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黄河的主人》是小学语文第八册中一篇重要的讲读课文。第二课时的教学目的旨在提高学生的能力,以达到语文教学的三维目标。抓住中心句及重点词句展开学习,有助于学生深入理解课文内容,获得知识和能力的提升。  相似文献   

2.
1.通过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课文表达的思想感情。2.通过反复朗读重点词句,了解人物形象,感悟精神品质。  相似文献   

3.
设计理念 本文是一篇极富人文气息的文章,通过对艄公在黄河上驾驭羊皮筏子的描写来反映出他的勇敢和智慧、镇静和机敏。同时通过乘客在乘坐羊皮筏子时的谈笑风生,从侧面衬托了艄公的形象。新课标指出: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语文实践。本教学设计凸显以读为本的特点,  相似文献   

4.
设计理念本文是一篇极富人文气息的文章,通过对艄公在黄河上驾驭羊皮筏子的描写来反映出他的勇敢和智慧、镇静和机敏。同时通过乘客在乘坐羊皮筏子时的谈笑风生,从侧面衬托了艄公的形象。新课标指出: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语文实践。本教学设计凸显以读为本的特点,让学生在具体的语言实践中感知文本、理解文意、培养语感,受到潜移默化的情感熏陶,积累语言,学习表情达意的技巧。  相似文献   

5.
《黄河的主人》全文464个字,但写艄公的文字并不多,课文中直接描写艄公,也是赞美艄公品质的,即课文第8自然段。这一自然段是这篇课文的“文眼”,是整篇课文的总结。作者袁鹰直抒胸臆,不惜浓墨重彩,不惜溢美之词,正面描写艄公。作者用4个词语“勇敢”、“智慧”、“镇静”、“机敏”赞美艄公,称赞艄公“在滚滚的黄河上如履平地,成为黄河的主人”,写得激情澎湃、激荡人心。  相似文献   

6.
教学内容苏教版四年级下册第七单元第23课。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感受黄河波涛汹涌的气势,领悟黄河主人的机智勇敢及不屈精神,使学生受到情感的震撼。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  相似文献   

7.
苏教版四年级下册第七单元第23课。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相似文献   

8.
9.
师: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中国古代神话故事《开天辟地》,还记得故事的情节吗?生:(齐)记得!师:好,看这些成语,你能用上它们讲一段话,说说这个神话的内容吗?出示:混沌不分昏天黑地大刀阔斧开天辟地与日俱增顶天立地变化万端改天换地生:很久很久以前,整个宇宙混沌不分,昏天黑地的。火神盘古大刀阔斧,开天辟地。之后,他又顶天立地几千万年,使天和地与日俱增。盘古死后,他的身躯变化万端,化成了万物。从此,改天换地,宇宙成了现在我们看到的样子。【点评:开篇用8个成语复习课文内容,既回顾了神话故事的情节,又积累了语言,收一石二鸟之效】师:不错,成…  相似文献   

10.
时间:2006年2月24日地点:南京外国语学校学生:南京外国语学校高二(5)班【思路】作为中学语文课本中的传统篇目,《项链》一文我已教过多次,但每一次教学都留下很深的遗憾。一是传统的小说分析方法使得课堂教学常常陷入千篇一律的分析程序中,极大地影响了学生的阅读兴趣;二是因为教参上对主题、人物形象的定论不仅制约了我本人,更制约了学生对文本个性化的解读。因而,每次教完都有一种带着学生贴标签的感觉。为了弥补这种不足,这次上课前我重温了高中语文新课程标准的一些精神理念,抛开以往教学中的条条框框,确定了以学生为阅读主体,以文本为…  相似文献   

11.
<正>【教学目标】1.学习生字,理解重点词语,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2.通过多层次、多角度的感情朗读指导,培养学生的语言感悟能力。3.凭借具体的语言文字,让学生明白艄公为什么是黄河的主人。  相似文献   

12.
【教学目标】1.学习生字,理解重点词语,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2.通过多层次、多角度的感情朗读指导,培养学生的语言感悟能力。3.凭借具体的语言文字,让学生明白艄公为什么是黄河的主人。  相似文献   

13.
陈世凯  任重 《贵州教育》2008,(15):24-25
教材   小学语文(苏教版)四年级下册   课时   第1课时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习本课生字词,理解部分词语的意思.   3.读懂课文,理清课文条理,联系上下文,结合生活实际初步感受黄河的磅礴气势和羊皮筏子漂浮在黄河之上的凶险,从而感受艄公的勇敢与智慧,与大自然抗衡的不屈精神.……  相似文献   

14.
教学目标:1.引导学生在反复的读书活动中,体会伯诺德夫人一家三口为了情报安全,在危急关头是如何同德军周旋的,感悟他们的爱国主义精神和勇敢机智的品质。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教学过程:一、激情激趣,复习导入师:同学们,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课文《半截蜡烛》,一起读课题。师:通  相似文献   

15.
1.交流调查报告,确定研究主题.   师:今天,我们继续学习《西门豹》.,我们知道,西门豹初到邺这个地方,看到的景象是--田地荒芜,人烟稀少(生接答),面对这样的景象,他立即展开了调查.昨天我们大伙儿跟着西门豹一起进行了调查研究,并且每一位同学都认认真真地填写了一份《关于造成邺田地荒芜、人烟稀少的原因的调查报告》,这节课我们一起来看看你们的报告.哪些同学想来展示?(很多学生举手)……  相似文献   

16.
一、前后对照,感受小英变化 师: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掌声》这篇课文.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了这篇课文的主要内容,而且发现主人公英子有了非常大的变化.请大家默读课文,找一找哪一个自然段描写的是变化前的英子,哪一个自然段描写的是变化后的英子?  相似文献   

17.
尹业强 《语文天地》2012,(17):25-26
【教学目标】1.着重了解《氓》中"比""、兴"的表现手法。2.探究文中女主人公婚姻悲剧的根源。【教学过程】师:上节课大家已经逐段疏通了字词,了解了文章大意。下面谁来介绍一下文章故事梗概?生:本诗讲的是一个女子被一个青年男子氓追求,后来两人结为夫妻。婚后,尽管妻子甘心贫困,日夜操劳,多年如一日。最终还是被丈夫遗弃的故事。师:故事情节抓得很准。本诗的故事分为恋爱——婚变——决绝三个环节。分别照应文  相似文献   

18.
一、创设情境 ,入“温馨之境”师 :看见同学们脸上的笑容和充满信赖的眼神 ,使我感觉到今天的课堂是多么的温馨和美妙 ,让我们在这种美好的心境下再一次走进《珍珠鸟》。(板书 :珍珠鸟。学生轻声读课题)评点 :巧妙地将文中人、鸟的“信赖”之情移到“师生”之间 ,奏出了第一个和谐的“情”符。师 :上节课我们知道珍珠鸟是一种害怕人的鸟 ,而作家冯骥才就在自己的书房里给珍珠鸟安了一个温馨而舒适的家。(出示课件 :伴着恬静的音乐渐渐出现吊兰蒙盖着的鸟笼)师(深情引述) :你看 ,那儿有一盆茂盛的法国吊兰 ,吊兰长满绿叶的藤蔓覆盖在鸟笼上 ,…  相似文献   

19.
正一、说说主要人物和大概内容师:今天我们继续学习《螳螂捕蝉》一文,谁来告诉我们,课文主要讲了哪两个人之间的故事?生:吴王和少年。师:对。这两个人谁为主?生:少年。师:我把"少年"写得高一些。现在黑板上有三个词:少年、吴王和螳螂捕蝉。谁能用上这三个词,把课文的大概内容给大家讲一下呢?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