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数学是来自生活的实际的科学,需要学生充分体验。自主探究——让学生体验"再创造",实践操作——让学生体验"做数学",合作交流——让学生体验"说数学",联系生活——让学生体验"用数学"。从而锻炼学生思维,在思考中创造,培养、发展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  相似文献   

2.
文章用数学联系科学的视角来审视数学教学,重点探讨了科学在小学数学"教"与"学"中的重要作用,一方面可以在科学情境中感受数学学习的乐趣,另一方面可以让学生在数学学习中获得隐性的科学知识,寻找到对于培养学生综合素质最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3.
正传统的教学模式成了数学课堂看不见的手,支配、牵动着教师与学生,课堂成了演绎教学模式的舞台,好学生成了舞台中的主角,而大多数学生只是不起眼的群众演员,在很多情况下,学生只是观众和听众.如何让沉闷的数学课堂教学"活"起来.兴趣是数学课堂"活"的前提;情趣是数学课堂"活"的关键;美趣是数学课堂"活"的升华.数学教学是一门科学,它让课堂充满智慧的光芒和创造的火花;数学教学是一门艺术,它让课堂焕发艺术的魅力和生命  相似文献   

4.
当今小学生普遍存在数学语言组织能力差及表达不规范、不深入等"浅表达"现象,究其原因是教师对学生数学语言发展的重要性认识不足,缺乏科学、系统的语言训练,学生数学语言与思维的发展极不协调。教师要紧扣数学学科高度的概括性、抽象性、严密性等语言特点,为学生制订科学、系统的语言与思维训练计划,引导学生"以说促思,以思促说",让学生的数学语言表达与思维发展同步提升。  相似文献   

5.
数学学习是一个充满生命活力的过程,作为教师,我们应该给学生一个生成、张扬、发展、提升的过程.其实,我们不妨大方一点,多给学生一点空间和时间,多给学生一个探索的舞台,多让展示一些真我本色,在教学中我们少做一些,让学生多尝试一些吧. 一、少演示,多让学生自主地操作——做一名"研究者" 儿童的动作思维占优势,他们的智慧是出在指尖上的,我们要鼓励学生动手做科学,而不是用耳朵听科学或者用眼睛看科学,让学生在动手操作中感受"再创造"的探索过程.作为教师不要因为怕学生乱或怕时间不够,就把本应该让学生自己动手操作后得出的结论改由自己演示讲解,让学生用眼睛看、用耳朵听教师的操作过程.  相似文献   

6.
<正>当前的数学教学十分强调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倡导数学教学回归学生生活的理念,要求数学教学遵循学生的心理特点、思维方式和认知规律,以便科学处理"数学化"与"生活化"的关系,正确引导学生结合生活学好数学。然而,在教材编写与教学实践中,这一问题并未完全解决,这种"书本数学"与"生活数学"不  相似文献   

7.
<正>数学教育家G·波利亚指出:"数学有两个侧面,一方面它是欧几里得式严谨的科学,从这方面看数学像是一门系统的演绎科学;但另一方面,创造过程中的数学看起来却像一门实验性的归纳科学."这要求数学课堂教学既要充分体现它的形式化、抽象化的一面,又必须重视数学发现、数学创造过程中具体化、经验化的一面.而数学实验教学可以使学生体验和感悟数学的两个侧面,从某些方面让学生亲历"数学发明创造的过程",符合人  相似文献   

8.
<正>一、教材分析1、地位与作用数学学习相对来说是比较枯燥与抽象,如何让数学学习变得生动形象,从而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关键在于学习素材.学习素材应来源于自然、社会与科学中的现象和问题,应具有现实性和趣味性,并且能够反映和体现数学内容的本质.在华东师大版七年级下册"一元一次方程的应用"中,"打折销售"问题,是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好素材.本节课让学生经历"问题情  相似文献   

9.
正传统的小学数学教学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相脱离,对学生"生活世界"的关注很少,学生提不起学习数学的兴趣,更谈不上数感的培养。新课程改革后有了很大的改善,但是在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上还没有完全跳出应试教育的传统框架体系,还不能适应现代素质教育的要求。那么,如何让小学数学教育与学生生活实际有机地结合起来,让学生从生活中学习到有用的数学、理解数学和喜爱数学,使每个学生都学到有价值的数学,使不同层次的学生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从而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为学生的  相似文献   

10.
<正>数学课中以图画为切入点,将数学与图画有机的结合起来,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让学生充分发挥想象,用笔"画"数学,以美激情、以美启智、以美促能。让学生用图画表示生活中的数学,使学生在"画数学"的活动中品味知识的魅力,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体验学数学的乐趣。一、"画"出学习的兴趣由于低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使学生对于情景很  相似文献   

11.
数学是美的科学。教师不仅要把数学的"美"和"魅力"展示给学生,更要带领学生发现、挖掘数学的"美"。敘述了如何让学生体会语言美、感受结构美、欣赏图形美、体验简捷美和赋予形象美,使学生在学习中享受数学美。  相似文献   

12.
《数学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在数学教学中应增设"实践活动与综合应用",能让学生学会用数学的眼光来描述,分析解决生活中的问题,增进学生不断探求新知的欲望并加深对数学知识的理解.让学生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既有生动有趣的数学探究性活动,又有丰富内涵的研究性课题学习.在学习方式上既有以动手操作为主的数学实验,又有以动脑思维为主的思辨研究,让学生经历实验、操作、猜想、验证等过程,体验发现、提出、分析和解决问题的科学方法.  相似文献   

13.
邵建中 《小学生》2013,(9):48-48
新课程标准下数学教育的显著特点是不仅要让学生"学会",而且还要让学生"会学"。最根本的途径之一,就是让学生主动参与数学活动过程,了解数学知识的发生与发展,使数学教学成为数学活动的教学。其中,把"数学活动"引人数学课堂就是实现上述目的的一种行之有效的办法。我们知道,数学教材展现在学生面前的是纯数学系统,略去了数学概念和思想方法的产生、发展、形成所走过的艰  相似文献   

14.
数学是一门科学,也是一门艺术。在数学教学中,因教学时间和教学任务的矛盾,经常出现教师满堂灌的现象,课堂死气沉沉。这抑制了学生思维的发展,影响了学生能力的养成。那么,如何让数学课堂"活"起来呢?一、创设恰当的问题情境恰当的问题情境能使学生产生学习的兴趣,可激发起他们的求知欲与好奇心。因此,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要精心创设问题情境,以拉近学生与新知的距离,为学生的学习做好充分的铺垫。如,在教学"分数  相似文献   

15.
<正>本文以制作保温杯这一创造性活动为例,浅析在科学教学中关于守望学生科学热情的几点思考。一、尊重、放手,感悟科学乐趣(一)懂得尊重,起航科学梦想在制作保温杯前,我首先肯定了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动手能力,同时展示部分往届学生的作品,让学生树立完成任务的信心。这种"成功预感"的创造恰是教师在培养学生持久学习愿望方面的一项最重要的任务。当学生将可能并不完美的作品带来与我分享时,我总是视若珍宝。从他们  相似文献   

16.
正2011年版的《数学课程标准》推出后,一个曾被忽视的话题——"过程与结果的关系"摆到了人们的面前,于是人们不得不思考:过程与结果,孰轻孰重?其中史宁中教授的观点较为中肯,他说:"知识关注的是结果,教学关注的是过程,只有过程呈现出来,才能让学生懂得知识的来龙去脉,才能让学生获得更久远的发展潜力。"是啊,数学是一门思维的科学,如果我们只呈现数学的结果,也势必给学生造成一种冰冷的感觉,势必拉升了数学与学生的距离。要知道,  相似文献   

17.
利用数学建模,帮助学生建构"生态平衡"这一抽象概念,进而让学生理解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及生态系统的稳定性。通过数学模型的构建,不仅让抽象的概念变得具体、直观,也进一步提高了学生的科学思维能力。  相似文献   

18.
学习活动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过程。教师要善于通过对教学策略的优化和调整,使个体与社会环境、自然环境产生相互作用,从而促进学生对知识的积极建构,促进学生有效学习。一、开放教育观念和教学情境——有效学习的前提观念是行动的先导。谈到开放,教师首先要做的就是树立"让不同的学生学习不同的数学"、"让不同的人在数学  相似文献   

19.
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探寻数学知识背后的思想方法,使学生"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要让学生在掌握知识的基础上,体验到数学思维带来的挑战和愉悦,感受到理性思辨的力量。教学《2、5的倍数的特征》一课,不停留于"浅尝辄止",仅关注知识的表象,而着力于"寻根究底",追问知识背后的"为什么",注意思维的科学性和严谨性,让学生的学习深入知识的堂奥。由此得到几点思考:数学课堂要培养学生的理性思维,让研究"寻根究底";要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让学习"触类旁通";要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让思考"逻辑自洽"。  相似文献   

20.
人教版数学教材的"阅读与思考"介绍了"旋转对称",这一短少的阅读材料,如果老师照搬宣讲这一材料,五分钟就可以讲完,这样"旋转对称"所蕴含的隐性数学之美就很难揭示;让学生自己去阅读,会有部分学生不解其意,更不用说感悟数学的隐性文化之美.笔者对"阅读与思考"进行了数学隐性挖掘,诠释数学中旋转对称之美,增加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一、回味无穷的旋转对称中国的茶文化历史悠久,饮茶不仅是文人雅士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