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在智能化、电动化、网联化的发展趋势下,我国汽车产业进入了转型升级的新阶段,智能网联汽车已经成为未来汽车发展的必然方向。随着智能网联汽车的发展被纳入国家顶层规划,智能网联汽车应用型、复合型、创新型的高素质人才需求也将呈现井喷态势,高职院校亟需开展智能网联汽车专业高端技能人才的培养。从智能网联汽车发展背景、国内外车企产业布局、人才需求分析及专业建设现状出发,对智能网联汽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进行深入的探究,为职业院校如何开展智能网联汽车专业建设提供参考与借鉴。  相似文献   

2.
全球汽车行业已进入新一轮转型期,智能网联汽车正在高质量发展,与人工智能深度融合。智能交互技术作为智能网联汽车的核心技术之一,是推动智能网联汽车技术发展的重要一环。如何培养具有创新能力的智能交互技术开发人员,并适应智能网联汽车间以及车与环境之间交互技术的快速发展是面临的一项重要挑战。在此背景下,本文结合智能时代高素质工程技术人才培养需求,建设了基于智能网联汽车应用的智能交互技术“五位一体”教学平台,这包括出版产教融合的新型态教材、建设在线课程、开发智能交互轮式机器人教学载体、虚拟仿真教学平台和设计实践教学案例,多维度、立体化地开展智能交互技术课程教学,丰富实践教学资源,并面向人工智能本科专业和智能网联汽车技术、人工智能技术应用等职业教育相关院校开放教学资源,对培养该领域创新型工科人才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汽车产业从朝阳产业转变为支柱性产业,表现出汽车行业在制造业乃至国家发展战略中的重要地位.汽车发展趋势主要表现在节能、环保、安全、智能方向.围绕智能网联汽车,主要讲述智能网联车的主要技术、我国智能网联车的发展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智能网联车作为未来汽车发展趋势,成为各国技术的竞争领域.同时,智能网联车的发展关系多领域、多行...  相似文献   

4.
智能网联汽车产业是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背景下的新生事物。然而,智能网联汽车专业人才缺口已经严重制约了智能网联汽车产业高质量发展。该文探讨专业教学改革中面临的关键问题,研究专业改革方法,讨论专业新增核心理论课程开设原因。相关研究将为智能网联汽车领域教学改革提供一定的借鉴经验。  相似文献   

5.
以职业院校智能网联汽车技术专业人才培养策略为研究对象,以智能网联汽车岗位能力需求为切入点,对接职业技能等级证书考核标准,分析专业人才需求的新内涵,将思政教育内化到人才培养的各个领域,劳动教育渗透到专业教学各个环节,创新智能网联汽车技术专业“课岗证赛融通,五育并举”人才培养策略。  相似文献   

6.
<正>平台简介长安大学智能网联汽车实验场是交通主管部门认定的三大自动驾驶封闭场地测试基地之一。智能网联汽车虚拟仿真实验教学平台,配套国家精品在线课程中国大学MOOC,长安大学仝秋红教授"单片机原理与汽车微机应用技术"。面向交通运输类、车辆类、自动化类、电气类和电子信息类等专业开设。教学团队运用虚拟现实技术和计算机技术,开发了智能网联汽车虚拟仿真实验教学平台,结合线上教学+线上实验模式,目前已在学堂在线,中国大学MOOC上线多期,备受好评,其中的"智能网联汽车安全距离监测及防撞虚拟仿真实验"已成为国家虚拟仿真实验教学项目。  相似文献   

7.
智能网联汽车的产生是当今汽车产业最具前景的变革,但在职业教育中智能网联汽车专业的教学仍然存在技术人才匮乏、教学设备成本高、教学设备不足等问题。为解决这些问题,探索性提出将虚拟仿真技术应用在智能网联汽车专业的教学中,以构建出数字化、拟实化的教学实训平台,让学生在数字化的虚拟环境中仿真出实际的实训效果。实践应用表明,虚拟仿真教学模式可达到预期教学效果,提高教学效率。  相似文献   

8.
为了促进交通工程课程建设,探索面向智能网联交通系统的交通工程专业课程教材改革,从智能网联交通智能化导论、智能网联交通管理与控制、智能网联交通系统控制原理三个方面,论述课程教材改革的必要性,并提出课程教材改革的具体内容和要求。交通工程课程教材改革适应智能网联背景的发展要求,对培养实践创新人才具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9.
随着智能网联汽车技术的发展,其信息安全问题也日益凸显,面向智能网联汽车CAN网络入侵检测的需求,针对周期性攻击,提出了一种基于ID熵的检测模型,判断CAN网络通信的异常状态并对攻击ID进行定位;针对非周期性攻击,提出了一种基于支持向量机-数据关联性的入侵检测方案,并设计了车载CAN网络入侵检测装置.实验结果表明,对周期...  相似文献   

10.
智能网联汽车是一种新型移动数字终端,可供性为跳出传统分析视角提供了新路径。在媒介可供性方面,智能网联汽车技术通过延伸人对环境的感知,为驾驶人提供了多样的信息与内容,推动了数字众包等信息生产,中介了人与技术、环境的互动。在技术可供性角度,该技术在重构社会生活的物理与虚拟空间的过程中,“规定”了驾驶人的持续性行为,对行为主体的具身实践形成了数字遮蔽;在与行为主体的互动中形成了地理社交等多结构、多因素的动态关系,实现了空间的移动,并使空间具有了媒介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