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吴凌燕 《教书育人》2009,(10):58-59
现代汉语词典对“异端”是这样阐释的:不符合正统思想的主张或敦义。意大利哲学家布鲁诺因宣传“日心说”,违背了神学教义,而被宗教裁判所判为“异端”,将他烧死在罗马鲜花广场。在课堂上,有教师把学生的一些“行为”“意见”也视为“异端”,如学生情不自禁地插话,异想天开地回答,出其不意的行为等等。这些所谓的“异端”往往被教师冠以“破坏课堂纪律”“影响他人学习”“不尊重老师”的“罪名”,轻则大加训斥,重则检讨反思。事实上,教师大多是从“异端”产生的“负面影响”入手,采取简单、粗暴的处理手段,忽视从“异端”生成原因入手而采取的相应措施。  相似文献   

2.
现代汉语词典对“异端”是这样阐释的:不符合正统思想的主张或教义。在课堂上。有教师把学生的一些“行为”“意见”也视为“异端”,如学生情不自禁地插话、异想天开地回答、出其不意的行为等等。  相似文献   

3.
“异端”,现代汉语词典这样理解:指不符合正统思想的主张或教义。意大利哲学家布鲁诺因宣传“日心说”,违背了神学教义,而被宗教裁判所判为“异端”,烧死在罗马鲜花广场。在我们的课堂上,有的教师把课堂上学生的一些“越轨行为“、“越轨意见”也视为“异端”,如学生情不自禁地插嘴,异想天开地回答,出其不意的行为等等。  相似文献   

4.
“异端”,现代汉语词典这样理解:指不符合正统思想的主张或教义。意大利哲学家布鲁诺因宣传“日心说”,违背了神学教义,而被宗教裁判所判为“异端”,烧死在罗马鲜花广场。在我们的课堂上,有的教师把课堂上学生的一些“越轨行为“、“越轨意见”也视为“异端”,如学生情不自禁地插嘴,异想天开地回答,出其不意的行为等等。  相似文献   

5.
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学生“异样的声音”往往会置教师于被动地位,令教师措手不及。面对学生“异样的声音”,教师要以开放的心理对待,接受学生的感受,不能以“哪里来的异端”为由一棍子打死。[第一段]  相似文献   

6.
澳大利亚、比利时、德国、法国、英国等西方国家对“邪教”问题高度重视,纷纷制订法律,规定基督教中属于“异端”的教派,采取措施进行限制。据悉,比利时划定了187个异端,德国划定800个异端,法国划定172个异端。法国一些议员还提议对一些异端教派和“邪教”进行调查,以决定是否从法律上予以取缔。日本鉴于在现行法律下,无法取缔奥姆真  相似文献   

7.
在课程改革背景下,对过去被看做“异端”的学生课堂表象,教师应该赋予新的认知。对学生在语文课堂上“接话茬”、回答问题时出现的“错误”以及预设外的问题“生成”等,教师都应看作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资源,学生语文课堂有效学习的重要表现。  相似文献   

8.
曾几何时,语文课堂上的一句“愚公移山不如搬家”,被教师认定为“扰乱课堂秩序”;“朱自清的父亲违反交通规则”引来的是师生们的讥笑。这种“奇谈怪论”引起教育界专家们的重视。专家们对教师如何在课堂上引导学生正确有效地质疑这一问题,看法不一,直到探究性学习提出以后,这种“幼稚”的质疑不再被教师们视为“异端”。  相似文献   

9.
中国古代往往称持不同见解的学派为异端。《论语&;#183;为政》云:“攻乎异端,斯害也已”,便指不合儒家学说者为异端。《抱朴子&;#183;论仙》云:“古人学不求仙,言不语怪,杜彼异端,守此自然。”把求仙语怪,亦算作异端。后世便泛指不合正统者为异端。异端对于正统思想、学说是反抗,是叛逆,也是种革新。  相似文献   

10.
文章主要从史学的角度,论述魏晋以来历代“主流书风(占主导地位)”的特点及其代表书家,扫描与历代主流书风并存发展的“异端”,明确“流行书风”由官方向民间的转捩。主流弘扬“主旋律”,异端提倡“多样化”。发展是主流所期待的,但是,如果没有异端的暗涌,便缺少多样化,两者应该并存发展,是历史前进的车轮。  相似文献   

11.
罗马帝国晚期,基督教确立了其在西欧社会中的合法地位,并且在基督教内部产生了教派斗争。自诩为正统的罗马教会把所有不服从其统治的反对派都称之为“异端”。在不同的历史阶段,异端所指代的内容不同,教会对待异端的态度也不尽相同。西欧中世纪,基督教会为了维护自己的统治地位,建立了有关“惩罚异端”的神学理论,世俗政权与教会联手对异端进行打压,异端运动与基督教正统之间展开了不同形式的斗争。异端运动并不是一个单纯的宗教运动,它与经济、政治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不同时期的异端运动虽斗争的形式不尽相同,但都对基督教会的统治地位造成了威胁,对西欧中世纪社会的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  相似文献   

12.
“为真理而斗争是人生最大的乐趣”——说这话的人叫尔丹诺·布鲁诺,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思想家、科学家。我们都知道,因为宣传哥白尼学说,抨击基督教教义,他被宗教裁判所指控为“异端”,1600年2月17日被施以火刑。奥地利作家茨威格曾写了一本很有名的书叫《异端的权利》。“异端”能有什么权利?对于布鲁诺来说,这种“权利”就是一个人不能因其言论而“有罪”。或者说,一个社会并不能因为某人的观点和代表“主流”的大多数人不一样,就把他视为“异端”加以迫害。然而歧视、谩骂、迫害在生活方式上、价值观念上、思想观点上与大多数人不一样…  相似文献   

13.
“异端”一词从朱熹后已专有所指,指异于圣人之道,并对圣人之道构成威胁的学派或学说,佛老是明代公认的异端。明代士大夫对异端的态度经历了前期对异端充满轻视和不屑、中期极力渲染异端之消极影响、晚明拥护与拒斥异端者泾渭分明的三个阶段。中期以后士大夫辟异端,实是推卸责任的一种托词,将国家治理中出现的所有问题通过异端这一纽带全部推到皇帝身上;而晚明大部分知识精英投入异端阵营,使正统思想影响有限,国家无法管控社会舆论,明朝最终走向灭亡不可避免。  相似文献   

14.
人皆以孔子为大圣,吾亦以为大圣;皆以老、佛为异端,吾亦以为异端。人人非真知大圣与异端也,以所闻于父师之教者熟也;父师非真知大圣与异端也,以所闻于儒先之教者熟也;儒先亦非真知大圣与异端也,以孔子有是言也。其曰“圣者吾不能”,是居谦也。其曰“攻乎异端”,是必为老与佛也。   儒先臆度而言之,父师沿袭而诵之,小人朦聋而听之。万口一词,不可破也;千年一律,不自知也。不曰“徒诵其言”,而曰“已知其人”;不曰“强不知以为知”,而曰“知之为知之”。至今日,虽有目,无所用矣 !  余何人也,敢谓有目 ?亦从众耳。既…  相似文献   

15.
陈世荣 《小学语文》2013,(10):34-38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以下简称《语文课程标准》)颁布实施后,语文教学中的“个性化阅读”得到了重视与凸显。于是教师不再囿于一孔之见,定于一家之言,而是尊重异端,容纳叛逆,阅读对话俨然成了多声部的思维合奏曲。课堂上“百花齐放”、  相似文献   

16.
课堂教学中,教师千万不可打断学生的发言,而去机戒地完成所谓的预定任务。面对课堂中学生“异样的声音”,教师要以开放的心理对待,不能以“哪来的异端”为由一棍子打死,否则,不仅会压抑学生思维的积极性,甚至会扼杀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相似文献   

17.
对于《论语·为政》中的“攻乎异端,斯害也已”这句话,前人有不同的理解。这句话应当解释为“攻治异端,这个害就会停止了”。  相似文献   

18.
古往今来,课堂都是由教师主宰的,学生只能正襟危坐,洗耳恭听。教师讲到哪里就听到哪里,不可越雷池半步。若偶有学生不举手就接在教师讲话之后插话(提问或释疑),就会被定为乱“插嘴”,有违课堂纪律,轻则挨批,重则受罚。笔者认为这种一概而论地斥“插嘴”为异端的做法是欠妥的。  相似文献   

19.
去年,王蒙先生在北京大学有个演讲,题目是:“文艺与异端”。他说,为什么文艺有时候被认为是异端呢?“第一条,文艺强调创造性,而创造永远是对平庸的一种挑战”,他甚至说,创造性是一种叛逆性。  相似文献   

20.
一、开放性特征。教学行为的开放性表现在认识“异端”的价值,接纳甚至追求“异端”。开放的教学行为能容纳各种类型的知识,能够引发不同类型的学习。教学行为的开放性,还表现为积极地创造和利用情感性行为。二、个体适应性特征。新课程标准下的教学行为指向学生丰富多彩的个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