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社会工作理论对青少年网络成瘾问题的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互联网的虚拟世界给青少年造成的身心伤害,范围之广,危害之大,救助之难,已成为当今中国青少年教育之最。它给家庭、学校和社会都带来了许多危害,并且日趋明显、严重。青少年网瘾问题是由多方面原因造成的,因此,单纯依靠药物、心理治疗和教育的方式,难以根本解决问题。作为一种专业化的综合性服务活动,社会工作通过个案辅导、团体治疗、社区参与等方法,强调治疗性服务和发展性服务并重,其对于青少年网络成瘾问题的介入将会占据越来越重要的地位。  相似文献   

2.
童年期虐待是指对儿童具有抚养、监管和操纵权的人,对儿童做出的足以对其健康、生存、发展及尊严造成实际或潜在伤害的一系列行为。由于其发生率高,负面影响严重且持久,现已成为一个世界性的公共卫生问题。童年期虐待的发生受到儿童自身因素、父母和家庭因素以及社会文化因素的共同影响。作为一种极端负性的早期人际经历,童年期虐待是青少年内化(如焦虑/抑郁、退缩和躯体主诉)和外化(如攻击行为和违纪行为)心理健康问题最有力的预测因素之一。遭受虐待后个体通常会产生有关自我和他人的非适应性认知,Young的图式理论和相关研究揭示了非适应性认知在童年期虐待与青少年内外化心理健康问题之间所发挥的中介机制。有鉴于此,在应对青少年内外化心理健康问题时,亟需加强对童年期虐待问题的关注,具体可采取以下教育干预策略:一是防微杜渐,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减少童年期虐待的发生;二是亡羊补牢,深入挖掘保护性因素,提高青少年的心理韧性,构建积极的同伴关系;三是顶层设计,充分发挥文化软实力的作用,加强正确的社会舆论引导。  相似文献   

3.
色情、游戏、聊天常被称为网络三魔爪,它们不仅严重污染了网络社区文化环境,还对网民大众尤其是青少年的精神、思想、心灵、身体等造成严重摧残和伤害,给社会带来不稳定因素.加强网络社区文化环境的净化势在必行.如何进行网络社区文化环境的净化成为当前人们探索的焦点.  相似文献   

4.
自我保护是人类生存的需要,是与生俱来的一种生理本能,《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明确指出:"幼儿园必须把保护幼儿的生命和促进幼儿的健康放在工作的首位。"也就是说,儿童的安全是一切发展的保障,只有在幼儿生命健全的基础上才能保证其身心的健康发展。当今幼儿意外伤害已成为社会的普遍问题,幼儿的意外伤害会给自身、家庭、社会造成非常严重的后果。因此,创设和谐安全的校园  相似文献   

5.
一、问题研究的意义 当今,一个严重、复杂而又棘手的社会问题——青少年犯罪,正强烈地困扰着世界各国。它向人类的文明与发展提出了严峻的挑战,成为世界性的重大社会课题。 一九七八年以来,我国的青少年犯罪,在短短的十年间,迅猛恶化为一个给当前的社会安定,青少年健康成长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带来严重干扰与妨碍,并给我们民族  相似文献   

6.
校园情境中隐性伤害的成因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隐性伤害 ,是相对于显性伤害而言的 ,是一种不太明显的伤害类型。显性伤害的表现和其后果往往比较明确 ,一看便知 ,不会造成人们过多的争议和迷惑 ;而隐性伤害则是以一种比较隐蔽的形式出现的 ,往往不易被人察觉 ,或不被人们认为是伤害。校园中隐性伤害主要有两种可能 ,一种是人为地对身体和精神所造成的伤害 ,另一种则是由外在物质设施的不当而引起的身体或精神的伤害。本篇所要讨论的主要是前者 ,即那种对青少年人身所进行的不太明显的、发生效应较为迟滞的隐性校园人身伤害。这种伤害最严重的危害就是它造成了青少年人身权的侵害 ,形成少…  相似文献   

7.
肖蓓 《教学与管理》2010,(7):108-109
运动伤害是指在体育运动过程中发生的各种损伤,其发生与运动项目、运动训练、运动技术、运动水平和运动环境等密切相关。运动伤害造成青少年学生身体受损,影响正常的学习和生活,更有甚者影响其一生的健康。青少年学生正是生长发育的黄金时期,预防青少年学生运动伤害,不仅可以减少青少年学生运动伤害的发生,还可以加强青少年学生自我保护能力的意识,提高青少年学生的体质。因此,全社会应密切合作,采取一切可行的措施,减少青少年学生在运动中伤害的隐患,使其健康运动。  相似文献   

8.
针对捷克青少年课堂性教育匮乏以及由此产生的严重社会问题,捷克教育部门近日在欧盟的资助下即将启动中小学性教育计划,以便让年轻一代从正规课堂系统了解更多性知识,避免青少年身心受到伤害,减少性疾病的发生与传播。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社会上暴力伤害幼儿事件时有发生,给幼儿安全带来严重威胁,倍受社会舆论关注.幼儿园是幼儿的集中区,一旦发生社会不法分子伤害幼儿事件,就会产生严重的后果,造成极坏的社会影响.因此,幼儿园必须把预防暴力伤害幼儿事件作为安全工作的重中之重,着力构建预防暴力伤害幼儿事件的有效工作机制.笔者认为,预防暴力伤害幼儿事件应当在"六抓六严"上下功夫、见成效.  相似文献   

10.
宋凌南 《考试周刊》2011,(79):182-184
随着超级细菌再度走进人们的视野,抗菌药物的使用问题已经成为全球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之一。本文从"后抗生素时代"命题入手,综述了超级细菌的概念、致病机理、给人类造成的危害,以及人类研制抗生素与致病细菌对抗的历史和滥用抗生素导致的恶果,最后提出人类抵制超级细菌,维护健康的策略。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少年儿童的人身伤害问题,一直是社会广泛关注的一个热点,当政府的有关部门和广大中小学校为避免学生安全事故殚精竭虑时,那些无法预料且不时发生的心理伤害,却在一些学校滋生蔓延开来,给孩子们脆弱的心灵以无情的摧残,严重伤害了学生的身心健康。一、心理伤害的概念和特点心理伤害,是指教师在履行教育和管理职责过程中有意或无意、经常性或习惯性地发生的任何导致影响青少年心理健康和人格发展并使其受到伤害的言行。心理伤害的特点:(1)行为的非明确目的性。心理伤害的发生在一般情况下不是教师的主观愿望,而是客观上产生的一种效果…  相似文献   

12.
《早期教育》2006,(7):46-46
英国预防医学专家指出,可乐、汽水、炸薯条、炸薯片、炸鸡、汉堡包等“垃圾食品”,是造成青少年超重和肥胖的主要祸首。世界卫生组织警告说,肥胖已经给人类健康和全球经济发展带来了严重的危险。为防止儿童肥胖在英国蔓延,英国政府发布了《公共卫生白皮书》,禁止电视台在晚上6时到9时的黄金时段,播放“垃圾食品”的广告。作为《公共卫生白皮书》中规定的补充,英国政府还对这类食品的标签、包装和零售店都进行了限制。  相似文献   

13.
意外伤害,是指意外发生或无意造成的对身体的伤害,是中学生中的多发现象,直接影响到学生的学习和生活。因此,有必要对学生进行预防意外伤害教育。如何对学生进行预防意外伤害教育呢?方法有不少。其中值得探讨的是如何结合生理卫生教学,在学习人体基本结构的同时,将预防教育渗透于相关的教学过程,让学生懂得如何避免意外伤害,从而加强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达到预防意外伤害教育的目的。1开展预防意外伤害教育是必要且迫切的一般说,青少年正处于旺盛生长期,身体健康问题较少,但由于青少年好动又缺乏经验,使青少年时期成了易发生…  相似文献   

14.
青少年攻击行为,主要指青少年有意造成行为接受者伤害的行为,包括对他人、自身或其它目标有意伤害的任何行为。从心理学和文化学视角分析,青少年攻击行为可以有六个发生机制,其教育或矫正也要针对多元发生机制走和合之路。  相似文献   

15.
灾难后受创伤学生的心理重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当儿童跨进中学的校门时,从年龄上也进入了人生最为宝贵的青春期,生理和心理随之发生着显著的变化,其所面临的来自于外部社会与情境的挑战也越来越多,需要小心关注的风险因子也与日俱增。近年来,水灾、地震、空难、矿难、海啸、雪灾、滑坡、泥石流、战争、交通事故、校园危机等各种突发性重大事件频繁发生,这些灾难不管是自然发生的还是人为发生的,对人类和人类社会都会造成危害性后果。遭受灾难的中学生除受到物质层面与生理层面伤害外,更重要的是对心灵造成的严重创伤。  相似文献   

16.
罗玲 《职业技术》2004,(1):20-21
校园暴力成为我们身边再也不能忽视的一个严重社会问题.它不是有些成人眼中的个别孩子之间打打架那么简单的社会现象.它具有复杂的社会心理背景,给青少年造成的危害,远不止皮肉的创伤,更严重的是会造成孩子们心灵的扭曲.如果教师、家长和社会都漠然视之,青少年尚未成熟的心理中就会接受这么一种不良的暗示:邪恶比正义更有力量,武力比智力更有价值.这是相当危险的.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中小学学生的人身伤害问题,一直是社会广泛关注的一个热点,当政府有关部门和广大中小学校为避免学生发生事故而处心竭虑时,那些无法预料且不时发生的心理伤害,却在一些学校滋生蔓延开来,给孩子们脆弱的心灵以无情的摧残,严重伤害了学生的身心健康。  相似文献   

18.
《班主任》2011,(8):50
2009年5月17日,以"保障儿童网上安全"为主题的"世界电信与信息社会日"到来之际,中央综治委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与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联合发布了《青少年网络伤害问题研究》报告。研究报告显示,"网游"给青少年带来的伤害最大。报告中还提到:根据本次调查  相似文献   

19.
据《中国青年报》2019年05月27日第06版报道:如何避免青少年溺水事故不发生、少发生,是一直摆在家长、学校、社会的一道难题。每当天气转热,各地加大预防学生溺水事故的宣传力度,强化沟通提醒进家庭,明确告诫学生决不私自下水游泳,决不擅自与同学结伴游泳,决不在上下学途中下河戏水玩耍。但遗憾的是,各地溺水事故依然频频发生,给家庭带来严重的伤害,给学校与社会带来许多不稳定的因素。为什么溺水事故居高不下?  相似文献   

20.
灾难心理救援的意义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重大灾难在给人们生命和躯体造成巨大伤害的同时,也给人们的心理、精神造成严重损伤,引起社会心理的巨大震荡,带来一系列负面效应和社会问题。本文阐明开展灾难心理救援的必要性,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心理救援的主要对策,以期灾后能迅速实施心理救援,减少灾民的心理痛苦,尽快恢复社会秩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