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国的传统节日是中华民族文化传统的组成部分。每个节日都有独特的习俗活动。你知道哪些节日?  相似文献   

2.
教学内容人教版六年级下册《习作二》。  相似文献   

3.
在当前研究和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进程中,必须正确处理好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弘扬祖国传统文化的关系。为此,要充分重视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文化内涵的研究,全面理解和把握文化传承中共性与个性的辩证关系,并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根据与文化渊源严格区分开来,把思想领域中的一元主导与包容多样有机统一起来。  相似文献   

4.
一个民族的传统与其文化密不可分,离开了文化,无从触摸和寻觅什么传统;没有了传统,也不能成其为民族的文化。  相似文献   

5.
党的十八大报告明确指出:"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建设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体系,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建设和谐社会的今天,作为语文教师,我们要让学生传承民族优秀传统文化,让学生感受到其中的魅力,从而重视语文学习,爱上传统文化。那么,如何加强传统文化教育,弘扬中华民族精神呢?我认为主要有三个途径。  相似文献   

6.
古代诗歌与传统节日都是我国民族文化的精华,既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又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语文课本对这些传统文化进行了精挑细选,供学生诵读、学习并从中受到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熏陶。语文教学担负着传承文化、培育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思想感情这一重任。所以古诗文教学中,要引领学生感受古典诗文的博大精深,品味中华传统文化的魅力,培养学生热爱祖国传统文化的感情,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  相似文献   

7.
华中理工大学校长扬叔子教授说:“一个国家的人民,一个民族的子孙,如果忘记自己的民族及其历史和文化,那将是十分悲惨的,后果将是难以设想的……一个国家如果没有人文教育,没有高水平的人文素质的人才,就等于没有灵魂,就等于迷失方向,就可能走上邪路。这不但要挨打,而且可能亡国。”由此可见人文素质教育的重要,弘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必要。  相似文献   

8.
程俊 《初中生》2008,(4):26-30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提出,语文课程要让学生“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吸收民族文化智慧”。因此,我们应该积极参与有关传统文化的探究活动,以提高文化素养。  相似文献   

9.
顾笑寒 《职业技术》2006,(24):111-112
现行中学语文教材中,文言文的比重是越来越大,传统文化的含量也越发丰富。那些传诵已久,脍炙人口的篇章,积淀了中华民族几千年的文化精神。其中既有显形的如礼俗,制度等制度层面的文化;也有隐形的植根于我们民族文化传统的,诸如民族精神、价值观、思维方式,以及社会心理层面的文化。  相似文献   

10.
传统节日     
《数学教学通讯》2013,(5):10-11
素材观察SUCAI GUANCHA节日是人类长期历史积淀和文化凝聚的结果.世界上各个民族都有自己的民族节日,并且引以为自豪.民族文化往往是通过节日流传下来的,节日是民族文化的最集中凝聚.如中国的春节,路再远,钱再少,人们也要回到家乡,回到父母亲人身边.即使回不去,也要一起收看春晚.这是中华民族凝聚力的充分表现.一种文化,如果失去了节日,那么它离消亡就不远了.中国传统节日形式多样,内容丰富,是我们中华民族悠久历史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按时间排,中国的节日有一年之计在于春的春节,有清明时节雨纷纷的清明节,有楚乡遗俗至今留的端午节,有卧看牵牛织女星的七夕节,有  相似文献   

11.
现代文明之所以达到如此惊人的高度,取得如此巨大的成就,因为它能以人类在漫长年代中丰厚的文化积累作为踏脚石.我们的祖先学会了利用火,掌握了畜牧、农耕、冶炼的技术,创造了文字,唱出了优美的民歌和宏伟的史诗……他们给后代竖立了一级一级阶梯.对于任何一个世代的人来说,前辈留下的传统,都是他们继续攀登、推进历史的现实活动的不可缺少的和不能回避的前提。某个国家、某个民族在某一时期如何对待传统,往往影响着他们今天的发展速度,甚至影响到发展的方向.同物质生产领域比较,在精神生产领域中,传统的作用和  相似文献   

12.
杨丽霞 《教师》2013,(27):109-109
汉字是记录汉民族语言的符号系统。它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之一,也是世界上使用历史最悠久的文字之一。汉字是一种文化,不仅积淀着中华民族的睿智、中华民族的灵魂,更凝聚着一种民族精神。因此,小学语文教学大纲指出:“写字是一项重要的语文基本功,从一年级开始就要严格要求、严格训练,逐步培养学生的写字能力。”那么,如何提高小学写字教学质量呢?  相似文献   

13.
蔡英谦  蔡殊 《考试周刊》2010,(19):31-31
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精神家园,体现着民族的认同感和归属感.反映了民族的生命力和凝聚力。改革开放30多年来.当代中国的经济实力显著增强,然而文化影响力却在减弱。面对西方文化思潮的重重冲击.我国青年学生不可避免地受其影响。如何增强青年学生的传统文化教育,已是全社会共同关注且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试从青年学生自身角度出发,思考并提出当代中国青年弘扬民族传统文化应有的态度与对策。  相似文献   

14.
连城 《文教资料》2008,(6):52-53
面对中国几千年留下的丰富文化遗产,我们既要珍惜、尊重,又决不能迷信;在认真反思、清理、分析传统文化的基础上继承和改造其中有价值的内容,这才能真正有助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建设.  相似文献   

15.
中国的传统节日大多数拥有悠久的历史。例如,春节、元宵节、清明节、端午节、七夕节、中秋节、重阳节七大中国传统节日。它们有的基于神话传说,有的基于道德风尚,有的基于宗教观念,都有很深的历史渊源。在互联网普及的大背景下,万物互联会是一个大的趋势,中国的传统节日也必然与互联网相连。将中华传统节日文化内涵的研究与互联网相加,利于促进传统节日文化的传承,丰富其内涵。  相似文献   

16.
民族精神是中华文化的核心和灵魂。北京大学教授张岱年先生指出,"每一伟大民族都有其民族文化;每一民族文化都有其民族基本精神,亦可称为民族精神。"这个基本精神就是我们民族赖以生存、繁衍和发展的精神支柱和力量源泉。那么小学阶段怎样潜移默化的培养孩子们的这种民族精神是我们做教师的应尽职责。本文就此方面阐述了一些观点,仅供大家讨论。  相似文献   

17.
传统文化教学,作为素质教育的重要研究问题,通过传统文化的学习,结合《新课程标准》的要求,全面培养学生的能力,从而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  相似文献   

18.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进展,人们越来越深刻地感到加强民族传统文化教育的迫切性、必要性。本文以我国目前公布的节假日改革方案为契机,来论述开设校本课程《中国传统节日介绍》的建构。从该课程设置的必要性着手,论及其内容设置、课堂实施、课程考评等。  相似文献   

19.
民族精神是指一个民族在长期的共同社会实践中形成的、为民族大多数成员所认同和接受的思想品格、价值取向和道德规范的总和,是一个民族的心理特征、文化传统、思想情感等的综合反映。民族精神犹如一根红线贯穿于每个民族的发展历程,是一个民族的灵魂、血脉和风骨,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撑。  相似文献   

20.
传统文化内涵丰富,在文言文教学过程中到底应该弘扬哪些方面呢?如何来弘扬呢?下面我们展开来进行论述。一、弘扬中国传统文化必然是弘扬传统文化中的精华首先,我们在文言文教学中要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民族精神。中华文化的力量,集中表现为民族精神的力量。中华民族在长期共同生活和社会实践基础上形成的优秀传统文化的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