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宋金时期是中国戏剧观念转变与曲唱理论产生的时期,尽管这一时期以表演为主的"剧"观念仍然占据着重要地位,但曲、舞在戏剧表演中成分增加了。对于"曲"演变历史的回顾与记载,反映了中国戏剧观念正于此时发生着潜移默化的转变,与这种观念的变化相适应的,是中国早期曲唱理论的产生。  相似文献   

2.
建国后,由于时代氛围和自身角色的转变,郭沫若创作了大量歌颂新中国的诗歌,表达了广大人民的共同心声,成为国家话语的主旋律。随着国家政策的"左倾"和文艺界的一系列思想批判运动,郭沫若的诗歌创作观念发生变化,时代颂歌从真挚的政治抒情诗转变为政治打油诗。郭沫若新中国成立后诗歌创作的大滑坡,有着复杂的时代和自我因素。其新中国成立后的诗歌创作反映了当时作家的政治心态,也折射了新中国成立后中国文学的困境。  相似文献   

3.
在上世纪六十年代以来的美国华裔作家中.赵建秀和汤亭亭无疑是最具影响力的两位作家.作为美国华裔文学和文学传统的先驱和开拓者,他们都积极找回并重述被美国主流文化淹没的美国华裔的历史.颠覆历史的权威以及历史是延续、无缝隙的观念,在历史的裂缝和断裂处重新塑造美国华裔的历史.本文试图对美国华裔作家的杰出代表赵建秀的<唐老亚>和汤亭亭的<中国佬>进行深入地解读,窥一斑而知全豹.从而探讨美国华裔作家如何在文本中借助中国文化资源寻找精神的"父亲",改写中国文学与文化书写,消除性别化的刻板形象,建构华裔的男性气质.  相似文献   

4.
《大连大学学报》2020,(4):93-98
二十世纪四十年代中后期是中国社会发生历史巨变的时期,对于作家精神思想的影响十分显著。郭沫若是这一时期一位具有重要影响力的作家。四十年代中后期郭沫若研究一直具有宝贵的学术价值。本文横向梳理了学界四十年代中后期郭沫若研究成果,围绕四十年代中后期郭沫若的史学著作和文学作品,对其研究的特点、影响及不足做出总结,并以此为基础思考未来四十年代中后期郭沫若研究的重点。本文试图呈现四十年中后期代郭沫若研究的总体面貌和发展趋势,对学界未来的相关研究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5.
当代视野下的郭沫若研究国际学术研讨会,就郭沫若研究的回顾与展望、郭沫若研究的史料梳理和文献建设、郭沫若作品研究、“沫若文化”内涵及其作为推进文化强市的资源的研究等议题进行了研讨。这次研讨会总结了以往郭沫若研究中的经验和教训,明确了郭沫若研究史料整理工作的急迫性,彰显了郭沫若所表征的先进文化精神,对于深入研究郭沫若乃至整个20世纪中国文学、文化、历史都具有突出的意义。  相似文献   

6.
文章选取全程参与新中国建国三十年各种运动的作家汪曾祺(1920-1997)小说文本,梳理隐匿在大历史缝隙中的小人物、小历史的蛛丝马跡,具体呈显存在于官方的历史文本与民间文学文本对于历史叙事无法避免的差异,因为历史从来不会只有一个版本。此外,透过"衰年变法"的汪曾祺新中国小说的文学展演,亦将揭示历来鲜少受到研究者关注的"非典型"汪曾祺风格。  相似文献   

7.
文章对中国现代历史剧作家郭沫若的史剧观做了综合的分析与评价 ,指出了他诗、史结合的创作方法对中国现代戏剧的理论贡献 ,揭示了其“失事求似”的史剧理念的合理性 ,但对其在艺术实践中的偏颇和失度 ,予以客观分析和批评 ,勾勒了他由唯美主义的艺术观念向阐释学批评转变的思想轨迹。  相似文献   

8.
上海文学研究应当树立"自律"意识,与整体的中国文学研究保持适度"间离"更加有益。借鉴文化记忆理论,可以拓展和深化上海文学研究。上海历史的时间密度造成了作家的记忆紧张感,上海文化记忆影响作家的身份认同,进而对他们的文学创作产生规约作用。上海文学研究应当呈现文学"延伸的场景",需要采用"文学文本"和"文化文本"双重分析的方式,对文本实行"互文性"解码,对"上海经典"进行双向的体认与评析。  相似文献   

9.
郭沫若作为一代文化巨人,其历史地位和杰出贡献早已盖棺定论,载入史册.纵观他的一生,可以发现其思想、人格及文艺现在前后期发生了很大的转变.通过对这种转变的解读与分析,我们看到的是一个深受中国政治伦理观念束缚着的郭沫若.  相似文献   

10.
文章对中国现代历史剧作家郭沫若的史剧观做了综合的分析与评价,指出了他诗、史结合的创作方法对中国现代戏剧的理论贡献,揭示了其“失事求似”的史剧理念的合理性,但对其在艺术实践中的偏颇和失度,予以客观分析和批评,勾勒了他由唯美主义的艺术观念向阐释学批评转变的思想轨迹。  相似文献   

11.
郭沫若在20世纪30年代对于文学的大众化、通俗化大力加以提倡。但在此之前,郭沫若对于通俗文学的观念却与之截然不同。本文通过考察郭沫若从起初对通俗文学的排斥,到大力提倡文学的通俗化,来剖析郭沫若通俗文学观的嬗变。  相似文献   

12.
中国文学的研究者长期以来忽视了对“革命文学作家”以外的作家的研究。现在“重写”中国现代文学史的话语引起了研究者的关注。为此,我们重新发掘并研究在历史中被遗忘的作家和作品。其中徐卓呆在中国文学的现代化进程中付出的心血和贡献是不可磨灭的。笔者认为徐卓呆是成就最高的中国早期剧作家。本文评估了徐卓呆在中国现代戏剧史上的地位和作用。  相似文献   

13.
建国后,由于时代氛围和自身角色的转变,郭沫若创作了大量歌颂新中国的诗歌,表达了广大人民的共同心声,成为国家话语的主旋律。随着国家政策的左倾和文艺界的一系列思想批判运动,郭沫若的诗歌创作观念发生变化,时代颂歌从真挚的政治抒情诗转变为政治打油诗。郭沫若建国后诗歌创作的大滑坡,有着复杂的时代和自我因素。其建国后的诗歌创作反映了当时作家的政治心态,也折射了建国后中国文学的困境。  相似文献   

14.
《"人与事"中的文学社群:现代中国文学社团和作家群体文化生态研究》(人民出版社2014年7月版)是杨洪承教授在中国现代文学思潮流派研究领域中的又一新成果。《"人与事"中的文学社群》以20世纪上半叶中国文学社团与作家群体为研究对  相似文献   

15.
张继军 《成才之路》2010,(29):30-31
提起20世纪美国文学,有一个名字无论如何也绕不过去。他就是当之无愧的美国著名犹太作家艾萨克·巴什维斯·辛格。辛格坚定地宣称自己是犹太作家,更坚决地捍卫犹太民族的历史和文化,这使得他的作品富有民族特色,富有犹太性。同时,存在于辛格作品中的现代意识和现代主义创作手法也是难以否认的。本文欲从论述辛格创作中的犹太性与现代性入手,对其主要作品进行客观、全面地分析,力图挖掘犹太人民不屈的特质,展现犹太民族特有的魅力,希冀追寻犹太文化这一人类古老的精神遗产,使我们在现代社会中尽享物质财富之同时,也能保持其精神本色。  相似文献   

16.
中国当代文学的研究与批评应该如何走出困境,尽可能地发现"真问题"?一个值得期待的选择是:让我们的研究更多地置身于国家历史情态之中,形成当代文学史与当代中国史的密切对话。国家历史情态是百年来中国文学生长的背景,也是文学中国作家与中国读者需要文学的"理由",只有深深地嵌入历史的场景,文学的意味才可能有效呈现。对于中国现代文学研究而言,这样的历史场景就是"民国";对于中国当代文学而言,这样的历史场景就是"人民共和国"。  相似文献   

17.
郭沫若是中国新诗的奠基人,是继鲁迅之后新文学的又一面旗帜。他在诗歌,小说、戏剧历史研究,甲骨文研究等领域,有过多方面的突出贡献,然而当代的郭沫若,经历了曲折而复杂的心路历程,他的“歌德观”也出现了多次反复和变异,本文试图对他与歌德的关系史作较为全面的社会学的考察,以期重新走进他充满矛盾的精神世界,反思一代文学大师所走过的历史道路。  相似文献   

18.
20世纪初,爱尔兰著名剧作家约翰·米林顿·辛格经在日留学的中国文人译介,进入中国。有趣的是,两国文人对辛格的接受和吸收上,存在着共同点和差异性并存的趋向;在以芥川龙之介和菊池宽为代表的日本作家及以田汉和郭沫若为代表的中国作家的剧作中,对幻灭感的刻画和幻灭后的抉择,即烙印着辛格的印记,也展现出两国文人相异的审美取向。  相似文献   

19.
对于客家迁徙的历史进程,移民意识是一种十分重要的文化现象。本文通过对海外的客家籍作家的作品分析,阐述了移民意识的传承与衍变,以及海外客籍作家作品与中国客家文化、中国文学走向世界进程的内在联系,探讨他们特有迁徙文化行为所展示的历史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0.
曹禺的第一部剧作发表至今已六十年了。六十年来,曹禺剧作演出不衰,其价值愈来愈引起中国和世界的重视。本文从中国现代戏剧史的角度、从戏剧文学的要求、从舞台演出、从中外学者对曹剧的评价四个方面论述了曹禺在中国和世界戏剧史上的地位与影响,认为曹禺是把中国话剧文学引向成熟的作家,是把话剧艺术推向高峰的作家,也是中国话剧的奠基者之一;曹禺对世界戏剧亦有着独特贡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