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古人论读书     
△人不读书,其犹夜行;二毛之叟,不如白面书生。(唐·段成式《酉阳杂俎》) △读书须知出入法。始当求所以入,终当求所以出。(宋·陈善《扪虱新语》) △读书之法,既先识得他外面一个皮壳了,又须识  相似文献   

2.
古人谈读书     
作诗须多诵古今人诗。不独诗尔,其他文字皆然。 (宋)欧阳修凡读书……须要读得字字响亮,不可误一字,不可少一字,不可多一字,不可倒一字,不可牵强暗记,只要多诵数遍,自然上口,久远不忘。古人云,‘读书千遍其义自见’。谓读得熟,则不待解说,自晓其义也。余尝谓,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心不在此,则眼不看仔细,心眼既不  相似文献   

3.
古人读书诗     
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  相似文献   

4.
古代人读书很不容易,因为在印刷术和纸没有发明之前,一般人是读不起书的。第一,书很贵重,得用手抄写在竹简或者木牍上,一片竹简、木牍写不了多少字,几部书就装满了好几车子。有人说“学富五车”,说的是念的书超过五部车子装的简牍,其实用今天的眼光看,五个车子的书并不怎么多。孔子念书很用功,“韦编三绝”,韦是皮带子,竹简、木牍用皮带子拴起来,才不至于乱。这种书  相似文献   

5.
正一、"思·问·习"读书法。这是孔子主张的读书方法。即重视思考,不懂就问,提倡经常巩固复习。二、"假物"读书法。这是孔子的学生荀子所主张的。就是说要利用一切有利条件来学习。他认为人们的天资并没有多大差别,只要善于充分利用客观条件,就能缩短成才的时间。三、"精至"读书法。这是王充提出的读书方法 ,也就是用心专一的读书法。四、"不求甚解"读书法。这是陶渊明提出来的读书法。要求读书时要抓住重点,去繁就简和独立思考。五、"提要钩玄"读书法。这是韩愈提倡的读书方法。旨在抓要点,明主旨,以便直探本源,提取精粹的内容。  相似文献   

6.
古人读书方法多种多样,归结起来,主要有以下几种。一、积累。荀子治学重在一个“积”字,他在《劝学篇》中说:“枳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故不积跬少,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俗话说;“好记性不如个烂笔头。”顾炎武随身背着一个“百宝  相似文献   

7.
我国古今有不少文人学者,博览群书,嗜书成癖。因此人们送给他们种种美称。“书淫”:南北朝的刘孝标,长期勤奋读书,学识过人。平时只要他知道别人有好书,必去求借。借到之后,便贪婪地读起来。“书城”:唐代李泌,不但看书多,而且家中藏书汗牛充栋。“书仓”:后汉的曹平,积石为仓以藏书,号日“曹氏书仓”。“行书橱”:清朝虞世南,饱览群书,知识渊博。“汉圣”:南北朝刘臻,眈悦经史,终日苦思,至于世事,多所遗忘,尤精《汉书》,时人呼为“汉圣”。古人读书美号@美木  相似文献   

8.
一、积累荀子的治学重在“积伪”(“伪”通“为”)。他在《劝学》篇中说:“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蚊龙生焉;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韩愈《进学解》中说:“业精于勤,荒于嬉,形成于思,毁于随。”说明要  相似文献   

9.
三国董遇酷爱读书,其法有三余:“冬者岁之余,夜者日之余,阴雨者时之余也。”《魏略》这段话意思是说:冬季是一年之中空余的时候,夜晚是一日之中空余的时候,阴雨天是各个季节中空余的时候,可利用这些空余的时间读书。欧阳修《归田录》记述钱思读书的三处:“坐则谈经史,卧则谈小说,上厕则阅小辞,盖未尝顷刻释卷也。”宋人朱熹在《训学斋规》中说:“余尝谓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读书是项复杂而艰巨的劳动,若非全心身劳作,断不会有收益。  相似文献   

10.
1.举杯邀明月,(李白) 焚香看道书。(王维) 2.读书破万卷,(杜甫) 落笔超群英。(李白) 3.忘身学草木,(元次山) 委怀在琴书。(陶渊明) 4.藏书万卷可教子,(黄庭坚) 买地十亩皆种松。(梅尧臣)  相似文献   

11.
翻阅古籍,古人读书的佳话灿若群星,读后真是启人心智、催人奋进啊!笔者特辑录以下佳话以飨读者: 一范伸淹帐项烟迹读书范仲淹,北宋名臣,文学家,苏州人,幼年刻苦自学,有《范文正公文集》传世。在他年轻的时候,经常和一些当时的才子在一起,白天黑夜都在帐中学习,到很晚也不休息,等到成名后,夫人李氏收拾他用过的帷帐时,发现  相似文献   

12.
东晋诗人陶渊明,热爱田园生活,喜爱读书。他写了一首《杂诗》:“盛年不再来,一日难再晨。及时当勉励,岁月不等人。”告诫人们要珍惜时光,好好读书。  相似文献   

13.
黄正雨 《辅导员》2012,(2):16-18
崇尚读书,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尽管古人所处的时代、生活的道路、读书的目的都与现代人大有不同,但他们勤勉自励、刻苦攻读的勤学事迹,身处逆境而毫不气馁,历尽艰辛却勇往直前的读书精神,无不给我们以深深的震撼和启迪。  相似文献   

14.
李纪镜 《辅导员》2012,(Z1):32-34
近读明代吴应箕编撰的《读书止观录》,着实看到不少读书故事,颇富辩证对立之趣,对我们来说,亦颇有启迪。苦与乐宋太宗每天读《御览》三卷,宋琪认为皇帝这样做太辛苦了,太宗却说:"开卷有益,不为劳。"读书固然需要时间和体力的付出,但在付出体力、精力的同时,我们获得知识的回报,获得精神的滋养,从心理上说,因为醉心于书而将寂寞、空虚摒之于身外,何劳之有?历史上以读书为乐的例子真是举不胜举。葛洪家贫,又屡遭火,典籍烧尽,于是"负笈徒步,借书抄写,卖薪买纸,燃火披览"。借  相似文献   

15.
16.
一、激发兴趣,读书名言导入 1.课前谈话:同学们,你们平时都读过什么书?读书时,你有什么好的方法?(生答后,教师通过课件出示名言)杜甫说:读书破万卷——(生:下笔如有神.)朱熹说:问渠那得清如许——(生:为有源头活水来.)苏轼说:旧书不厌百回读——(生:熟读深思子自知.) 2.古人喜欢读书,也喜欢把自己读书的宝贵经验记...  相似文献   

17.
汤素兰 《初中生》2017,(7):28-29
读书是一辈子的事情.我这里说的“读书”是指读书的习惯,而不是我们功利意义上的读书——小学、初中、高中,然后考上大学,有个好工作. 读书是提升自己文化的最佳方式,而中学是一个人为自己的精神气质打底的阶段,因此,应该多阅读那些能够引发思考、滋养心灵的书籍. 比如,读雷切尔·卡逊《寂静的春天》,会让我们思考环境问题;读刘易斯·托马斯的《细胞生命礼赞》,你会大吃一惊——原来一个医学家、生物学家关于生命、人生、社会乃至宇宙的思考是如此博大而深邃,一点不比哲学家差;而法布尔的《昆虫记》,又会把我们带入昆虫的世界.  相似文献   

18.
杜宝花 《河南教育》2004,(10):52-52
在“知识爆炸”的时代,各类书刊竞相问世,知识量迅猛增长,知识更新的周期日益缩短。若要学有所成,真正实现人生的价值,就应用最少的时间获得最多的有益知识,基于此,我整理了如下读书方法。如能认真体会其真正含义,并在学习实践中贯彻运用,定将收到意想不到的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19.
许钰 《辅导员》2009,(13):10-10
不少同学都有这样一个困惑:明明已经读了不少课外书,怎么还写不出好作文呢?我想,这主要是因为一些同学读书方法不当,还没能真正从课外书中受益。这里,就跟大家谈谈“怎样读书最有效”吧。  相似文献   

20.
阅读是知识采集的途径,也是精神旅游的过程。掌握科学的阅读方法,对提高学习效率,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主要谈谈快速阅读的技巧。在生活和学习中,除了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