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课堂教学是完成教学任务的主要途径。在"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教学中,任课教师要在对教学理念、教学规律、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深刻领悟和把握的基础上,进行精心的教学设计和科学的施教。要分析教学任务,确定教学目标,以解决"为什么教"、"为什么学"的问题;要分析学生学情,把握教学起点,以解决找准教学突破口的问题;分析提炼教材,组织教学内容,以解决"教什么"、"学什么"的问题;分析教学条件,制定教学策略,以解决"怎么教"、"怎么学"的问题;做好评价设计,促进目标实现,以解决提高教学实效性的问题。  相似文献   

2.
就小学阅读教学的核心而言,主要由两大要素构成:一是"教什么",即选择什么教学内容;二是"怎么教",即选择什么方法或手段实施教学。"教什么"本来应该有两个层面:第一个是课程层面,即文本或其他教学内容的筛选,就是从林林总总的文本或其他内容中筛选若干个适合本年级学生阅读的典范性教学材料;第二个是教材层面,即对已经选定的文本或材料所包含的众多内部要素进行再度选择,确定哪些要素该教,哪些要素不该教。  相似文献   

3.
苏箐 《上海教育》2008,(14):59-60
语文教师要上出一堂真正的好课,在课前的预设中应该解决三个问题:教什么,怎么教,为什么要这么教。教什么是要做好文本解读与学情分析,教材解读透了,学生的学习实际与求知要求弄清楚了,确定教学目标与教学内容才会有的放矢,课堂教学才能达到较理想的效果;怎么教主要是技术层面的东西,包括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等;为什么要这么教则是在宏观的层面上理解课程理念与教学理论,  相似文献   

4.
所谓"两类结构"是指学科"知识内容结构"和"方法程序结构"的简称."两类结构"尝试教学法的实践研究,重点关注"教什么"和"怎么教"这两个课堂教学的基本问题,并且在遵循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和课堂教学规律的基础上,努力使"教什么"和"怎么教"协调统一起来."两类结构"尝试教学,以"两类结构"为载体,优化教学内容,使"教什么"落到实处,提升了教学价值.以"尝试学习"为主线,优化教学过程,使"怎么教"更为合理,提高了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5.
在语文教学中,对待教材要能"入","入境始与亲",又要能"出",活用文本、创新文本、超越文本。这样,由读到写进行迁移训练,在"用教材教"的意义上才能更好地发挥教材应有的作用。《黄山奇松》的两次教学,教者从关注朗读训练、关注写法指导,转变为用简洁清晰的教学思路让学生读懂课文,同时渗透写景类文章的写作方法,让阅读课堂充满了写作的智慧指导。  相似文献   

6.
<正>语文教学既要研究教什么,确定教学的内容,又要考虑怎样教,注重方式方法。这就涉及到如何处理教材,著名特级教师余映潮说:"教材处理,简言之,就是我们平时所说的‘教什么’‘选什么教’‘教什么最好’。"~①作为语文教师要始终有"课程意识"和"文本意识",对教材的艺术处理往往彰显着教师的教学智慧。在当前过分强调"怎样教"而忽视"教什么"的现实教学情况下,如何做到不迷失、不盲从,始终立足课程、紧扣文本就显得尤为重要了。  相似文献   

7.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用教材教”已经为广大教师们所认同,并转化为自觉的教学行为。但在实践中,出现了对创造性使用教材的狭隘、片面、肤浅的理解,有的作一厢情愿的纯技巧的“互文”拓展;有的把课文拦腰截断,分次渐递呈现;有的脱离文本,追求花样翻新的“创新”教学……如此种种,都是把“用教材教”等同于“文本嫁接”、“技巧展示”和“猎奇设计”。这反映出一个深层次的问题。那就是对教学内容的取与舍、增与减、隐与显缺乏一个准确而明晰的标准来规范,[第一段]  相似文献   

8.
小学语文教材中,长文是指那些文字多、篇幅长、信息量大的课文。一般来讲,我们把第二学段在800字以上、第三学段在1000字以上的现代文,称作"长文"。在人教版教材中,长文所占比例随年级的升高而增多。长文的信息量大,既是教学的优点,又是挑战,对教师的解读文本和处理教材的能力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在课堂教学中"内容决定形式","教什么"是第一位的。"教什么"即怎么解读长文,提取教学核心,使得文本内容变成教学内容,实现"用教材教语文",这需要语文教师具有深厚的专业功底和一定的解读策略。  相似文献   

9.
语文教学是一种内潜性很强的观念性活动,学生接受文本绝不是一个被动的印入过程。提倡“心根语文”的特级教师刘云生说:“千重要,万重要,吃透教材最重要。这个法,那个法,不懂教材没得法。”特级教师薛法根说:“教什么比怎么教更重要。”作为语文教师,只有“读懂什么,才能教什么”,因此,要追求小学语文教学的有效性,我们首先要紧扣文本,吃透教材。那么。如何才能“吃透”教材呢?  相似文献   

10.
"教什么"涉及教学内容层面,"怎么教"侧重于教学方法层面。教学中到底是"教什么"重要,还是"怎么教"重要,从理论上看来应该是一个不是问题的问题。因为辩证唯物主义哲学早就指出,事物的内容决定事物的形式,内容通过形式来表现。同样,教学方法也应该由教学内容来决定。为什么今天还有人提出这个问题并引起理论界的广泛关注呢?这除与长期以来教法研究中过分重视"怎么教"而忽略"教什么"的不良导向有关之  相似文献   

11.
在教育的舞台上,各种教学模式层出不穷,让人眼花缭乱。教师们挖空心思"雕饰"课堂,却使教学内容越来越苍白无力。真正的语文课堂教学应该避免浮华造作,把回归"本真"作为追求的目标,稳打稳扎教字词,追本溯源解文本,如此才能真正站到原点去回望与探寻。  相似文献   

12.
从"教课文"向"教语文"的转身,不仅是教学思想的转变,更是教学方法、教学内容的转变。在课堂教学中,"教语文"就是要淡化文本的内容,重品味文本语言;就是要淡化学习的结果,而聚焦学习方法;就是要淡化教师的精彩,而注重培养学生的能力。  相似文献   

13.
在大力倡导文本教学的同时,语文课程应该关注美学元素和诗意灵性的探寻。只有将学生的身心浸润在百感交集的心灵层面,才能触发学生心灵内在的认知体验,打开广阔的学习视域。本文提出要聚焦文字,体悟写景类文本的优美幽雅;聚焦变化,体悟写景类文本的诗情画意;聚焦结构,体悟写景类文本的谋篇布局。  相似文献   

14.
<正>一篇文章被编入语文教材之后,不仅具有原生的传播信息价值,更具有新生的"如何传播信息的信息"的教学价值。课后练习是编者体现文章原生价值与新生价值的重要途径,因而,在具体的教学中,一篇课文教什么乃至怎么教,很大程度上要受制于练习的编排。课后练习成了教学内容优选的首要因素。一、以"习字类"练习为本,确定识字写字教学内容  相似文献   

15.
文本解读是"怎么教"变为"教什么"的必经之路,教师只有深入文本,才能准确地选择教学内容。而教师如何深入解读文本呢?即我们如何做到文本解读的"进去"呢?以人教版五年级下册的《通往广场的路不止一条》为例提出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6.
文本是教学的凭借。教师对文本的解读浮浅,必然导致教学的浮浅。只有教师首先实现对文本的"深度解读",才会在引导学生钻研文本时游刃有余、张弛有度,课堂教学才有内涵与深度,文本的价值、教学的价值才会得以充分体现。但教师对文本"深度解读"究竟为何而"解"?"解"出什么?"深"向何处?又如何去"解"……这些问题本身就需要深度思考与解读。  相似文献   

17.
教材是为实现既定教育教学目标而采用的材料。系统全面地解读教材,加强与教材对话,解决好文本"有什么"、文本"教什么"和文本"如何教"等问题,全方位挖掘教学价值,是语文教学实现由"教教材"向"用教材教"转变的重要基础和必然路径。  相似文献   

18.
传统的教材观是教师只依赖于课本进行教学,书上写什么,教师就教什么;书上没写的,教师就不敢教;书上写了的,教师不敢不教。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的理念越来越深人人心。老师们也认识到,教材只是为教师和学生提供了一个思路、一个依据和一些范例,教师应根据学生的需要和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创造性地使用教材。教师不仅要做教材的使用者,更应成为教材的重组者、开发者,使教材更好地为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服务。  相似文献   

19.
小说教学中教什么比怎样教更重要,选定合宜的教学内容并精妙地呈现,是评价一堂好课的标准。选定合宜的教学内容涉及到学情、师情、教材等,而呈现的方式可以从教学流程、文本细读、板书设计等入手,达到"怎么教"为"教什么"服务。  相似文献   

20.
正《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从这一层面出发,我们对教材的运用处理则要更多地关注文本语言和表达方法,着眼于语言的实践运用,要让学生在教材内容的学习中获得阅读能力和言语运用能力的共同提升,最终形成个人全面而扎实的语文素养。在课堂教学中,我们又该如何面对教材进行合理的教学处理呢?一、进一步明确教材要教什么基于"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理念下的运用教材,就是要将教材中各类文本的教学目标统整到为学生学习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