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狂草是草书中最为放纵、最为变化莫测者,亦是书法中最适合主体情感抒发者。狂草之书写以主体情志之表达为主,但又有笔墨技巧形式语言之内在规定,绝非歇斯底里地胡写一通。那么,情感与形式就成为我们探讨狂草、欣赏狂草不可或缺的话题,而在历来狂草书家中,张旭是划时代之巨匠,具有历史典范意义。张旭(约675—759),字伯高,吴郡(今江苏苏州)人。官左率府长史,世称"张长史"。张旭是晋唐士族文化形态中的杰出人物,其母陆氏为初唐名书家陆柬之侄女、虞世南外孙女,其堂  相似文献   

2.
唐代大书法家张旭,字伯高,一字季明,江苏吴县人。他是在我国书法艺苑中作出杰出贡献的名人之一。据南宋礼部尚书、参知政事、吴郡人范成大所撰《吴郡志》和有关历史资料记载,张旭起初是在常熟县当官,担任掌管全县军事的县尉;后来调到京城,在负责宫廷卫戍任务的左率府(即左帅府)里,担任权位仅次于左率(帅)的金吾长史之职,当朝与后世尊崇者避其讳而敬称为“张长史”。张旭平生嗜酒,往往是在大醉呼叫狂走时才下笔,有时竟以头发蘸墨汁书写大字,醒酒后,自视以  相似文献   

3.
唐朝的时候,有个叫颜真卿的少年,为 了学好书法,便拜长史(官名)张旭为师。张 旭是当时首屈一指的大书法家,他各种字 体都写得很漂亮,最拿手的是草书,被称为 狂草书圣。颜真卿为自己能在这样的名师 指导下学习,感到高兴和自豪,他迫切希望 老师把写字的诀窍和全部本领都能传授给 自己,使自己很快地成为一个书法家。  相似文献   

4.
张旭,字伯高,吴(今江苏苏州)人,曾任常熟尉、盒吾长史,世称“张长史”。他擅长草书,是唐代著名的书法家之一。他长于七绝,善写秉色。《山行留客》这首七绝表现朋友间真挚而淳朴的友谊。注意诗人构思的角度:朋友来访,因天气变化而想离开,诗人娓娓劝其朋友留下来,莫因天气微阴便打算回家,即使无雨的晴天,置身深山云封霉锁,衣服也会被水气沾湿的。诗人观寨细致,这首诗富于生活气息。  相似文献   

5.
王献之     
<正>王献之(344年-386年),字子敬,小名官奴,东晋著名书法家。为书圣王羲之第七子,官至中书令,为与族弟王珉区分,人称"大令",与其父王羲之并称为"二王"。历任州主簿、秘书郎、司徒长史、吴兴太守、中书令等职。太元十一年(386年)病逝,年仅42岁。梁代袁昂在《古今书评》中将四贤并称,谓"张  相似文献   

6.
正黄庭坚(1045-1105),北宋著名的书法家,字鲁直,号涪翁、山谷道人等,洪州分宁(今江西修水)人。他起初受业于苏轼,与张耒、晁补之、秦观并称"苏门四学士"。其文、艺兼长,工诗文。黄庭坚可谓各种书体均擅长。最擅行草书,用笔豪放,且自成一家。其书法学颜真卿、张旭、怀素等人,对后世行草书的发展影响极大。其楷书作品虽不及行草书流传广,却也  相似文献   

7.
陶渊明《与殷晋安别》一诗,前有小序: “殷先作晋安南府长史掾,因居浔阳,后作太尉参军,移家东下,作此以赠。” 殷景仁作太尉参军事,见《宋书殷景仁传》及《通鉴》晋纪三十七。其作晋安南府长史掾,史籍失载。丁福保《陶渊明诗笺注》引程移衡《陶诗程传》:“殷晋安,字景仁,名铁,以字行。晋安,东汉属会稽郡,置都尉。此为南郡,三国吴属建安郡。晋太康三年,析置晋安郡。刘宋改晋平。今为福州。”“《汉官仪》:‘每郡置太守一人,丞一人;郡当边戍者,  相似文献   

8.
张旭(675—750),字伯高,吴郡(今江苏苏州)人,我国历史上著名的书法家,善于草书,素有"草圣"美称。他精通书法,而且还工诗词。其中《桃花溪》一首,堪称唐诗中的上品——隐隐飞桥隔野烟,石矶西畔问渔船。桃花尽日随流水,洞在清溪何处边?桃花溪位于湖南桃源县西南桃花洞的北面,溪水的两岸,满目桃林,暮春时节,那桃花的粉色  相似文献   

9.
在世界艺术领域中,书法是以其结字、体势、章法的独具匠心展现着无尽的艺术魅力。文章以张旭心理活动状态——情绪对其书法作品的影响为脉络,分析其作品精湛的书法技巧和强烈的抒情意识并从中找出情绪这一不可或缺因素对张旭书法艺术的直接影响。  相似文献   

10.
孟业,字敬业,巨鹿安国人。家本寒微,少为州吏。性廉谨,同僚诸人侵盗官绢,分三十匹与之,拒而不受。魏彭城王元韶拜定州,除①典签。长史刘仁之谓业曰:我处其外,君居其内,同心戮力,庶有济  相似文献   

11.
诸葛瑾字子瑜,琅邪阳都人也。汉末避乱江东。值孙策卒,孙权姊婿曲阿弘咨见而异之,荐之于权,与鲁肃等并见宾待,后为权长史,转中司马。建安二十年,权遣瑾使蜀通好刘备,与其弟亮俱公会相见,退无私面。  相似文献   

12.
古人云:"思虑久后,睿自然生。"程颢、程颐认为张旭(唐朝书法家,人称"草圣")之所以能"见担夫与公主争道"和"公孙大娘舞剑"后悟出笔法,是因为他"心常思念至此而感发",这里的"至此"就是遇到一个让张旭能够受到启发的事物的瞬间,而这个"让张旭受到启发的事物"就是"原型"。"双程"认为,灵感是思维的结果,人们只要对问题持久地思考,原型就能产生启发作用。学生写作就是一个极需灵感和创作动机的行为,"原型启发"能够对语文写作教学产生巨大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13.
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1—4题。 马中锡,字天禄,故城人。父伟,为唐府长史,以直谏忤王,械送京师,而尽缧其家人。中锡以幼免,乃奔诉巡按御史。御史言于王,释其家。复奉母走京师诉冤,父竟得白,终处州知府。  相似文献   

14.
孟业孟业,字敬业,巨鹿安国人。家本寒微,少为州吏。性廉谨,同僚诸人侵盗官绢,分三十匹与之,拒而不受。魏彭城王元韶拜定州,除典签。长史刘仁之谓业曰:“我处其外,君居其内,同心戮力,庶有济乎!”未几仁之征入为中书令,临路启韶云:“殿下左右可信任者唯有孟业,愿专任之。余人不可  相似文献   

15.
正【概述】《封龙山颂》,也称《元氏封龙山颂》,东汉桓帝延熹七年(公元164年)刻。碑高160厘米,宽93厘米,无碑额,亦无穿。碑文隶书15行,每行26字。此碑为清道光二十七年(1847年),河北元氏知县、著名学者刘宝楠在该县王村山下访得。运工在运至城内文清书院时,嫌其太重,擅自破而为二。虽经嵌合,但裂痕犹存。此碑碑文述说常山相蔡、长史沐乘等修祠祭祀封龙山,以求国富年丰之事。清人对《封龙山颂》的书法艺术多有赞许:方朔《枕经堂金石书画题跋》中说:"字  相似文献   

16.
接手四(6)班英语教学快两个月了,(大)张旭同学的不快乐的学校生活始终困扰着我。四(6)班有两个张旭,按年龄我们把他们分为(大)张旭和(小)张旭,刚开始,老师总是叫错人。可时间一长,他们俩的惊人的差距让老师再也不会混淆,(小)张旭在课堂上聚精会神,积极举手发言,作业按时认真地完成,学习成绩可以说“very good”,在学校表现令老师非常满意;  相似文献   

17.
正我以为,汉末蔡邕用"疾涩"二字来说书法的运笔法是最精确的。冯武的《书法正传》载,蔡邕的女儿蔡琰述她父亲的书法说:"书有二法:一曰‘疾’,二曰‘涩’。得‘疾涩’二法,书妙矣。"她所说的"疾",就是快;所说的"涩",就是笔不从纸面上滑过去,使其发生摩擦,画乃有力。古人论运笔,张旭有"挑夫争道"之喻,苏东坡有"逆水撑船"之说。张说是"涩"字,苏说是"逆"字。总之,都是用笔的逆势涩进和纸发生摩擦,画才能得劲。"惟笔软则奇怪生焉"。  相似文献   

18.
傅望华 《考试》2010,(10):15-18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6题。 孟业,字敬业,巨鹿安国人。家本寒微,少为州吏。性廉谨,同僚诸入侵盗官绢,分三十匹与之,拒而不受。魏彭城王元韶拜定州,除典签。长史刘仁之谓业日:“我处其外,君居其内,同心戮力,庶有济乎!”  相似文献   

19.
法藏敦煌文书P.2754一直被定名为"安西判集"。实际上,这件文书中的判文是抄录自西州都督府的官文书,原为西州都督府长史袁公瑜所作。袁公瑜曾是唐高宗"废王立武"的功臣,龙朔三年受李义府案件牵连而外贬,麟德元年十一月前转任西州都督府长史。从判文内容看,安西都护府迁龟兹后,其与西州都督府之间确实没有相互统属的关系。  相似文献   

20.
正【碑阳注释】[1]建宁二年:东汉灵帝二年,公元169年。[2]三月癸卯朔,七日己酉:即三月七日。三月初一为癸卯朔,七日是己酉。[3]鲁相臣晨:晨,姓史名晨,字伯时,河南人,时任鲁相(相当于太守)。[4]长史臣谦:长(zhǎng)史:汉代属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