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宜宾学院学报》2019,(2):18-26
1932年的小说《空闲少佐》以现实事件为蓝本,是穆时英"忠实"的创作理念的呈现,反映了作家在特定的战时语境下,积极介入现实社会、反思文学和人生的关系的尝试;同时区别于20世纪30年代上海文坛的大部分战争小说,《空闲少佐》不局囿于民族情绪,关注人类共同命运,是作家进行艺术创作手法和风格转变的试验之作。上海"一·二八"战争的日本军官被俘事件的历史考证及文学文本分析能加深我们对穆时英文学创作的认识。  相似文献   

2.
《新梅露西娜》是歌德《威廉·迈斯特的漫游时代》中的一则故事,是歌德对民间童话"水妖"故事的改写。在梳理已有研究结论的基础上,文章结合歌德的自身经历和文学创作思想,在小说的总体框架和主题思想中来解读这一"真实的童话故事"之"真实"所在及"童话"的意义,尝试得出如下的结论:《新梅露西娜》在《漫游时代》中的意义及歌德的意图不局限于任何一种定论。歌德将虚构的故事置于客观世界中,这则兼具虚构和真实的故事非简单的模仿现实、解释人生,而是承载了歌德的哲学思想,是他述思之载体。歌德以自己特有的想象力、以童话为媒介回应社会转型中复杂、多元的现实,以此完成对现实的把握,并提供一种新的对人、对世界的具有批判性的认知方式。  相似文献   

3.
本文对德国后现代主义作家马丁?瓦尔泽《喷泉》的独特写作手法,即由一些零散的片段回忆中掺杂着哲学思辩,做了简要分析。深入地揭示了历史和现实的哲学关系,使回忆文学产生了新的积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4.
美国现代作家塞克斯顿在其诗歌《灰姑娘》中运用类像和怪异两种重复方式对原格林童话进行了成功的"变形",揭示了后现代社会的表征危机以及消费主义文化。  相似文献   

5.
马原是当代先锋派的代表作家之一,发表于1986年的小说《虚构》不仅是他的代表作,也是他文学创作核心理念——“小说即虚构”的最好阐释。《虚构》叙述了一个汉族人进入西藏某麻风病人禁区,在与世隔绝的“玛曲村”与麻风病人朝夕相处的七个日夜的奇特经历。马原在《现实的虚构》中坦言:他的《虚构》既是现实又是幻觉并在时间上不存在。这种作者本人在其文本和其他批评理论中一再强调的元小说叙事模式,让批评家们对《虚构》的解读一直停留在马原文学艺术形式方面做的大胆探索上,而忽视了文本所透露出的深层意蕴——对被遗忘在“玛曲村”弱势他者的人文关怀。  相似文献   

6.
格雷厄姆·格林(1904-1991)是20世纪一位杰出的英国作家,他最受世人关注的"宗教三部曲":《布赖顿硬糖》《权利与荣耀》和《问题的核心》,为他带来了"天主教作家"的称谓。这三部作品集中体现了对宗教的怀疑和角色们在"格林之原"上对于自身生存的苦苦追求,质疑和反思。格林对于情节和人物独特奇妙的设置以及对人类生存的理解恰恰与存在主义对于人类的看法和探讨不谋而合,这想必也是为何他会被称为"存在主义作家"的缘故。本文试图通过运用海德格尔的"此在"理论来解读《权力与荣耀》中墨西哥宗教迫害运动中主人公神父在逃亡中通过经历磨难、孤独、绝望以及死亡的威胁,最终领悟到了自我存在的意义,掌握了自己的"此在"进入了"本真的"生存状态。  相似文献   

7.
用原始文化的观点解读《格林童话》,能够认识到《格林童话》中大量的森林情结,其实是神话中隐含的树神崇拜;凶杀食人的场面彰显着原始社会的生存现实;巨人原型与北欧神祗形成遥远的照应;还有童话中很多人物的行为仪式渗透着原始社会的生殖崇拜。  相似文献   

8.
翻译是解释,解释本身即蕴含对原文本意义的解构与重构过程。理雅各的《礼记》翻译是较典型的解构与重构的产物。具体而言,译者既在一定程度上改写了《礼记》,同时也造就了英文《礼记》。本文拟以解构主义视角探讨理雅各在其《礼记》英译过程中如何将解构的碎片重新组合,完成异域文化元素在本土文化中的重建。  相似文献   

9.
美国本土裔女作家路易丝·厄德里克的小说《踩影游戏》描写了当代印第安女性在多元文化社会和家庭中的觉醒和抗争。小说呈现了不同形式的异质空间,在文化异质空间的镜像审视下,印第安女性摆脱双重"他者"身份束缚,游走在真实和虚幻的异质空间,探索个人生存之路。同时,对身处主流文化和印第安文化夹缝中创作的厄德里克而言,这个亦真亦幻的"中间地带"也是她所追寻的文学创作空间。  相似文献   

10.
在《屈原》中,郭沫若复活了屈原,改写了从死亡中寻找永恒的历史史实。同时,他将自己的满腔热情注入了此剧,展现了在生存中体验希望的一种积极、健康、向上的战斗观和人生观。《屈原》是历史与现实的结合,是屈原与郭沫若的结合,是极为艺术的,是充满希望的,因而,也是永恒的。  相似文献   

11.
《第七天》表面上叙述语调客观冷淡,实际文本背后是"活着"的温情。文本架构上,余华把"七天"作为纵向展开的标尺,把空间作为横向延伸的平面,将文本中大量的故事平铺互文。现实与虚构的错杂间离,既是作家对个体存在脆弱无助的现实言说,也体现作家对自我的深刻怀疑与精神困境。  相似文献   

12.
从《金锁记》到《怨女》,最显著的情节改动就是长安的消失。通过分析两个文本之间的异同与文本改写期间张爱玲母女关系的变化,可以发现《金锁记》多次改写并最终定型为《怨女》的前因后果。"消失的长安"像是一个隐喻,它既揭露了张爱玲多年来致力于不断改写文本的缘由,也暗含她对母女关系的独特体悟。  相似文献   

13.
卡夫卡的《变形记》一向被评论为"控诉资本主义制度对现代人"异化"的扛鼎之作。但只要读过文本的人都不难看出,卡夫卡在写作《变形记》的时候所经受的精神磨难是异乎寻常的。他以生命的代价来进行创作,而创作又是他唯一的方式,是他全部的生命。他以一只"虫"的特殊视角冷眼审视"人"孤独的根源,从而揭露人类的生存状况和生存困境,使自己担  相似文献   

14.
美国文学评论界曾就印第安作家路易斯·厄德里克的小说《甜菜女王》中族裔性的存在与缺失问题,展开了一场著名的论战。争论的焦点在于族裔作家的文学创作是否必须表达对种族问题的关注以及如何去表达这种关注。本文以印第安核心价值观中的家、身份、和位置感为着眼点,探讨厄德里克在小说中对印第安价值观传承的独特书写方式,进而指出在解读族裔文本时,只有将"族裔性"看作一个动态的历史构建过程,才能正确阐释作者的文化立场。  相似文献   

15.
选取《格林童话》中的三个经典童话文本,探讨成人与儿童之间的权力关系、成人对儿童本性的认识以及成人对儿童性别的不同假设,得出结论:成人总有一种想置儿童于自己统治之下的欲望;儿童作为成人的"他者",是不完善的人,具有某种动物性;男性在于行动,女性在于外貌,女性是第二性。  相似文献   

16.
汪曾祺写过两篇《薛大娘》,一篇是散文,另一篇是小说。汪曾祺有改写自己旧作的爱好,改写目的是要挖掘到某个生活片段的更深广的意义。他所遵循的改写原则是"小改而大动",即情节故事基本不变,而在关键细节的地方加以变动,以增强人物思想的现代意识。《薛大娘》的两个不同文本具体改动有八处,区别最大的在结尾部分。通过改写,汪曾祺表达了自己对人生、对健全人性的独特感悟和思索。  相似文献   

17.
“砍头”叙事在沈从文的作品中大量地呈现,他的小说或是《从文自传》中都艺术性或真实性地书写了砍头事件.作者童年的真实经历和作家艺术地创作的文本呈现,使《黄昏》在优美的自然环境和怡然自得的小城生活中,充斥着砍头故事的游戏情节.沈从文叙写砍头尽量将自己的情感隐藏起来,叙述得淡定、平静,然而这种平静背后愈加显示出生命的悲痛,作品弥漫着沈从文浓郁的生命意识以及对生命的珍重和敬仰.  相似文献   

18.
作为世界文化遗产之一的《格林童话》有着丰富的研究价值,受到了世界各地研究者的关注。本文基于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分析并归纳了《格林童话》具体的文本内容,阐述了其叙述方式、人物塑造、语言风格等方面的特点,并论述了儿童阅读《格林童话》的过程所反映出的皮亚杰的包含图式、同化、顺应和平衡的认识结构。基于皮亚杰的儿童道德认知发展阶段的划分标准,本文进而探究了《格林童话》对分别处于他律阶段、自律阶段和公正阶段的儿童在心智发展方面的具体教育价值。  相似文献   

19.
《蝴蝶夫人》是久负盛名的意大利歌剧之一,从《菊子夫人》到《蝴蝶君》,蝴蝶夫人的故事情节经历了程式化和被消解的过程,这一过程也是"他者"——蝴蝶夫人形象形成和变异的过程。20世纪下半期以来,后现代主义以它消解中心、颠覆权威的哲学思辩吸引了文学批评界普遍的关注目光,也引起了文学创作价值取向的转变。试以蝴蝶夫人的故事变迁为例,浅析后现代理论对传统文本和定型的价值观念的质疑、改写和影响。  相似文献   

20.
《野人嘎嘎》故事是流传在宜昌地区的民间故事,《小红帽》是《格林童话》中的经典故事。两者都属于"AT333贪吃的狼"型故事,但是因为地域、文化、观念的差异,陈献出不同的故事文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