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逮妖精     
<正>周朝的天王周宣王四十年(前788年)那会儿,有个谣言,说周朝的天下将来得灭在一个女妖精手里。周宣王向来算是贤明的君主,这回一听见有妖精要来夺他的天下,可就吓糊涂了。他派了一个叫杜伯的大臣,去逮女妖精,把一些有嫌疑的女人都逮来办罪。为这事,好几个不幸的女人就这么给害了。  相似文献   

2.
齐宣王的弓     
齐宣王有个特点,愿意听人说恭维话。他爱好射箭,最喜欢听臣子们说不论多强硬的弓他都能拉开。其实,齐宣王拉的弓,拉开时所用的力气还不到三石(dàn)。齐宣王射箭时,常常为身边的大臣们表演拉弓。他身边的近臣都知道齐宣王喜欢听奉承话。为了讨好君王,大臣们每次都要先拿起他的弓,试着拉一拉。他们  相似文献   

3.
中学语文课本(第四册)在介绍《爱莲说》的作者时称:“‘元公’是周敦颐死后的谥号。”《现代汉语词典》是这样解释“谥”的:谥(shì)——君主时代帝王、贵族、大臣等死后,依其生前事迹所给予的称号。例如齐宣王的“宣”,楚庄王的  相似文献   

4.
李留庄 《教师》2011,(29):27-27
入选人教版高中语文第五册的《庄暴见孟子》一文,节选自《孟子·梁惠王下》,是《孟子》中非常经典的片段。它采用对话的形式,具体而又形象地阐述了孟子关于如何当一个贤明的国君的主张,该主张属儒家的基本思想之一,对当时及后来的影响较大。文中孟子与齐宣王的一番对话富有机智、耐人寻味,值得我们深入挖掘和仔细玩味。孟子以齐宣王好乐为由头,借题发挥、因势利导,  相似文献   

5.
一、抓住齐宣王的企图,开始话题文中,齐宣王开篇便问道:"齐桓晋文之事可得闻乎?"这一句话看似平常,实际却包藏着齐宣王巨大的企图,也就是希望能够效仿齐桓公、晋文公,通过武力的征伐,结盟诸侯,号令天下,成为"莫之能御"的霸主。  相似文献   

6.
孟子在先秦诸子中以喜欢辩论著称。他的学生么都子就曾问他:“人家都说先生喜欢辩论,请问这是为什么?”孟子回答说:“我哪里是喜欢辩论呢?我是不得已啊!”这倒是句实话。孟子生当战国中期,诸侯兼并日烈,生灵涂炭,各家学派竟相宣传自己的政治主张,孟子作为儒家的继承者,为了和各派辩难,以说服各国君主实行“王道”“仁政”,当然不得不四处奔波,与人辩论。 比如齐宣王是野心很大的君主,总想称霸诸侯,却不愿施行仁政治理国家,孟子就常和他辨论。一次,孟子对齐宣王说:“您有个臣子把妻室儿女托付给朋友照顾,自己去楚国游历。等他回来时,妻子儿女却在挨饿受冻,该如何对待这样的朋友?”宣王说:“和他绝交。”孟子说:“如果法官不能办案,那应该怎样对待他?”宣王说:“免他的职。”孟子又说:“如果一个国家治理不好,那又该怎样办?”这时候,齐宣王看看左右的臣子,把话题扯到别处去了。  相似文献   

7.
齐宣王射箭     
战国时齐国有个国君齐宣王,他非常喜欢射箭,虽然水平不高,但尤其喜欢听别人夸他能拉硬弓。有一天,齐宣王为了展示自己的水平,故意让周围的随从和大臣挨个儿试拉他的弓。他的弓实际上不过三石(约合现在三百六十斤)的力。其他人却装模作样地讨好他,有的才拉开一小半,就又是鼓胸脯,又是喘粗气;有的拉开一半,就连连伸胳膊蹬腿,  相似文献   

8.
战国时期,齐国有个名叫闾丘邛的人,他年纪轻轻,却很聪明,辩论口才也十分了得。有一天,他在路上拦住了国君齐宣王,对他说:"我家里很穷,父母年纪都大了,所以我希望您能让我做个小官,使我能够奉养家中的老人。"齐宣王说:  相似文献   

9.
一孟子在《齐桓晋文之事》开头一处,用的是歪曲事实,制造论据的诡辩方法。当时,孟子去见齐宣王。齐宣王开口就问:"齐桓、晋文之事可得闻乎"?为求在列国竞争中脱颖而出,齐宣王向往霸道,想向齐桓公、晋文公学习,希望能用法家学说来富国强兵,这也是情理中的事。但这一问对孟  相似文献   

10.
一孟子在《齐桓晋文之事》开头一处,用的是歪曲事实,制造论据的诡辩方法。当时,孟子去见齐宣王。齐宣王开口就问:"齐桓、晋文之事可得闻乎"?为求在列国竞争中脱颖而出,齐宣王向往霸道,想向齐桓公、晋文公学习,希望能用法家学说来富国强兵,这也是情理中的事。但这一问对孟  相似文献   

11.
孟子的《庄暴见孟子》章,论述了孟子与齐宣王论乐的一次谈话。孟子抓住齐宣王爱好音乐的话题,借题发挥,趁机劝说齐宣王“与民同乐”,以实现他“施行仁政”的主张。该章谈话颇  相似文献   

12.
入选人教版高中语文第五册的《庄暴见孟子》一文,节选自《孟子·梁惠王下》,是《孟子》中非常经典的片段。它采用对话的形式,具体而又形象地阐述了孟子关于如何当一个贤明的国君的主张,该主张属儒家的基本思想之一,对当时及后来的影响较大。文中孟子与齐宣王的一番对话富有机智、耐人寻味,值得  相似文献   

13.
一、学习第一自然段,了解齐宣王讲排场、喜欢听乐队一齐吹竽的特点,暗示投机钻营的南郭先生有可乘之机.板书"齐宣王、听齐吹".二、学习第二自然段,了解南郭先生怎样利用机会,投机钻营,装腔作势,滥竽充数暂时成功.板书"鼓"、"捂"、"装腔作势"、"混"、"得到很高待遇".三、学习第三自然段,了解"齐湣王"喜欢"听独吹"的特点,暗示  相似文献   

14.
这篇课文记述了孟子晚年和齐宣王的一次谈话,阐述了他的“保民而王”的政治主张和实现这一主张的具体措施。按下例提纲自学:一、孟子诱导齐宣王认识自己具有保民而王的条件,为提出“保民而王”实施仁政的主张打下基础。提示:孟子用齐宣王以牛易羊的  相似文献   

15.
梁奇 《绥化学院学报》2014,(2):37-39,42
孟轲经齐威王、宣王之世,一生两次至齐.第一次至齐在威王初年,留齐约十几年,曾任卿相一职;第二次至齐在宣王初年,大约在齐六年,开始受到宣王的礼遇,后因“仁政”与宣王君臣产生分歧,再次离齐.  相似文献   

16.
《齐桓晋文之事》和《庄暴见孟子》两篇文章都涉及了一个历史人物齐宣王,我们对其了解多仅限于“滥竽充数”这个典故。实际上,齐宣王是一个非常丰满的霸主人物。 齐宣王是战国初期非常有名的齐国国君,这时是各诸侯国攻伐非常激烈的时期,各国为了确立、巩固自己的霸主地位,把攻伐作为当时主要的外交手  相似文献   

17.
<正>齐宣王爱好射箭,喜欢别人夸他能够拉开强弓。其实,他使的弓只用三石的力气就能够拉开。他把自己的弓递给左右的人传看,大家都试着拉,但只把弓拉到一半,就装作拉不动的样子,恭维道:"这张弓没有九石的力气拉不开。除了大王以外,谁还能够使用这张弓呢?"齐宣王听了非常高兴。虽  相似文献   

18.
长城又称万里长城,位于中国辽阔的北方,起伏于崇山峻岭中,穿行于草原与大漠中,是中国古代抵御北方少数民族的主要防线。长城最早修建于春秋战国时期,当时诸侯争霸,互相攻伐,为了防御他国,都在各自的边界上修筑长城。“长城”一词也源于此时,史书曾记载:“齐宣王乘山岭之上筑长城……”  相似文献   

19.
寓言的力量     
晏子是春秋时代一位成功的外交家,也是很贤明的齐国宰相。有一次,他出使楚国,楚王热情地招待了他,正喝得兴高采烈之际,两个警卫人员押解着一个嫌犯,进得门来。显然,这是狡滑的楚王,所作的精心安排,想达到屈辱来访者的目的。因为晏子的名声很大,不但善于治理国家内部事务,在外交  相似文献   

20.
莫雪花 《学语文》2005,(5):12-12
《孟子》的《齐桓晋文之事》艺术特点在于孟子巧妙设局。掌握齐宣王的心理活动,并逐步启发、引导对方的认识,使齐宣王不知不觉地钻进孟子精心为他设下的“瓮”。最终使他接受了孟子保民行仁政的主张。孟子是怎样抓住齐宣王的心理.与他展开一场心理较量?下面就此作简要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