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有篇介绍朱光潜的文章说,朱光潜幼年时,在嬉戏玩耍的间隙,经常蹲在教室外的窗下听当私塾先生的父亲讲课,“父亲无意间发现,便让他登堂入室,成为最年幼的学生”。揣摩文意,作者是把“登堂入室”理解为“进入课堂”了。“堂”真是课堂、“室”真是教室吗?“登堂入室”一词源于《论语·先进》。孔子有位弟子叫子路,他性情刚勇,喜欢弹瑟,弹出的瑟声犹如打仗,充满杀气。对子路弹瑟的本领,孔子加以评价说:“由也升堂矣,未入于室也。”由,即子路;升,登上;堂、室,都指房间。古代房舍,前室为堂,后室为室。即前面的房间为堂,后面的房间为室。孔子的话…  相似文献   

2.
《论语·先进》里有这样一段记载:孔子的两个学生冉求、仲由请教孔子同一个问题:"听到一件事马上就去做吗(闻斯行诸)?"孔子对冉求说:"听到了马上去做(闻斯行诸)。"而对仲由却说:"听到了为何要马上去做呢(如之何其闻斯行诸)?"孔子的另一个学生公西华问孔子为何对同一问题做出两种截然不同的回答,孔子说:"求也退,故进之;由也兼人,故退之(冉求为人懦弱,所以鼓励他;仲由处事急躁,所以约束他)。" 孔子这种"进之"、"退之"的做法,可以说是因材施教的典范。因为他在具体的教育实践中,抓住了学生的个性特点,而采用不同的…  相似文献   

3.
孺悲欲见孔子①,孔子辞以疾。将命者出户②,取瑟而歌,使之闻之。①孺悲:鲁国人,曾学礼于孔子。②将命者:传话的人。孺悲想谒见孔子,孔子以有病推辞不见。等传话的人出了门,便拿起瑟来弹喝,让孺悲听到。  相似文献   

4.
在最近热播的长篇电视连续剧《芈月传》第47集中,秦国攻下巴蜀之地,王后芈姝在自己的宫殿内听到外边喧闹之声问及原因时,一宫女回答说:"大王欢喜,论功行赏,宫内外弹冠相庆。"这里的"弹冠相庆"用错了:它是个含有贬义的成语,只能用于贬义。查《现代汉语词典》,"弹冠相  相似文献   

5.
说法·数字     
《师道》2012,(4):60-60
如果哪年“带头大哥”录取一批高考分数较低的学生,最后把他们培养成出类拔萃的人才,那才是真本事。孔子就是这么做的,七十二贤人中,曾参迟钝,高柴愚笨,仲由鲁莽……最终都能“登堂入室”。  相似文献   

6.
《杂文报》2014年2月11日3版《假如真的官不聊生》一文中有这样的一段文字:假如真的有一天,我们把权力关进笼子,让公权力变成孙子,人民成了大爷……官员变成公务员,公务员变成服务员,那么,我们会像节日般狂欢,弹冠相庆。这里的"弹冠相庆"用错了场合,用错了对象,混淆了褒贬。明显误用,改用"额手称庆"要恰当些。"弹冠相庆"是个成语。弹冠:掸去帽子上的灰尘,意思是准备做官。典出汉·班固《汉书·  相似文献   

7.
再接再厉     
子晨 《中文自修》2009,(11):51-51
在勉励别人的时候,人们往往喜欢用“再接再厉”这个成语,可是这个成语中有一个字很容易用错,就是“厉”,许多人都把“再接再厉”写成了再接再“励”。他们的理由很充分,既然是勉励,那么就应该是鼓励的“励”啊。这就需要了解“再接再厉”这个成语的来历和“厉”这个字的本义了。  相似文献   

8.
李商隐的<锦瑟>是中国古代文人诗中解者最多、聚讼最繁的一首.通过"以诗证诗"的考证和对诗本文的解读可以看出,<锦瑟>诗实际上是诗人自弹瑟曲的一次心灵体验的诗性记录.诗歌表达了诗人弹瑟前由瑟形、瑟貌引发的年华感思,弹瑟中由瑟声、瑟境激发的漫染着诗人之情、积淀于潜意识中之心象以及弹罢瑟曲对幻象幻境的思味和"惘然"而致的心灵感喟.  相似文献   

9.
《廉颇蔺相如列传》(高语一册)有这样一句话:“寡人窃闻赵王好音,请奏瑟。”课本注“奏瑟”为“弹瑟”,并认为它与下文“鼓瑟”义同。其实,“鼓瑟”确为“弹瑟”,而“奏瑟”当为“进瑟、献瑟。”其一,“奏瑟”作“进瑟、献瑟”解,符合当时外交辞令的风格。渑池之会,尽管剑拔弩张,气氛紧张,秦王即使有意羞辱赵王,其说话也还是委婉含蓄的。因而,秦王表面上并不会直接强令赵王弹瑟,而是十分客气地说“请(允许我向您赵王)献瑟”。蔺相知以牙还牙,先也不直接强令秦王击盆缶,而是说“请(允许我向)您  相似文献   

10.
三八二十三     
仲由是大教育家孔子的学生。一天孔子叫他到集市上去买些东西,不料却惹了一身的麻烦。原来那日仲由来到市上,见两个人正在吵架,便好心地前来劝阻。二人一见来了个明白人,便请仲由给评理。卖布人首先向仲由诉说:“我的一尺布要价三钱,他买八尺,三八二十四个钱。他少给钱,我坚决不卖。”买者争辩道:“明明是三八二十三,你非多要钱不可,这不是欺负人吗?”仲由听后笑了,对买布人说:“三八二十四是对的,他并没多收你的钱。”买者一听仲由替卖者说话,更为恼火,便撇下卖者,和仲由争执起来,非要和仲由打赌不可。仲由年轻性烈,把刚买到手的衣冠押为赌…  相似文献   

11.
李商隐的《锦瑟》是中国古代文人诗中解者最多、聚讼最繁的一首。通过“以诗证诗”的考证和对诗本文的解读可以看出,《锦瑟》诗实际上是诗人自弹瑟曲的一次心灵体验的诗性记录。诗歌表达了诗人弹瑟前由瑟形、瑟貌引发的年华感思,弹瑟中由瑟声、瑟境激发的浸染着诗人之情、积淀于潜意识中之心象以及弹罢瑟曲对幻象幻境的思味和“惘然”而致的心灵感喟。  相似文献   

12.
因材施教     
2500年前的曲阜。这里曾是当时东方文化的中心。 这一天,天高云淡,红日稍偏,孔子在杏坛的亭子里弹琴,公西华陪侍伴唱: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 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洄从之,道阻且长; ■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一曲弹罢,孔子抬起头来,这才发现子路仗剑站立亭边,还沉浸在乐曲的余韵里呢。 “仲由,有什么事吗?”孔子问道。 “老师!”子路这才双手抱拳作揖道,“我来请问一个问题:听到有好事,就行动吗?” 孔子马上严肃地回答他说:“有父亲、兄长在,怎么可以听到就行动呢?” 子路又拱一拱手说:“我知道了。” 子路退…  相似文献   

13.
孙仕满 《师道》2007,(12):20
《论语》中有这么一段记载:孔子的弟子宰予,言辞美好,说起话来娓娓动听。起初,孔子很喜欢这个弟子,以为他一定很有出息。可是因为一件事情,孔子转变了对  相似文献   

14.
作文时正确、恰当地使用成语,可以使文章显得有文采,于是许多同学在作文时经常使用成语。但如果在作文中用错了成语,就会让你的作文大打折扣。以下对作文中常会用错的成语做一个集中展示,希望同学们在作文时引以为戒。  相似文献   

15.
童爷爷信箱     
妈妈逼我弹古筝怎么办?童爷爷:您好,我是一个小女孩,我妈妈一直逼我弹古筝,我不喜欢弹,可是妈妈会骂我,怎么办?短信咨询:187****1955亲爱的短信小朋友:看了你的"遭遇",感觉好心疼呀!你不喜欢的事情,妈妈却非要你做,这肯定会有不愉快的感觉。不过,换个角度来想,你的妈妈可能是想让你培养一种兴趣爱好,将来想让你成为一位气质型美女吧。当然,在  相似文献   

16.
邵建新 《语文天地》2008,(11):17-17
去年于丹在《百家讲坛》讲《〈庄子〉心得》时用成语"美轮美奂"来形容舞蹈《千手观音》之美(原句是:"从领舞邰丽华,到千手观音这个残疾人的表演群体,大家看到的是端庄、肃穆、优美、纯净,是美奂美仑、金碧辉煌。"),结果遭到网友的炮轰。他们认为"美轮美奂"一般只用来形容建筑,于丹用错了。与此类似,也有听众指  相似文献   

17.
从历年来语文高考的实际情况看,试题中出现的成语除个别的(如"美轮美奂"、"不孚众望"等)较为生僻外,绝大部分是在报纸杂志上经常出现且容易用错的成语。所以,我们在进行成语  相似文献   

18.
正"因材施教"一词最早出现在《二程遗书·卷十九》:因"孔子教人,各因其材",遂有"因材施教"这一成语。《现代汉语词典》中对"因材施教"的解释为:针对学习的人的能力、性格、志趣等具体情况施行不同的教育。因材施教对幼儿园来说并不陌生,在1989年颁布的《幼儿园工作规程》就有明确的规定:幼儿园教育应遵循幼儿身心发展的规律,符合幼儿的年  相似文献   

19.
(配苏教版课本第十二册《孔子游春》)孔子是春秋时期著名的教育家、哲学家。有一次,他与几名弟子进行了有关各自志向的讨论。子路说,如果让他去治理一个内外交困的国家,只要三年就可以使那个国家人人有勇气,个个讲道义。冉求说,如果让他去治理一个小国家,只要三年就能让人民衣食充足。公西赤谦虚地说,愿意做一个小小的司仪。当孔子问到曾皙(xī)时,曾皙弹瑟(sè,一种乐器)正到尾声,他铿(kēnɡ)的一声把瑟放下,站起来回答道:“我的志向与他们三位不同。”孔子说:“那有什么关系?只不过是各人都说说罢了。”曾皙便说道…  相似文献   

20.
从历年来语文高考的实际情况来看,试题中出现的成语除个别(如"美轮美奂"、"不孚众望"等)较为生僻外,绝大部分是在报纸杂志上经常出现且容易用错的成语。所以,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