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历史上,英语中的科学(science)一词来源于拉丁文scientia,意为“知识”、“学问”.在中国,科学一词是外来词,初到中国的时候没有相当的译名,当时的学者就译做“格致”.格致是“格物致知”的缩写,以格物而得的知识是科学.“格物致知”出自《四书》之一的《大学》,原文乃是“致知在格物”.它的意思是:教育的出发点是“格物”和“致知”.所谓“格”就是发现、探察、研究、推求,“物”指客观物体,“致”即获得,“知”即知识.也就是若想要把知识推广到极点,就必须把每一件事的缘由,  相似文献   

2.
一、清末小学科学教育和教科书的蒙起 1903年,在内受政治大革命的推动和外受帝国主义列强欺凌的压力下,清政府试图施改革行新政,在教育举措上就是“废科举,兴学校”.,而“废读经,学格致”则为这种“新学校”的重要标志。这里所说的“格致”就是当时科学课的名称,其来源于《礼记·大学》上说:“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所谓“格”,即推究,“致”,即求得,“格物致知”,就是推究事物的道理,从而获得知识。  相似文献   

3.
回顾中国的小学科学教育史,最早追溯到1903年清政府颁布的《奏定学堂章程》里规定的设“格致”课程,至今正好百年。在这一百年间“格致”课曾易名为“理科”、“博物”或“理化”,1922年,改名为“自然”并由此在以后的大部分年代成为中国小学科学课程的通用名称。最新课程标准用“科学”代替了“自然”。“科学”、“自然”与“格致”各有怎样的内涵?  相似文献   

4.
回顾中国的小学科学教育史,最早追溯到1903年清政府颁布的《奏定学堂章程》里规定的设“格致”课程,至今已102年。在这一百多年间,“格致”课曾易名为“理科”、“博物”或“理化”,1922年,改名为“自然”并由此在以后的大部分年代成为中国小学科学课程的通用名称。最新课程标准用“科学”代替了“自然”。“科学”、“自然”与  相似文献   

5.
1872年《中西见闻录》中记载了清朝同治11年(1872年)我国最高学府——“北京同文馆”岁考的“格物”试题,这是现存有案可考的我国历史上最早的物理试卷.当时试卷尚不以现叫法“物理”为名,而名为“格物”.“格物”一词源出自春秋时期的《礼记·大学》中的“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一语,简记为“格物致知”.其大意为“要知某物的原理或运动规律,必须先对其进行深入的研究”.“格”在此处有“推究、深究”之意.可知,“格物”即推究事物的原理或规律,与现用的“物理一词意义相近.该试卷内共给出了九个问题:1以…  相似文献   

6.
汤斌 ( 1 62 7- 1 689) ,字孔伯 ,晚号潜庵 ,睢州 (今河南睢县 )人 ,自幼发奋苦读 ,潜心经学 ,康熙十七年 ( 1 679)授韩林院侍讲 ,成为皇太子的教师。康熙二十五年( 1 687)授礼部尚书 ,管詹事府事 ,翌年改授工部尚书。此外还担任《明史》总裁宫。有《洛学篇》、《潜庵遗稿》行世。汤斌的哲学思想属主观唯心主义 ,他继承了孔孟之道和程朱理学 ,认为“程朱为吾儒之正宗” ,其哲学思想的核心是“格物致知”说。他认为 :“格物之物即物有本末之物 ,致知之知即所先后之知 ,即知止有定之知。格致诚 ,正所以正身。”物就是正心 ,而正人心在于崇经术…  相似文献   

7.
生于一八一八年的徐寿,系江苏无锡人.五岁时父亲去世,家庭经济不太富裕的他,受了太平天国的影响,放弃了科举考试的八股文,转而研究自然科学.大约在一八五五年之后,徐寿到了上海,在一本叫《博物新编》的书里.看到了记载有氧气、氢气等方面的知识,使他学到初步的化学知识.从接触化学开始,徐寿就十分重视化学实验.他回到无锡的老家,找了一些仪器和药品,不但做了《博物新编》里所介绍的实验,还触类旁通地另做了一些化学实验.一八六二年三月,清朝皇帝要曾国藩推荐“能晓制造与格致之事者”(当时还没有科学一词,格致就是指现…  相似文献   

8.
许多人认为,物理学就是早先的格致学,两者只是名称不同而已,实质是相同的。这一观点是否正确,笔者拟以史料为依据,对此进行一些探讨。“格致学”亦称“格物学”,“格物致知”最初出自于《礼记·大学》:“致知在格物,格物而后知至。”历史上对格物致知有着不同的理解:汉代郑玄认为:“格,来也;物,犹事也,其知于善深,则来善物;其知于恶深,则来恶物,……以致或至。”宋以后儒者对格物致知的解释也颇多分歧。朱熹等将其解释为“言欲致吾之知,在即物而穷其理也。”承认接触事物(格物)是获得知识的手段,但把这仅看作是启发内心直觉达到“一旦豁然贯通”的手段。明朝王守仁则认为:“天下之物本无可格者,其格物之功,只在身心上做”,“所谓格物致知者,致吾心之良知于事事物物也”。明朝王鳌在《震泽长语经传》中这样解释:“盖知物之本末始终而造能源之地是  相似文献   

9.
"格物致知"在《礼记·大学》中被提出,汉唐对之进行注疏,宋明注重义理诠释。宋元时期,"格物致知"与自然科学逐渐关联。明清之时由于受到西学影响,格致之学受到关注,在晚清,"格致"成为西学science的译词,学校也开设格致课程,课程内容主要为科学技术。后又以"格致"与"科学"混用,最终,"科学"作为science的正式译词得到了公认和广泛使用,"格致"或"格物致知"与"科学"又分了手。对这一历史过程的梳理,可以明确"格物致知"涵义的演变历程,可以分辨它与"科学"之间的关系,这对我们今天正确理解"格物致知"和科学及科学教育都是十分重要的。而且,对于我们如何向西方学习,如何正确对待中国传统文化,也都具有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0.
139年前,上海市格致中学的先驱们在创办书院时取"格致"为名,其意义何其深远。"格物致知"出自于《礼记·大学》的八目——"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它是儒家宏大抱负的起点,也是中国历代知识分子孜孜以求的理想境界。"格物"、"致知"位列八目的前两位,强调了其对于"治国、平天下"的重要性。与之相呼应,当年格致书院的课程原则汲取了"经世致用"的内涵,可谓目标明确、含义深刻。"经世致用"起源于明清之际著名思想家顾炎武、王夫之等  相似文献   

11.
什么是物理学?它的英文词physics来源于希腊文,原义是自然。而中文最初译为“格致”,取自中国古代哲学非常重要的概念“格物致知”。格物,就是推究事物的道理。致知,就是得到的知识。现在对物理学的普遍解释是:探讨物质结构和运动基本规律的学科。这听起来相当简单,但这个简单定义的后面却是一个难以刻画的极其丰富的内涵。[第一段]  相似文献   

12.
一、苏教版三年级《科学》上册教材、教参中出现的问题及意见、建议。1.教参上(1)《冬天里的植物》117页上教学目标3:知道冬天里有的树落叶,有的树不落叶,有些植物开花,而且有些植物枯死。“枯死”一词应为“干枯”,因为“干枯”的植物并没有死。(2)《纸的研究》152页上教学目标1:认识纸的特点可印书……这句话中“特点”一词应为“作用”。2.教科书中《冬天里的动物》46页,“候鸟飞来了,可要保护哟”在南方很恰当,对北方的学生来说,不妥当。3.《活动手册》(1)应设计为16开纸,便于学生作画、贴样本等…  相似文献   

13.
腊梅·蜡梅     
江苏教育出版社的课程标准小学语文教材,在二年级上册集中识字5出现了“蜡梅”(苏教版二年级上册80页)一词,许多老师问我“蜡梅”的“蜡”是不是错了,应该是“腊月”的“腊”,即“腊梅”。到底哪个对呢?对此,我进行了一番认真的研究。一、工具书的解释商务印书馆出版的《现代汉语词典》2002年增补本没有“蜡梅”这个词,只有“腊梅”一词。腊梅:1.落叶灌木,叶子对生,卵形,开花以后才长叶子。冬季开花,花瓣外层黄色,内层暗紫色,香味浓。供观赏。2.这种植物的花。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汉英双语《现代汉语词典》2000年增补本的解释同商务印书馆…  相似文献   

14.
中国古代的儒家经典中有一个重要概念,即"格物"、"致知",这两词来源于《礼记》,《礼记·大学》有八目——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但此书却只提及了"格物"与"致知",并未做任何解释,也未有任何先秦古籍使用过"格物"与"致知"这两个词汇为后世提供参照意涵,遂使"格物致知"的真正意义成为儒学思想的难解之谜。从最早为《大学》作注的东汉郑玄,一直到现代的儒学学者,已经争论了一千余年,至今仍无定论。宋以来作为儒学两大派的程朱理学与陆王心学,也对"格物致知"作了大相径庭的解读。  相似文献   

15.
“意诚格物”一词出自古代儒家的经典之一《大学》,体现着儒家为人处世直至修身治国的根基和归宿,其完整内容被后人概括为著名的“三纲领”、“八条目”。“八条目”的前半部分指“正心、诚意、格物、致知”,以今日教育的眼光看,其实讲的即是“学习成人”,或人的自我修养等。它  相似文献   

16.
英国学者傅兰雅创办的《格致汇编》是中国近代第一份科学期刊,文章分析了《格致汇编》创刊和几次停刊的缘由。从中可以看出,在清末创办科学期刊的艰难和傅兰雅对中国科技知识传播做出的贡献。  相似文献   

17.
《语文知识》1994年3期的马中礼《“蒲服”并非“匍匐”》一文,对高中第六册《语言的演变》中吕叔湘先生说的“蒲服即匍匐”提出质疑,认为“说‘蒲服即匍匐’却不一定准确”。我们认为吕老的说法是完全正确的。“匍匐”是一个双声连绵词。既然是连绵词,就如“踌躇”、“彷  相似文献   

18.
“格物”一语出自《大学》。《大学》曰:“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可见如欲致知、诚意、正心乃至欲修、齐、治、平,  相似文献   

19.
高中语文第六册选了《念奴娇·赤壁怀古》《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两首豪放词和《雨霖铃》《扬州慢》两首婉约词。那么,什么是婉约和豪放呢?如果说“豪放者,欲其气象恢宏”的话,那么婉约的“定义”就是:婉,即婉曲;约,即隐约;就是“含蓄”。词自产生就是专写男女恋情、离愁别绪的“艳科”。到了北宋,范仲淹、王安石等虽已初露豪放端倪,但真正“指出向上一格,新天下耳目”、奠定豪放派基础的是苏轼。从此,“词体大约有二:一婉约,一豪放”。据俞文豹《吹剑录》记载,苏轼官至翰林学士时,曾问幕下一善歌之士,“我词何如耆卿…  相似文献   

20.
<正>“果然”意指确实如此,表示事实与所说或所料的相符。一个“果”字,让很多人觉得这个词与水果有关,源于植物。那么,事实果然如此吗?早在春秋战国时期,“果然”一词就诞生了。如庄子《逍遥游》中“适莽苍者,三餐而反,腹犹果然”一句,“果然”指隆起、饱足之貌,即吃饱了,与“果腹”表达的意思类似。有人发挥想象,“果腹”就是用果子撑满腹部,即吃果子扛饿,如此说来,“果然”或许真与植物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