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现行的外语课程政策采纳了二元论的外语课程性质观,认为外语课程兼有工具性和人文性,这突破了长久以来一元论的外语课程性质观,即认为外语是工具性课程。然而,人文导向与工具导向的实践纠结使现行外语课程政策陷入了困境。在实施一带一路战略和全球公民身份教育的过程中,外语教育的重要性得到进一步彰显。适逢外语高考改革,学界近年来引入多元论来研究我国外语教育政策,提出了多元目标英语课程等理念,外语课程性质观正经历从二元论到多元论的新突破。  相似文献   

2.
符冬梅  张黎 《海外英语》2023,(22):91-93
高校是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一带一路”倡议的提出,新文科的到来,以及新时代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为作为交流工具和承载文化信息功能的语言教学赋予了更多的期待,对双语、多语人才培养提出了更高要求。该文提出外语人才培养要遵循《国标》和《指南》,契合时代背景进行本土化改良,突出以人为本,坚持“三全”育人,制定区域外语教育政策与规划等原则,从培养目标、课程设置、教学方法、师生角色和考核评价等维度探索高校外语人才培养路径,以期通过外语教育服务于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国际大局和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国内大局。  相似文献   

3.
在当今全球区域经济一体化,尤其是在近期"一带一路"战略背景下,我国现有的外语教育政策已无法满足社会对外语人才培养的实际需求,制定和实行区域性多元外语教育政策显得尤为必要。文章首先分析了我国、尤其是新疆外语教育的现状和不足,参考国外外语教育政策,结合新疆实际,提出实行多元化的外语教育政策、提高小语种外语人才培养规模的建议。  相似文献   

4.
徐江 《海外英语》2022,(20):234-235
“一带一路”背景下强调我国加强与沿线国家和地区的交流合作,而在国家合作交流过程中,语言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此背景下,外语教育教学的开展愈发受到高职院校重视,需通过教育方法的创新来提升高职院校外语教育水平,构建契合学生外语应用能力发展的课程体系,实现为“一带一路”的长远建设提供外语人才。该文从“一带一路”外语教育的重要性分析入手,在此基础上提出高职院校在“一带一路”背景下外语教学的具体方法对策。  相似文献   

5.
"一带一路"战略为广西外语教育发展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同时也对外语人才及经贸类人才的培养提外语、经贸人才的途径。  相似文献   

6.
“一带一路”倡议的实施为高校优化国际化人才培养和改革外语教育提供了内在动力和外在机遇。高校外语教育应全面对接国家重大战略,推动外语教育内涵革新,优化教育教学体系、创新人才培养体系,为促进人类文明交流互鉴和推动中华文化走出去提供人才支持和智力支撑。  相似文献   

7.
“一带一路”倡议的提出,给高等学校留学生事业的发展带来前所未有的机遇。近年来随着我国留学生人数的不断增加,给高校教育管理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以安徽理工大学留学生教育教学管理工作中遇到的实际困难为出发点,提出相应的留学生教育应对政策,为今后“一带一路”倡议下高校留学生教育管理工作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8.
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指出了讲好中国故事的重要性和迫切性,“一带一路”倡议更是为讲好中国故事创造了难得的契机。讲好中国故事,在教育领域、人文学科领域大有可为。作为一门国际性的人文学科,对文学进行跨文化及跨学科研究的比较文学更应当仁不让、勇担重任。然而必须承认,目前中国高校比较文学课程教学步履维艰,主要是对“比较”的误读与错判。因此,高校教师特别是外语教师应顺时应势为培养合格的中国故事讲述者指明方向、铺垫基础、廓清思路。  相似文献   

9.
作为丝绸之路的东部起点,河南省应积极扩大对外开放,深度融入"一带一路"建设,推动中原腹地走向开放前沿。为此,应加强中原文化传播力度,尤其是要大力开展中原文化资源的影视开发与传播,有力促进河南省影视文化产业的发展。近年来,河南省影视文化产业发展取得一定成绩,但中原文化的影像传播还存在不少问题。要加强中原文化研究,打造中原文化影像作品,并有效利用"一带一路"倡议传播中原文化精神。  相似文献   

10.
"一带一路"倡议对我国硬实力产生广泛的影响,同时对软实力尤其是人才的培养提出更高的要求。作为人才培养重要环节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需强化爱国主义教育,这是时代的应然。"一带一路"倡议拓展当代高校爱国主义教育的内容,凸显爱国主义教育的国际化视野,彰显爱国主义教育的应用价值。高校爱国主义教育要充分利用本土资源,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的主渠道作用,大胆创新教育手段,助推"一带一路"倡议的实施。  相似文献   

11.
河南城市的快速发展需要一个辐辏的中心———河南城市形象建设,并以此对外产生巨大的磁场效应,对内形成一种巨大的凝聚力,才能够形成显著的发展优势。这种发展优势在不断为现代体育提供广阔发展空间的同时,又获得了现代体育的反哺效应,由此形成的集辐射力、凝聚力和竞争力于一体的城市形象建设的动力源,将有效扭转河南城市形象建设长期积累的竞争力劣势,全面推动中原经济区建设快速、健康、科学发展。  相似文献   

12.
中原经济区建设对外语人才提出了更高需求。高校应积极适应并服务于地方经济建设,找准市场需求与高校人才培养目标的结合点,把复合型外语人才作为高校外语人才的培养目标。要准确理解复合型外语人才的定义及内涵,积极探索复合型外语人才的培养思路,努力在课程建设、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实习基地建设、师资队伍建设以及多元化评价考核制度等方面寻求突破,以期培养更多优秀的外语人才服务于经济社会发展。  相似文献   

13.
中原经济区建设是对中原崛起战略的持续、延伸、拓展和深化,事关人民福祉。文章在阐述中原经济区建设的概况及其意义的基础上,分析了独立学院与中原经济区建设相互促进的关系,探讨了独立学院在中原经济区建设背景下的服务功能:一是以学科建设助推中原经济区建设,二是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三是提高教育质量,四是加强校企结合,五是营造良好的人才成长环境。  相似文献   

14.
中原经济区建设给河南省高校发展提供了一个难得的发展机遇。文章从高校的责任和使命入手,提出了高校在中原经济区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并从更新办学理念、加快管理体制机制的改革、创新人才培养机制、营造良好的人才成长环境等方面提出高校服务中原经济区建设的路径。  相似文献   

15.
构建循环型中原,就是要把企业作为循环经济技术创新与发展的主体,坚持生产与消费两个环节并重,建立适合河南循环经济发展需要的产业模式、政策框架、法律支撑和社会体系,在企业、产业、园区、社会四个层面共同引导、推进和支撑全省循环经济的发展,从而优化河南经济系统各个组成部分之间的关系,将河南建设成为循环型区域和循环型社会。  相似文献   

16.
河南省作为中原经济区建设的核心,金融业的发展对区域经济的增长起着关键的推动作用。目前,中原经济区金融发展普遍存在经济贡献度不足、资本市场发展缓慢、缺乏金融创新及金融生态环境欠佳等问题,区域金融结构和金融体系有待完善。为了提高金融资源的配置效率,构建中原经济区建设的金融支撑体系,应加大对中原经济区建设的金融信贷支持力度,推动中原经济区资本市场快速发展、加大金融创新力度以及构建和谐的金融生态环境。  相似文献   

17.
粮食安全在中原经济区建设进程中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地位。当前,中原经济区粮食安全面临刚性需求增加,供需矛盾不断加大,资源短缺,粮食增产的难度增加,粮食流通体系不健全,市场调控难度大,外资涉足农业领域,粮食安全存在隐患等问题。对于上述问题,必须高度重视,统筹规划,在解决思路和对策上要有所创新:加强耕地保护,强化科技支撑,创新相关机制,加强政策支持,加大财政投入,提高市场准入门槛。  相似文献   

18.
中原经济区自上升为国家战略以后,在全国改革发展大局中的地位日益突出。目前河南高等教育在发展规模、区域布局、学科设置、服务经济社会机制及与周边区域高等教育合作机制上还存在着与中原经济区建设不协调的因素。因此,推进河南省高等教育实现规模增长、优化河南高等教育区域布局、调整专业设置、完善服务区域经济的配套机制、深化与周边区域高等教育合作机制等是提升河南高等教育服务区域经济发展的有效路径。  相似文献   

19.
中原经济区的建设和发展离不开各个主体区的建设和发展,南阳作为全省面积最大、人口最多的省辖市,其发展在全省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和作用,但是南阳总体上一直处于落后、欠发达状况,在区域经济发展格局中存在被边缘化的可能,因此,南阳要抓住机遇,发挥自身比较优势,加快产业结构调整,提升南阳经济综合竞争力;加强人力资源开发,全面提高南阳人口素质;加快推进城乡协调发展,全面提升城镇化质量和水平;深化资本运营机制,不断提高民生保障,积极主动融入全省发展大局,发挥南阳在中原经济区建设中的支撑作用、枢纽作用、门户作用和生态示范作用。  相似文献   

20.
河南省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是保持经济持续增长的必经之路,但是因为在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过程中存在着协调机制不健全、资金不足、人才匮乏等问题,所以河南省应该加强政府引导,加大投入,提高创新能力,引进和培养人才,培育产业集群,进而实现经济的跨越式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