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英雄传奇小说在吸取前代文学的各种艺术积累的基础上逐步形成。其艺术渊源是史传文学和说话艺术。史传文学的思想精神、人物和故事情节、结构模式和叙述视角多为英雄传奇小说模仿、借鉴。说话艺术在篇幅上为英雄传奇长篇化提供了条件;其“小说”含义的扩大化为英雄传奇小说提供了更丰富的创作素材;使用的技巧和手法也为后世英雄传奇所效法;讲述故事体制上的特点则直接影响到英雄传奇小说“分章别回”形式的形成。  相似文献   

2.
王朔小说中的人物充满了喜剧色彩,同时又具有悲剧性,所以这些人物身上表现出来的幽默是黑色幽默。王朔小说中的这些人物是一些“文化的边缘人”,也是英雄与反英雄的二位一体,具有独特的文化内涵。  相似文献   

3.
王朔小说中的人物充满了喜剧色彩,同时又具有悲剧性,所以这些人物身上表现出来的幽默是黑色幽默.王朔小说中的这些人物是一些"文化的边缘人",也是英雄与反英雄的二位一体,具有独特的文化内涵.  相似文献   

4.
《首义英雄》再现了以吴兆麟为首的一群平凡勇士的生活、斗争图景。小说以真实的人物、事件为基础,生动的细节描写为形式,使历史人物和小说作者的思想感情融为一体,实现了历史真实与艺术真实的统一,从而根本有别于为追求刺激和娱乐而任意虚构的所谓历史题材的艺术“作品”。  相似文献   

5.
英雄从来都是属于悲歌的,而悲歌也从来都是因英雄而流传千古、传世万代。最经典的例子就是中国四大古典民间爱情传说——嫦娥奔月、孟姜女千里寻夫、牛郎织女、白娘子永镇雷峰塔。这里面的女子个个不让须眉,都是英雄,而又都是以悲剧结局(织女与牛郎的鹊桥相会只不过是喜爱团圆结尾的中国人的善良的曲笔而已)。如今这一篇历述中国历史上与西域有关的几位英雄人物的散文也可证之。  相似文献   

6.
英雄传奇小说作为一种独立的小说类型.在明清时期得到了空前的发展。英雄传奇小说的发展有其内在的艺术规律,即一直有一种内在力量驱动着它的前进,这就是英雄观的不断演变。这种英雄观的演变,既是中国民众文化心理层面的变化,又是小说作者们迎合民众心理做出的自觉的艺术努力,二者相互影响.形成了英雄传奇小说不断发展的内在艺术动力。  相似文献   

7.
杨莉  随桂月 《天中学刊》2001,16(4):50-53
废明小说创伤的人物、艺术特色深受契诃夫的影响,尤其是其笔下“小人物”的塑造更是和契诃夫有着惊人的相似之处,具体表现在二人都通过对乡村、城镇大量平凡小事的描写,成功地塑造了一的批“小人物”形象,鞭挞了俄罗斯民族和我们民族中虚伪、敷衍、自私的习惯惰力,以寄托内心的深切悲哀。  相似文献   

8.
普遍认为,李小二的出现,是为了突出林冲的,李小二作为一个小人物,其形象还是显得单薄。因为《水浒传》毕竟是英雄侠义小说,着意刻画的是好汉、恶霸。在这些人物上不惜笔墨,而对像李小二这样的小人物就不免忽视。然而,正是有众多小人物的默默无闻,甘做绿叶,才会演绎出诸多可歌可泣的侠义英雄故事。如果没有小人物的烘托,相信一部《水浒传》也不知从何写起了。  相似文献   

9.
胡学文的小说表面上讲述的只是农村或小城市中小人物的故事.但透过生活中司空见惯的人生世相,展示出一个个令人震惊的人类灵魂世界与独具的生命价值:农村妇女的忍让、艰辛、善良与高贵;底层人物对命运的抗争与人情的失落;尴尬生活中世俗人物的人性光辉。  相似文献   

10.
项羽和关羽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人物,二人有诸多的共同之处,都被视为顶天立地的英雄,但二人的性质却不同。霸王项羽是历史中的真实英雄,而关羽的"武圣"形象在很大程度上来自于后世的塑造,属于观念中的英雄。长期以来,真实与虚构并存,共同构成了中国人心目中的英雄谱系。从历史影响和社会价值角度来看,尽管前者不如后者那样完美,始终有着各种缺陷和不足,但他是真实的,惟其如此,也更具价值和意义。  相似文献   

11.
在小说中人物是重要的元素之一,故事情节的推动、主题意涵的传达、情感的联结都离不开人物这一要素。除了主要人物以外,小说中还有很多不起眼的“小人物”容易被读者忽略,但是“小人物”往往具有大能量,可以衬托主要人物,推动矛盾冲突的发展,在小说中具有不可或缺的作用。铁凝的小说《哦,香雪》中的“北京话”就是一个不起眼的“小人物”,作者却倾注了很多心血,蕴藏着作者精妙的构思,具有丰富的精神内涵,为小说张力的爆发和叙事空间的营造作出了重要贡献。  相似文献   

12.
孙晓玲 《文教资料》2014,(30):88-90
孤独作为人的一种生命存在状态,是文学永恒的话题。贾平凹在其小说中塑造了一批末路英雄的孤独形象。根据人物的身份差异分为传奇英雄、平民英雄、当代活雷锋三种类型。从中我们可以窥见贾平凹独特的生命体验以及对孤独的诠释。  相似文献   

13.
大奇特别喜欢玩电脑游戏,因为游戏里的人物个个都是英雄。有一天,大奇突发奇想:为什么不把游戏英雄搬到现实生活中来呢? 大奇做了很多努力,终于有一天,他用自己发明的仪器,将一个五星级的特种兵运出了游戏世界!  相似文献   

14.
失败的英雄     
有一个长久活在我们心中的英雄他的名字叫夸父他是个失败的大英雄他善良他无私他用自己的生命换来了一个美丽的世界指导教师:李老师失败的英雄$新疆乌鲁木齐市一小四(1)班@徐芹芹  相似文献   

15.
珍惜英雄     
合题示例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张艺谋的一部电影《英雄》上映以后,反响强烈,不仅仅是因为电影的运作模式、演员表演和拍摄艺术等,更是因为它对英雄理念的阐释。究竟什么样的人才能被称为英雄,这个时代还需不需要英雄,都引起了人们的广泛讨论。请以英雄为话题作文。要求:题目自拟,文体自选,不少于800字。  相似文献   

16.
小说<当代英雄>是19世纪俄国作家莱蒙托夫的代表作,它不仅在内容、题材上有所创新突破--塑造了"多余人"毕巧林的人物形象,而且在叙事手法上也有别于其他传统小说.从小说的叙述逻辑层面看,小说的叙事时序呈现多元化跳跃性,叙事视角也出现了多重转化.这使<当代英雄>具有现代性的叙述艺术高度.  相似文献   

17.
从《哈克贝里.费恩历险记》产生的社会背景,主人公哈克行为与传统英雄表现的差异和小说的艺术表现手法三个角度分析,《哈克贝里.费恩历险记》中的主人公哈克是美国文学史上第一个具有反英雄色彩的人物。马克.吐温不仅仅是美国现代文学的鼻祖,他也是创造反英雄形象的先驱。  相似文献   

18.
大奇特别喜欢玩电脑游戏,因为游戏里的人物个个都是英雄。有一天,大奇忽发奇想:为什么不把游戏英雄搬到现实生活中来呢? 大奇做了很多努力,终于有一天,他用自己发明的仪器,将游戏世界里的一个五星级的特种兵“克隆”了出来!  相似文献   

19.
《当代英雄》是俄国第一部用散文写成的现实主义心理小说.莱蒙托夫在《毕巧林日记》的序言里写道:“一个人的心灵的历史,哪怕是最渺小的心灵的历史,也不见得比整个民族的历史枯躁乏味,缺少教益……”,揭示"一个人的心灵的历史”,这就是莱蒙托夫为自己在小说中确定的任务.他特别重视揭示小说中的主要人物的复杂而矛盾的性格特征.作者这个构想的宗旨决定了小说的独特的结构.打破小说中按时间顺序叙述事件,成为这部作品的主要特征.  相似文献   

20.
1840年发表的莱蒙托夫的《当代英雄》划破了普希金之后,果戈理《死魂灵》之前俄国文坛沉闷的空气。别林斯基称道小说具有“令人倾倒的魅力”小说的作者“不说什么别的话,却使人能够感觉到一切”。这“不说什么别的话”正是作者在小说中留下的空白点;这“使人能感觉到的一切”正是读者进行填补、想象的。本文力图从这两方面,围绕小说的人物和结构来分析《当代英雄》的空白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