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国文化的精髓,课堂是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校园活动的主要场所。语文教师身负传播祖国优秀传统文化的责任,要教育学生从小热爱中华传统文化,使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扎根于校园,在学生的内心深处生根发芽。  相似文献   

2.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校园,是教育工作者的义务,也是培养学生文化自信的重要保证,对提升学生的民族自豪感有着重要的意义。教师要创造良好的学习氛围,让学生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熏陶下健康成长,为学生打好优秀传统文化的基础。  相似文献   

3.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校园的活动一直以各种丰富多彩的形式开展着,当前在互联网的背景下,我们可以进一步创新活动的形式。借助网络信息的传播优势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校园的活动范围进一步扩大,增强活动效果,提高活动的覆盖面。  相似文献   

4.
学校形成弘扬中华传统文化的浓厚氛围,让中华传统文化走进学校教学楼道、走进课堂、走进大课间、走进社团活动,进而走进学生的内心,从小将孝、悌、忠、信、礼、义、廉、耻的八德思想扎根在学生的心灵深处,为学生将来的待人接物、为人处世以及如何做人打下坚实的思想基础。  相似文献   

5.
初中校园融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助于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建设特色学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扎根学校,需要在传统学科课程中渗透优秀传统文化,在社会实践、传统节日活动等课外活动中践行优秀传统文化,实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初中校园的传承与创新。  相似文献   

6.
刘萌 《甘肃教育》2021,(5):74-75
传统文化是中华五千年文化的瑰宝积淀,其蕴含的积极的价值观,与学生的综合素养以及创新精神有着十分紧密的关系,在促进学生人文素养的养成,增强学校的文化底蕴,继承和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方面有其积极作用。对此,我们应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走进校园,引导学生认知传统、尊重传统、弘扬传统,进而培养学生爱党、爱国的情感。  相似文献   

7.
袁荣 《青海教育》2021,(5):30-31
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建设教育强国的系统性工程,开展传统文化教育已经被提升至国家战略高度,它与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是紧密关联的.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对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助推校园文化特色发展具有积极的时代意义.  相似文献   

8.
语文课程是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语文课堂是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主阵地。在语文课堂教学中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既能提高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也能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得到更好的传承。本文将从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传承优秀传统文化的现状与策略加以简要论述。  相似文献   

9.
任何自成体系的文化,都是在传承和弘扬基础上进行创新,中华传统文化也不例外。我们必须使之与当代社会相适应,与现代文明相协调,保持民族性,体现时代性。这就需要探讨建设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体系问题,包括把握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原则、揭示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内涵、形成有利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体系建设的政策保障等重大问题。  相似文献   

10.
中华传统文化积淀深厚、灿烂多姿,是中国文化的精髓与瑰宝。是中国古代先贤数千年智慧的结晶,凝聚着中华民族数千年的智慧和力量。在教育领域内,如何促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走进校园,是当前我国教育发展的难题之一。本文通过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校园的问题进行分析,提出解决方案,旨在加快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走进校园的进程,提升学生传统文化修养。  相似文献   

11.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精神的独特标志,蕴含着丰富的思想道德理念,它深深扎根于文化自信,是涵养文化自信的重要动力来源,它的传承与发展离不开对文化的创新。党的十九大以来,面对全球化的复杂形势,文化软实力已成为衡量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指标,这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创新带来了新的机遇与挑战。面对重重困境,我们必须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化自信的重要论述,以坚定的文化自信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创新,从而促进社会主义文化的繁荣发展,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目标迈进。  相似文献   

12.
新时代大学生是传承与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一支重要力量,如何有效地开展中华传统文化教育成为高校必须要重视的问题。高校在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过程中应统筹课堂教学、校园文化与社会实践"三大课堂",建立三位一体的育人体系,并在此基础上与时俱进,创新路径,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大学生心中生根发芽,进而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相似文献   

13.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对于学生的品德修养、性格养成有着较大的帮助,同时,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对于社会、家庭的稳定有着一定的促进作用,由此,在家庭教育活动中,家长要重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融入,以此来明确家庭教育的重点内容,让家庭教育更加具备针对性、目的性,真正提升学生的品德修养、综合素质,这对于学生未来的人生发展、学习生活有着较大的益处.  相似文献   

14.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越来越重视我们国家自己的优秀传统文化。因此,在现在的学校教育教学中,也越来越强调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校园这一活动。特别是在小学学校教学中,学生在这个时期接受中华传统文化的熏陶,可以帮助学生形成更好的文化底蕴,促进学生获得更好的发展。因此,本文将立足小学学校教育的基础上,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校园的有效途径及方法展开探讨。  相似文献   

15.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优秀传统文化作为中华文化的精华,能够给人以精神支柱,赋予人以前进的动力。由此可见,中华优秀文化必须要发扬光大。发扬中华传统文化必须要从孩子抓起。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校园有利于让青年学生更多地了解中华优秀的传统文化,喜爱优秀传统文化,进而发扬优秀传统文化。因此,让中华优秀的传统文化走进校园,对于促进学生的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6.
17.
家庭是文化传承最稳固的载体,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植根于“家文化”土壤,起始于家庭教育,立足于经典作品阅读,借助于传统节日熏陶感染,依赖于家庭学校社会协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滋养孩子的精神品质,促进孩子健康成长,为培养孩子的良好习惯和人文素养奠定坚实基础。  相似文献   

18.
19.
英语在高校教学中占据了重要地位,是大学阶段重要的科目之一,在学生核心素养培养过程中需要充分发挥英语的作用。英语学科的特征决定了其在学生思维能力和文化意识塑造方面能产生显著影响,英语和语文学科的差异导致学生在文化认识和理解方面存在偏差。教育改革的持续推动使教育形势发生了巨大变化,多学科的融合和交叉需要持续渗透传统文化,强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地位,培养学生文化自信并激励学生主动利用英语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效解决高校英语教育长期存在的传统文化失语问题。围绕高校英语教育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的价值和具体途径展开分析和研究,为英语教育改革和学生核心素养培养做出积极贡献。  相似文献   

20.
中华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世界闻名,优秀的传统文化可以提高人们的素质,影响人们的行为。同时,优秀的传统文化也能给予人前进的动力。作为教师,必须要把中华传统的优秀文化发扬光大,让优秀的传统文化进入校园,有利于青年学生更多的了解我国的优良传统,真正的喜爱中国传统的优秀文化,从而传承优秀的传统文化。因此传统优秀文化进入校园,有利于学生的发展和成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