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6 毫秒
1.
苦瓜与黄连     
小时候,每到夏天,苦瓜是我家饭桌上必不可少的一道菜,贤淑的母亲会把苦瓜做成各式花样端上来,可无论母亲变多少花样,父亲费多少口舌,我断断是不肯尝那道叫苦瓜的君子菜,父母也奈何我不得。十二岁,一场大病,让从不尝苦味的我吃尽了苦头。记得父亲开的处方中,有一味药叫黄连,黄连  相似文献   

2.
苦瓜研究     
我从小就不喜欢吃苦瓜,单听到它的名字就能感觉到它的苦,更别说看到苦瓜那一身如“静脉曲张”的表皮。可是父亲却很喜欢吃苦瓜,于是母亲便在院里种下了苦瓜。  相似文献   

3.
苦瓜研究     
我从小就不喜欢吃苦瓜,单听到它的名字就能感觉到它的苦,更别说看到苦瓜那一身如“静脉曲张”的表皮。可是父亲却很喜欢吃苦瓜,于是母亲便在院里种下了苦瓜。  相似文献   

4.
苦瓜与黄连     
小时候,每到夏天,苦瓜是我家饭桌上必不可少的一道菜,母亲会把苦瓜做成各式花样端上来,可无论母亲变多少花样,父亲费多少口舌,我断断是不肯尝那道叫苦瓜的君子菜,父母也奈何我不得。12岁,一场大病,让从不尝苦味的我吃尽了苦头。记得父亲开的处方中,有一味药叫黄连,黄连那个苦味,是从味觉到五脏的渗透。喝过之后,哪怕口中塞满了糖,依然苦不堪言。病好后,我对苦味甚淡的苦瓜开始津津乐道。  相似文献   

5.
苦瓜的滋味     
一提及苦瓜,我的印象——苦,就如同它的名字一样。 记得自己第一次将苦瓜吃进口中时,吐都吐不赢,连喝了好几口水,整个食欲也全在那0.1秒间消失。“吃一堑,长一智”,打这以后,我对苦瓜敬而远之,甚至发誓,打死也绝不挨上一口。 事与愿违,恰巧父亲、母亲就爱吃苦瓜。因而,每逢瓜熟时节,菜桌上总少不了有那么一碟苦瓜。为了逼我就范,那苦  相似文献   

6.
我爱吃草莓,苦瓜也是. 苦瓜是我形影不离的伙伴,因为生来一副苦相:八字眉,塌鼻子,酷似苦瓜儿,所以我叫他"苦瓜".  相似文献   

7.
蔬菜的素描     
苦瓜 吃苦瓜,应当是没有罪恶感的.因为它苦,可见我们并无心存愉悦自己的意思. 长着一张"破碎有脸",处处是肉刺,一看就知道是个称行我素的家伙.下锅时会喊"救命"的青菜里怎么也不会想起它来.  相似文献   

8.
背影     
我的朋友,在灯影下,给我讲了一段吃苦瓜的故事。 我们广东人都喜欢吃苦瓜。有一  相似文献   

9.
小时候,父亲送我去上学。在冬天,我们常常会顶着大风前行。父亲在大风中走得飞快,而我抱怨说,如果是顺风就好了。父亲笑呵呵问我:"你说是顺风跑得快还是逆风跑得快?"我毫不犹豫地说:"当然是顺风。"父亲说:"那可不一定。"他让我向顺风的方向跑一百米,他向逆风的方向跑一百米。本以为我会赢,但结果我输了。我问父亲为什么会这样?父亲告诉我,顺风行走  相似文献   

10.
荐碟     
《八小时以外》2012,(3):113
Y100表演香港群星/黄伟文时间2012年1月发行黄伟文相比于Playful版,Evil版的《Y100》更贴近黄伟文内心的调调。人的内心都有邪恶的小魔鬼,它最任性,但却最真性情,谁都无法不爱它。这张由  相似文献   

11.
父爱如山     
"那是我小时候,常坐在父亲肩头,父亲是那登天的梯,父亲是那拉车的牛"每当耳边响起这首歌,我们都会想起自己的父亲,不管我们的父亲有什么职位,怎样的经济条件,都给了我们无比深沉,无比坚硬如山的父爱。一次,因特殊原因,我须同爸爸同眠,的的确确领略了爸爸  相似文献   

12.
苦瓜研究     
妈妈又在剖苦瓜了。看着满满一筐大大小小的苦瓜,我的记忆不禁飞回到那些清苦难耐却融满温情的日子中。那些年,日子真是难熬啊!每年青黄不接的冬天,饭桌上每天的菜蔬便成了乡下媳妇的为难事。可是我们家每年都可以安安稳稳地渡过"难关",这都要归功于妈妈贮藏的干苦瓜皮儿了。  相似文献   

13.
那年春天,父亲在院子里种了一棵苹果树。我问父亲:"是不是以后我们在自家院子里就能摘到苹果吃了?"父亲乐呵呵地说:"当然。"父亲的回答让我对这棵苹果树充满了期待。第二年春天,苹果树开花了,一树的花朵,开得缤纷而且热烈。等到繁花落尽,我们  相似文献   

14.
苦瓜     
桌子上摆着一盘苦瓜。那苦瓜好像是特意为我做的,一直放在我面前,使我不得不正视它。"快吃吧,是特意为你做的!"果然不出我所料,母亲凝视着我,将一片苦瓜搛入我的碗中:"吃掉!"这好像是命令。我面露难色,这种味苦的东西,叫我如何咽得下?然而,面对母亲严厉的神色,我到底还是勉强地吃起来,入口奇苦,使我不  相似文献   

15.
在我八九岁的时候,父亲给我的印象是一个不出手的懦夫,他不是英雄。那时候,我经常跟哥哥打架。每当我们兄弟俩发生冲突的时候,父亲就坐在一旁静静地看。他常常跟我和哥哥说到一句话:"打还是不打?主动权在自己手上。你必须学会选择。"我觉得父亲简直不可理喻。他是我们的父亲,他应该做些什么,而不是说些老掉牙的陈词滥调。  相似文献   

16.
小时候,我学习成绩差,感到很自卑。一天,父亲指着房前一棵结满果实的树问我:"这棵树有用吗?""当然有用。因为它能给我们提供果实。"我说。"所以,对于一棵树来说,所谓有用,就是因为它对别人有用。"父亲说。接着,父亲又指着一棵不能结果的树问我同样的问题。"当然就没用了,因为它不能给我们提供果实。"我说。"这棵树虽然不能给我们提供果实,但它长大后,可以做家具,做房屋的栋梁,即使做不成家具和栋梁,它还可以做柴火,为我们提供  相似文献   

17.
张亘 《班主任》2011,(2):53
父亲是学校主管德育的校长,所以我们家的话题往往离不开学生、教师和家长。遇到棘手的问题,父亲有时也"请教"我。"现在的学生不爱劳动,怎么办?"有一天,父亲突然问我。."谁说我们不爱劳动?"我不假思索地回答。然后,我讲了自己高一的经历。高一刚入学,作为班长,我的困惑之一就是班级的卫生工作。班内卫生打扫得不彻底,墩布、抹布  相似文献   

18.
<正>一天,我和父亲一起外出。天近中午,我说:"去吃饭吧,喜欢吃什么,我请。"得到父亲赞同后,我们便开始找餐馆。路经装修豪华的酒店,父亲看也不看,就过去了。走过环境优雅的  相似文献   

19.
第二次世界大战前,我们家是城里惟一没有汽车的人家。我父亲是个职员,整天在证券交易所那如同"囚笼"般的办公室里工作,假如我父亲不把一半工资用在医药费上以及给比我们还穷的亲戚,那么我们的日子还过得  相似文献   

20.
一、关于时间 实际上,当我们读到"十六年前的回忆"这一标题时,就会在心里产生一种疑问: 首先,为什么要特别点明"十六年前",而不是像一般的回忆录,选择以"我的父亲李大钊"或者"回忆我的父亲"为题?作为一位与父亲有深厚感情的女儿,在回忆自己父亲的文章题目中没有出现"父亲"二字,好像在情理上说不过去;或许我们可以说,文章写的是1927年的事,即便如此,文章的标题也可以是"父亲最后的日子"抑或是"李大钊的1927".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