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王辉 《考试周刊》2013,(49):53-53
数学模型能够促使数学知识与数学应用的"牵手"。发展学生模型思想的基本活动就是建立模型。教师要注重发展学生的模型思想,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作者认为学生的思维经历从具体到抽象的过程,有助于发展学生的模型思想;发挥问题情境的"建模"功能,引导学生从现象中抽象出数学问题;以建模为核心,培养学生逆向思维和将实际问题数学化的能力。  相似文献   

2.
模型思想是数学核心素养的组成部分.以"翻牌游戏"为例,让学生感受建模过程,积累建模经验,提升核心素养.经历图式化、符号化的过程,感悟简约化、抽象思想;从游戏的各种状态和操作中发现关系和规律,感悟数学化、模型思想;经历多种建模的方法,体验模型思想的本质;经历发现和提出问题,加深模型思想的领会.  相似文献   

3.
模型思想作为一种数学思想,要真正让学生有所感悟需要经历从简单到复杂、从具体到抽象的过程,使学生积累经验,掌握建模方法,逐步形成模型思想.在课堂中,教师需引领学生经历构建数学模型和运用模型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逐步感悟数学模型思想,从而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应用能力.  相似文献   

4.
从"应用题"到"解决问题"再到"问题解决",这不仅仅是名称上的变化。从某种程度上讲,"解决问题"教学也是数学建模教学,只是让学生在无意识的状态下经历建模的过程。在问题解决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模型思想,应注意:抽象——从具体到一般,提炼——从生活到数学,演绎——从模型到运用。  相似文献   

5.
模型思想在初中数学中的应用非常广泛.通过模型思想的教学,使学生经历从实际背景中抽象出数学模型、探索数量关系和变化规律的过程,从而使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和技能解决实际问题,达到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和应用意识的目的.本文以"篮球比赛问题"为例,从问题引入、解决、拓展、延伸等方面入手,就在教学中如何渗透数学建模思想谈谈个人的一些做法.  相似文献   

6.
正2011年版课标要求"综合与实践"第一学段突出"经历实践操作过程",而第二学段更强调"结合实际情境,体验发现和提出问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过程"。可以看出,第二学段更加关注学生经历实践活动的全过程。这就要求教师要立足第二学段学生已有的实践经验和知识储备,加强过程化教学意识,把实践活动的时空还给学生,让学生充分地经  相似文献   

7.
构建数学模型可以有效的帮助学生更好地学习数学,同时,还可以锻炼学生的创新能力及实践能力,所以,教师在教学中要注意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和不同学段的要求,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建模兴趣;让学生积极参与活动,经历建模过程;通过解决实际问题,运用模型思想。  相似文献   

8.
几何图形概念课应该充分利用几何直观、空间观念,让学生不断地从动脑、动手、动口等实践活动中积累基本的数学活动经验,经历"做"和"思考"的过程,建立实物与模型、表象与抽象的联系,从而建立模型思想。  相似文献   

9.
有意识地引导学生感悟数学思想方法,对于提高学生学习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具有事半功倍的作用。分析数学知识的特点,小学阶段出现得比较多、容易被学生感知体会的思想方法是对应和化归。结合不同学段学生的认知特点和知识特点,第一学段以"一句话渗透"策略,第二学段以"体验—内化"策略,有意识地把数学思想方法隐含在数学知识的学习进程中,充分提供给学生感悟和应用的过程,形成学生今后学习新知和问题解决的方向,提高学习力。  相似文献   

10.
数学在本质上就是在不断的抽象、概括、模式化的过程中发展和丰富起来的.数学学习只有深入到"模型"、"建模"的意义上,才是一种真正的数学学习.课标明确提出,在数学教学中应引导学生感悟建模过程,发展"模型思想".在小学,进行数学建模教学具有鲜明的阶段性、初始性特征,即要从学生熟悉的生活和已有的经验出发,引导他们经历将实际问题初步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运用的过程,进而对数学和数学学习获得更加深刻的理解.通过不断建模,使学生  相似文献   

11.
教材内容蕴涵深刻的数学思想,在不同数学思想观照下,教师会对相同的教学内容有不同的理解。以抽象思想、推理思想引领"小数的初步认识"教学设计,体现不同的认知方式,探索数学思想在教学中的关键作用。在抽象思想观照下,借助分数、小数之间的关联,由生活实际模型走向抽象图形、进而回归到抽象的小数意义。在推理思想观照下,以计数器为媒介,以"十进制"为基础,经历"猜想——验证"过程,初步认识小数。  相似文献   

12.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明确提出:在呈现作为知识和技能的数学结果的同时,重视学生已有的经验,使学生体验从实际背景中抽象出数学问题、构建数学模型、寻求结果、解决问题的过程。这对小学阶段数学建模教学提出了明确的要求: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应该努力引导学生经历学习过程,帮助学生形成模型思想。就数学建模教学的几个过程阐述了如何引导学生经历建模过程,帮助学生形成模型思想。  相似文献   

13.
模型思想是数学课程标准修订过程中新增加的一个核心词。以"乘法分配律"一课为例,谈谈如何借助意义教学来实现有效建模,让学生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进而使学生获得对数学理解的同时,在思维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多方面得到进步和发展。  相似文献   

14.
在“综合与实践”的教学中,学生围绕生活中的数学问题,主动参与数学学习活动,在积累解决实际问题的经验,培养问题意识、应用意识和创新精神的同时,提高了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师在数学问题、活动要求这两个核心要素不变的情况下,根据课型的不同,开发出了不同的数学模型,组织学生经历从简单到复杂、从具体到抽象的建立数学模型过程,帮助学生在小学阶段形成一定的模型思维,促进学生模型思想的形成和发展。  相似文献   

15.
数学模型是一种数学结构,即用数学语言、符号和图形等形式概括描述现实世界事物的特征、数量关系和空间形式。数学模型在当今信息化社会已经有比较广泛的应用,建立数学模型是必备的基本技能。在教学中经历"问题情境-建立模型-解释、应用、扩展"的过程,从现实生活或具体情境中抽象出数学问题,有助于学生初步形成模型思想,有利于提高学生发现和提出问题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有利于增强学生的应用意识和创新意识。  相似文献   

16.
<正>模型思想是《数学课程标准》新增的四个核心概念之一,并在课程设计思路中强调"要重视学生已有的经验,使学生体验从实际背景中抽象出数学问题、构建数学模型、寻求结果、解决问题的过程"。模型思想的建立是学生体会和理解数学与外部世界联系的基本途径,所以模型思想的渗透应该贯穿于数学教学的始终。  相似文献   

17.
《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明确要求学生在数学学习中经历数与代数的建模过程。所谓建模,就是把现实世界中的实际问题提炼、抽象为数学模型,求出模型的解,验证模型的合理性,并应用该模型解释现实问题。对小学生而言,模型思想主要体现在实际问题中数量关系的抽象表达过程,以及相应的列方程(或比例式)解决实际问题的活动中。  相似文献   

18.
模型思想在初中数学中的应用非常广泛。通过模型思想的教学,使学生经历从实际背景中抽象出数学模型、探索数量关系和变化规律的过程,从而使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和技能解决实际问题,达到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和应用意识的目的。本文以“篮球比赛问题”为例,从问题引入、解决、拓展、延伸等方面入手,就在教学中如何渗透数学建模思想谈谈个人的一些做法。  相似文献   

19.
数学模型是指通过数学语言、符号和图形等形式来刻画、描述、反映特定的问题或具体事物之间关系的数学结构。数学建模的过程,就是数学化的过程。与大学、高中相比,小学阶段的数学建模,其目标指向于数学能力、数学思维、数学思想等数学素养的有效提升。在数学教学中,我们可以把"数学建模"的教学作为培养学生数学素养的有效途径,让学生经历从具体事例或现实原型出发逐步抽象、概括建立起某种模型  相似文献   

20.
著名的荷兰数学教育家汉斯·弗赖登塔尔在其著作<作为教学任务的数学>中系统阐述了数学教学方法的核心是学生的"再创造".他认为:数学是现实世界的抽象反映和人类经验的总结,数学教育应该源于现实,用于现实,应该通过具体的问题来教抽象的数学内容,应该从学习者所经历、所接触的客观实际中提出问题,然后升华归结为数学概念、运算法则或数学思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