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颜彭莉 《文教资料》2014,(15):41-43
在跨文化交际中,外语学习者由于缺乏对不同文化语境的把握,容易造成交际失败。本文运用语境理论从历史文化语境、社会规范和习俗、价值观三个方面分析文化语境对跨文化交际的影响。同时,引入框架理论,探讨不同文化语境下框架的重合、缺失和差异,对不同文化语境下的交际差异做出合理解释。最后,通过以上论述,对对外汉语教学中应该注意的地方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2.
在当今多元文化背景下,外语教育是培养大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主要平台。提高大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从根本上需提高其跨文化移情能力,使其可以从心理上共情于他人,在实际的交流中摆脱自身文化的束缚,理解并接受他者文化。因此,在外语教学中进行跨文化移情能力的训练是培养大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采用叙事教学法提高跨文化移情能力的教学实践证明,叙事教学法可以同时提高大学生语言、知识、移情等能力,为未来在真实语境中进行跨文化交流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3.
语言能力与专业知识的相互融通是我国高校外语教育改革的必然趋势。语言能力的教学要求跨文化交际能力的语言素质培养,专业知识的教育目的在于专业技术的语言输出能力。两者要实现相互贯通就必须在跨文化交际的现实语境中进行专业化的教学过程。借助《体验商务英语》课程的教学经验,详细阐明依托式体验教学法的各种模式及实践意义,深入探讨专业化的语用能力与外语化的专业能力之间相互协调的教学前景。  相似文献   

4.
外语教学的首要目标是培养外语学习者的跨文化交际能力,而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依赖于文化语境的构建。本文以功能语言学的文化语境理论为框架,结合大学英语课堂教学实践,探讨如何在外语教学中构建有效的文化语境,培养外语学习者的跨文化交际能力。  相似文献   

5.
将语言教学与文化教学联系起来在国外外语教育界已经形成共识,但我国外语教育界因为各种因素限制,没有高度重视文化意识引入和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对外语语言教学的正向激励作用.文章从语言学习与文化的关系,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在语言学习教学中设定文化学习的目标等方面,论证了文化是语言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二者动态交互,教学中目标语文化的选取对于塑造第二语言或外语学习者的文化观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6.
语境分析及其对英语教改的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外语学习中最大的障碍是不了解外语交际的语境及其背后的文化差异 ,由此提出外语教学要重视语境分析 ,进而培养学生的语境意识。它有助于英语教学从孤立的语言点教学向联系的语篇分析教学转变 ;从静态的课本教学向动态的跨文化交际教学转变。在培养学生的语境意识过程中 ,需注意把握两个关系 ,一是课堂内与课堂外教学的关系 ;二是语言、文化知识讲授与训练实际操作能力的关系。  相似文献   

7.
文化是语言的母体,语言交际的有效进行是在文化母体的语境中完成的。用外语进行语言交际就是一个跨文化的语言交际行为。外语习得不仅是单纯语言要素和语言能力的习得过程,同时也要有一个相应的文化习得过程,这样才能获得一个有效的跨文化语言交际能力。因此,英语教学特别是大学英语教学应该是一种新型的"语言-文化"教学模式。文章在跨文化语言交际的视野下提出新型"语言-文化"教学的若干原则。  相似文献   

8.
本文结合现有理论,从跨文化交际学的角度,提出了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至少应该包括的五个方面,其核心是移情能力.之后,在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的视角下讨论了三种外语教学法,指出其优缺点.文章强调为了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外语教学除了要多元化、注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外,还必须在跨文化视野下进行,关注文化语境及其差异和多元化.本文同时指出评价一种外语教学法的客观标准可以是这种方法在多大程度上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  相似文献   

9.
语境补缺假说和语境适应论等国内外最新理论为我国高职外语教学改革提供了理论依据,语境对比研究的最新成果支持真实自然的社会文化语境对语言交际能力的正面影响。创建多元化的外语交际教学语境,将语境信息顺应到交际互动教学环节,培养学生的语境认知和语境运用能力,提高真实场景中运用语境理论进行交际沟通的能力,是培养社会急需的高级应用性外语人才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0.
文化在跨文化交际中的特殊重要性很早就受到了外语教师的关注。从语言与文化的关系入手,探析文化习得的途径及其作用,并从跨文化意识和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两方面说明文化习得在跨文化能力培养中的重要性,提出将语言教学与文化教学结合起来进行外语教学的新方法。  相似文献   

11.
"体演文化"教学法是近年来新兴的一种教学方法,在学生外语学习和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中起到了显著效果。该教学法旨在帮助学习者在母语文化环境中进行第二语言的学习,体验并演练这种语言,从而掌握这种语言。从目前的教学实践中,该教学法就是在"导"和"演"的过程中将语言和文化有机结合,切实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使学生在理解外国文化的基础上进行语言交际。本文就以译林出版社《牛津英语》为例,试从该教学法的产生、发展及实际应用等多个角度探究其在初中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2.
语言与文化互相影响,互相作用,学习外语就必须学习其文化,因此外语教学应与其文化教学相结合。大学英语教学目的是培养具有跨文化交际能力的人才,大学英语教学应以跨文化交际理论为指导,重视以下几方面的教学:采用对比教学法,结合词汇文化内涵进行词汇讲解;利用英语成语了解西方文化传统;讲解结合语篇分析,重视文化因素导入;强化阅读输入;善于利用直观教具进行外语文化教学等。  相似文献   

13.
本文从社会文化理论视角切入跨文化外语教育中的文化适应问题,介绍了社会文化理论的语言观、学习观、研究对象、研究方法和基本哲学倾向,描述了跨文化外语教育的特征,从二语习得的研究角度指出跨文化教育中的文化适应问题,为目前中国的大学英语教育中的文化教学研究提供了可供参考的思路.  相似文献   

14.
语际语用学是在第二语言习得和语用学的理论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门新兴的交叉学科,它主要以跨文化语境下话语的使用规律为研究对象,强调语境对意义的制约与影响,特别是文化语境对成功的跨文化交际的决定性作用。我国大学英语教学长期存在着重语言知识,轻文化教育;重语言能力,轻语用能力的倾向,而语际语用学对社会文化能力的主张,对于改进目前语言教学模式、强化文化教学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5.
本研究将对我国的外语教育现状进行分析,指出中国学生在外语交际过程中的问题和中国外语教学的缺陷,发掘原因并提出解决方法;借鉴现代语言教学理论和跨文化交际理论来纠正大学英语教学中重视语言知识和语言技能、轻视文化因素的倾向;在此基础上构建一个崭新的外语教学模式——基于人文素养教育的大学英语教学模式。  相似文献   

16.
跨文化语言教学法是第二语言教学中的出现的一个新方法。其强调了文化因素在二语教学中的效用。本文立足于多角度类比语言、文化之定义,从跨文化语言教学法的基本元素入手,对这个二语教学的新方法进行了概要的介绍。  相似文献   

17.
本篇文章将对我国的外语教育现状进行分析,指出中国学生在外语交际过程中的问题和中国外语教学中存在的缺陷;借鉴现代语言教学理论和跨文化交际理论来纠正外语教学中重视语言知识和语言技能、轻视文化因素的倾向;在此基础上构建一个崭新的外语教学模式——基于跨文化交际的大学英语教学模式。  相似文献   

18.
从多学科、多视角的研究入手,探讨社会文化因素在语言教学(含外语教学)中的作用,从而揭示了在语言教学中进行文化教学是社会发展的必然结果。根据我国国情,文化融入是大多数外语教师首选的方法,而文化教学采取语境化教学策略是一条可行的路子,并得到相关语言学理论的支持。  相似文献   

19.
"后教学法"是指20世纪后期西方语言教学研究中出现的从根本上超越传统教学法概念的外语教学思想。文献表明,在教师教学理念得到革新的后教学法时代,文化机制中的人本因素日趋受到重视。在职外语教师研究取向由行为主义转向了人本主义,研究视角超越了客体的方法论走向主体的学习应用,延伸到教师认知研究,教师信念研究及文化机制对外语教师成长的影响研究,行动研究模式使外语教师成为与理论家"共同讨论,改进实践"的研究者。作为非本族语者的我国广大外语教师具有双重文化身份,针对中国文化情境,外语在职教师研究亟待超越西方二语理论的束缚,拓展研究范畴,从社会学、心理学、教育学的多维视角来寻找教师发展的人本化本土化特征及对策。  相似文献   

20.
大学外语教学中文化导入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强  李克 《中国成人教育》2007,(18):184-185
20世纪中叶以来,跨文化交际学的研究使高校外语教师更加认清语言和文化之间的密切关系,越来越多的外语工作者和研究人员意识到文化导入在外语教学中的重要性.本文从语言与文化的关系和中西方文化的差异入手,结合文化教学,提出了外语教学中文化导入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