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学校的发展即文化的发展,学校文化建设永远在路上。为此,我们在实践中探索一条继承与发扬学校文化建设的新路径——书话永平。在"爱润永平"工作体系的"爱润管理""爱润课程""爱润课堂""爱润学子""爱润教师""爱润家长"工作深入推进中,去"发现管理""发现课程""发现课堂""发现学子""发现教师""发现家长",书写永平故事,厚积"爱润"文化。  相似文献   

2.
我校从1996年就开设以科技、体育、艺术、心理为主要内容的校本课程,2007年新课改实施以来,对校本课程建设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学校不断创新校本课程的开发与管理机制,形成了"自主""创新"的校本课程管理体制.校本课程的申报与遴选 1.创新校本课程管理制度 我校为了形成"自主""创新"的课程管理体制,设立了北京五中校本课程开发领导小组和北京五中课程开发委员会,从纵向与横向的角度,将学校各职能部门、教研组、备课组、全体教师和学生有机地整合起来.围绕校本课程规划、组织、实施、监管和评价,制定了一系列管理制度:《北京市第五中学校本课程开发与管理实施方案》《北京五中校本课程管理制度》《北京五中校本课程师资队伍建设工程》《北京五中校本课程评价方案》《高中新课程学生选课指导手册》.  相似文献   

3.
从培智学校的特点出发,总结了在"九五"、"十五"以及"十一五"前期以培智学校课程改革为实践载体的校本研究经验,总结了以"基于问题"、"实践引领"、"自主成长"为路径的校本研究成果.提出了校本研究是培智学校教师专业化发展的必经通道,基层学校校本研究的方向就是要依托实践中的问题,用研究的视角来实践.  相似文献   

4.
<正>课程的品质,决定着学校的品质和教育的品质,决定着学生的发展。近年来,我校从"以童为本""以真为先"的角度出发,认真研究学生的认知需求与成长需求,智慧地打开课程的视角,进行课程建设的探索,致力于国家课程校本化、校本课程特色化的研究。我们基于学校"求真"文化,遵循课程规划科学性、主体性、完整性的原则,全面整合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内容,积极建构促进每一个生命全面而有个性成长的"童真"课程体系。"童真"课程坚守鲜明的学生立场,从学生的  相似文献   

5.
正沈阳市第四十三中学是一所初级中学。学校始建于1962年,占地面积43739平方米,建筑面积28222平方米,现有两个校区,崇山校区位于皇姑区崇山中路99号,怒江校区位于宁山西路6号。学校共有82个教学班,4032名学生,285名教师。经过几代人的不断努力,四十三中学现已成为师资力量雄厚、教学设施完善、办学特色鲜明、社会知名度高的现代化学校。学校坚持"创造最适宜学生发展的教育"的办学理念,坚持"学生成才、教师成功、学校领先"的办学目标,尊重学生个性和爱好,让学生心情舒畅,养成好习惯,让教师温文尔雅,激扬每个生命的幸福成长。学校力学特色鲜明,"全人教育""1+1系列课程""内生型课  相似文献   

6.
一所学校要构建具有自己特色的学校文化,校本课程因其独特性和课程化,成为必不可少的一个重要内容。教师在开发和利用校本课程的过程中,可提高自身对教育理念的更新;学生在参与校本课程的学习中,能更好地提高各种能力。师生的共同作用,也使校本课程成为学校一道独特的风景线。《又新书香》是笔者所在学校组织编写的一本校本教材,分为"又新校名""百年校史""四字校训""历  相似文献   

7.
<正>江苏省淮安市天津路小学创建于2010年,学校崇尚古老的"运河文化",秉承"幸福教育、和谐成长"的办学理念,践行"四雅学校"的美好愿景。近年来,学校致力于"指向儿童学习认同的‘学力课堂’"建设项目的研究,努力让每一名儿童站在课堂中央,顺应天性、张扬个性。同时,学校还积极探索指向儿童探究力、思辨力、表现力提升的整体课程设计,将国家课程、地方课程融入校本课程,创建了"多彩运河娃"课程超市,逐渐形成"智慧运河娃""儒雅运河娃""活力运河娃""灵动运河娃"四大课程,为儿童的全面、个性、自主发展搭建舞台,努力实现课程育人的整体目标。  相似文献   

8.
开发校本课程资源的探讨,着力点在于"校本"."校本"意指"为了学校""在学校中""基于学校",即由学校发起、组织、规划的,围绕新课程目标开发课程资源,以实现学校教育主体(教师和学生)与学校教育客体(理念、环境、课程、手段、方法等)两方面的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9.
教师只有把握校本课程开发的"为谁开发""谁来开发"和"怎样开发"三个基本问题,才能激发主动性,充分发挥主导作用,认真研究相关理论、方法和步骤,通过不断实践演练,熟练掌握开发校本课程的技能,逐步具备自主、独立地开发出充分彰显学生个性、体现学校文化和提升教师专业素养的校本课程的能力。教师还需要通过课后评价与反思,及时修正自己的思想、方案和行为,帮助学生改进和提高。当然,这还需要组织与制度的约束做保障。教师要站在课程改革与发展的高度和课程结构的高度,各学科教师之间合作互助,各部门通力配合,共同构建校本课程开发体系  相似文献   

10.
校本教研是课程改革的支撑系统,是学校高质量发展的源头活水。学校开展校本教研要以新课程为导向,聚焦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培育,围绕课程改革推进中的课程建设、教学改进、教师发展等实际问题开展实践研究。为保障校本教研的有效开展和品质提升,学校要不断优化校本教研的管理策略和活动流程,强化校本教研的组织制度建设与评价考核,助力教师自我成长。  相似文献   

11.
学校教育目标需要靠课程实现。为培养新时代好少年,学校近几年开始实施以"初心课程""润心课程""慧心课程""强心课程"四大课程为支撑的"育心"德育课程体系,系统的校本教材,创意的主题活动,让抽象的说教变成一节节入情入心德育课堂。教育引导学生在榜样的感召下培养深厚的家国情怀,在科学的指导下形成健康的生活习惯,在丰富的文化活动中积累涵养,在实践中追求真正的行知合一。  相似文献   

12.
校本课程开发即学校依据自身的办学特点、条件以及可利用的有效资源,组织本校有关人员,按照国家和地方制订的课程纲要精神,自主、合作开展的旨在满足本校学生需求的课程研发活动.教师专业成长是教师的教育信念、专业素养和专业能力的不断完善.校本课程的开发离不开教师的专业成长,教师的专业成长有助于促进校本课程的开发,它们之间相互联系,教师的专业成长是校本课程开发的必要条件,校本课程开发是教师专业成长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3.
《教育与教学研究》2021,(10):85-128
随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深入,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建设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教师成为校本课程开发主体之一,校本课程开发的过程也成为教师专业发展的过程。四川省成都市龙泉驿区第五小学校(简称"龙泉五小")非常重视教师专业发展,充分发挥教师的主体作用,鼓励教师参与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建设,相继开发了"生活阅读"课程、节庆课程、创客课程等一系列校本课程。"生活阅读"课程最能体现龙泉五小校本课程理念。"生活阅读"是在特定的阅读场域中,以阅读为手段、以回归生活为走向、以意义建构为旨归,通过挖掘生活元素、链接生活世界、体验生活实践,让学生感受真实的生活、体验丰富的情感、获取意义建构,从而实现思想的交流、智慧的启迪、灵魂的感悟和精神的成长。"生活阅读"课程分为"阅书""阅事""阅人"三大板块。"阅书"重视输入与积累,为学生终身学习打下文化基础;"阅事"重视输出与运用,引导学生密切联系生活实际,达到学以致用;"阅人"强调认识与理解,让学生找到自我发展的方向。学校基于"生活阅读"课程开展了丰富多彩的阅读活动,将文本与生活、与课程活动连接起来,用生活化的活动对阅读成果进行展示与表达,充分体现校本课程的育人功能。本刊《特设专栏》围绕"小学校本课程的开发及实践"这一主题特别组稿10篇,展示龙泉五小校本课程开发及实践的过程与成果,以获"抛砖引玉"之效。  相似文献   

14.
正大连开发区童牛岭小学坐落于景色优美的童牛岭风景区,2009年8月建校,占地面积14000平方米,建筑面积9500平方米,现有21个教学班,52名教师,800余名学生。学校以"和美"文化为办学理念,力求创建一所融中西文化之长,具有国际视野、富含儿童特点、开发多元潜能、彰显学生个性的现代化特色学校。学校以"和美文化墙"为中心,以"和美体育""和美星光舞台""和美科学""和美音乐书吧""和美棋院"及"和美艺术空间"组成六大板块,以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创设良好的学校文化  相似文献   

15.
"十二五"期间,基于学校实际情况,我校承担了苏州市教育科学重点课题"农村小学教师专业成长机制的学校个案研究"。在研究的四年多时间里,以校本教研、专业成长训练、课程改革、文化建设等为依托,通过大量调查、观察、分析、实践、总结等研究,不断探索学校教师专业成长的一般规律,逐渐形成了促进学校(农村小学)教师专业成长的有效学习、研训、评价等机制,从而推进了课程改革,促进了学校办学水平的提高。  相似文献   

16.
<正>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已历时十年,许多学校尝试自主开发校本课程,但笔者认为目前农村学校的校本课程却步入了一些误区。误区一:语文、数学、英语等科目大于校本课学生家长的文化水平参差不齐,多数家长向孩子灌输的思想是只要他们学好主科就可以了;年轻教师较少,师资水平有限,教师的课程意识不强;学校缺少专任教师,大部分教师上的课程较多,再加上学生基础差,校本课就成了教师落实课程的"第二课堂"……在这种背  相似文献   

17.
区别于国家课程,校本课程的开发和实施应更多地满足学生个性发展的需求;同时,作为学校自主构建的课程,校本课程必然立足学校特色,带有学校自身的"烙印",即校本课程既要立足学校特色也要成全学生成长。这两点主张既是校本课程开发的背景.也是贯穿于课程实施中的理念。  相似文献   

18.
校本课程不仅是一个物质的存在,更是一个文化的和精神的存在。我校顺应学生求我成长的需求,依托求我养正校训资源,构建求我的校本课程,并从文化建设的角度,营造求我校本课程的实施环境,着力推进校本课程文化建设,创生了校训文化。一、基于校训,整合资源校训是学校文化的集中体现,反映了学校的办学理念和办学思想,体现了学校的培养目标和办学特色,也是校本课程建设可以开发利用的有  相似文献   

19.
正走进长沙县星沙盼盼中心小学,阵阵书香扑面而来,教师在彼此的切磋交流中探寻教育的智慧,学生在自主学习中收获成长。学校以校本研训为抓手,助力教师的专业成长,着力成就学生的未来。最是书香能致远鼓励教师外出培训或自主学习,让他们迅速成长为校园读书活动的生力军,这是星沙盼盼中心小学在教师阅读引领上屡试不爽的"妙招"。2012年3月,学校派出多位教师参加首届"湖湘教师读书论坛"。活动落幕后,语文教师刘银以《面朝书海,春暖花开》为题的专题汇报讲座随即在校园展开。  相似文献   

20.
顾建忠  戴文亚 《教育》2012,(18):23-24
"行动研究"运动的积极倡导者、著名课程论专家斯腾豪斯强调:教师不仅是知识的传授者,而且还是教学情境的创造者。校本研究,是教师的教学方式、研究方式的一场深刻变革,也是教师学习方式、专业发展方式的一场深刻变革。课改以来,笔者所在校以"基于草根,植根校本,着眼课堂,成长教师"为目标,以优化校本教研策略为切入口,努力营造学校教研文化,逐步形成了"四促""四自"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