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所谓创新写读,是指在阅读课和鉴赏课的教学中,通过以写促读、读写互动,有效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促进学生自主学习的一种教学方式。一、写题记,促整合,育诗意精神如果把阅读课堂比作师生共同撰写的一篇文章,那么放手让学生为这篇“文章”写题记,往往会出现精彩纷呈的课堂切入语。写题记贵在靠船下篙,用精警诗化的语言或引入话题或切入题旨或酝酿诗意。如学习邓小平的《我们对香港问题的基本立场》,学生最初似乎兴味索然,觉得这是应时的政论文,没什么可学的。课前,我先让学生自己查找与香港回归,与邓小平有关的诗词、歌曲、史实、时文评论等资料…  相似文献   

2.
“课堂富有诗意,教学具有美感,学生快乐成长。”2010年以来,洪湖一小以“在校园里,诗意地栖居”为办学理念,致力于建设诗意课堂,创造诗意教育,让课堂成为一个愉悦的场所,让学习成为一种幸福的生活,让学生在诗意课堂中快乐成长。  相似文献   

3.
文学课堂应该是在充满诗意的绿地中徜徉和运行,让学生丰盈的情感在诗意中浸润、荡漾、飞翔……让课堂充满诗意。  相似文献   

4.
牛雪梅 《甘肃教育》2020,(5):161-161
苏霍姆林斯基说:“没有一条富有诗意的感情和审美的清泉,就不可能有学生全面的能力发展。”诗意并不仅仅是指那些写在书上供人反复吟诵的作品,还指那些在课堂上让师生感受到的生命的绽放、智慧的闪光,以及思想的碰撞、思维的激荡。在近年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针对小学生天性活泼、易于启发互动的特点,笔者尝试探索语文诗意课堂的构建,教学成绩显著,取得了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5.
要还原古诗词的教学价值,就必须在课堂活动中,摒弃过分功利的学习目标,重构古诗词教学,把更多的时间交给学生,让他们自主发现、自主品味、自主汲取。具体包括:重构教学目标,凸显古诗词的丰富情韵;重构教学形式,回归以对话为核心的课堂理念;重构思维路径,确立以人性为标识的审美准则;重构精神家园,让灵魂在古诗词中诗意地栖居。  相似文献   

6.
来稿摘编     
创造诗意的课堂储广林(江苏江都):诗意的课堂,是以人为本的新课堂,关注人性,突出发展;诗意的课堂,强调由认知领域到生命全域,是教师、学生、文本之间对话的课堂,珍视学生的独特感受、体验;诗意的课堂,就是把教师对新课程和教材、对学生的理解、感悟及人生的经历,把学生的需要与意愿,把沟通的时间、地点、方式……都浑然天成地集合在一起,让课堂成为师生共同生命历程的一部分。诗意的课堂,就是让孩子走进诗意的天空,在师生间营造一种和谐、平等、激情的学习氛围。  相似文献   

7.
何国香 《考试周刊》2011,(74):53-54
对语文教师和语文教学而言,诗意是语文教学的灵魂。语文教育的过程应该是诗一般审美创造的心灵感应和情绪感染的过程。语文课应该充满诗意、充满灵气。语文教师要不断学习.在诗意氛围中营造课堂诗境.在文本对话中激发课堂诗情.在人文评价中谱写课堂诗意.在自我创作中提升课堂诗趣,最终让学习成为享受,让课堂成为家园。  相似文献   

8.
王翠玲 《甘肃教育》2014,(14):121-121
正有人说:"一堂生动的语文课如一支动人的乐曲,‘起调’扣人心弦,‘高潮’引人入胜,‘尾声’余音绕梁。"可见,巧妙的语言设计对于语文教学是非常重要的。作为一名语文教师,应如何在课堂上运用智慧的语言,创设高效的语文课堂,让学生的童真童趣溢满课堂,让整个语文课堂充满诗意的芬芳呢?按照学校的教学活动安排,笔者有幸聆听了季荣国老师执教的《我们的手》,结合这节课,笔者想谈谈自己粗  相似文献   

9.
叶欢欢 《新疆教育》2012,(9):123-124
语文教育的骨子里流的是诗意的血,让诗意的血奔流出诗意的课堂,带领学生领略大自然的诗意之美,让我们的语文课堂多点诗意的花朵。  相似文献   

10.
文包诗是苏教版教材独创。《黄鹤楼送别》就是一篇优美的文包诗,教学本课时教师要注意创设情境,引导学生去探索、体验、感悟、质疑和表达,让学生在学习中理解诗意,体会诗人的情感,感受祖国语言文字美,享受学习过程的快乐。一、创设情境,构建诗意课堂良好的情境好比乐曲的基调,又如美术作品的背景底色。这篇课文景美、情深,如果教师重视创设情境,就能使  相似文献   

11.
语文学科不仅具有工具性,而且具有人文性。课堂,作为学生和老师栖居的主要场所,应该充满着浓浓的诗意。语文是一门充满诗意的学科。就一堂语文课来说,应该是美感与诗意的交流场所。不管教育怎么“教”,课程改革怎么“改”,语文课堂都应是一个充满诗意的地方。构建诗一般的课堂。让课堂活起来。让课堂充溢着生命的律动。是每位语文教师走进新课程的一项重要任务。本文则从课堂上“诗境”的创设,“诗语”的运用,诗意的对话等方面出发,阐述让语文课堂涌动诗意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12.
诗意化教学能够激励教师成长。用诗意化打造心理健康课堂教学,教师教学语言要诗意化,导语语言要精心打磨,评语语言让学生快乐;走进文本方式要诗意化;课堂对话层面要诗意化,采用教师引领、学生参与、环境契合等策略;课堂教学环节要诗意化,要精心设计课堂结构,仔细雕琢课堂导入,巧妙抓住重点难点,科学选择提问内容。  相似文献   

13.
张国宝 《教师》2014,(6):103-103
正何谓诗意课堂?诗意课堂,其主旨是教师用诗样唯美的语言演绎着课堂,用诗样的精巧锻造着课堂,用诗样的意蕴营造着课堂,用诗样的激情澎湃着课堂。如何让小学语文课堂充满诗意呢?我认为可以从以下三大方面着手:1."诗化的语言"营造着"诗意"的课堂虽不能说诗意的课堂一定要拥有"诗化"的语言,但我们真真切切地从  相似文献   

14.
孔金花 《考试周刊》2014,(83):33-33
<正>《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语文的本色是诗意,诗意的课堂是追求唯美的课堂,也是追求智慧、传递真理、彰显人性的课堂。语文教师应该具备相当的文学修养,也应该在文学作品的渐染和熏陶中,形成诗意的内心,使诗意之流愈行愈远,让语文课堂"浪漫满屋"。一、精心设计的诗意课堂1.导入——诗意课堂的保证。新课标强调了文学作品的审美意识、审美情趣、审美感受  相似文献   

15.
<正>前不久,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提出要提高城镇建设水平。强调城镇建设要体现尊重自然、顺应自然、天人合一的理念,依托现有山水脉络等独特风光,让城市融人大自然,让居民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记得住乡愁"不仅是蓝图的描绘,更是现实中的诗意栖居。著名的存在主义美学家海德格尔多次提及"诗意",认为"人须诗意地栖居,栖居在诗意中"。不仅城镇建设追求诗意,诗意人生已成为人生的至境,教育的诗化也备受关注。"诗化""诗意化"即"审美化"。教育也不能丢了"乡愁",课堂也应营造诗化课堂,"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成为师生诗意栖居地。诗  相似文献   

16.
海德格尔说:"人是诗意地栖居在大地上。"对于教学,师生应该诗意地栖居在课堂上。追寻幸福的诗意,让课堂洋溢着诗意,应该是我们课堂教学的核心意义,是我们教师一生的追求。  相似文献   

17.
唐宇 《教育教学论坛》2012,(27):132-133
中国人的生命中对诗有一种解不开的情结,读诗是一种生命的投入。挖掘中外诗意化思想的源头,联系现今中国课堂诗意化教学思想的缺失,从而引起人们对诗意课堂的思考,并在实际教学中,教师采用行之有效的诗意方法指导学生,从而点燃学生的激情,激发学生的灵感,完成精神的洗礼。诗意语文课堂给学生以更多的语言文字的熏陶感染,给学生以更多诗意的陶冶与智慧的启迪,让学生诗意地栖居在课堂上,让学生理性地徜徉于乐园中。  相似文献   

18.
知识点罗列、素材堆砌的课堂不但不能引起学生强烈的求知欲和培养他们良好的数学情感,而且容易让学生的心灵远离数学,排斥课堂。教师应善于寻找数学与诗意的衔接点、结合处,努力为他们创设一个主动亲近的诗意课堂。让枯燥的数学迸发出无穷的魅力,让数学的教学迎来一个异彩纷呈的春天。  相似文献   

19.
汪显辉 《考试周刊》2011,(31):42-43
构建充满情趣的语文课堂,就是要让课堂成为个性飞扬、尽展风采的舞台,让课堂成为诗意流淌、审美愉悦的乐园,让课堂成为激活思维,开启智慧的殿堂。  相似文献   

20.
诗意课堂,诗意人生,小学语文课本中的古诗词是我国民族传统文化的精髓,作为一名语文老师,我们不仅要让学生能够识字读诗,更重要的还在于为他们创造一个诗意课堂,让他们在特定的意境中有所感悟,为其成长注入一丝温暖的人文情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