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作为早期的海派作家之一的叶灵凤,他的创作集中在情爱领域,对人心人性进行探索,因一度被归为“才子 流氓”类作家而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和公正的评价。本通过对叶灵凤小说进行分类研究以了解其创作特点及原因,也为研究海派作家的发展历程打开了一个小小的窗口。  相似文献   

2.
李筱寅 《文教资料》2010,(18):62-64
新时期以来对于叶灵凤的小说研究几乎和他被文学史重新发掘是同步的。作为类别存在的叶灵凤的小说,在各个思潮流派的研究中艰难走过了从内容—形式—文化分析的过程。叶灵凤小说的风格展现了文学史上转折期的变迁,人们没有能够真正从史的角度观照过这个问题,还停留在对其小说简单的褒贬上的原因是史料工作和文本细读的功夫下得不够,只有将其作为独立的小说真正解放出来,才能够在史的研究中走得更远。  相似文献   

3.
叶灵凤——一位现代都市生活的书写者,不仅徘徊在十里洋场上,也受到宗教的影响。他将基督教的因素融入其创作,展现了一场奇异的、对于世俗生活的追逐。  相似文献   

4.
本文从美学意义的角度对叶灵凤的情爱小说进行赏析,并对叶灵凤在现代文学中的地位提出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5.
张亮 《安康学院学报》2015,27(3):69-73,128
叶灵凤作为创造社的后期中坚,一度创作了大量小说,在文坛上堪称资深.但对叶灵凤小说的研究却起步较晚,可以说几乎和他被文学史重新发掘是同步的.关于叶灵凤小说的研究由于受思维、知识水平、理论工具的限制而出现停滞,这表明其文本意义仍亟待进一步阐释.因此,有必要对叶灵凤小说具有代表性的研究成果作出客观、理性的评述,总结其中的不足,以期为叶灵凤小说研究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6.
《圣经》和基督教与叶灵凤的小说创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叶灵凤——一位现代都市生活的书写者,不仅徘徊在十里洋场上,也受到宗教的影响。他将基督教的因素融入其创作,展现了一场奇异的、对于世俗生活的追逐。一、叶灵凤与基督教和《圣经》结缘早在少年时代,叶灵凤举家从江西迁至江苏镇江,进了当地一所教会中学念书。他曾在散文《雾》中回忆雾中的校园:"我每早起来走过球场时,除了雨天,总能见到墙外白茫茫一片浓雾,只有树巅和山尖可见,像大海中浮屿般,使人  相似文献   

7.
叶灵凤小说因主要描写性欲、性爱为主,遭到左翼作家的攻击和贬斥。几十年来学界对叶灵凤小说褒贬不一,但从八十年代叶灵风小说在大陆重新出版、获得了读者好评和一些学者的肯定的事实来看,叶灵凤小说值得我们去研究,去探讨。叶灵凤是以现代的新观点、新的审美眼光来审视人的性心理、性意识和性道德的,表现了一种新的人道主义的性道德。叶灵凤无论是在性爱领域的独特表现,还是在艺术形式上的大胆探索,都显示了作为现代小说家的胆识和艺术才华,值得我们进一步研究和探讨。  相似文献   

8.
谭明,男,1959年生,重庆涪陵人。现在重庆市涪陵区职业教育中心任教,汉语言文学高级讲师。系中国作家协会会员,涪陵区文联副主席、区作协副主席。1980年以来,相继在《诗刊》《星星诗刊》《诗歌月刊》《工人日报》《中国青年报》等20余家报刊发表诗作600余首,共计170余万字。作品载入《新中国60年文学大系:诗歌精选》《中国年度诗歌精选》《中国当代爱情诗鉴赏》《重庆诗歌年鉴》等多种选集。出版诗集《乌江的太阳和雨》《光芒与蝶》。诗集《梦幻与钟声》即将出版。多次获中共涪陵区委、区政府颁发的文学奖和社科成果奖。1995年至今,连续三届被中共涪陵区委、区政府授予涪陵区科技拔尖人才称号。诗集《光芒与蝶》获第四届重庆市文学奖。  相似文献   

9.
《涪陵师专学报》2007,(5):75-76
柏铭久,1945年生,辽宁海城人。中国作家协会会员,重庆市作协全委会委员,万州区作家协会名誉主席,万州诗歌创委会主任。上世纪六十年代在校期间就与同学组织“狂飙诗社”。曾为四川省巴金文学院专业创作员,三峡文学院专业作家。i曾在《人民文学》、《诗刊》、《中国作家》、  相似文献   

10.
现代书评研究起于萧乾,学术著作的书评是研究之研究.郭沫若新文学创作和左翼革命活动研究必须探究其与创造社的紧密关系.揭示人事关系,还原历史真实,特别是创造社前后流变中人际关系和小伙计的具体情况,深蕴着极大的学术内涵,这自然也是我们讨论咸立强专著的根本宗旨.此著务实精细的考证乃是近年学术研究中少见的力作,然而试图从“寻找归宿的流浪者”来总体把握创造社成员文化的、时代的心理倾向和无意识自觉,恰恰局限了研究者从容或开阔的学术思考.而魏红珊《郭沫若美学思想研究》是对郭沫若研究的另一种掘进,能够从多元的视角、领域和层面,追本溯源,辨析流变,在材料的发掘与整理方面都做出了自己的努力,显示了在郭沫若研究上多年沉潜积累的最新思考.因此不论是咸立强在创造社研究的深入和开拓,还是魏红珊整体观照郭沫若的美学思想,都是近年现代文学和郭沫若研究的活跃形态,并且是中青年研究者难得的优秀著作.我们应该在批评之讨论的再研究中扩大其学术的影响,训练年轻学子的研究眼光,推进现代文学和郭沫若研究的新发展.  相似文献   

11.
20世纪20年代叶灵凤以浪漫抒情小说登上中国现代文学的舞台.小说继承了五四文学革命反叛、破坏、启蒙的精神,塑造了一系列率真、坦诚、勇敢追求自由和幸福的人物形象.叶灵凤是一个彻底的“怀疑主义者”,怀疑看似确定的真理,质疑权力和专制,消解崇高,试图构建“自由”的“理想国”.其小说采用了心理分析,深深的探索了人物的心灵世界.  相似文献   

12.
柏铭久,1945年生,辽宁海城人。中国作家协会会员,重庆市作协全委会委员,万州区作家协会名誉主席,万州诗歌创委会主任。上世纪六十年代在校期间就与同学组织"狂飙诗社"。曾为四川省巴金文学院专业创作员,三峡文学院专业作家。曾在《人民文学》、《诗刊》、《中国作家》、《十月》、《青年文学》、《星星诗刊》、《诗选刊》、《中国诗人》、《绿风》、《诗潮》、《诗歌月刊》、《山花》、《中西诗歌》、《上海文学》、《萌芽》、《散文》、《人民日报》、台湾《笠》、美国《明报》等报刊发表大量诗歌、评论、散文等。出版散文诗集、诗集《沉思的风景》、《情感的边缘》、《黛水之光》、《神女峰背后》、《叙述中的抵达》、《时光之轮》、《红透的山谷》等9种。有散文诗、诗歌、散文选入《中国诗歌精选》、《中国年度最佳诗歌》、  相似文献   

13.
马华新生代作为当下马华文坛一道亮丽的文学风景,已引起海内外汉语批评界的广泛关注。学者们大多从新生代书写的身份认同、文化归属、历史想象、本土意识等层面展开论述,揭示了马华新生代创作中的边缘流散心态和消解、颠覆传统的反叛精神。基于以上研究现状,文章从微观作家解读和宏观理论探讨两个层面深入分析、梳理了当下马华新生代创作与批评的多元互动格局和总体发展风貌,旨在为读者提供一个认识马华新生代的切入点。  相似文献   

14.
记述了吴强一生的创作经历。  相似文献   

15.
:长期以来 ,有人认为鲁迅对创造社和“左联”时期的周扬等人怀有“宗派情绪”。大量事实证明 ,是创造社和“左联”某些人“不在大处着眼” ,往往从个人和小集团利益出发 ,以“左”的宗派主义、教条主义态度对待鲁迅。无论在对敌斗争还是革命文化阵营内部论争中 ,鲁迅始终顾全大局 ,坚持独立的思想、独立的意志和独立的人格。鲁迅的思想同宗派主义是不可调和的  相似文献   

16.
提起“上海”,就联想到“海派”一说。本文主要通过对30年代“京海论争”前后的有关史料的梳理、释读,重点分析了那些字里行间流泄出的文化心理内涵,指出“海派”名词牵连着一整套话语,“海派”话语意味着“五四现代观”有关“上海”的描述与想象。重新理解、想象“上海”,应从反省“海派”及其话语开始。  相似文献   

17.
《涪陵师专学报》2007,(2):46-46
阿蛮(卢延辉),男,1953年生于重庆市渝中区,中学未毕业即赴云南当知青,曾任生产队长、宣传队长;返城后在建筑公司先后干过混凝土工、木工、宣教干事等,其间在重庆市职工大学汉语言文学专业完成业余学习;后为报刊编辑,群众文化辅导干部。现为重庆市渝中区文化馆调研部主任、副研究馆员,中国作协会员,重庆市作协小说创作委员会副主任。  相似文献   

18.
冬婴,本名梁平,男,重庆石柱人,生于1966年冬天.87年毕业于涪陵师范高等专科学校中文系,在石柱中学任教十三年.2000年考入西南大学中国新诗研究所,2003年毕业获硕士学位.同年到涪陵师范学院中文系工作至今.写诗20年,以冬婴为笔名先后在<诗刊>、<诗歌报月刊>、<星星诗刊>、<诗神>、<儿童文学>、<少年文艺>、<诗潮>、<诗林>、<绿风诗刊>、<红岩>、<重庆文学>、<重庆日报>等发表600余首诗歌,十余次获全国诗歌大赛奖,有作品被转载,并入选中国年度最佳诗歌选等多种选本.诗集<低处的风声>予2007年7月由中国文联出版社出版,2008年获第六届台湾薛林青年诗奖.  相似文献   

19.
《涪陵师专学报》2007,(1):69-71
虹影,享誉世界文坛的著名作家、诗人。中国女性主义文学的代表之一。代表作有长篇《上海王》、《上海之死》、《饥饿的女儿)、《K》、《孔雀的叫喊》、诗集《鱼教会鱼歌唱》等。现居北京。  相似文献   

20.
《涪陵师专学报》2010,(2):44-45
谭明,男,1959年生,重庆涪陵人。现在重庆市涪陵区职业教育中心任教,汉语言文学高级讲师。系中国作家协会会员,涪陵区文联副主席、区作协副主席。1980年以来,相继在《诗刊》《星星诗刊》《诗歌月刊》《工人日报》《中国青年报》等20余家报刊发表诗作600余首,共计170余万字。作品载入《新中国60年文学大系:诗歌精选》《中国年度诗歌精选》《中国当代爱情诗鉴赏》《重庆诗歌年鉴》等多种选集。出版诗集《乌江的太阳和雨》《光芒与蝶》。诗集《梦幻与钟声》即将出版。多次获中共涪陵区委、区政府颁发的文学奖和社科成果奖。1995年至今,连续三届被中共涪陵区委、区政府授予"涪陵区科技拔尖人才"称号。诗集《光芒与蝶》获"第四届重庆市文学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