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尼采的悲剧哲学与审美生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第一位悲剧哲学家尼采,从希腊悲剧文化中提炼出悲剧艺术与悲剧精神,以此解读人生、诠释生命,从而把人的生命存在及其生活引向崇高的艺术审美境界之中。尼采赋艺术以形而上的性质,认为艺术与哲学同根,只有在艺术审美生存方式中,人与世界的存在才是合理的相互交融。从生存论的角度看,尼采的艺术哲学揭示了现实人的生存之美,即人的生命之美是生成的人生;人的诚实之美是道德的人生;人的艺术与科学交融之美是完整的人生。尼采开启并实现了哲学生存论与艺术审美论的完美结合。  相似文献   

2.
“居”是庄子艺术哲学关于理想语言世界的中心范畴之一,建构了庄子立义艺术主体生存本体论的元问题。“居于道”、“居于德”、“居于神”作为“思之居”构成庄子主义艺术主体生存本体论的三级意向;“居于天地”、“居于心灵”作为“住之居”反映出庄子立义艺术主体生存本体论的可操作性。这种灌注着信仰生命本源的艺术主体定位之思的诗性关怀和建设是传释居所澄明和形上慰藉。  相似文献   

3.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离不开知识的依托,它需要的不只是关乎知识的因果性解释,而是从人的内在经验出发,以对生命的感悟,表达为基础的理解、体验和对话。理解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基础,必须从现实的个人出发,否则就会造成事实上的人学空场。体验是对人生意义与价值的反思性叩问,是一种生成性的存在之思,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关键。作为引导思想、揭示真理的艺术,对话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途径。  相似文献   

4.
李商隐的华年之思虽说无端,但在其诗中仍可见某些端倪.通过分析李商隐华年之思的无端及其独特表现方式,以期揭示李商隐诗歌的独特韵味,探究华年之思对其个体生命的独特内涵.  相似文献   

5.
生命是人的生存活动本身,它是人的物质肌体与精神意识统一在一定时间和空间中的生存价值选择活动。艺术是对生命之“是”的真实反映与对生命之“应是”的价值选择表现的统一。所以,艺术是对生存活动的反映,但不是生存活动本身,它一经表现就具有独立的价值和生命。  相似文献   

6.
劳马的小说以哲学的、超越的、喜剧式眼光远距离审视世界,在叙事中寄托着徘徊于离乡-回乡路上的生命之思和家园之恋,其风格特征表现为集幽默、讽刺与机智为一体。其小说以政治、经济的变革为背景叙写时代精神和人的生存状态,展示了广阔的历史图景和独特的生命之思。  相似文献   

7.
作为一位思者,海德格尔一生都行进在"思"的林中路中,面对作为形而上学完成的现代技术的本质--座架对人生命的侵扰和控制,他认为只有通过思才能唤醒形而上学对存在的遗忘,才能找到失落的家园,诗意地栖居.因此有必要从思之可能、思之发生以及思之期备三个方面来阐释海德格尔之思,以显现他对人之生存境遇的追问.  相似文献   

8.
作为一位思者,海德格尔一生都行进在“思”的林中路中,面对作为形而上学完成的现代技术的本质——座架对人生命的侵扰和控制,他认为只有通过思才能唤醒形而上学对存在的遗忘,才能找到失落的家园,诗意地栖居。因此有必要从思之可能、思之发生以及思之期备三个方面来阐释海德格尔之思,以显现他对人之生存境遇的追问。  相似文献   

9.
"阴阳刚柔"、"万物化生"借阴阳的生态转换与生命的生成节律来说明宇宙的发生及万物的起源,蕴含着深刻的生命智慧和生存智慧."阴阳刚柔"、"万物化生"不仅是艺术生成及诗意性存在的内在依据,而且是中国艺术生命精神产生的动因.它确立了中国艺术以体现人的生命体验为中心的价值基础和以表现生命的诗意,弘扬人的生命精神为最高原则的审美境界."阴阳刚柔"与"万物化生"的智慧作为生命思想的所指.必然使中国文艺具有了独特的精神气质、生命色彩与诗性智慧,这就确立了中国文艺以人的生命体验为中心的价值基础和以表现生命的诗意和形而上的境界为动因的独特的生命艺术范式.中国艺术创生的动因源自阴阳二气的变化、转换而与人的生命活动的交融,而对审美主体而言,艺术创生的发生则基于生命精神的寄托,审美主体借艺术之载体的运行而表达自己的生命体验,提升审美境界.从这种意义上看,艺术审美一定程度上也是表现这种平衡性的审美.其中动态的审美心态与虚静的审美心态实际上是阴阳之气、刚柔之性的融合变化,并在人的心灵中的不同反映,它们是既对立又统一的关系,真正的艺术杰作必须在协调好二者关系的基础上才能产生.  相似文献   

10.
透过对柏拉图《理想国》关于教育论述的分析,认为其倡导的生命关怀以至真理求索、德性教育以至责任生存、身心康健以至和谐之秩,深刻揭示了教育与社会和谐的内在关联。虽然柏拉图提出的"哲学王"思想存有争议,但其反省人性、追求"良善"所折射出的关于教育本质及功能的积极思考,对我们今天探索教育与和谐社会的构建仍有深刻的启发。  相似文献   

11.
In this article I integrate the process of the artist with the practice of mentoring. The acts of listening to inquiry into their lives and research. Particular attention is made to the context of working with graduate students in a faculty of education. I specifically draw on arts‐based educational research methods to explore a poetic way of articulating the connection between the art of mentoring, leadership and art‐making. Highlighted i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a deep listening to ourselves and to each other as integral to expanding the notion of research to one of including our own lives as art‐works. Connections are made through poetic form to the natural world and the notion of mentoring as an invitation to the art of co‐creating.  相似文献   

12.
在李铁大量的表现工厂生活的小说中,其前后期的作品有着很大变化:由单纯、诗意地表现身边的生活,到因生存焦虑产生出具有“人文关怀”的艺术之作;不滞留在单纯的现象批判,对生活充满着信赖;关注被遮蔽的工人生活的现实,细腻地呈现女工们的内心感受。这些充分显示着他思想与艺术的成熟。李铁小说的魅力既同他的人生状态、生活工作经历有关,也同他的艺术美学原则有关。发展与变化让我们看到了这些小说的独特意义。  相似文献   

13.
金圣叹是明清之际卓越的文学批评家 ,以小说、戏曲评点独树一帜。除了评点艺术 ,他的诗歌创作也颇有成就 ,著有《沉吟楼诗选》。《沉吟楼诗选》最真实地反映了金圣叹的内心世界 ,可以说是研究他的第一手资料。但是长期以来 ,《沉吟楼诗选》一直没有引起学术界的关注。为了整体把握金圣叹的诗歌创作 ,从作品中掘发出他的思想与诗艺 ,希望能引起进一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14.
论吴宓的诗     
吴宓的诗歌创作选择的是“以新材料入旧格律”的道路,“新材料”即“一时一地之生活感想”,反映了他思想与情感的矛盾和理想与现实的冲突。“旧格律”则为其诗歌的表现形式,虽在艺术上有一定成就,但因才力所限与炼意炼字功夫的欠缺,颇多不足,吴宓诗歌的特征与研究价值,主要在于思想内容而非其艺术性。  相似文献   

15.
禅是一种追求人生理想境界的独特修持方法.艺术的本质是一种体验,艺术直觉所把握的是一个感性世界.但在思维方式上,禅宗的“悟”对艺术直觉有着强烈的影响,艺术直觉与禅宗的“悟”有着一种天然的交织关系。  相似文献   

16.
This paper outlines a view about the use of art and why it matters. It discusses the purposes of education in the arts, the role of individual consciousness in the making of the arts, the arts role in developing societal self-awareness, the way art brings about a cultural presence and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production and consumption of culture.  相似文献   

17.
艺术世俗化的意义--论本雅明的大众文化批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霍克海默和阿多诺以“批判理论”阐释大众化,而本雅明则致力于探究现代科技怎样改变了艺术作品及其与大众的关系;“问题意识”的不同形成了二在大众化认识上的差异。本雅明认为技术复制固然使艺术品失去了“灵韵”,却同时消解了传统化的礼仪性,改变了人们的感知方式和缩小了大众与艺术的距离。从这个意义上讲,大众化推进了艺术的世俗化过程,改变了传统艺术的彼岸性而实现了艺术与此岸现实人生的融合。本雅明对艺术世俗化意义的阐述,为大众化研究开拓了新的思路和视域。  相似文献   

18.
素描是绘画艺术的基础课题,在素描教学中如何把握基础训练与创造性思维之间的关系,在基础训练中,又如何提高学生的基本造型能力和审美能力,培养创造性思维并提高创新能力,是美术教学中一个非常重要的课题.  相似文献   

19.
陶渊明在诗歌艺术的审美创造上所提出的"心远说",不仅是诗人诗歌创作的经验总结,而且揭示了诗歌艺术审美创造中十分重要的"心理距离"问题。"心远"不仅让诗人成为精神上自由的审美主体,而且使他能够用诗意的眼光看待躬耕田园的生活,从而使得田园生活成为审美的对象,而诗人和农人一体的特殊身份以及诗歌意象选择上的个性化,则较好解决了"距离的内在矛盾"和"距离的易变性"两个问题。  相似文献   

20.
声乐艺术是语言与音乐两者紧密结合、相互联系的综合表达思想感情的一种表演艺术,歌唱的语言对艺术歌曲风格的表现有至关重要的作用。不同的艺术歌曲对咬字吐字的要求不同,在演绎中国艺术歌曲的时候,需要细细的品味歌词,用正确的咬字吐字方法表达歌曲的情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