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默顿最先提出"社会学的矛盾意向"和"规范与反规范"的概念,米特洛夫把这两个概念用于对科学规范的经验性研究,并提出了一组与"默顿一巴伯规范"相对立的"反规范",揭示了科学的规范系统内部的规范冲突.  相似文献   

2.
普遍主义科学奖励评价范式由默顿学派提出,这种评价范式基于"成就-奖励"模式,它主要运用科学论文和引证索引来评价科学家的成就与贡献。科学奖励评价的普遍主义范式基于现代主义的哲学理念,存在难以回避的缺陷,其实质是非对称性的一元静态评价。有待研究视角转换与理论上的革命。  相似文献   

3.
文章考察默顿学派对默顿最初提出的四个科学基本规范的扩展和阐发,特别是朱克曼等人对科学的"非谋利性"规范和"有组织的怀疑主义"规范的阐述。  相似文献   

4.
对科学奖励的研究,存在两种范式.科学奖励"普遍主义"范式强调科学共同体依据科学家的贡献给予奖励,这种"成就一奖励"模式,是一种科学同行的内部奖励.科学奖励的"建构主义"范式着眼于社会中的科学,充分考虑科学奖励的社会因素,从以科学同行承认为主的内部奖励扩大到外部的社会奖励.论述了这两种科学奖励范式及其转换.  相似文献   

5.
以石里克、卡尔纳普等人为代表的逻辑经验主义,试图利用经验和数理逻辑为工具给科学制定出一套理性的规范方法,以便能一劳永逸地解决科学的合理性问题。但这种规范主义很快为奎因、库恩等人所批判,科学哲学逐渐从逻辑主义过渡到了"后经验主义"。后经验主义在科学认识论的研究理路上突出的表现为自然主义和规范主义认识论两种路线的对立。我们将针对上述问题,初步理清20世纪以来科学认识研究所形成的这两条的进路,分析它们的理论特点及其局限性,以期揭示当代科学哲学发展的新动向。  相似文献   

6.
默顿将科学规范精练地概括为“普遍主义”、“公有主义”、“无私利性”和“有组织的怀疑主义”,它不仅可以用来指导和调控科学共同体成员的行为,而且对指导学术期刊编辑工作很有借鉴价值。遵循默顿的科,学规范理论,要坚持办刊的民主化、以期刊学术质量为第一的原则以及编辑目的的无私利性。  相似文献   

7.
黄祖军 《科学学研究》2010,28(4):489-495
科学奖励评价的普遍主义和社会建构主义两种理论范式在哲学理念、理论基础和具体观点上长期存在分歧。学界对两种科学奖励评价的超越努力往往因它们巨大的理论分歧而收效甚微。换位评价从新的视角来思考科学奖励评价,既具有评价的多元性、动态性,也是对以往定性评价哲学理念的超越,不失为对普遍主义和社会建构主义科学奖励评价的一种合理超越视角。  相似文献   

8.
文章阐述了默顿学派关于科学奖励系统的本质、类型、功能以及奖励与越轨行为的关系的思想,朱克曼对科学中的越轨行为及其社会控制的研究。  相似文献   

9.
默顿学派的哈格斯特龙从公有主义规范出发,提出了科学中的“礼品交换理论”,借助“科学家发表其成果以换取科学上的承认”的机制,阐明了科学家遵循科学规范的内在动因和科学中社会控制的方式。斯托勒则提出“商品交换论”,把科学构想为一个在科学规范的引导下的特殊商品交换系统。  相似文献   

10.
陈新辉 《今日科苑》2007,(24):212-213
"默顿规范"是默顿在20世纪40年代提出的科学的四条道德准则,在科学规范研究领域,具有范式意义。20世纪下半叶,科学逐渐从小科学时代过渡到大科学时代,"默顿规范"受到了许多人的质疑。在科学日益功利化的时代背景下,对默顿规范做全面、深刻的再思考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1.
[研究目的]针对国内外学术界关于信息本质的种种差异论学说进行学理性辨析,阐明其基本含义及局限,为从统一信息理论的层次上揭示信息的本质提供合理性前提。[研究方法]从信息自身的内容和存在方式的统一性尺度出发,运用文献追溯法、内容与形式的差异比较分析法对种种信息差异论学说进行条分缕析的梳理。[研究结论]学术界先后提出的“信息即变异度”“信息即约束”“信息即时空分布的不均匀性(差异性、对称破缺)”,以及“制造差异的差异”的理论,都是基于香农和维纳信息理论基础之上的一种延伸。事实上,诸如此类的学说其所关注的还仅仅是信息载体的结构化程度,而未能揭示信息自身的内容和存在方式,所以这样的一些学说都不能直接揭示信息的一般本质。要揭示信息的本质绝不能仅仅停留在载体形式的差异关系上,而必须通达于信息所呈现的事物自身的相关性质、特征、存在方式和状态的内容方面。  相似文献   

12.
高斌 《现代情报》2013,33(6):31-36
社会性标记是集合众人对网络资源进行标记、以词分类的新兴信息组织方式。这种自由标记与传统以专家为基础的图书信息组织方式不同。本文探讨社会性标记的意义、类型与特征,同时以最具代表性之一的社会性书签网站Delicious为例,简介这类系统所提供的功能。此外,也尝试对社会性标记与图书信息组织特征做比较,进一步了解社会性标记的价值及在图书信息服务中的应用范畴。  相似文献   

13.
王晓婷 《科教文汇》2013,(26):69-71
自亚里士多德提出隐喻这一概念起,隐喻由其修辞学范畴延伸至所有领域的词、句乃至篇章。Richards和Black的“互动理论”,Lako什和Johnson等人的“映射理论”、Fau-connier的“合成理论”以及近期兴起的由Forceville & Urios-Aparisi提出的多模态臆喻理论均使得隐喻得到长足发展。隐喻渗透于生活,受制于文化,相异于意识形态。隐喻可以以词、句、篇章为平台,以语境、文化、主体自治等为着手点,结合隐喻理论,进而考察隐喻对于意义构建的作用,得到简化交流理解障碍的启示。  相似文献   

14.
论信息的哲学本质——与钟义信教授商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齐玮  王秀芳  刘代志 《情报杂志》2006,25(12):116-118
讨论了信息的哲学本质,对钟义信教授某些观点提出了质疑,论述了“信息和能量是独立于物质与意识的两个范畴”的基本观点,点明了物质、意识、信息、能量的基本关系,并认为信息既有大小又有正负,从而解释了机器学习中的“过拟合”现象,最后用系统论的观点解释人类认识世界的过程,从而统一了钟义信教授提出的“第一类认识论信息”与“第二类认识论信息”。  相似文献   

15.
试论技术资本的属性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依靠科技进步 ,促进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关键是加速技术成果向生产力的转化。技术资本作为一种新的科技与经济结合的方式 ,越来越受到社会的重视。本文运用比较分析的方法 ,探讨了技术资本与技术商品、技术资本与一般资本的异同 ,阐述了技术资本的属性 ,旨在推动我国技术成果资本化的发展。  相似文献   

16.
在西方道德哲学史上,占统治地位的道德论证方法一直是某种形式的基础主义。与之相对,在真理论的融贯论启发下,罗尔斯提出了道德规范论证的一种新的合理性标准,即融贯论标准,并实践了一种新的规范证明方法:反思平衡方法。反思平衡方法试图为深陷困境的西方道德哲学寻找一条摆脱危局的思路。它激发了二十世纪后期西方道德哲学的繁荣局面。但是这一方法很难成为主流,这是因为,基础主义作为西方哲学和文化的传统,仍然很牢固,同时它本身也存在诸多问题。  相似文献   

17.
康德的第三类比的交互作用原理表明,现象实体是在时空中拓扑结构化的。而当它们成为离散的量时,现象实体之间就满足拓扑学的某些可分离性公理,从而成为现象上可空间定域的对象。所有这些对于理解康德如何回答休谟的问题具有根本重要性。  相似文献   

18.
各位女士、各位先生:   今天我有机会在这里祝贺大会的召开,能够说几句话,感到非常荣幸.   作为一名中国的历史学者,我想趁机谈一下我们从事历史和文化研究的人对科学史界的一点期望.   ……  相似文献   

19.
刘勰在继承中求发展,在物色和情志互为体用关系上的独具慧眼,为物色在文学创作领域确立了重要的地位。在《物色》篇中,或以"情志"为体以"物色"为用;或以"物色"为体以"情志"为用,注重通过借用对象的具体描摹抒发人的情志;或以"情志、物色"互为体用,达到"以少总多,情貌无遗",用凝练的语词将自然之物色和"连类不穷"的情志"心神交融"。  相似文献   

20.
刘勰在继承中求发展,在物色和情志互为体用关系上的独具慧眼,为物色在文学创作领域确立了重要的地位。在《物色》篇中,或以"情志"为体以"物色"为用;或以"物色"为体以"情志"为用,注重通过借用对象的具体描摹抒发人的情志;或以"情志、物色"互为体用,达到"以少总多,情貌无遗",用凝练的语词将自然之物色和"连类不穷"的情志"心神交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