统一在教育活动的各个环节中。学校教育不仅要抓好智育,更要重视德育,还要加强体育、美育、劳动技术教育和社会实践,使诸方面教育相互渗透、协调发展,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开展勤工俭学对加强教育与社会、教学与生产的联系,对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和接班人,促进教育事业的发展,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指出:“实施素质教育,就是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提高国民素质为根本宗旨,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造就‘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实施素质教育,必须把德育、智育、体育、美育等有机地统一在教育活动的各个环节中,学校教育不仅要抓好智育,更要重视德育,还要抓好体育、美育、劳动技术教育和社会实践,使诸方面教育相互渗透、协调发展,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为认真学习贯…  相似文献   

6.
郑金洲 《教育研究》2021,42(2):35-44
黄济先生和瞿葆奎先生是我国著名的老一辈教育学家,两位先生晚年围绕劳动教育进行的对话式探讨,是教育学史的一段佳话,也为劳动教育的深入研究打下了基础。黄济先生认为劳动教育是全面发展教育的组成部分,应与智育、美育、德育、体育并列;瞿葆奎先生认为与智育、美育、德育、体育相比,劳动教育是另一类别或者说另一层次的教育,不应作为全面发展教育的单独类型。两位先生的分歧主要是分析劳动教育的角度不同,从学术逻辑的角度看,劳动教育确不宜和智育、美育、德育、体育并列,但从实践逻辑和历史逻辑的角度看,把劳动教育纳入全面发展教育有其合理性。在劳动教育定位问题的研究上,推进学术逻辑、实践逻辑和历史逻辑的有机统一是当前面临的突出课题。  相似文献   

7.
德育是学校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贯穿于学校教育教学的全过程和学生日常生活的各个方面,渗透在智育、体育、美育和劳动教育中,对青少年学生健康成长和学校工作起着导向、动力和保证的作用。对学校而言不仅要抓好智育。更要重视德育,还要加强体育、美育、劳动技术教育和社会实践,使诸方面教育相互渗透,有机统一,协调发展。促进学生全面健康成长。因此,学校必须把德育工作摆在重要位置,  相似文献   

8.
俄罗斯德育与学校课程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苏联解体后,俄罗斯学校教育的目标定位为培养全面发展的人,充分发挥其能力和天赋。社会和学校对智育、体育、劳动教育和综合技术教育、德育、美育等传统教育范畴也进行了新的界定,而德育始  相似文献   

9.
“审美教育”是通过审美的方式来教育人,是人类全面教育的一部分,是人类实现自我发展需要的重要途径。从古至今,从中到外,从古希腊思想家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中国的孔子、荀子,到后来的德国著名剧作家席勒,我国教育家蔡元培先生及许多哲人学者对美育都有过精辟的论述。我国教育方针也明确规定: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和劳动技术教育要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0.
全面发展的教育和大学语文教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教育目的是培养和造就全面发展的一代新人,大学语教学是达到这个教育目的的重要途径。全面发展的教育有德育、智育、美育、体育、劳动技术教育五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大学语因其独特的综合性功能,应成为实施“五育”教育的主阵地。  相似文献   

11.
当自己还是孩童时.老师一直教育我们要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和劳动教育是一个不可分割的统一体.不可偏重和忽视任何一方面。这其中尤以德育为首.因为素质教育最关键的就是思想品德教育,它对其他各育(智育、体育、美育、劳动教育等)起着方向调控和动力支持的作用。加强小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是学校、家庭与社会必须共同关注的课题。  相似文献   

12.
本从劳动教育对德育、智育、体育、美育的影响和角度综述了苏霍姆林斯基的劳动教育的思想观点,表明了劳动教育对于设计和造就全面和谐发展的人所具有重要的意义;劳动教育在当今的教育改革中亦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重要问题。  相似文献   

13.
体育教育是学校教育的分支,它不仅与学校教育中的德育、智育、美育和劳动技能教育共同构成了学校教育的完整知识体系,即学校教育"五育",也是学生全面发展必不可少的基本手段。同时,体育教育在教学过程中也体现出了具有本学科特征的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和社会适应教育,它们一起形成了完整的、科学的体育教育,这即是体育教育的"五育"。  相似文献   

14.
赵红坚 《云南教育》2004,(20):32-33
中共中央、国务院在《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中指出:“学校教育不仅要抓好智育,更要重视德育,还要加强体育、美育、劳动技术教育和社会实践,使诸方面教育相互渗透,协调发展,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这个《决定》,再一次把“劳动  相似文献   

15.
新教育理念下的中学体育教学是全面实施素质的教育,面向全体学生,并与德育、智育、美育、劳动技术教育等诸方面相结合,形成全面教育体系的教学.  相似文献   

16.
刘莉 《成才之路》2009,(35):8-9
实施素质教育,不仅要抓好智育,更要重视德育,还要加强体育、美音、劳动技术教育和社会实践。使诸方面教育相互渗透,协调发展,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指出:“实旋素质教育,必须把德育、智育、体育、美育等有机地统一在教育活动的各个环节中。”缺乏美育的教育是不完全的教育。学校的音乐教育是美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对人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的提高,开启人类智慧宝库有着其他学科所不可替代的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7.
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必须对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及劳动技术教育全面重视,齐抓共管,才能培养全面发展真正完善的人。  相似文献   

18.
我国现行的教育是由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劳动教育五个方面组成的,心理健康教育处于一种中介和基础地位,而且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劳动教育都是必须以培养学生一定的心理素质为中介才能产生好的育人效果.  相似文献   

19.
一、体育、美育和劳动教育的意义如何?体育、美育和劳动教育,都是社会主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们既是全面发展教育不可缺少的内容,又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必要途径。这三育和德育、智育互相联系。组成全面发展教育的完整体系。  相似文献   

20.
1999年 6月 13日颁布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中指出 :“实施素质教育 ,必须把德育、智育、体育、美育等有机地统一在教育活动的各个环节中。学校教育不仅要抓好智育 ,更要重视德育 ,还要加强体育、美育、劳动技术和社会实践 ,使诸方面教育互相渗透、协调发展 ,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美育不仅能陶冶情操 ,提高素养 ,而且有助于开发智力 ,对于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这意味着 ,中央已将美育正式列入教育方针中。  美育又称审美教育或美感教育。它的任务是培养和提高人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