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李春英 《辽宁教育》2012,(18):74-75
教师要享受教育的幸福,教师要享受成长的幸福,教师要享受自己发展的快乐,教师要享受教育追求理想的成功。怎样才能使教师过上完整幸福的教育生活?只有教师成长了、发展了,他们才能够幸福、快乐。因此,在教师队伍建设中我校一直把让教师幸福快乐的成长作为我们的目标。一、在学习中享受精神世界的幸福和快乐教育家夏丐尊说过:"教育不能没有感情,没有爱的教育就如同池塘没有水一样,不能称其为池塘;没有情感,没有爱,也就没有教育。"我经常说,我们的学生就好像投胎一样来到我们的身边,那该是怎样的一种缘分啊!我们有什么理由不给他们母亲般的呵护啊!  相似文献   

2.
正我校确定"和谐育人,幸福有成"的研究课题。课题提出,建立有效课堂教学,教师要以爱心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从而体验学习的快乐。在平时的教育教学工作中,如果我们问孩子,在学习过程中你感觉幸福吗?大部分孩子会有疑问,什么是幸福?学习还  相似文献   

3.
朱桂花 《甘肃教育》2014,(23):20-20
正教师的职业幸福紧紧地关联着学生的快乐成长,唯有老师拥有持久的职业幸福感,才能在教育岗位上迸发出无限的教育热情和教育智慧,从中获得奋进的动力,成就快乐充实的人生。而对于大多数教师来说,通往教师职业幸福的最"宽阔"的路途,便是"教师的专业成长"。因此,让职业幸福扎根于专业成长的沃土,教师才能真正走上专业成长的幸福之路。一、拥有一支幸福的团队  相似文献   

4.
<正>转型的核心让教育关注人的生命,返朴归真。基于此,我校提出"让我们都能按照自己的方式成长"这一价值追求,引领和促进学生、教师和学校都要按照个体的"潜在可能"寻找适合自己的发展方式。一、重新审视学校教育哲学。我们从教育本质出发,从校本出发,寻找和确立了"教育即成长"这一教育哲学,形成"学校共同体"的教育信仰——关注学生、教师和学校的成长,提出"让我们一生幸福成长"的办学使命,建构关注师生一生幸福成长的教育理念体系:以"共享成长"作为办学理念,用"向上"作为学校精神,将"做最好的自  相似文献   

5.
教师的幸福人生与专业成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如何营造幸福人生,如何促进专业成长,是教师生命中最重要的两大主题,是需要我们用一生的努力去探索的主题。为什么要特别强调教师的幸福人生呢?首先,"人是目的"。这是启蒙思想家康德提出的重要的思想命  相似文献   

6.
林秀芳 《新教师》2022,(1):20-21
近年来,我校以教师的专业成长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为办学策略,积极探索教师专业成长的路径,以"个人反思、同伴互助、专家引领"为培养的三大法宝,取得一定成效.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人工智能(英文缩写为AI)渗入教育教学的每一个环节,教师专业成长这个话题也被赋予了新的内涵,尤其在"双减"背景下,教师如何顺应智能时代发展是值得学...  相似文献   

7.
现代教师的脚步是匆忙的,如何让教师在匆忙中稳步发展?现代教师的肩头是沉重的,如何让教师挺起脊梁享受职业的快乐?这可能是摆在每一位校长面前值得重视的课题。近年来,我校坚持从促进教师生命整体发展的视角审视校本培训,在教师发展制度、内容、文化建设等方面作了积极探索,促进了学校教师立体发展、幸福成长。  相似文献   

8.
正一颗安宁的心,一颗坚定的心,一颗安稳的心,对教师来说,有着特别重要的意义。尤其是在急剧变化的今天,特别需要教师的内心力量,特别需要教师回到自己的心灵——守护好自己的心灵,关照好自己的心灵。教师只有滋养好自己的心灵,才能关照好学生的心灵,守望住教育的本真。一、内心认同——教师专业成长的源头专业成长,是新课程改革以来教育界的一个热词。作为教育工作者,一直在寻找教师成长的"源头"和"动力"。究其源头,教师成长应当包括"精神成长"和  相似文献   

9.
孙正军 《辽宁教育》2013,(6X):83-83
<正>当下,任何一个学校都以提升教育教学质量为工作核心,以教师队伍建设为重要支撑,但为什么有些学校的教师成长得特别快,尤其是即将迎来"一年之痒"的新教师,作为学校教师队伍的新鲜血液,很快就成长为教育教学改革的弄潮儿?为什么同一所学校内,有的新教师成长欲望强、步伐快,在工作中时刻感受到幸福和快乐,而有  相似文献   

10.
"男孩危机"导致中小学校"需要男性教师"的呼声愈来愈高,那么,中小学生性别角色错乱是中小学教师性别比例失调所引起的吗?难道男教师教育出来的孩子就一定阳刚,女教师就培养不出男子汉吗?不同性别的教师特别是与学生朝夕相处的班主任对学生成长有何不同呢?针对这些问题,本刊组织专家、校长、班主任、学生和家长从不同视角探讨男性班主任在中小学生健康成长过程中的独特作用,希望引起更多教育工作者对这一问题的关注。  相似文献   

11.
教师要想在专业成长方面获得长足进步,必须要有强烈的成长意识。也就是说,教师要有成长的动机和兴趣。没有成长意识,教师的成长免谈。一个教师是不是有成长意识,可以看他有没有做到"四自":自愿、自觉、自律、自立。成长意识从哪里来?来自对教育本质的认识。教育的本质是什么?是改变人。陶行知说:"教育就是教人变。教人变好是好教育,教人变坏是坏教育。活教育教人变活,死教育教人变死。教人不变或不教人变不是教  相似文献   

12.
<正>教师是教育高质量的决定性因素,教师的幸福成长是教育事业有效运行的根本保证,教师的素质和发展对学校、学生、社会以及教师自身都有着深远的意义。宁阳一中多年来坚持强化教师专业化成长,构建了以人为本,研训一体,促进教师幸福成长的教师素质提高机制,通过学校的实践研究,探寻出了一条在广域层面适用且具有农村高中特色的、立体交叉的、多网络覆盖的教师专业化发展路径。一、幸福教育理念引领,提升教师的职业  相似文献   

13.
<正>教育是民族振兴和社会进步的基石。教育需要培植正能量,首先需要教师具有正能量,并且在课堂及生活中积极向学生传递正能量,培植学生的正能量,这样的教育才是真教育,这样的教师才是真教师。传递正能量,教师必须在教育教学实践中不断更新与充实,通过各种方式促进自己的专业成长,以适应不断变化的教育环境。育人有本:站稳三个位,培育正能量作为教师,"明白培养什么样的人"  相似文献   

14.
鱼晓贤 《甘肃教育》2013,(24):22-22
“幸福”是人生的理想状态,也是人类永恒的追求。教师的职业幸福是教师在教育教学活动中和育人过程中获得的一种愉悦的情感体验。教师职业的幸福感来自学生的发展与进步。来自自身专业的成长与超越,来自心态的平和与心灵的归属。教师职业幸福感的高低,直接影响教育的质量和水平,没有教师“幸福的教”,就没有学生“幸福的学”。  相似文献   

15.
一所学校的发展靠的是什么?靠的是抓好"三个维度".即老师、学生、管理.教师的专业成长是学校发展的灵魂工程.只有抓好了教师的专业成长,学生才能得到全面发展,而教师、学生的成长要靠管理来运作,于是,我校就管理作了一些研究与实践.……  相似文献   

16.
正作为一个教育工作者,尤其是校长,常常会思考:什么是最好的教育?教育的最终目的是什么?我认为,当代儿童文学作家秦文君给出了正确的答案。她曾说:"教育应是一扇门,推开它,满是阳光和鲜花,它能给孩子带来自信和快乐。"这应是中小学教育的本义和功能。国家督学李希贵曾说:"所谓的新学校,则更多的是依据学生和教师的感受:学生感觉在这所学校里学习快乐,教师感觉在这所学校里工作幸福,他们在学校里能健康成长。"基于此,我校确立了"让教师幸福工作,学生快乐成长"的办学理念,架构了"以人为本"的办学思想,从八个层面的实施幸福教育体系。  相似文献   

17.
阅读是教学中一个重要的过程,作为从事教育教学工作的教师更加需要阅读,教师应该以自己的阅读引领学生成长。因为教师的阅读是落实《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的必然需要,也是最终实现"教是为了不教"的必然需要,更是教师自我成长的必然需要,所以通过教师的阅读引导学生阅读并帮助他们建立起自己的思想,将是教师永远的追求和骄傲。  相似文献   

18.
<正>回顾从教的这些年,不免感慨万千。在这教育慢慢之路上,一个人走或许会有些寂寞和无助,但有"伙伴"的相伴,一路上会有许多事情发生,也许是烦恼,也许是幸福。一、与学生为伴,快乐成长每一天2000年,和许多大学毕业生一样怀着美丽的梦想,我踏上了教师这一岗位。梦想都是美好的,也都是容易破碎的。"老师,我们班不如四班好吗?为什么老师家的小孩都在四班?……"面对学生的"逼问",我无言  相似文献   

19.
<正>有人说,要把千万个天真、无知、调皮、淘气的学生都培养成当代社会所需要的合格人才,老师必须发挥艺术家的才干、设计师的精明强干、诗人的热情、哲学家的冷静、发明家的机敏,还要具有像工农一样的吃苦耐劳与苦干实干的精神。概而言之,教师必须过专业的生活。当前有多少教师过的是专业的生活?如果教师不能在每一天的教育生活中感受快乐和幸福,不能够享受自己的成长与发展,教育是无法真正发生的。  相似文献   

20.
刘玉红 《甘肃教育》2014,(14):31-31
正国运兴衰,系于教育;教育大计,教师为本。随着时代发展和社会进步,社会对广大教师也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建设一支"师德优、乐奉献、业务精、工作好、懂科研、有特长"的教师队伍成为我校多年追求的目标。一、践行幸福教育理念,构建教师发展愿景近年来,学校以"幸福教育"为切入点,围绕教师专业素质和教育水平,先后制订了《静宁路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